资源简介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预习速填】知识点一 从繁荣到危机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① 导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但是,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② 过剩。2.直接原因:大量资金进入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狂涨,资本家兴风作浪,普通群众把有限的积蓄用来购买股票,于是美国出现了全国性的③ 活动。3.爆发:④ 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⑤ 世界。4.表现:大量企业⑥ ,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穷人食不果腹,而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销毁大量商品。知识点二 罗斯福新政1.背景:1933年,⑦ 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⑧ ,他宣布实施新政,采用⑨ 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2.内容:(1)整顿金融体系:通过⑩ ,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 ,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 ,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3)调整农业政策:通过 ,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4)推行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5)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3.积极影响: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 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4.局限性:新政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 。【自我检测】1.“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在工业上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农业上要求农民减产减耕,并给减产减耕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上述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直接目的是( )A.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B.扩大市场需求C.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D.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答案【预习速填】知识点一 ①基本矛盾 ②生产 ③股票投机 ④1929 ⑤资本主义⑥破产知识点二 ⑦罗斯福 ⑧经济危机 ⑨国家干预 ⑩《紧急银行法案》 《全国工业复兴法》 《全国劳动关系法》 《工业调整法》 “以工代赈” 《社会保障法》 宏观调控 根本矛盾【自我检测】1.B 2.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