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规则是社会生活有序运行的保障。2.懂得规则对每个人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保护。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必要性,感受生活中规则的意义。3.树立规则意识,开始将《中小学生守则》等规则内化为自觉遵守规则的行动。【教学重点】懂得规则对每个人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保护。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必要性,感受生活中规则的意义。【教学难点】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开始将《中小学生守则》等规则内化为自觉遵守规则的行动。【教学准备】课前任务单、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同学们,在这一单元中,围绕着“我们的公共生活”学习主题展开了活动探究,这节课继续我们的“公共生活小达人”打卡活动。一.游戏导入:1.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你都喜欢玩哪些游戏?老师小时候也喜欢玩这个游戏。精彩的游戏是伴随我们童年成长的好伙伴。2.“吹气球”游戏。今天老师想带大家玩一个“吹气球”的游戏。想不想玩?老师请坐姿最端正的同学上台。孩子,你吹的气球最大却没有赢得比赛的胜利,心里什么感受?很不公平。那怎么才能公平合理的游戏呢?制定游戏规则。那我们再比一次。正是有了游戏规则,赢的同学非常高兴,输的同学也很服气。3.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玩的游戏,你知道这些游戏的规则吗?(捉迷藏老鹰抓小鸡剪子包袱锤)同学们,其实不仅游戏有规则,在生活中也处处有规则。(板书课题:9生活离不开规则)二、探究规则任务一学校规则我知道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规则,是制定出来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约定。游戏里制定的规则叫游戏规则,学校里制定的规则叫什么?(板书:学校规则)大家想一想:在学校里有哪些规则呢?1.进校规则先别急,看,谁来了?(花花:嗨,大家好,我是你们可爱的熊猫花花。)和花花打个招呼吧!(花花:听说咱们班的同学聪明又可爱,谭爷爷正好有事,这不,今天就让我和你们一起上学,可是我在校门口进不去,谁能帮帮我?)谁能帮帮它,告诉它进入校门的规则吗?预设:生 1:进校门要衣着整洁,要佩戴红领巾......师:你是个注重仪容仪表的孩子。生 2:戴口罩,量体温。师:你的防护意识真强!师:花花不是咱们学校的学生,所以它还要先在门卫爷爷那里登记才能进校门。谁还想补充?生 3:不能带危险物品进校园。师:你真是个有安全意识的孩子。生 4:要和保安、老师问好。师:你真懂礼貌。这是校园的文明规则。师:看来光是入校门就有这么多规则呢。花花,请你按照入校规则进来吧!2.课堂规则欢迎花花来到我们的课堂!(花花:谢谢小可爱们的帮助,亲爱的老师,我能和大家一起上课了吗?)当然可以,但是花花你知道课堂上要遵守的规则吗?(花花:上课可以吃竹笋吗?)谁能告诉贪吃的花花,在课堂上要遵守哪些规则?预设:生 1:不能在课上吃东西。师:你是个遵守纪律的好孩子。生 2: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讲话。师:你也特别有规则意识。生 3:要积极举手发言。做好课前准备/坐姿端正/发言声音要响亮/物品轻拿轻放/认真倾听......师:除此之外,老师还想提醒大家,教室里还有课程表、时间表也是课堂规则,用来约束规范我们的言行,让我们的学习更有序、更高效。3.校园规则师:在校园的其他地方还有哪些规则呢?预设:生 1:上下楼梯不能追跑。师:这是安全规则。生 2:课间玩耍时要注意安全。师:这是课间活动规则。生 3:不能踩踏草坪。师:这是环保规则。生 4:敬队礼的时候要严肃。师:这是集会规则。生 5:放学路队时要把队排整齐。师:这是放学规则。师:我们的校园内处处有规则,时时有规则。花花可听话了,和你们一样,一天都在严格遵守学校规则,夸一下她也夸一下自己吧!(花花:放学了,我还想去外面逛逛,有没有想和我一起去的同学呀?)任务二社会规则我了解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花花一起去逛逛吧!看,除了学校,我们还会进入社会公共场所,比如说在电影院,医院,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也都有规则。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哪些规则你了解吗?课前已经让同学们去实地调查。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的调查发现,一会请小组上台汇报。开始吧。交流前先看汇报规则。让我们开一个“社会规则分享会”吧!分组汇报:万达广场调查小组瑞尔福超市调查小组25路公交车调查小组还有同学想说一说,在其他公共场所要遵守哪些规则吗?小结:听了同学们的分享,我们知道了不仅在学校有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很多很多地方也有规则。(板书:社会规则)(花花:谢谢同学们陪我逛了这么多地方,学习了这么多规则,收获可真大,谢谢你们!我要回家找谭爷爷啦,同学们,下次再见哦!)任务三 感受规则的意义1.为什么要立这么多规则呀?这些规则的作用是什么?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可以结合生活现象具体事例来说。谁想来说一说?预设:生 1:有的地方写着:有电危险,禁止靠近。师: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有生命危险。生 2:图书馆里大声喧哗会干扰别人。师:这是生活中的提示性规则。生 3:如果没有交通规则,没有红绿灯,交通事故会发生。师:这是交通规则。没有了秩序。生 4:如果上下楼梯发生踩踏会发生危险。师:这是安全规则。2.同学们说的太好了,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规则,老师这里有一个案例想给大家看一看。(播放视频)不遵守规则带给了人们巨大的伤害,甚至生命的代价。这些规则看似是在约束我们,实际是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板书:既是约束也是保护)在我们《中小学生守则》里,对同学们也提出明确的要求。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发现大家已经意识到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树立了规则意识,在生活中我们要时时处处讲规则、守规则。(板书:守规则)如果所有人都遵守了规则,我们国家、社会、我们的生活,将会呈现什么景象呢?请看。(视频)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如果每一个同学们都从身边做起,人人都是班级的守规则之星!如果每一个班级都能从小事做起,那么各个班都是学校的优秀班级!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位公民都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让自觉遵守规则成为一种习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就能变得更加公平、安全、有序、美好!我们的国家将会开出文明之花!(板书:公平 安全 有序 美好)三、总结收获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员,我们小学生从小要树立规则意识,生活处处有规则,我们要处处遵守规则。四、课后拓展三选一完成课后任务:1、自主温习《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争做懂规则、守规则的好少年。2、学习小组收集生活中的种种规则,合作完成《规则伴我行》为主题的手抄报。3、花花想去三孔景区旅游。她从坐车到买票到在景区内游玩,一路上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呢?按照一定顺序写下来吧。(学习任务单以及评价表)请同学们思考并填写完成这张学习评价表,评价表的自评和互评上填写完整。最后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懂规则,守规则的好少年。下课。板书设计:《生活离不开规则》课后反思我执教的是统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 9课《生活离不开规则》。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公共生活中的规则意识,引导学生了解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行公共生活中的规则启蒙教育。因此,教学中,我通过“游戏导入,初识规则师生交流,了解学校规则合作分享,发现社会规则情境设想,感受规则重要回归生活,内化规则”的教学思路展开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反思:1.注重学生体验,与学生平等对话。新课伊始,我与学生玩游戏,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发现规则。学生课前收集整理汇总分类,自主学习中加深对规则理解认识,充分尊重了儿童的立场。2.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深度开发,设计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情景。比如,在小组汇报前期,我引导学生学着运用最恰当的方法进行汇报,可以呈现搜集到的资料,也可以写调查报告。小组活动的过程很重要,调查成果的呈现形式也相当重要,这不仅是对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其他小组往后的合作学习的一个范例。所以,在前期学生大量收集调查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思路,让学生自主安排汇报,不懂的时候再来问老师,让学生多方位参与主动认知,避免说教。3.作为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就是当好引导者,特别是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有些话题学生很感兴趣,说得很多,甚至说偏了、或者是个别同学思维活跃表现欲强,这个时候教师应当及时地去引导,这对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积累与反思,才可能使我们快速地成长起来。总之,本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儿童生活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使我们的学生动起来,使我们的课堂活跃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但纵观全课,自我反思,还有许多做得不够的地方可以改进:备课时要充分预测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善于捕捉即时发生的具有价值的生成问题,不断优化并积累自己课堂教学的语言。这样,我的课堂教学把握能力会不断提高,今后才能够灵活、有效的把握课堂,学生才能学得实在,学得有效,也课堂也才会更有活力。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道德,只有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的财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