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分题型复习:填空题五(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分题型复习:填空题五(含解析)

资源简介

期末分题型复习:填空题五
、填空题
线圈abcd转动过程中经过图甲.乙位置时,导线a b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选填“相同”“相反”),原因是   .
如图所示为一款能发电的魔方充电器,转动魔方时,它根据第   (填“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或“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发电,这个过程中   转化为电能,产生的电能储存于魔方内。度方还能通过USB端口给移动设备充电。给移动设备充电时,魔方相当于电路中的   (填“电源”或“用电器”)。
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两块相同的条形磁铁在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1)取走其中一块后,磁铁在水平推力F2的作用下仍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F2   F1(选填“>”“=”或“<”)。
(2)如图丙所示,磁铁在F2的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若闭合开关S,则磁铁运动速度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
信息的磁记录:将声音、图像、数字等需要记录的信息转变为电信号,电流通过读写磁头转变为记录磁场,然后用这个磁场使盘片上   颗粒按照它的方向排列,信息就记录在盘片中了。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上都有错误,请改正。
(1)钙CA:   
(2)氯CL:   
(3)镁Ma:   
(4)钠Ne:   
(5)汞HG:   
(6)氦Hi:   
某碳酸钙样品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假设杂质不含碳元素),则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如图为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   。
(2)3.2克有机物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克。
温室效应(英文:GreenhouseEffect),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俗称,而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其分子式为CO2,化学,结构式为:16O=C=16O;最近据国外媒体报道,“火星快车”号和“金星快车”号探测器日前分别在火星和金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气态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存在不但会导致金星上的温室效应被成倍的放大,而且可能会在火星上也诱发温室效应的产生.它的结构式为:16O=C=18O,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1)16O=C=16O与16O=C=18O互为同位素吗?为什么?   
(2)相同质量的16O=C=16O分子与16O=C=18O分子所含的氧元素质量之比为    
化学方程式:用    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A、以   为依据;B、符合   定律。书写步骤:(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正确   。(2)   化学方程式。(3)注明反应    及生成物的    。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示反应在什么   下进行。(2)表示什么物质   ,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3).表示各物质间微粒(原子与分子)的    。(4).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    。
下列反应中,即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填序号)   .
①铁+氧气 {#mathmL#}{#/mathmL#} 四氧化三铁
②高锰酸钾 {#mathmL#}{#/mathmL#}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③一氧化碳+氧气 {#mathmL#}{#/mathmL#} 二氧化碳
④酒精+氧气 {#mathmL#}{#/mathmL#} 二氧化碳+水.
戴维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他的一生有很多贡献。
(1)他发现一氧化二氮有麻醉作用,能减轻牙科手术的痛苦。一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    。
(2)他设计出一种安全矿灯-戴维灯(如图)。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火焰只会在网中燃烧而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用戴维灯照明,不会引燃矿井中的甲烷,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分析,原因是金属导热带走热量,   ,无法燃烧。
空气中的气体按体积计算: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   %,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和杂质   %。
如图所示,图A表示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图B表示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进行物质转化的两种生理活动的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是图A中的[   ]    (填序号和名称)。
(2)比较图B中的曲线a、b,可以发现曲线a表示的生理活动在白天进行,而在晚上几乎停止了,曲线b表示的生理活动全天都在进行。则曲线a表示的是绿色植物的    。
(3)图A中②和③表示的是叶肉细胞,曲线a所示生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们的细胞质里含有   ,它是“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土壤污染
(1)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   和   。
(2)土壤污染的种类
①   污染: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水,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导致土壤的污染,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
②   污染: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也会对土壤产生污染。
(3)土壤资源的过度开发   、   、   和   等,都会造成土壤资源的流失。
如图有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果实.在长有乙果实的枝条上、下端,各把树皮环割一圈.通过一段时间,两个果实的生长情况怎样?
(1)果实的生长状况是 .
A.甲良好、乙停止生长 B.乙良好、甲停止生长
C.甲、乙都良好 D.甲、乙都停止生长
(2)这个实验说明植物体内有机物是通过   制造的,由   向   运输.
据图回答:
(1)图中标注的A、D、C称为植物的   器官。
(2)图中的B是贯穿植物全身的维管束,内含导管和筛管,它具有   功能。
(3)图中的C能把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中吸收   。
期末分题型复习:填空题五答案解析
、填空题
相反;磁场方向不变,电流方向改变.
【解析】由于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故图甲中ab的电流方向是由b到a;在图乙中,导线ab中的电流方向是由a到b,与图甲的电流方向相反;
磁场方向不变,导线ab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所以导线ab的受力方向改变,图甲中导线ab的受力方向与图乙相反.
故答案为:相反;磁场方向不变,电流方向改变.
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其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即只要改变一个量,其受力的方向就会改变.根据图示分析流过导线ab的电流方向,即可判断受力方向.
电磁感应;机械能;电源
【解析】(1)根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过程分析;
(2)用电器消耗电能,电源提供电能。
(1)如图所示为一款能发电的魔方充电器,转动魔方时,它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发电,这个过程中机械转化为电能,产生的电能储存于魔方内。
(2)给移动设备充电时,魔方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
(1)<
(2)变小
【解析】(1)首先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分析磁铁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变化,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推力F2的大小变化。
(2)如果条形磁铁受到吸引力,那么它的运动速度增大;如果条形磁铁受到排斥力,那么它的运动速度减小;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再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条形磁铁受到的磁力方向即可。
(1)由于磁铁始终在桌面上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它受到的推力始终等于摩擦力。将乙和甲比较可知,磁铁和桌面之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而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则乙中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减小,因此推力会减小,即F2(2)闭合开关后,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则右端为电磁铁的N极,而左端为电磁铁的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条形磁铁受到水平向左的排斥力,因此它的运动速度将减小。
【答案】磁性
【解析】根据对磁记录的认识解答。
【解答】信息的磁记录:将声音、图像、数字等需要记录的信息转变为电信号,电流通过读写磁头转变为记录磁场,然后用这个磁场使盘片上磁性颗粒按照它的方向排列,信息就记录在盘片中了。
(1)Ca
(2)Cl
(3)Mg
(4)Na
(5)Hg
(6)He
【解析】根据对元素名称和符号的认识分析解答。
【解答】(1)钙的符号为Ca;
(2)氯的符号为Cl;
(3)镁的符号为Mg;
(4)钠的符号为Na;
(5)汞的符号为Hg;
(6)氦的符号为He;
50%
【解析】根据样品中碳元素质量即为碳酸钙中碳元素质量分析,结合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计算。
【解答】取碳酸钙样品100g,则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g6%=6g,则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50g,则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 50%;
故答案为:50%。
(1)3∶1
(2)1.2
【解析】(1)根据图示反应前后粒子的变化情况确定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分析;
(2)根据图中分子构成确定X的化学式,由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 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共4个,反应后剩余一个,即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3:1.
(2)X的化学式为CH4O,3.2克有机物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故答案为:(1)3:1;(2)1.2g。
(1)不是,同位素是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类原子的互称
(2)184:187
【解析】(1)根据同位素定义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同位素是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类原子的互称, 16O=C=16O与16O=C=18O都是化合物, 不是同位素;
(2) 16O=C=16O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44,16O=C=18O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46,设16O=C=16O分子与16O=C=18O分子质量均为a,则所含的氧元素质量之比为= 184:197;
故答案为:(1) 不是,同位素是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类原子的互称 ;(2) 184:187 。
化学式;客观事实;质量守恒;化学式;配平;条件;状态;条件;参加反应;个数比;质量比
【解析】1. 这种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做化学方程式 ,
2.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式子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 目必须相等。
(3)说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如果一个反应在特定的条件下 进行,如需点燃、加热 ( 通常用△表示 )、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必 须把条件写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 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则在气体的化学式旁边用“↑”号表示;如果是溶液中 发生的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的,则在固体的化 学式旁边用“↓”号表示。例如:
2H2O = 2H2↑+ O2↑
CO2+ Ca(OH)2 = CaCO3↓+ H2O
3.化学方程式表示哪些意义?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 物质。
(2)表示反应物 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3)表示各物质间 原子与分子的个数比。
(4)表示反应物、 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用 化学式 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A、以 客观事实 为依据;B、符合 质量守恒 定律。书写步骤:(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正确 化学式 。(2) 配平 化学方程式。(3)注明反应 条件 及生成物的 状态 。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示反应在什么 条件 下进行。(2)表示什么物质 参加反应 ,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3).表示各物质间微粒(原子与分子)的 个数比 。(4).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 质量比 。
故答案为:化学式;客观事实;质量守恒;化学式;配平;条件;状态;条件;参加反应;个数比;质量比。

【解析】根据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定义分析解答: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
【解答】解:①铁+氧气 {#mathmL#}{#/mathmL#} 四氧化三铁是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故不选;②高锰酸钾 {#mathmL#}{#/mathmL#}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是一种物质水反应后生成两种物质氧气和氢气,属于“一变多”的分解反应.故不选;③一氧化碳+氧气 {#mathmL#}{#/mathmL#} 二氧化碳是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故不选;④酒精+氧气 {#mathmL#}{#/mathmL#} 二氧化碳+水是两种物质酒精和氧气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二氧化碳和水,既不是“多变一”的分解也不是“一变多”的化合.故选.
故答案选:④.
(1)N2O
(2)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
【解析】(1)根据物质的名称确定分子所含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从而写出化学式;
(2)燃烧的条件:① 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1)一氧化二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写作:N2O。
(2)用戴维灯照明,不会引燃矿井中的甲烷,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分析,原因是金属导热带走热量,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无法燃烧。
78;21;0.04;0.93;0.03
【解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
【解答】 空气中的气体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0.03%,稀有气体约0.94%,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故答案为:78;21;0.03;0.94;0.03.
(1)⑥;气孔
(2)光合作用
(3)叶绿体
【解析】本题考查叶片结构,掌握上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气孔等结构。同时能够看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于时间关系,要明确植物的呼吸作用一直在进行,但是光合作用是发生在有光条件下。根据图,①-上表皮,②-栅栏组织,③-海绵组织,④-叶脉,⑤-下表皮,⑥-气孔。
(1)水分散失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窗口是气孔,是⑥;
(2)a曲线在晚上停止,白天都在进行,说明光照是影响该活动的条件,因此是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因此填叶绿体。
故答案为:(1)6 气孔;(2)光合作用;(3)叶绿体
(1)土壤的污染;过度开发
(2)化学;生物
(3)耕地被蚕食;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的种类以及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
(1)土壤资源受到多方面威胁,其中最大的威胁来自土壤的污染和过度开发;
(2)土壤污染的种类有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前者是 因为工厂和生活废水以及固体污染物的排放等造成的。后者是病菌或者寄生虫和病毒产生的;
(3)突然资源流失原因较多,例如过度的开发,耕地被蚕食,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等等。
故答案为(1)土壤污染和过度开发;(2)化学,生物;(3)耕地被蚕食、水土流失、水土沙漠化、盐渍化。
(1)A
(2)叶;筛管;下
【解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向下运输有机养料的管道.
解:(1)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能向下运输到甲果实,因此甲果实能得到有机养料正常生长;不能正常生长的是乙果实,原因是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乙果实,因此乙果实不能得到有机养料停止生长,A正确.(2)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制造的有机物由筛管向下运输.因此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内的筛管向下运输的.
(1)营养
(2)运输物质
(3)水和无机盐
【解析】植物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根、茎、叶中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叫输导组织。
(1)图中标注的A叶子、D茎、C根称为植物的营养器官。
(2)图中的B茎是贯穿植物全身的维管束,内含导管和筛管,它具有运输物资功能。
(3)图中的C根能把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第 1 页(共 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