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分题型复习:选择题四(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分题型复习:选择题四(含解析)

资源简介

期末分题型复习:选择题四
、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是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关于直流发电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直流发电机线圈内产生的是交流电,供给外部电路的是直流电
B.直流发电机线圈内产生的是直流电,供给外部电路的也是直流电
C.它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的原理工作的
D.图中的 E,F 称为换向器,它的作用是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某同学发现家里的一盏台灯不亮了。于是他闭合开关S,用测电笔测试如图中的a、b、c、d四点时,只有d点不发光(如图),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开关S接触不良 B.电灯的灯丝熔断
C.电灯的灯丝被短路 D.c、d之间的某处断路
在下列图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电视天线与电线接触 B.电线上晾衣服
C.电线绝缘皮破损 D.冰箱金属外壳接地
下列常见物品中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玻璃 B.铁钉 C.塑料尺 D.橡皮
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
A.银 B.铁 C.铝 D.锌
下列化学用语,通常只具有微观意义,而不具有宏观意义的是()
A.N2 B.2H C.Al D.MgCl2
化合物R2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其中S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32 B.16 C.23 D.46
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铝:AL B.氯化钾:KCl2
C.硫酸铜:CuSO4 D.四氧化三铁:O4Fe3
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
②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
③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
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观察方框中的分子模型,一种圆圈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相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B. 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C. 相同种类,不同数目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D. 不同的分子里不可能有相同的原子
如图所示为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室中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光合作用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在0℃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为0
C.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
D.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就是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时的温度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对物质的使用不合理的是(  )
A.氧气可以用作切割或焊接金属的燃料
B.稀有气体可以用作各种用途的电光源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保鲜
D.二氧化碳可以用作气体肥料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如图为自然界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
B.图中的碳元素的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C.生理过程①可以补充自然界中的氧气
D.过程①②的意义在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实验中自磷能够燃烧的是(  )
A.B.C. D.
水进入植物体内,其运输的通道以及散失到植物体外的“门户”是(  )
A.气孔、导管 B.导管、气孔 C.叶脉、气孔 D.根毛、导管
草莓营养丰富,口感很好,许多人都喜欢。草莓生长时,茎沿地面前行,遇到合适的地方扎下不定根,形成新的个体。草莓的茎属于(  )
A.直立茎 B.缠绕茎 C.匍匐茎 D.攀缘茎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28℃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脉中的导管
B.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28℃.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时,图中曲线上的A点将向下移动
C.在C点时起,植物只有光合作用
D.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影响,原因是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的酶的活性
为创美丽校园,某校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校园新移栽了一些树木,下面有关移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光照强的条件下移栽
B.移栽时带一个较大的土坨,可以较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
C.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可避免树木因蒸腾作用过度失水
D.若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营养液,针头应插入其输导组织
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期末分题型复习:选择题四答案解析
、选择题
A
【解析】发电机的原理是闭合回路的导体切割磁场产生感应电流;
AB.线圈内切割磁场产生的感应电流,而感应电流都是交流电,而直流发电机在外部有一个换向器,用来改变输出电流的方向形成直流电;故A正确,B错误;
C、发电机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故C错误;
D、换向器改变的是外部的输出电流的方向,对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没有任何影响;故D错误;
D
【解析】试电笔也叫测电笔,简称“电笔”。是一种电工工具,用来测试电线中是否带电。笔体中有一氖泡,测试时如果氖泡发光,说明导线有电或为通路的火线。 试电笔中笔尖、笔尾、为金属材料制成,笔杆为绝缘材料制成。 使用试电笔时,一定要用手触及试电笔尾端的金属部分,否则,因带电体、试电笔、人体与大地没有形成回路,试电笔中的氖泡不会发光,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
A.若开关S接触不良,即断路,则测电笔测试b、c、d三点时,氖管都不会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若电灯的灯丝熔断,则测电笔测试c、d两点时,氖管不会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
C、若电灯的灯丝被短路,形成电源短路,保险丝将熔断,用测电笔测试a、b、c、d四点时,都不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
D、若c、d之间的某处断路,a、b、c三点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火线相连,则测电笔测试a、b、c时三点时发光,d点不发光;故D符合题;
故答案为:D。
D
【解析】根据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进行判断选择即可。
A.电视天线与电线接触,很容易带电,人接触天线时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不合题意;
B.电线上晾衣服,如果外皮破损,就很容易发生触电,故B不合题意;
C.电线的绝缘皮破损,人一旦接触到就会发生触电事故,故C不合题意;
D.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可以防止外壳带电时人体发生触电,故D符合题意。
B
磁性
【答案】B
【解析】磁性是指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不是所有物体都能被吸引.
【解答】解:磁性材料是容易被磁化的物质,如铁、钴、镍.生活中具有这些磁性材料的物体,都容易被磁铁吸引.只有铁符合题意.
故选:B.
B
【解析】【解答】 N2表示一个氮分子(微观意义),又表示氮气(宏观意义);Al表示一个铝原子,又表示铝元素、铝这种物质,MgCl2表示氯化镁这种物质,而2H只表示2个氢原子.
故选B
因为宠观概念只能说种类而不能说个数,所以在化学符号前加上数字就只有微观意义,由题意N2、Al、MgCl2这三个符号,既表示微观意义,又表示宏观意义;而2H只表示2个氢原子.
C
C
【解析】元素符号书写原则: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化合物的读法规则:自右往左读;
【解答】A.铝由两个字母构成,第二个字母要小写;故A错误;
B、;故B错误;
CD.四氧化三铁:Fe3O4;故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D
【解析】【分析】模型的作用和意义:可以表示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甚至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
【解答】 ①模型可以根据实验、图样的模样然后进行放大或缩小来制作某复制样品,②模型可以是一张图,比如地图,电子表格模型和计算机图像,③水的三态变化图就是指冰、水、水蒸气对应固态、液态、气态,因此它也属于模型,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比如数学公式,数学公式属于数学模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D
C
【解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下图:
A.由图可知, 光合作用的强度一开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达到一定时,光合作用的强度基本保持不变,故错误。
B、在0℃时,在有光照的条件下,仍旧进行光合作用,只不过强度较弱;呼吸作用时时刻刻进行,强度不为0 ,故错误。
C、由图可知: 光合作用的强度一开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所给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一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可得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故正确。
D、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就是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差值最大时的温度,此时有机物的净值最大,故错误。
A
【解析】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
【解答】A.氧气不能燃烧,不会向外放出热量,因此不可以用作切割或焊接金属的燃料,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被充入灯泡后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则可以用作各种用途的电光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氮气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则可以用于食品防腐保鲜,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材料,因此可以用作气体肥料,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C
【解析】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也不变,即元素的种类不变,每种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相等,故选项C正确。
同学们应该掌握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个不变:元素种类、元素质量、总质量、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①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②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从环境中得到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③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
【解答】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植物到动物、动物到微生物、植物到微生物,B不符合题意;
C、生理过程①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②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二氧化碳进入有机(生物)环境,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碳元素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而①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②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故过程①②的意义在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C
【解析】首先了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达到着火点和与空气(或氧气)接触,然后观察图示,看符合条件的能使白磷燃烧的.
解:A.观察图示可知,虽然有空气通入,但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40℃,故A不行;
B、从图中可知,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40℃,但没有空气,故B不行;
C、观察图示可知,有空气通入,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40℃,故C行;
D、从图中可知,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40℃,但没有空气,故D不行;
B
【解析】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
解: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植物体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分别是导管、气孔.
故选:B.
C
【解析】自然界中,植物的茎是千姿百态的。茎的形状有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和缠绕茎四种。直立茎茎干垂直地面,直立空间向上生长,使叶片伸展,充分接受阳光。 缠绕茎没有卷须、吸盘等特殊的附属结构,它只能以缠绕的方式沿着其他物体生长。 攀缘茎是因为它们的茎过于纤细而无法直立,只好依赖其他物体作为支柱。大多有卷须和吸盘。 匍匐茎是平伏于地面生长的茎。细软,不能直立,沿地面生长,来扩大营养面积,还可营养繁殖。
草莓生长时,茎沿地面前行,遇到合适的地方扎下不定根,形成新的个体。这种茎属于匍匐茎。
故答案为C.
D
【解析】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据此解答.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知识的了解和识图分析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解:A.气孔是气体出入植物体的门户,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气孔;A错误;
B、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2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时,光合作用的强度增强,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将增加,A点将向上移动.
C、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呼吸作用强度不变,所以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C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多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在C点植物要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C错误;
D、温度不仅影响光合作用也影响呼吸作用,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最适温度,酶的活性最高,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最大,超过或低于最适温度,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都降低.D正确.
A
【解析】在植物的移栽过程中需考虑植物自身的因素,保证其生存。例如:关注其蒸腾作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无机盐等物质。
A.在光照下移栽其蒸腾作用会加速,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散失;
B.移栽时带土有利于保护植物的根系;
C.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为叶,故减掉部分枝叶,有利于减慢蒸腾作用;
D.营养液为无机盐,通过输导组织中的导管进行运输。
故答案为:A
D
【解析】A.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A错误;
B、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B错误;
C、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 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C错误;
D、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正确;
故选:D
如图:
第 1 页(共 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