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分题型复习:填空题二、填空题家里某用电器发生短路,熔丝立即熔断,用下列方法进行检测。如图所示,断开所有用电器的开关,用一个普通的白炽灯 L 作为“校验灯”与熔断的熔丝并联,然后只闭合 S、S1,若 L 正常发光,说明 L1 (填“正常”“短路”或“断路”);只闭合 S、S2,若 L 发出暗红色的光(发光不正常),说明 L2 (填“正常”“短路”或“断路”)。通常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 V,生活中要注意用电安全。下面是小王在练习使用测电笔的实验研究中的记录,已知测电笔正常,二人的操作无错误,请你和他们一起分析.操作 测插座左插孔 测插座右插孔A插座 氖管不发光 氖管不发光B插座 氖管不发光 氖管发光C插座 氖管发光 氖管发光(1)实验所用三个插座中正常的是 。(2)从其余几只异常插座中任选一只分析其故障或装配错误的可能原因 。如图所示,盛水的烧杯放在电磁铁上方,当电磁铁的开关断开时,空心小铁球自由地浮在水面上:开关闭合时,小磁针发生偏转,此时电磁铁上端为 极,要使小铁球下沉些,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填”上”或”下”)移动:断开开关时,小磁针又回到最初的状态是因为 的作用。小陈同学用电池做电源,把漆包铜线缠绕在铁棒上制成电磁钉耙,通电后铁棒和铜线组成 ,可把地上的铁钉吸上来,断电时钉耙的 消失,所吸附铁钉脱落。请举出生活中类似应用的简单例子 。核糖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已知核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0,其中含碳40%,含氢6.7%,其余的是氧,则核糖的化学式是 。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H He① N ② Ne③ Ar(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其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元素中 是非金属元素。(填写元素符号)(2)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请写出化合价为+1价的氮的氧化物 。(用化学式表示)。(3)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用要成分SiO2制造的分离膜可以让CO2透过,而其它气体不能透过.CO2通过分离膜后被氨水吸收转化为氮肥,如图所示.(1)SiO2的化学名称为 .(2)此氮肥的化学式为 .根据所给的元素符号填写元素名称①H ②K ③Si ④N ⑤Ne ⑥S ⑦B ⑧Na ⑨Be ⑩He 有编号为A.B、C、D的四支试管,A中只加入氯酸钾;B中只加入高锰酸钾;C中加入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D中加入氯酸钾和少量高锰酸钾,将它们分别加热至完全反应。(1)四支试管中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填序号)。(2)它们共同的产物是 。(3)B、C、D三支试管剩余的固体中含有的共同物质是 。(4)(3)中所提物质在三个反应中作用不同,在B中它是 ;在C中它是 ;在D中它 。近几年,某县多次发生火灾安全事故,火灾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同时又造成很严重的环境污染,分析起火原因,其中市民随意燃放烟花和孔明灯的占比很大,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某烟花的配方中含有硫、木炭粉、硝酸钠(NaNO3)等成分,其硝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2)相关部门得知市民在广场燃放孔明灯,马上到现场制止。因为孔明灯燃烧时外焰温度高于300℃,一旦飘落到加油站、液化气站、油库等场所,会引发火灾。其原因是 (填字母)A.孔明灯提供了可燃物B.孔明灯提供了氧气C.孔明灯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3)点燃烟花所用的火柴头中含有可燃物、摩擦剂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氨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可提供助燃剂)。写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 ,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 。如图为某种树叶外形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是 ,④是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是 ,②是 。为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某同学取相同的3根木本植物带叶枝条,A枝条不作处理;B枝条剥去下半部树皮;C枝条除去木质部和髓,只留下树皮。处理好后,将枝条分别插入相同的红墨水中,置于适宜环境中。10分钟后,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并观察。试回答:(1)若A.B枝条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均被染色,而C树皮未被染色,这说明 。(2)若将A枝条进行纵切,会发现纵切面上越靠近枝条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这是因为 。(3)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植物的 作用。土壤中不仅分布着植物的根系,还生活着大量的土壤生物,包括土壤中的 、 、 和 等。常春藤的茎借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属于________茎,松树的茎直立生长属于________茎。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图中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原因是环剥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2)该实验还说明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枯萎,这是因为 通过茎的 向上运输。期末分题型复习:填空题二答案解析、填空题短路;正常;36【解析】家庭电路一般由两根进户线(也叫电源线)、电能表、闸刀开关(现一般为空气开关)、保险设备(空气开关等其他类型符合标准的熔断器)、用电器、插座、导线、开关等组成 。只闭合 S、S1,接入的电器是电灯L和L1,而L正常发光,说明L1变成一根导线了,所以L1短路;只闭合 S、S2,若 L 发出暗红色的光,说明L和L2都接入了电路;所以L2正常;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故答案为:短路;正常;36.(1)B插座(2)C插座,故障可能原因是进户零线断路(或:A插座,故障可能原因是火线断路)【解析】家庭电路中插座的安装原则是左零右火,即左端接零线,右端接火线.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会发光,接触零线时氖管不发光.家庭电路常见的故障有:火线断路、零线断路、短路等等.解:(1)正常情况下,插座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用测电笔测左孔,氖管不发光,用测电笔测右孔,氖管发光;结合表中现象可知,B插座正常.(2)测电笔测A插座左右两孔,氖管都不发光,说明均没有电流通过,故障可能原因是火线断路.测电笔测C插座左右两孔,氖管都发光,说明火线正常,零线可能有断路故障.当进户零线断路时,如图所示,左孔通过灯泡等用电器与火线相连(图中的红线),此时测电笔测C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都发光,所以故障原因可能是进户零线断路.N;下;地磁场【解析】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不变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小磁针在地球表面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所以一直南北指向。闭合开关时,电流从电磁铁的下端流入上端流出,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磁铁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空心小铁球下沉一些,受到的浮力就会增大,需要增大电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应增大电磁铁的磁性,需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以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从而增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断开开关时,电磁铁的磁性消失,小磁针又回到南北指向,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电磁铁;磁性;电铃或电磁继电器或电话机【解析】在通电线圈内部加入铁芯,磁性会大大增强,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电磁铁。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电磁铁的应用:电铃中铃锤的敲打、电话机声音的产生、电磁继电器的自动控制都是利用电磁铁。把漆包铜线缠绕在铁棒上制成电磁钉耙,通电后铁棒和铜线组成电磁铁;断电时电磁铁无磁性,所以断电时钉耙的磁性消失。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电磁铁,比如:电铃、电话机,电磁继电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电磁铁。故答案为:电磁铁 磁性 电铃或电磁继电器或电话机C5H10O5【解析】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求出碳和氢的原子个数,再根据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该物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求出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从而写出化学式.【解答】解:一个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为:150×40%÷12=5一个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150×6.7%÷1≈10一个分子中氧原子个数为:故核糖的化学式为:C5H10O5(1)②(2)N2O(3)质子【解析】(1)根据名称带“钅”的为金属元素,带“气”的为非金属元素分析;(2)根据化合物化学式代数和为0的原则书写化学式分析;(3)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原子序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1)①为锂元素,②为氟元素,③为镁元素,其中② 是非金属元素;(2) 化合价为+1价的氮的氧化物化学式为N2O;(3)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原子序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质子;二氧化硅;NH4HCO3或(NH4)2CO3【解析】(1)SiO2的化学名称为二氧化硅;(2)此氮肥的化学式为NH4HCO3或(NH4)2CO3;氢;钾;硅;氮;氖;硫;硼;钠;铍;氦【解析】根据对元素名称和符号的认识分析解答。【解答】①H表示元素氢;②K表示元素钾;③Si表示元素硅;④N表示元素氮;⑤Ne表示元素氖;⑥S表示元素硫;⑦B表示元素硼;⑧Na表示元素钠;⑨Be表示元素铍;⑩He表示元素氦。(1)A(2)氧气(3)二氧化锰(4)生成物;催化剂;既是生成物又是催化剂【解析】解答本题时要充分了解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在分解反应中的生成物有哪些,二氧化锰在两个反应中的不同点有哪些等。【解答】(1)氯酸钾在不加入二氧化锰的条件下加热也能生成氧气,不过须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加热高锰酸钾在较低温度下即可生成氧气;氯酸钾在加入二氧化锰的条件下加热即可生成氧气;加热高锰酸钾生成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由此可知:四个反应中速率最慢是只加热氯酸钾;(2)通过(1)分析可知:四个反应均生成氧气;(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加热至气体不再产生,试管内固体剩余物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到没有气体产生时,试管内固体剩余物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可知BCD三支试管固体剩余物中都有二氧化锰;(4)二氧化锰在高锰酸钾分解中是生成物,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中起到了催化作用,在D中是高锰酸钾分解的生成物,又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故答案为:(1)A;(2)氧气;(3)二氧化锰;(4)生成物;催化剂; 既是生成物又是催化剂 。(1)+1(2)C(3)2KClO3 2KCl +3O2↑【解析】(1)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2)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3)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在化学式 NaNO3 中,N的化合价为+5,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5)+(-2)×3=0,解得:x=+1。(2)孔明灯的火焰温度可以达到300℃,远远高于汽油的着火点,因此会引起火灾,故选C。(3)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2KClO3 2KCl +3O2↑ 。小木棒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着火点较低的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小木棒温度较易达到其着火点【解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1)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下端温度较低,不易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小木棒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2)油的着火点比木棒低,油燃烧放出的热量能使小木棒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故答案为:着火点较低的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小木棒温度较易达到其着火点;故答案为:(1)小木棒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2)着火点较低的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小木棒温度较易达到其着火点。(1)CO2;有机物(2)O2;CO2【解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据此解答。(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可见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故叶片中的①和④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有机物;(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是O2 ,②是 CO2 。(1)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木质部导管运输的(且可由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2)水分和无机盐是由下向上运输的(3)蒸腾【解析】茎是根和叶之间起输导和支持作用的植物体重要的营养器官。茎尖与根尖类似,具有无限生长的能力;茎尖不断生长,陆续产生叶和侧枝,除少数地下茎外,共同构成了植物体地上部分庞大的枝系。A是对照组,B破坏了韧皮部,C破坏了木质部;(1)A.B枝条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均被染色,而C树皮未被染色,说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的部位位于木质部,与韧皮部无关;(2) A枝条进行纵切,会发现纵切面上越靠近枝条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说明红墨水越往上越少,即红墨水是自下往上运输的;(3) 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故答案为:(1) 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木质部导管运输的(且可由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2) 水分和无机盐是由下向上运输的;(3)蒸腾。动物;植物;细菌;真菌【解析】结合土壤中各种物质的含有情况进行回答。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土壤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除此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动物和大量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我们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称为土壤生物。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包括空气、水、无机盐、有机物等,总体上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占95%左右。土壤中不仅分布着植物的根系,还生活着大量的土壤生物,包括土壤中的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攀缘;直立(1)B;筛管(2)水分;导管【解析】根据水分、无机盐与有机物的运输知识解题。解:(1)因为植物体的树皮中含有输运有机物的筛管,树皮遭到环剥后,将导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无法输送到环剥部位以下,故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B;(2)环剥只是切断了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道-筛管,没有切断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通道-导管,故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枯萎;第 1 页(共 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