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一、选择题1.用如图所示的指甲剪剪指甲时,其中以O为支点的杠杆ABO属于( )A.费力杠杆 B.等臂杠杆 C.省力杠杆 D.省功杠杆2.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况的重物和接触面相同,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3.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A.不变 B.变小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4.用同一滑轮按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均为5N的A、B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提升相同的高度。已知滑轮重1N,绳重和滑轮摩擦力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图中手的拉力F乙=5N B.乙图中做的有用功比较多C.甲图中的机械效率大于乙图 D.甲图中F甲做功的功率比F乙做功的功率大5.杆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最悠久的衡器之一,如题图所示是杆秤的结构示意图。关于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秤杆的工作原理是二力平衡原理B.使用秤钮a比秤钮b所能测的最大物体质量更小C.被测物体质量一定大于秤砣质量D.使用同一秤钮,物体质量越大秤砣离秤钮越远6.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滑轮绕成了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摩擦),在F1、F2的拉力作用下分别将重为G1、G2的两个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G1>G2,提升重物中拉力F1、F2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W1>W2、η1>η2 B.W1>W2、η1=η2C.W1>W2、η1<η2 D.W1=W2、η1=η27.用图示的滑轮组将重为3.6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0.5m,拉力F的大小为1.5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滑轮改变力的方向 B.定滑轮可以省力C.拉力F的作用点移动距离为1.5m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8.如图甲所示的装置,A是重15N的空吊篮,绳子B(动滑轮与吊篮A连接的绳子)和绳子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00N和50N。质量为50kg的小张同学将A提升到高处,施加的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常数g取10N/k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动滑轮的重力为9NB.第1~2s内拉力F的功率为20WC.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可达100%D.此装置最多能匀速运载80N的货物二、填空题9. 如图所示,OB为轻质杠杆,OA=20cm,AB=10cm,在杠杆的B端挂一个重力为40N的重物,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在A点施加的最小作用力为 N,方向 。10.小聪利用一长木板在地面和高台处搭建一个斜面,如图所示,高台高为3m,长木板长9m。小聪用大小为500N的拉力F将重为1200N的物体从地面拉上高台,用时45s。则小聪所做的有用功为 J,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W。11.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提升10cm,若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甲装置做的总功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装置做的总功;乙滑轮组中,F2端移动的距离是 cm。1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A、B为滑轮,其中滑轮 (选填“A”或“B”)能省力。现将质量为36kg的重物5s内匀速提升1m,作用在绳端上的拉力为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 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3.如图所示,用细线将一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杠杆悬挂起来,把质量为0.3kg的物体A用细线悬挂在杠杆的C处;质量为0.5kg的物体B(B不溶于水)用细线悬挂在杠杆的D处。当物体B浸没于水中静止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C、D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20cm、30cm。则物体A所受的重力为 N,细线对物体B的拉力为 N,物体B的体积为 m3。(g取10N/kg)三、作图题14. 一个工人站在地面上想利用滑轮组把一个木箱吊起来,你认为应该如何把滑轮组组装起来才最适合呢?在图中画出来。15. 图是一台活塞式抽水机,在C处用力便可取水,画出在C处所用最小力F1的示意图及阻力臂L2。四、实验探究题16.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1)第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第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漏填,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次数 钩码重 钩码上升距离 弹簧测力计示数 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 机械效率 (3)分析数据可得结论,是由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高”或“低”。(4)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的物体匀速提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____只填序号。A. B. C.17.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图甲中,杠杆静止时处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相同规格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直接在杠杆上测量力臂。(2)如图乙所示,在杠杆左侧位置左边位置第四格先挂了个钩码,每个钩码为,在右侧位置右边位置第三格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如图丙所示,小明在位置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在位置挂了个钩码,现将弹簧测力计从位置移到位置,在此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 ,原因是测力计的拉力力臂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小明用如图丁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教材上所给出的杠杆平衡条件,其原因是 。(5)小明多次实验收集多组数据,目的是 选填“”或“”。多次实验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论更具有科学性和普遍性五、计算题18. 传统的春米工具是一个杠杆,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O为固定转轴,在A端连接着石球,脚踏B端可以使石球升高,抬起脚,石球会落下击打稻谷,若石球的质量为4kg,且摩擦和杠杆自重均忽略不计,g取10N/kg。求:(1)石球的重力;(2)要将石球竖直匀速抬起,脚至少用多大竖直向下的力。19.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将一个重为300N的货箱在6s内匀速提升4m。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所受的拉力为F,工人做功的功率恒定为0.25kW,动滑轮自重为60N,求:(1)工人所做的功是多少?(2)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多少?(3)拉力F是多少?20.某校科技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套从水中打捞物体的简单滑轮组装置,动滑轮的重力为50N,物体A的密度为1.5×103kg/m3,体积为0.04m3;通过滑轮组把A从水中匀速提升(A始终未露出水面),不计绳重、摩擦及水的阻力,ρ水=1×103kg/m3,g=10N/kg。求:(1)A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2)A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若人的重力为625N,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人对地面的压强。参考答案1.C2.D3.C4.C5.D6.A7.C8.D9.60;竖直向上10.3600;10011.等于;3012.A;40;90%13.3;2;3×10-414.15.16.(1)8.9%(2)2.4(3)高(4)C17.(1)平衡;右(2)(3)变小;变大(4)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5)18.(1)解:石球的质量为4kg,则石球的重力G=mg=4kg×10N/kg=40N(2)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L1=F2L2则19.(1)解: 由可知,工人所做的总功:W总=Pt=0.25×103W×6s=1.5×103J;答:工人所做的功是1.5×103J;(2)解: 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300N×4m=1.2×103J,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滑轮组机械效率是80%;(3)解: 由图可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3×4m=12m,由W总=Fs可知,拉力:。答:拉力F是125N。20.(1)解:A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V=0.04m3A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0.04m3=400N答:A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400N;(2)解:A的重力为G=mg=1.5×103kg/m3×0.04m3×10N/kg=600NA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答:A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3)解:人对绳子的拉力为人的重力为625N,人对地面的压力为F压=G-F=625N-125N=500N人对地面的压强强为答:人对地面的压强为104P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