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题 青春萌动教学目标1. 道德修养:通过中学生子晴的心路历程感受与异性之间交往的正确方式,学会正确对待与异性朋友的关系和异性情感,培育相互尊重、礼貌待人、团结友爱的个人品德。 2. 健全人格:通过对学校校规校纪的理解和修正,学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解决与异性交往中的困惑,培养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3. 责任意识:通过对比青春期的心理萌动和真正的爱情,正确认识并接受青春期开始出现的对异性的爱慕心理,学会正确把握情感,初步形成有关爱情的正确价值观,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与异性相处的正确方式。教学难点:在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把握友谊。教学过程【课前导入】 导入:人生最美是遇见。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述着各种各样的遇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初次邂逅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相濡以沫、决定一生的遇见。千万美丽的遇见,定格了数不清的动人瞬间。 同学们,你们心目中期待哪一种遇见呢?我想,是相识、是期待、是追求,更是一种能力、一种理想、一种信念。处在美好青春年华的大家,也定是有着属于自己的青春悸动。那么,我们该如何带着这份悸动意气风发、纵横天地呢?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两位同龄人,中学生子晴和宇龙。看看他们的故事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列举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堂主题,在进入学习状态的同时埋下伏笔,思考什么样的情谊更加令人期待。 【新课讲授】 青春恰自来 教师:这样的呼喊一经上网,便被贴上了许多标签:早恋、非正常交往、异性好感、青春萌动等等。大家觉得子晴的行为正常吗?她这到底是怎么了?来听听同学们怎么说? 学生思考,并回答正常行为/不正常行为。 老师:老师听到了大家不同的回答,其实,正如第二位同学所说的,在步入青春期以后,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与接受。其实这样的心理萌动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是步入青春期以来特有的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同龄人的喊话,引发思考,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深刻感受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明确这是一种正常的情感特征。 青春须有界 老师:然而,正当子晴想要进一步认识宇龙时,她想到了学校对于异性交往的严格规定:男女生不得成对出现在校园里,男女生交往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 同学们,你认为学校制定这样的校规有无合理之处?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校方有一定的担忧及其合理性。 *设计意图:换位思考,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当下男女生在交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区。 老师:不错,同学说的很有道理,那么请大家继续思考:你是否赞成这样的校规呢? 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不赞成,不利于异性同学交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感受和理解异性交往的必要性。 老师:正如大家所说,学校制定这样的规定固然有其担心之处,但是与异性相处,是非常有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的。我们与异性相处,成为好朋友,并不仅仅是因为性别的吸引,更是因为我们能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而这些品质又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因此,学会和异性正常相处是我们在青春期的一门必修课。 同学们能够从学校的角度和立场出发,换位思考,这是十分宝贵的。与此同时,大家还能看到校规的不合理之处,这却是十分难得的。那么如果让大家给学校提建议,你会怎么说呢? 学生:换位思考,结合自身实际畅所欲言。 老师:不错,如大家所言,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的相处是我们每个人都十分向往的,也是与异性交往时应该保有的准则。如何才能守住原则、坦坦荡荡、落落大方地和异性相处,也同样是我们在成长中不可忽视的考验。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思考和老师总结内容,在理解异性交往的必要性的同时掌握和异性交往的正确方式,初步培养相互尊重、团结友爱、互相尊重的品质。 青春正当时 老师:面对自己细腻的感情和这样的校规校纪,子晴陷入了深深的两难境地。进一步还是退一步呢?请大家帮帮子晴吧。说一说,他们的感情能否进一步发展呢?为什么? 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和所见所闻所感,分别分析不同的看法及其原因,举手回答。 老师:看来有一些同学已经产生了一些想法,但还有一些同学不免有些犹豫,没关系,那让我们再一起来探讨一下,子晴到底该如何选择。 正如刚才同学们所言,刚刚步入青春期的我们,身体和心灵尚处在发育阶段,许多成年人必备的品性还没有完全具备。尚在学生阶段的我们时间精力有限、缺乏一定的经济来源和承担责任的能力;未成年人的思维特点让我们饱富天真烂漫的同时又欠缺处理感情的能力和知识,常常会被这样的感情影响到学习主业,受到老师、父母、同学的反对……如此种种,我们不妨再一次认真思考,这个阶段的我们,真的有能力对这份感情付好责任吗。答案是否定的。与此同时,这样的朦胧情感毫无疑问也并非是爱情,面对它时,我们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设计意图:学生充分探讨,主动解决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的困惑,正确认识并接受青春期开始出现的对异性的爱慕心理。 老师:那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呢? 有这样一对伉俪,用63年的悲欢苦乐,向世人诠释着爱情的模样。他们曾经有过衣食无忧的时候,也有过生活窘迫之时,甚至有过长时间的异地相处,但是,他们却始终眼中只有对方,不离不弃。他们就是——杨绛和钱钟书。杨绛比钱钟书出名要早,但是杨绛从来没有因此而觉得比钱钟书有名。相反,她在钱钟书提出写《围城》的时候,从容地放下了自己的写作,全心全意默默付出。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她辞掉女佣,烧饭砍柴,默默陪伴钱钟书写作,给予他最好的支持,也让钱钟书名满天下。 钱钟书对杨绛也是如此。一向不善于照顾自己的钱钟书,每早必帮杨绛做好早餐,即便在杨绛面前他像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但仍旧用自己的方式体贴和爱护她。 从他们二人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真正的爱情,不是一种感觉,而是恒久的委身,内含勇敢、真诚、克制、包容、理解与接纳。是彼此的责任和能力、是相互欣赏、互相尊重、相携相守,共克难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每个人,无论男女,到了一定年龄是要谈恋爱,要过家庭生活的。但是,正如树上的果子,是熟的好吃,还是生的好吃呢?”人也像果子,要长得熟,有了学问,会干工作,有养育子女的能力,就好比果子熟了,那时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幸福了。要是书还没有念好,工作能力没有培养好,谈恋爱会有好处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青春期的心理萌动和真正的爱情,正确认识并接受青春期开始出现的对异性的爱慕心理,学会正确把握情感,初步形成有关爱情的正确价值观,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随着我们的学习,子晴也经过了如此多的犹豫和权衡,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后,她究竟选择了如何去面对自己心中的悄然萌动呢? 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子晴的选择给予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异性情感的启发,激励学生将所思所感化作前行动力。 【总结升华】 “总有一天,要优秀到让你来认识我。”化内心的情感为前进的动力,将欣赏的同学当做自己更进一步的目标,子晴理智、聪慧的做出了她自己的决定,将美好的青春情谊化做自己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不竭动力,我们为她点赞。跟随着子晴的心路历程,这节课们一起感悟了和异性朋友交往的方式,学会了正确对待异性情感的做法,当然,在这其中,我们区分开来了青春萌动和真正的爱情的区别,当产生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时,需要我们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亲爱的同学们,青春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年华美好,青春带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甜蜜,青春也会走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困惑,8但“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刚刚步入青春的我们,有很多梦想等待我们去实现,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切莫在春天去挥霍夏天,也莫让情感的航船过早靠岸。 祝愿同学们带着心中那份熠熠闪光的美好情愫 去实现本该完成的使命,迎接长空万里、浩瀚星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