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5《月球一地球的卫星 》教案设计课题 月球一地球的卫星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核心 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科学思维:利用模拟实验来制造环形山,了解月球表面环形山的形成原因。 探究实践:观察对比图片,发现月球的特征。学会查找资料、整理信息。能模拟制造环形山,认识环形山特点。 态度责任:保持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兴趣。积极搜索、整理信息资料,乐于与同学分享。接纳别人的观点,善于分享和敢于修正自己的观点。重点 让学生通过比较照片、查找资料和模拟实验三种方式,更加深入的了解月球。难点 利用模拟实验来制造环形山,了解月球表面环形山的成因。教学过程科学聚焦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我们已经观察了月球,知道了月球的一些特点。月球上还有哪些秘密呢?科学探索一、观察照片导入:借助照片,我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月球。(展示图片)1.活动要求:简单对比一下月球的正面和背面,你观察到了什么?2.观察结果:正面有很多坑坑洼洼,背面则要少很多。二、查阅资料导入:查阅有关资料,对月球的基本情况又有哪些了解。1.活动任务①查找相关资料;②制作月球小档案;③交流小档案。2.教师提供相关资料(1)月球的地形主要有两种:月海和环形山。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这些大面积的阴暗区就叫做月海。环形山,是月球表面布满的大大小小圆形凹坑,又叫“月坑”。(2)从视频中又了解月球哪些知识?记录在月球的小档案里。(播放视频)(3)给学生在提供一些资料卡片3.整理我的月球小档案三、科学实验:模拟制造环形山导入: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1.实验材料托盘和细沙。大小不同的球2.讨论这些材料用来模拟什么?【提示】托盘和细沙——模拟月球大小不同的求——模拟陨石、流星等3.实验过程①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③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④借助镊子等轻轻取出大大小小的球播放实验视频《制作环形山》4.实验发现了什么?【提示】托盘的细沙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坑,有的大坑套小坑,有的坑与坑是重叠的。5.把制造的环形山与真实环形山比一比,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展示对比图片)结论:月球上的环形山有可能是小行星、彗星、陨石等撞击形成的。6.记录环形山模拟实验后的“月球表面”7.把我们知道的月球特征填写在第1课的维恩图中,月球和太阳有哪些不同呢 太阳是恒星,会发光。体积大,质量大,是气态恒星。月球是卫星,不会发光。月球体积小,质量小,表面是固体,有环形山。关于月球,我们还关心什么问题?把它写下来。科学研讨我们知道了月球的哪些特征?月球适合人类居住吗? 我们该怎么研究?我们先要知道人类生活的环境特点; 月球是否有这方面的条件;再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月球适合人类居住吗?月球没有氧气,人类在上面无法自由呼吸。月球没有大气层,无法阻挡宇宙各种辐射以及小天体撞击。月球昼夜温差极大,白天温度高达127℃,夜晚可降低到-183℃。月球上缺少水,无法种植植物。月球的引力约为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长期的微重力可能 使人体器官提前进入衰老等。科学拓展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许多方面,一个很易观察到的现象是潮汐。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张朝和退潮。课堂总结课堂练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