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8.昼夜与地球自转 课时培优练 粤教版(2017) · 五年级下册科学一、单选题1.小明在学习昼夜交替现象后,判断下列现象中与昼夜有关的是 。A.蚂蚁搬家 B.猫头鹰夜间捕食 C.大雁南飞2.会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是( )。A.热带 B.温带 C.北极3.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A.1小时 B.1上午 C.1天 D.1个月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南向北 B.自东向西 C.自西向东5.地球上不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地区。A.北极 B.南极 C.赤道6.太阳的东升西落是( )造成的。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自东向西自转C.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D.地球自东向西公转7.小红在进行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时,下列哪种做法看不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A.B.C.8.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A.年 B.天 C.时9.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因为( )。A.太阳绕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C.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 D.以上都不对10.用实验证明了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 B.伽利略 C.莱昂·傅科11.在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横切橙子,是为了模拟赤道B.吸管模拟的是地轴C.将吸管插入橙子中,并顺时针转动12.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地点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 )移动。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二、填空题13.地球两极发生的 和 现象与地轴倾斜度有关,地轴的倾斜度大约是 度。14.“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 15.月球自转的方向是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 、 和 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而地球上人们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状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 。16.“金乌说”认为 是住在东海上的一只三足金乌,金乌出来时是 ,金乌休息时是 。17.北极星总是在 的方向。黑夜,在没有指南针又看不到其他辨认方向的标志时,可以利用 辨认方向。18.白天我们时常会看到耀眼的 ,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 。三、综合题19.根据地球运动的特点,完成以下操作。(1)将图中出现极昼现象的区域涂成黑色。(2)此时阳光 (填“直射”或“斜射”)北半球,南半球处于 季。(3)图中A地此时的影子是一年中( )。A.最长 B.最短 C.适中20.为了探究地球、太阳怎样运动才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某学习小组提出了几种假设,并利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1)请把他们的假设和对应的模拟实验用线连接起来。(2)模拟实验中,手电简模拟的是 ;乒乓球模拟的是 ;(3)经过实验验证,上面A、B、C三种假设中不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4)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并用阴影画出地球的白昼地区。四、实验探究题21.昼夜交替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现象,龙龙对此非常好奇。(1)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A.12小时 B.24小时 C.一年(2)龙龙准备用手电简代表太阳,用乒乓球代表地球,探究昼夜交替的原因,这种实验的方法叫做( )。A.对比实验 B.对照实验 C.模拟实验(3)请将下面的假说和对应的实验用线连起来。(4)现在科学家已经证实,昼夜交替其实是因为( )而产生的。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太阳自转22.如图所示为一个模拟实验,中间黑色大圆圈代表太阳,大圆圈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A,B是两颗离地球远近不同的星,C,D是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观测记录点。(1)在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方向。(2)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A,B两颗星时发现,天空中两颗星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 向 移动。(3)当地球上的人处于C点观测A,B两颗星时,A星应该在B星的 (填“左侧”或“右侧”),当处于D点观测时,A星应该在B星的 (填“左侧”或“右侧”)。A,B两颗星的位置真的变了吗? ,你的解释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分析】蚂蚁搬家是动物对天气的预报,大雁南飞是动物应对季节变化的行为,猫头鹰是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它的夜间捕食与昼夜有关。2.【答案】C【解析】【分析】 有极昼和极夜的地区是北极圈及其以北和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地区,即北寒带和南寒带。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格陵兰自治领(丹麦管辖),这些国家位于北极圈之内的地区均可看到极昼极夜。3.【答案】C【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4.【答案】C【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假想的地轴自西向东自转。5.【答案】C【解析】【分析】除了赤道,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长夜短的变化,赤道不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6.【答案】A【解析】【分析】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的。7.【答案】C【解析】【分析】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选项A、B模拟的是地球的自转,本题选项C的做法看不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故答案为C。8.【答案】B【解析】【分析】 对于古人来说,他们最早的时间单位可能是“日”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9.【答案】C【解析】【解答】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昼夜的更替,也就是太阳的东升西落。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地球的自转指的是地球围绕地轴转动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我们会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10.【答案】C【解析】【分析】 首先用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的科学家是傅科,他证明地球自转运动的那个实验仪器被世人称之为“傅科摆”。11.【答案】A【解析】【分析】 在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横切橙子是为了模拟赤道线。12.【答案】B【解析】【分析】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天空中的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如北斗七星和日月一样是自东向西移动的。13.【答案】极昼;极夜;23【解析】【分析】北极和南极是地球上的两个端点,它们是假想的地球自转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在北半球的叫北极,在南半球的叫南极。14.【答案】自转【解析】【解答】“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分析】“傅科摆”实验可以用来证明地球在自转。15.【答案】自西向东;太阳;地球;月球;月相【解析】【分析】本题考的是月相的形成。月亮自西往东转,使太阳、地球、月球 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而地球上人们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状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月相。16.【答案】太阳;白天;夜晚【解析】【分析】在我国古代将太阳认为是三足金乌,金乌出来时天就亮了,金乌休息时是夜晚。17.【答案】正北;北极星【解析】【分析】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是一直位于地球的北方。18.【答案】太阳;星星【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有白天黑夜之分,当地球的一面对着太阳的时候,就是白天;另一面背对着太阳,太阳的光线就照射不到了,就是黑夜;晚上看到月亮,只不过在没有太阳的的照射下,月亮反射太阳光。19.【答案】(1)(2)斜射;夏(3)A【解析】【解答】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南极24小时都会被阳光照到,会出现极昼现象。此时阳光斜射北半球,南半球处于夏季,图中A地此时的影子是一年中最长。【分析】北半球夏季时,太阳长挂在北极天空就是不会下落,北极中心的白天甚至长达半年时间;而到了冬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北极点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黑夜之中。人们把这样的现象叫极昼和极夜。20.【答案】(1)(2)太阳;地球(3)B(4)【解析】【分析】(1)如下图所示,因为手电筒代表太阳,乒乓球代表地球。假若手电筒不动,乒乓球转动,代表太阳不动,地球自转;乒乓球不动,手电简绕着乒乓球转动,代表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乒乓球不动,手电筒不动代表地球不动,太阳不动。(2)模拟实验中,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乒乓球模以的是地球。(3)经过实验验证,上面A、B、C三种假设中,不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乒乓球不动,手电筒不动。故B正确。AC选项错误。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太阳围绕地球运转。(4)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太阳光对于地球来说是平行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面积,朝向太阳的一侧是白昼,是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一侧是黑夜,是夜半球。如下图所示,图中用箭头表示地球自西向东运转,斜线表示的阴影表示地球的“白昼”地区。21.【答案】(1)C(2)C(3)(4)A【解析】【分析】(1)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大约是24小时,是地球自转形成的。(2) 根据对实验类型的认识,用乒乓球当地球、手电筒光当太阳光来探究“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这种研究称为模拟实验。(3) 因为手电筒代表太阳,乒乓球代表地球。假若手电筒不动,乒乓球转动,代表太阳不动,地球自转;乒乓球不动,手电筒绕着乒乓球转动,代表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4)昼夜交替其实是因为地球自转而产生。22.【答案】(1)逆时针(2)东;西(3)左侧;右侧;没有变;地球公转引起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解析】【解答】(1)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是逆时针;(2)天空中A、B两颗星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3)当地球上的人处于C点观测A,B两颗星时,A星应该在B星的左侧,当处于D点观测时,A星应该在B星的右侧。A,B两颗星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为地球公转引起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分析】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日月星辰相对于地球的运动就是自东向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