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8 专题研究:生态瓶的秘密 课时培优练 粤教版(2017) · 六年级下册科学一、单选题1.制作生态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生态瓶内植物放得越多越好,因为植物能提供氧气和养料B.生态瓶内不能放泥沙,因为泥沙会发臭C.放入生态瓶内的鱼类,要充分考虑它们的食物关系2.鱼必须生活在水里,是因为(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改变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3.如图,把生态瓶的水减少很多,瓶中动物最有可能会_________。A.经常浮到水面 B.钻到水底不动 C.没有变化4.生态瓶中水量的减少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应该( )A.少些 B.多些 C.不变5.在观察生态瓶的活动中,有些同学发现小鱼露出水面的次数逐渐增多了,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①生态瓶里的水太少了②生态瓶里的鱼太多了③生态瓶里的水质浑浊④生态瓶里的食物没了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6.优优用矿泉水瓶装了一些溪水,想带回家做生态瓶,以下关于生态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态瓶里的植物可以提供氧气B.生态瓶中的动物和植物都要适量C.生态瓶中的水最好用干净的自来水7.下列选项能构成一个农场生态系统的是( )。A.月季花、蜘蛛、瓢虫、蚜虫B.阳光、空气、水、土壤、石头C.微生物;月季花等植物;蚜虫等动物;阳光、空气等非生物8.在“增加生态瓶里的小鱼"实验中,保持生态瓶中的水量不变,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 )A.不变 B.增加 C.减少9.下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生态瓶。A瓶 B瓶(1)和B瓶相比较,A瓶中缺少了( )。A.植物 B.动物 C.生物(2)图中的生态瓶模拟了( )生态系统。A.池塘 B.海洋 C.草原(3)在制作生态瓶时,下面( )种说法合适。A.瓶子里的动物越多越好B.瓶子里的植物越多越好C.瓶子里的动植物数量要保持平衡10.生态瓶中的水少了,下列补充水分的方法最合理的是( )A.加一些凉开水 B.加一些矿泉水 C.加入一些自来水二、填空题11.制作生态瓶时,放入生物时应该先放 ,再放 。12.培养生态瓶就是建立一个 ,最先放入生态瓶中的应该是 (填植物或动物)。13.本学期我们做了生态瓶,我们可以用 来做生态瓶,在瓶内可以放入 、 等生物。14.在一个生态瓶中,动物的粪便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三、判断题15.池塘生态群落包含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两大类。( )16.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可以给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和食物。 ( )17.制作生态瓶时需要先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细沙。( )18.评价生态瓶的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看生态平衡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 )19.池塘范围小,所以它不是生态系统。( )四、实验探究题20.在箱子的最底层,设置了一个小灯泡,照亮了一个生态瓶、一盆绿豆芽和一个黑色的蚯蚓养殖皿,四周还放了几张卡纸。(1)小明拿来一个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生态瓶中的鹅卵石形状各异:有的方,有的圆,还有的长出了“皱纹”一一裂缝,下列对鹅卵石“样貌”的影响最小的是 。A.小灯泡照射 B.日晒雨淋 C.风吹雨打(2)在蚯蚓培养皿中,蚯蚓可“害羞”了,都躲起来了,这是因为 。A.外面太冷了 B.小灯泡的照射 C.蚯蚓真的很害羞(3)生态瓶旁边放着几张写了字的卡片:①有光合作用;②能消耗垃圾产生肥料;③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④有生命;⑤需要阳光、适宜的温度、空气、水、土壤等条件。根据绿豆芽和蚯蚓的特点,小明很快将序号填入下面的维恩图中。21.生态瓶的研究。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制作的4个密闭的生态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每个生态瓶中都有小鱼。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上图中A和B两个瓶内的环境有什么不同? 。(2)上图,中A和C两个瓶内的环境有什么不同? 。(3)以上四个生态瓶,生物的生存时间最长的是 。(4)评价制作的生态瓶,标准是( )。A.生态瓶维持平衡的时间长短B.生态瓶中生物种类数量的多少C.整个生态瓶的美观程度(5)该学习小组对生存时间最长的这个生态瓶进行了实验,实验记录如下:小鱼1分钟浮出水面的次数记录生态瓶的情况 第1次观察 第2次观察 第3次观察水多时 1 2 1水少时 4 5 5分析上表中数据,他们发现生态瓶中的小鱼在水少时,1分钟内浮到水面的次数比水多时 (填“多”或“少”),这是因为 。22.有趣的生态瓶。刘星同学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在家里自己做了一个生态瓶:一个400毫升的透明可乐瓶,里面加入300毫升的水、少量的沙石,新鲜的水草若干,2-3条小鱼和螺蛳。这样就可以方便每天观察生态瓶中的生物生活情况。(1)生态瓶中的生物有 ;非生物有 ;像生态瓶中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把它们叫做 。(2)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氧气的是 。(3)制作生态瓶时,应先放入( )。A.沙石 B.植物 C.动物(4)设计并制作的小生态瓶要长期维持稳定,最应该注意的是( )。A.置于烈日暴晒B.开放、透明C.生物种类和数量、水量配比合理(5)我们用来制作生态瓶的瓶子是透明的,这是因为( )。A.让里面的植物见光 B.便于观察 C.以上两者都是(6)如果想探究水量的多少对小鱼生活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A.设计甲(水多)、乙(水少)对照实验B.在甲容器中放入一定数量的小鱼,乙容器中放入相同数量的螺蛳C.甲、乙两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同的小鱼各5条鱼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生态瓶内的生物数量不能够多,要考虑到生态瓶的空间以及非生物因素;生态瓶内应该包括生物生存环境中的要素。【分析】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的环境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2.【答案】C【解析】【分析】鱼离不开水,依赖环境。3.【答案】A【解析】【解答】水量减少,水中溶解的氧气减少,小动物为了获得氧气,会经常浮到水面。【分析】当水中的氧气减少后,生物就会浮到水面来吸氧气。4.【答案】B【解析】【分析】水量减少,氧气减少,小鱼浮出水面次数增加。5.【答案】B【解析】【分析】在观察生态瓶的活动中,有些同学发现小鱼露出水面的次数逐渐增多了,说明水中的含氧量不能满足小鱼的呼吸,可能的原因有生态瓶里的水太少了、放养的鱼太多了,或者水质浑浊,这和食物多少没有关系。6.【答案】C【解析】【分析】 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不加任何食物、不开瓶,生物皆能生存,这就是生态瓶 。7.【答案】C【解析】【分析】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层次,个体是构成生态系统的最小单位。向上依次为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地球上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微生物;月季花等植物;蚜虫等动物;阳光、空气等非生物能构成一个农场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8.【答案】B【解析】【分析】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增加一倍水草,产生的氧气量增多,生态瓶中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减少;增加一倍小鱼,耗氧量增大,生态瓶中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9.【答案】(1)B(2)A(3)C【解析】【分析】生态瓶中的生物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制造有机物供给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消费者(动物)通过进食摄取植物中的有机物。分解者(细菌等)将有机物还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归还无机自然界,完成一个循环,保持生态平衡。10.【答案】B【解析】【解答】生态瓶中的水少了,应该加入的水是矿泉水。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矿泉水是最接近自然中水源的水。11.【答案】植物;动物【解析】【分析】制作生态瓶时,应该先放植物,增加水中的氧气,待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或泥鳅、小虾、螺等小动物。12.【答案】生态群落;植物【解析】【分析】 培养生态瓶就是建立一个生态群落,最先放入到生态瓶中的应该是植物。因为植物可以提供新鲜空气。13.【答案】透明的瓶子;水藻;小鱼【解析】【解答】本学期我们做了生态瓶,我们可以用透明的瓶子,其中可以放入水藻和小于等生物。【分析】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14.【答案】养料【解析】【解答】在模拟生态系统中,常用生物的粪便作为植物生长的有机肥。【分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生产者,为系统提供能量,但是植物本身也是需要营养物质的,它们的营养物质就来自于土壤。15.【答案】(1)错误【解析】【解答】池塘生态群落包含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外,还应包含所有的微生物,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一个生态系统的构成离不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16.【答案】(1)错误【解析】【分析】生态瓶中的生物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制造有机物供给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消费者(动物)通过进食摄取植物中的有机物。分解者(细菌等)将有机物还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归还无机自然界,完成一个循环,保持生态平衡。17.【答案】(1)正确【解析】【解答】制作生态瓶需要先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细沙,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在制作生态瓶时,应该先从非生物也就是环境入手,再依次放入生产者和消费者。18.【答案】(1)正确【解析】【解答】 评价生态瓶的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看生态平衡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分析】生态瓶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里面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19.【答案】(1)错误【解析】【解答】池塘虽然小,但是池塘有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包括水草、鱼类、分解者以及各种微生物,所以池塘属于一个生态系统。【分析】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20.【答案】(1)A(2)B(3)【解析】【分析】鹅卵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动物的行为会受许多非生物因素影响,如光照、温度、水分等。绿豆芽和蚯蚓它们都是有生命的,蚯蚓需要阴暗潮湿的环境。21.【答案】(1)B中有植物(2)C瓶没有光照(3)B(4)A(5)多;水少的情况下,水中溶解的氧气较少,小鱼会经常浮出水面【解析】【解答】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环境是生产者。没有生产者生态系统将无法维持。【分析】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22.【答案】(1)水草、螺蛳、小鱼;水、沙石;生态系统(2)水草(3)A(4)C(5)C(6)B【解析】【解答】(1)生态瓶中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把它们叫做生态系统;(2)水草是生态系统中提供氧气的生物;(3)在制作生态瓶时,应先放入沙石;(4)设计并制作的小生态瓶要长期维持稳定,最应该注意的是生物种类和数量、水量配比合理;(5)生态瓶是透明的,既可以是植物接触到阳光,也便于观察;(6)两个瓶子中不同的条件应是小鱼的数目。【分析】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