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提高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提高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七下科学期末综合提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乙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
B.男性生殖系统中,与丁功能类似的器官是睾丸
C.受精是人类发育过程的开始,在乙中进行
D.进入青春期后,小安体内性激素分泌失调,脸上长满了青春痘,这与图中甲的功能有关
2.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  )
A.响度较大 B.音调较高 C.音调较低 D.响度较小
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船 B.山 C.山上的树木 D.岸边的房屋
4.2018年1月31日,我国大部分地区能观察到罕见的“月全食十超级月亮+蓝月亮”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7.3日B.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C.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南半球D.月全食时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5.下列对青霉菌和酵母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青霉菌有细胞核,酵母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
B.青霉菌是多细胞生物,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
C.青霉菌有细胞壁,酵母菌没有细胞壁
D.青霉菌用于制作馒头,酵母苗用于制作药物
6.“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听觉 B.听觉和视觉 C.触觉和味觉 D.听觉和味觉
7.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由于具有低碳、环保、方便、舒适等性能成为我们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关于小北骑共享单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北骑行的速度最高可达50m/sB.小北骑车匀速转弯时,受力平衡
C.小北在骑行过程中,相对于路旁的建筑是运动的D.小北下坡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
8.估测是科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一个 人科学素养的体现。下列是小棉同学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2000牛B.奥运会男子百米跑的平均速度约为20米/秒
C.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约为12小时D.两层报纸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帕
9. 关于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是光的折射现象
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光的折射现象
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是光的反射现象
D.戴近视眼镜是为了矫正视力,这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10.科学课上,教师演示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将一根长筷子插入苹果中(如图甲),然后将筷子提起,竖直悬在空中,用锤子不断轻敲筷子上端,发现苹果不断的往上爬升(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往上爬升,说明它具有惯性
B.提着筷子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
C.敲击时,锤子对筷子的力与筷子对锤子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静止时,苹果受到的重力和筷子对苹果的静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也是我们唯一能观测到表面细节的恒星。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够发光和发热的固体星球
B.太阳大气层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C.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D.太阳耀斑增强时会影响到地球上的短波通信
12.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重叠并置于水平面上,乙被水平向左拉力拉动后,甲乙一起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
B.乙受到地面向右的摩擦力
C.乙对甲的支持力大于甲对X的压力
D.甲受到向上的支持力和甲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3.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
A.2.25m/s B.168.75m/s C.135m/s D.2.81m/s
14.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3N的力拉它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 N,若将弹簧测力计的固定端取下,两端各施加一个拉力(F1和F2)使弹簧测力计静止且读数为3 N,如图所示。则两边的拉力 F1和F2的大小分别为(  )
A.0N和3N B.3N和3 N C.3N和6 N D.6 N和3N
15.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绿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茶树喜光耐阴,最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左右、排水良好的山坡,如图是某茶园的等高线地形图,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图甲中茶树种植条件最好的是②
B.图中③处为山脊,易发育河流
C.龙井茶一般于每年4月份到5月份采摘,此时地球大致处在如图乙中的A位置附近
D.图甲中,②位于①的正南方
16.光从空气斜射入三棱镜,下列光路图中,合理的是(  )
A.B.C. D.
17.如图是一瓶眼药水,下列有关眼药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盖子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挤压瓶身滴出药水是由于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C.挤出的液滴为球形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D.挤压瓶身会变形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18.如图甲所示,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力F向右边慢慢推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和f不变,p变大 B.F和p不变,f变大
C.F变小,p和f均变大 D.F不变,f和p均变大
19.图像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甲,重为100N的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力F的作用,它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若t=3s时,物体A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20N,则t=6s时作用在物体A上的水平力F大小为(  )
A.F=100N B.F=20N C.F<20N D.F>20N
20.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 A、B 两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
A.甲的速度一定小于乙的速度B.甲、乙都只受一对平衡力作用
C.甲、乙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甲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8分)
21.有甲、乙两种不同类型的花,如图所示。
(1)由花的结构可以推测,属于异花传粉的是   (选填“甲”“乙”或“甲和乙”)。
(2)乙主要靠昆虫传粉,这样的花应具有   的特点(写两点)。
22.常山地区的“太公山”有白鹭之乡的美称,是白鹭生活和繁殖的天然场所,该地区的胡柚种植基地也久负盛名,因此常山地区也被称为“中国胡柚之乡”。胡柚全身都是宝,成熟的果肉可食用,果皮可入药或做成果脯。
太公山白鹭基地 常山胡柚
(1)请你根据材料描述做出判断:胡柚属于   (填“裸子”或“被子”)植物。
(2)如图所示,将“太公山”地区的动物分为甲、乙两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无   。
(3)白鹭和华南虎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23.酵母菌是一类常见的   真菌,可用于发面和酿酒等,它的细胞结构主要包括   、   、   和   等,可进行   繁殖。
24.4月3日07时58分,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宁波多地有震感。
(1)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地震当天地球运动到   (填序号)位置。
(2)台湾地震多发是因为其位于板块与板块   处,地壳比较活跃。
(3)学校安全教育使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应急避险技能。面对灾害与意外,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
A.台风来临,在广告牌下躲雨
B.发生地震时,高层住户乘电梯撤离
C.家中电路老化起火,立即用水浇灭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   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26.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农历五月初七)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的第9次太空之旅。回答下列问题:
(1)发射当天北京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A.昼变长夜变短,昼长于夜 B.悬变短夜变长,昼长于夜
C.昼变长夜变短,昼短于夜 D.属变短夜变长,昼短于夜
(2)发射当晚的月相是,    。
27.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2024年的端午节是公历6月11日,“撞鸡蛋”等活动是端午节的民间习俗。
(1)2024年的端午节那天地球大概运行在图(a)中的   (填字母)附近。 (2)这年端午节那天的月相接近图(b)中的   。
(3)小明和小华分别拿一个熟鸡蛋,形状分别如图(c),小明把甲鸡蛋的尖端撞向小华乙鸡蛋的圆端,结果乙鸡蛋的壳碎了。已知两个鸡蛋受到的压力为F甲和F乙,则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为   。
28.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拉力F作用如图甲所示;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从t=0开始,小兵每隔2s记录的物体位置和时刻如图丙所示。则物体在第3秒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第9秒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物体第16秒末撤去力F,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如何改变?   。
29.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10N,如图甲放在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p1为   Pa;用水平力F1向右缓慢推动物体,使其一小部分露出桌面。在推动物体的过程中,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下同)。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如图乙,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2   p1(选填“>”、“=”或“<”)。
30.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3)沿碗壁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31.科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V=S/t。初中物理中还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高中物理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0=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Vt=6m/s,则这个物体在5s内的速度变化量△V=   m/s。
(2)若问题(1)中的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m/s2。
(3)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甲)所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以速度V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乙)所示,其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由V0到Vt,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用V0、t、a写出S的表达式,S=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32.黎小豆是一种杂粮作物,为了研究播种深度对黎小豆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大小均匀、饱满无损的黎小豆种子,分别按 4cm、6cm、8cm、10cm 播种深度,等间距播种到四个相同容器箱中,每箱各播种 150 粒。实验期间各箱中环境条件保持一致;
②以幼苗出土2cm左右为出苗标准,每隔24小时测定各箱中的出苗率,数据处理后如图 2 所示;
③播种第10天,取出幼苗烘干,称取整株干重(主要是有机物),取平均值后绘制成图3。
根据实验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播种深度;实验中有遵循“控制单一变量”原则的操作是   (填写实验步骤序号)。
(2)黎小豆种子萌发时,图1中的   (填写序号和名称)最先突破种皮。
(3)结合图2和图3,如果请你帮助农民播种黎小豆,应选择   厘米深度播种更合适,原因是   。(说明一个理由即可)
33.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1)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   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目的是   。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
(2)实验中同一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高最长,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受到的阻力最   。
(3)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将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34.研习小组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因素,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1)实验前,小东用手指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保持如图甲所示的高度差不变,该操作的目的是   。
(2)观察实验乙、丙、丁,发现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相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阳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时压强计金属盒的放置要求是   。
(4)小组同学还探究了液体内部压强和深度的关系,发现液体的深度越大,压强越大。现发现有A、B两杯没有标签的液体,其中一杯是酒精,一杯是清水。为鉴别它们,小东将同一个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A、B两杯液体中,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甲和h乙表示,使h甲等于h乙。他发现压强计没入A液体中的深度更大,则A液体是   。
35.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大小关系”时,小科同学提出的猜想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科学兴趣小组做了相关的实验。
步骤1:选用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重力不同的3个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物体的重力。
步骤2:把3个物体依次放在水平受力面上,用专用的仪器测出3次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1。
步骤3:改变受力面与水平面的倾角,用步骤2的方法,依次测出与水平面成18°角和25°角的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2和表3。
表1在水平面上所测数据
序号 重力/N 压力/N
1 5 5
2 10 10
3 15 15
表2在18°角斜面上所测数据
序号 重力/N 压力/N
4 5 4.75
5 10 9.5
6 15 14.25
表3在25°角斜面上所测数据
序号 重力/N 压力/N
7 5 4.75
8 10 9.0
9 15 13.5
请回答:
(1)比较序号   的数据可得: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水平方向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小;小科同学的猜想是   (填“ 合理”或“不合理”)的。
(2)进一步分析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先分析同表中的关系,再比较不同表之间的关系,综合可得出结论: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0分)
36.请根据题意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已知图中的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根据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画出已知光线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如图,从S点发出的光线经镜面反射恰好经过P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37.陕汽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企业。如图所示是它生产的某型号载重卡车,其技术参数如表,当它匀速行驶所受的摩擦力是其总重的0.2倍。分析计算(g取10N/kg):
卡车型号 ZJS25GJB2
自重 2×104kg
轮胎个数 12
最大载货量 4×104kg
满载行驶时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0.05m2
行驶时的最大速度 90km/h
(1)卡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能   。
(2)该卡车空载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所受的牵引力是   N。
(3)已知一座大桥的路面能受到的最大压强为9×105Pa,判断该卡车满载时能否安全通过这座大桥?(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38.果蝇的每只眼睛都是由许多微型的“小眼睛”组成的,这种眼睛又被称为复眼。如图甲所示为果蝇眼睛的特写照片,如图乙所示为果蝇眼球局部放大的特写照片,如图丙所示为其中一只“小眼睛”的示意图。
(1)简述果蝇复眼看物体的光学原理。
(2)果蝇的眼睛与人眼相比较,果蝇的眼睛具有哪些优势?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B
【解析】【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结构如下: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女性有两个卵巢,位于腹腔的下部,子宫的两侧,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女性到了青春期,卵巢内的卵细胞成熟。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卵细胞。输卵管的一头靠近卵巢,另一头连接子宫。输卵管接受排出的卵细胞,还提供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解答】图中甲是输卵管,乙是子宫,丙是阴道,丁是卵巢。
A、 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以外的部位着床,乙是子宫,故说法正确。
B、 丁是卵巢,分泌雌性激素;男性生殖系统中,睾丸的功能是分泌雄性激素,与其功能类似,故说法正确。
C、 受精是在甲输卵管中进行,故说法错误。
D、 进入青春期后,小安体内性激素分泌失调,脸上长满了青春痘,这与图中乙卵巢的功能有关,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B
2.【答案】B
【解析】【分析】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其中响度受震动幅度影响,音调受震动频率影响,音色是有发声物体决定的。
【解答】用铁棒敲打充气充足的轮胎时,轮胎震动的频率快,音调较高,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3.【答案】A
【解析】【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
故答案为:A。
4.【答案】C
【解析】【分析】月相是指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解答】A、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天,故A错误。
B、月全食发生在满月,农历十五左右,故B错误。
C、1月31日是我国的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南半球,故C正确。
D、月全食时,地球处于太阳和月亮之间,月亮移动到了地球的影子里,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5.【答案】B
【解析】【分析】真菌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菌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青霉菌是多细胞真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它们都有细胞壁,青霉菌用于制作药物,酵母菌用于馒头,青霉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核,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D
【解析】【分析】人具有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
【解答】闻韶音是听声音,属于人的听觉;
知肉味是人的味觉;
故选D。
7.【答案】C
【解析】【分析】(1)根据对速度的认识判断;
(2)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
(4)根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判断。
【解答】A.小北骑行的速度最高可达50m/s=180km/h,超过了高速公路的限速,故A错误;
B.小北骑车匀速转弯时,受力不平衡,故B错误;
C.小北在骑行过程中,他相对路旁的建筑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他是运动的,故C正确;
D.小北下坡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A: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60kg,受到的重力约为600牛,故A错误。
B: 奥运会男子百米跑的平均速度略大于10m/s,故B错误。
C: 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约为24小时 ,故C错误。
D: 一张报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0.5Pa,两层报纸平铺在桌面上,受力面积不变,压力变为2倍,求出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Pa,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进行解答。
【解答】A.盛有水的碗,由于光的折射现象,看上去碗底变浅了,故A正确;
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
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D.戴近视眼镜是为了矫正视力,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0.【答案】A
【解析】【分析】A.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B.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CD.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前者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后者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解答】A.当筷子受到击打向下运动时,苹果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变,那么苹果相对筷子就向上移动了,故A正确;
B.筷子由于苹果的拉力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筷子受到手的摩擦力竖直向上。而筷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筷子的摩擦力为相互作用力,二者方向相反,即手受到筷子的摩擦力竖直向下,故B错误;
C. 敲击时,锤子对筷子的力与筷子对锤子的力,二者没有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 静止时,苹果受到的重力和筷子对苹果的静摩擦力,二者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为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11.【答案】A
【解析】【分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天文学家把太阳结构分为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两大部分。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太阳核心、辐射区、对流层3个部分;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解答】A、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A错误;
B、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太阳大气层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B正确;
C、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C正确;
D、太阳耀斑增强时会影响到地球上的短波通信,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12.【答案】C
【解析】【分析】A.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
B.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C.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判断;
D.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判断。
【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甲相对乙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甲是静止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乙相对地面水平向左运动,而摩擦力方向与其相反,即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乙对甲的支持力和甲对乙的压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即二者大小相等,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甲受到向上的支持力和甲的重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为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分析】从图上读出全程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由图象可知1200m到1500m之间有两个格,图线指在1200m和1500m中间,所以整个路程s=1350m,时间t=10min=600s,整个过程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A。
14.【答案】B
【解析】【分析】当测力计静止时,它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拉力,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无论是测力计一端固定,还是两端都受到拉力,它都处于静止状态,则它的示数都等于挂钩上受到的拉力。根据两次测力计的示数都是3N可知,两个拉力相等,即F1=F2=3N。
故选B。
15.【答案】C
【解析】【分析】①地位于山地的东面,是迎风坡,降水多且排水较好。 4月份到5月份,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
【解答】A.茶树喜光耐阴,最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充足、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带。图甲是我市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茶树种植条件最好的是①, ②是峭壁, 据图中指向标可得,该地位于山地的东面,是迎风坡,降水较多,该地等高线比较稀疏,是排水较好的缓坡。A错误;
B.图中③处为山谷,易发育河流,B错误;
C.开摘时地球大致处在如图乙中的A位置附近即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C正确;
D. 图甲中,②位于①的北方,D错误;
故答案为:C。
16.【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三棱镜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故选B。
17.【答案】B
【解析】【分析】A.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B.液体总是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
C.根据分子之间作用力的知识判断;
D.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
【解答】A.盖子上的条纹是为了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挤压瓶身滴出药水是由于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挤出的液滴为球形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挤压瓶身会变形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8.【答案】A
【解析】【解答】∵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
∵p= ,且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受力面积变小,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变大;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摩擦力f不变;
故选A。
【分析】关键是会分析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
19.【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通过图像分析运动和力的相关知识,当其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时此时受到的是平衡力。
【解答】当t=3s时,为静止状态,此时的拉力=静摩擦力=20N;当t=6s时,此时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F大于20N。
故答案为:D
20.【答案】D
【解析】【分析】(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那么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它速度的改变越大,而不是速度越大;
(2)水平面上的物体,可以从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析它的受力情况;
(3)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变化和运动方向的变化;
(4)根据二力平衡原理计算两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A.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和它受到的力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
B.甲、乙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们都受到两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运动状态都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
D.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它们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即,,因此甲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D。
21.【答案】(1)乙
(2)鲜艳的花冠、芳香的气味和甘甜的花蜜
【解析】【分析】(1)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
(2)传粉是指雄蕊花药中的成熟花粉粒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
【解答】(1)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典型的自花传粉是闭花传粉,不待花蕾张开就完成传粉作用,图中甲为自花传粉;异花传粉为开花传粉,须借助外力(昆虫、风力等)传送,图中乙为异花传粉。
(2)异花传粉需要借助昆虫、风等作为媒介。乙主要靠昆虫传粉,这样的花叫虫媒花,具有鲜艳的花冠、芳香的气味和甘甜的花蜜,借此来吸引昆虫帮助传粉。
22.【答案】(1)被子
(2)脊椎骨
(3)丧失栖息地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果皮包被;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等属于无脊椎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是脊椎动物;保护动物的栖息之地就是保护动物。
【解答】(1)胡柚属于被子植物,因为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2)甲类动物是仙鹤和鱼,它们都是有脊椎的动物,乙类动物为蟹和虾,都是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3) 白鹭和华南虎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丧失栖息之地,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而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足够的食物、水分和隐蔽地都是栖息地提供的,因此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故答案为:(1)被子(2)脊椎骨(3)丧失栖息地
23.【答案】单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出芽
【解析】【分析】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酵母菌是一类常见的 单细胞 真菌,可用于发面和酿酒等,它的细胞结构主要包括 细胞壁 、 细胞膜 、 细胞核 和 细胞质(液泡) 等,可进行 出芽 繁殖。
24.【答案】(1)②
(2)交界
(3)A;B;C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绕日公转,产生四个节气。北半球春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时间为9月23日前后,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
【解答】(1)这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位置处于“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的 ② 位置即春分和冬至之间;
(2)台湾地区地震多发,主要原因是其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3)A.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所以当台风来临时,我们要做好相关的防御措施是:不能站在大树底下躲雨,不能蹲在电线杆旁避雨,不能站在广告牌下避雨;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和广告牌;人员勿随意外出,危房人员及时转移,学生停课,渔船在台风来临之前停靠港湾等。A错误。
B. 因为地震会对电力设施产生破坏,一般都会造成停电,所以,一定不要乘坐电梯 ,B错误;
C.家中电线起火,不能立即用水扑灭,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故C错误 ;
故答案为:ABC。
25.【答案】缩小;正立、放大的虛;放大镜
【解析】【分析】 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u>2f时,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如照相机。
当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测焦距。
当2f>u>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如投影仪或幻灯机。
当u=f时,不成像。
当u<f时,像物在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如放大镜。
【解答】由题知:
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所以u=2f,f=10cm。
当u=25cm时,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u=5cm时,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缩小;正立、放大的虚;放大镜。
26.【答案】(1)A
(2)上弦月
【解析】【分析】(1)1.春分指向夏至
北半球:昼长夜短
春分昼夜长短相等,昼长持续增加,至夏至昼最长夜最短。春分北极开始出现极昼,至夏至极昼范围扩大至整个北极圈。
南半球:昼短夜长
春分昼夜长短相等,昼长持续缩短,至夏至昼最短夜最长。春分南极极开始出现极夜,至夏至极夜范围扩大至整个南极圈。
2.夏至指向秋分
北半球:昼长夜短
昼长持续缩短,至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北极极昼范围开始缩小,至秋分完全消失。
南半球:昼短夜长
昼长持续增加,至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南极极昼范围开始缩小,至秋分完全消失。
3.秋分指向冬至
北半球:昼短夜长
昼长持续缩短,至冬至昼最短夜最长。秋分北极开始出现极夜,至冬至极夜范围扩大至整个北极圈。
南半球:昼长夜短
昼长持续增加,至冬至昼最长夜最短。秋分南极开始出现极昼,至冬至极昼范围扩大至整个南极圈。
4.冬至指向春分
北半球:昼短夜长
昼长持续增加,至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北极极夜范围开始缩小,至春分完全消失。
南半球:昼长夜短
昼长持续减小,至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南极极昼范围开始缩小,至秋分完全消失。
(2)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初一)→娥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一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一新月。
【解答】(1)发射当天为6月5日,处于春分和夏至之间,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昼长于夜。
故选A。
(2)发射当晚为农历五月初七,月相是上弦月。
27.【答案】(1)B
(2)A
(3)F甲 = F乙
【解析】【分析】(1) 地球公转至B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值北半球的夏至,为每年6月22、23。2018年的端午节公历6月18日 ,地球公转至B位置附近。
(2)端午节的农历日期是五月初五,月相接近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1) 2018年的端午节公历6月18日 ,地球刚好公转至B位置附近。
(2)端午节的农历日期是五月初五,月相接近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故选A。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两个鸡蛋受到的撞击力是一样的,则F甲 = F乙。
28.【答案】2;4;先减速,然后静止
【解析】【分析】根据图丙物体在各个时段通过的路程,确定物体在不同时间段的运动状态;根据图乙对应的各个时段的拉力F大小的规律,利用二力平衡条件确定物体在各个时段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答】 由图丙知,12s到18s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由图2知,此时f=F=4N;由图乙知,0~6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F=2N,小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此时物体应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2N,故物体在第3秒受到的摩擦力为2N;由图丙知,8~12s内,物体处于运动状态,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有关,由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物体间的压力都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摩擦力仍等于4N,故物体在第9秒受到的摩擦力为4N。若16s时撤去F,物体受摩擦力的作用将做减速运动,最后静止。
故答案为:2;4;先减速,然后静止
29.【答案】1000;不变;变大;=
【解析】【分析】(1)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根据公式计算压强;
(2)根据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判断压力是否改变,再根据压强公式判断对桌面压强的变化;
(3)上下粗细一致的柱体对地面的压强:,据此比较即可。
【解答】(1)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
(2)在推动物体的过程中,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因此保持不变。但是长方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小了,根据公式可知,物体对桌面的压强变大了;
(3)根据公式p=ρgh可知,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只与密度和高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因此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与原来相等,即p2=p1。
30.【答案】(1)直线
(2)反射
(3)折射
【解析】【分析】(1)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硬币发出的光被碗的侧壁挡住,射不到我们的眼中,所以我们看不到硬币;
(2)硬币发出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于是我们看到了在平面镜中所成的硬币的虚像;
(3)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
【解答】(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
(3)沿碗壁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31.【答案】(1)4
(2)0.8
(3)
【解析】【分析】1、根据加速度定义与路程定义的比较,可得出计算加速的表达式,从而完成(1)、(2)小题;
2、利用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由V0到Vt,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 。根据数学中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可写出路程S的表达式。
【解答】(1) 5s内的速度变化量△V 即是用5s时的速度减去开始运动的速度,所以 △V =6m/s-2m/s=4m/s;
(2)根据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 可知,可知,;
(3)和匀速直线运动相比,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体积S即能表示路,。
故答案为:(1)4 (2)0.8 (3)
32.【答案】(1)①
(2)③胚根
(3)4;种子出芽早且出芽率最高(或制造有机物更多)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是活的,不在休眠期,实验中注意变量的唯一性。图1中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
【解答】(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播种深度。除此之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中等间距播种到四个相同容器箱中,每箱各播种150粒。实验期间各箱中环境条件保持一致,目的是保证变量唯一。
(2)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萌发时③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
(3)据柱状图可见:播种深度为4厘米时,出苗最早且出苗率最高、并且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原因是:①种子出芽早且出苗率最高、②胚轴无需伸长太多即可出土,消耗有机物最少、 ③ 幼苗叶片展开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3.【答案】(1)同一位置;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等;动
(2)小
(3)匀速直线
【解析】【分析】(1)①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即高度越大,则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②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
(2)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则运动距离越长;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解答。
【解答】(1)①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等;
②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则动能增大;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那么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实验中同一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高最长,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将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34.【答案】(1)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
(2)同一深度,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金属盒放在盐水中的深度与水中相同
(4)酒精
【解析】【分析】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深度,密度有关,液体深度越大,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探究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探究压强大小与深度关系时,控制液体密度相同。探究压强大小与密度关系时,需控制深度相同。通过比较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差来比较压强大小。所以实验要确保压强计的不漏气。
【解答】(1)小东用手指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保持如图甲所示的高度差不变,说明装置漏气,目的是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
(2)观察实验乙、丙、丁,发现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相同,可以得到同一深度,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控制深度相同,所以要保持金属盒放在盐水中的深度与水中相同;
(4)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甲和h乙表示,使h甲=h乙,则两液体产生的压强相等,压强计浸入A液体中的深度更大,根据p=pgh可知A液体的密度小,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A液体是酒精。
35.【答案】(1)1、4、7(或2、5、8或3、6、9);不合理
(2)当材料、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受力面与水平方向夹角越大,压力与重力比值越小(或当材料、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压力与重力比值是不变的)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结论可知,需选择质量相同的物体,但斜面的倾角不同,据此选择合适的实验序号。
根据实验结论与小科同学的想法比较即可判断。
(2)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的实验数据中压力与重力的比值即可得出,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和表三的实验同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同的受力面上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及现象得出结论
【解答】(1)小科同学的想法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或2、5、8或3、6、9中的数据可得: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小,由此可知:小科同学的想法是不合理的。
(2)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的实验数据中压力与重力的比值是相同的,则可得出结论是: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不同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压力与重力的比值相同。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和表三的实验中同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同的受力面上的压力数据不同,且变小;可得出结论:当材料、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受力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压力与重力的比值越小。
故答案为:(1)1、4、7或2、5、8或3、6、9;不合理;(2)当材料、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受力面与水平方向夹角越大,压力与重力比值越小(或当材料、粗糙程度相同的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压力与重力比值是不变的) 。
36.【答案】(1)
(2)
【解析】【分析】(1)在作凸透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2)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有像点S'和P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发光点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
【解答】(1)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据此做出凹透镜的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2)作出发光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连接S'、P点交平面镜于点O,点O为入射点,沿OP画出反射光线,连接SO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37.【答案】(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4×104
(3)解:该卡车满载时的总质量:m总=2×104kg+4×104kg=6×104kg
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为:F=G总=m总g=6×104kg×10N/kg=6×105N
总受力面积:S=0.05m2×12=0.6m2
对桥面的压强:
b
可见该卡车满载时不能安全通过大桥
【解析】【分析】(1)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解答;
(2)根据f=0.2G计算出卡车新手受到的阻力,再根据F=f计算卡车行驶受到的摩擦力;
(3)首先根据 F=G总=m总g 计算出卡车满载对路面的压力,再将一个车轮的接触面积×个数计算出总受力面积,最后根据计算对桥面的压强,并与路面的最大压强比较即可。
【解答】(1)卡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8.【答案】(1)复眼中的每个“小眼睛”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线经凸通镜折射后成像。
(2)从果蝇眼部的特写照片可以看出,它的每只眼睛可以看成是由许多个微型的小凸透镜组成的,每个小凸透镜主光轴所指的方向各不相同,这样,几乎各个方向的景物均可通过不同的小凸透镜成清晰的像,所以它的视野十分宽阔,而人的每只眼睛只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与果蝇相比,视野范围就小多了。
【解析】【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
(2)每个眼睛就是一个凸透镜,而无数个小凸透镜组合在一起会成无数个像,它们组合在一起会增大视野,据此分析解答。
7 / 1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