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课:公民权利(说明:黑色字体为知识点,红色字体为考点综述)一、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⑴具备条件:国籍(中国公民)、年龄(年满十八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客观题常考题。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常见错误表述为:外国人、初中生、犯罪人员剥夺政治权利者均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⑵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符合条件的公民通过此权利要么成为人大代表参与国家管理,要么行使此权利选举他人参与国家管理,所以说此权利是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重在理解)2.政治自由。⑴(言论、出版、结社、游行、集会、示威)(考察较少,了解即可,没有难度)⑵政治自由不等于绝对自由,自由有界限。(尤其要注意言论自由,和七年级知识进行联系。注意表述的正确性)3.监督权 (考查重点)⑴(主体)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对象),通过(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形式),但要注意(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目的:让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此权利是公民的“私权利”,因为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掌握的“公权力”天然非常强大,所以公民运用监督权对抗公权力。重在理解)二、人身自由权利。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⑴常见侵权形式:非法拘禁、非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非法搜身。(材料题常见,记好这三种形式,出现后考察的就是侵犯人身自由权。)⑵人格尊严权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一般考察会以这五种小权利作为载体,反过来考察人格尊严权。常见案例是:辱骂他人是侵犯名誉权;冒名顶替是侵犯姓名权;偷看他人日记、拆分信件是侵犯隐私权)三、财产权1.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财产权的四种表现: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此题稍微有难度,重在理解。举例:小明看到某地受灾,想要表达爱心,于是偷拿妈妈的200元捐款。问小明做法是否合适?不合适,因为小明没有处分妈妈钱财的权利。这里其实考察的就是财产权的四种表现形式。再举例:小明用工资收入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小明准备当做婚房,后来突发其他事,小明把房子租给小刚,每年租金10000元。最后小明因工作调动,把房屋卖给了小强。此案例中涵盖了财产权的四种形式)四、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客观题中多选题容易考察)五、维权方法: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学会判断)(首先判断是几方参与:和解是两方参与;调解、仲裁、诉讼是三方参与。其次根据材料找关键词:调解组织为调解,仲裁机构为仲裁。法院为诉讼。最后再确定:如果材料中第三方为法院,不要盲目判断,要看法院做什么事。如果法院在调解属调解,如果法院在仲裁合同案件属仲裁,如果法院在审判属诉讼。)六、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主、客观均会考察)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深刻理解一句话:公民权利的边界是其他公民的权利。不能做损人利己之事)2.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行使,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利。(注意法定程序四个字。维权方式一定要合法,深刻理解:既要结果正义也要程序正义)七、其他小考点1.受教育和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初中生小明自己不想上学,是没有履行到受教育的义务。小明的爸爸不让小明上学,是侵犯了小明受教育的权利;拖欠工资,是侵犯劳动权的表现。公民有劳动能力,却逃避劳动,是没有履行劳动的义务。)2.物质帮助权。(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举例:养老金、大病医保、最低生活保障、公益救助等都体现了物质帮助权)3.文化权利。(科学研究、文化创作等都体现此权利)八、典型例题:1.午休期间,同宿舍的同学都休息了,小刚还在大声地唱歌,室友多次提醒,他却说:“唱歌是我的自由和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干涉。”对此,你的看法是 (D)A. 公民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B. 公民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行使自由和权利即可C. 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D.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下列对“自由”的理解有误的是 (A)A. 自由权利随意用,义务履行我选择B. 行使权利有界限,任何权利有范围C. 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D. 行使自由和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利益3.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有( D )①和解 ②调解 ③仲裁 ④诉讼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