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 青春萌动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2 青春萌动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青春萌动
教学目标
道德修养: 知道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健全人格:了解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理解与异性相处的意义,体会青春期的美好。 责任意识: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学会恰当处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体会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正确看待异性交往。
教学难点: 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尺度,学会恰当处理异性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四封信,请大家猜一猜这些是什么信? 相信很多同学都会认为是情书,因为每个信封上都有一颗醒目的红心,那到底是不是情书呢?大家写过或收到过情书吗?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对异性的情感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一场谈“情”说“爱”的盛会吧! 二、课堂情境 我们本次盛会共设三个分会场,分别是萌动不懵懂、萌动不冲动、萌动变行动。 (一)萌动不懵懂 打开第一个信封——小梅的来信,学生阅读并思考: 小梅是怎么了?她是不是坏女孩呢? 学生分析并回答 师生总结:小梅这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明确青春期心理萌动的含义和表现 打开第二个信封——夏夏的来信,学生阅读并思考: 在成长过程中,有过与夏夏类似的苦恼吗? 学生畅所欲言 师生总结:与异性相处的意义——不仅可以丰富友谊,而且还可以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学习对方身上的某些优秀品质,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与异性交往的方式——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明确: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教师赠语:青春萌动不懵懂,正确认识不发愁,内心坦荡行得体。 (二)萌动不冲动 打开第三个信封——彬彬的来信,学生阅读并思考: 彬彬的心情,同学们能理解吗?彬彬该不该表白呢? 学生讨论并发言 师生总结: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但喜欢并不等于爱情,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有区别。 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面对生活中出现的这种朦胧的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教师赠语:青春萌动不冲动,分清欣赏与爱情,理智对待慎处理。 萌动变行动 打开第四个信封——小哲的来信,学生阅读并思考: 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学生观看视频 师生总结:爱情是浪漫邂逅,爱情是相互理解,爱情是一诺千金,爱情是共渡难关,如果从中提炼一个爱情公式的话,那爱情=欣赏+尊重+责任+能力 教师赠语:青春萌动变行动,不负韶华勤学习,成就他人和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