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青春萌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青春期心理萌动的含义和表现 认识与异性相处的意义 学会正确与异性朋友相处 素质目标: 能够区分青春萌动的情感和爱情的区别,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认识到与异性朋友相处的意义; 正确地看待与认识异性情感;学会处理异性情感 教学难点: 注意与异性朋友相处的距离与分寸 ;正确把握情感问题;形成友谊的正确观念教学过程一 导入 视频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歌曲《青春修炼手册》(课前播放) 教师:一首《青春修炼手册》把我们带入一个关于青春的话题。步入青春期,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悄然萌动,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就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一份《青春萌动》。 新授 (一)异性朋友 师:步入青春期,伴随着生理、心理的双重发展,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悄然涌动,带给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这是正常美好的情感体验,也是我们长大并逐渐成熟的标志。 但是,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交往”,却多了一些不大不小的烦恼。 来看看同龄人的烦恼:小梅和大海的故事。 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阅读教材P18-P19“探究与分享”,讨论并分享: (1)小梅和大海的苦恼有什么共同特点? (2)在成长过程中,你有过类似的苦恼吗? (3)你认为小梅和大海怎样才能摆脱苦恼? 师:同学们,跟老师一步一步来探索问题, 思考:(1)小梅和大海他们的苦恼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他们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 学: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师:(2)那同学们怎样帮助小梅和大海摆脱苦恼呢? 生: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因此小梅和大海要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教师:小梅、大海都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步入青春期,我们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就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就像小梅、大海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这是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总结: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1)含义:步入青春期,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悄然涌动,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2)表现:在异性面前更想表现自己美好的一面,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是青春期发展过程中一种正常现象,不必担心与烦恼,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青春期。 同学们,这就是青春期的心里萌动,那如果我们要学会与异性正确交往,就要懂得与异性交往的意义在哪里。 师展示知识点: 与异性交往的意义?(为什么要和异性相处): 积极影响: 第一: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第二:能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吸引着我们。 第三: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消极影响:如果中学生异性交往密切,会容易产生早恋,带来烦恼,不但会影响学业,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甚至会危及学生的身心健康。 【知识补充】“异性效应” “异性效应”也叫“磁铁效应”: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指的是当异性存在时个体会产生一些生理或心理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被认为是有益的,可以提高行动的效率,或是产生愉悦的心境。这种效应尤以青少年为甚。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与异性交往,成为好朋友,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但与异性交往中的不当行为也会给学生带来烦恼。因此,掌握好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尺度问题非常重要,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某校对男女同学交往提出的倡议”。 你赞同这样的校规吗 阅读教材P19“探究与分享”,讨论并分享: (1)你赞同这样的倡议吗?为什么? (2)你还想提出哪些倡议?请说明理由。 (3)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本班的男女同学交往倡议书。 老师很赞同这样的校规,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异性之间的友谊,可能让人敏感、遭到质疑,但只要我们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下面是老师对校规的倡议:应该引导男生女生适当交往,不做过于严格的规定。建议利用相关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中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的青春期教育,排解不良心理。学校举办适合男女生共同参加的活动,引导男女生适度交往,增强异性间的交往能力。鼓励学生互帮互助,有助于了解异性,正常交往。 与异性交往的原则: 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一个考验。我们在与异性相处的过程中,有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些好感,我们怎样正确对待与异性之间的这种情感呢?我们将它总结为内心坦荡,自然交往;言谈得当,真实坦诚;举止得体,适度交往。 举例: 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既然自尊自爱,又要相互尊重;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 异性情感 视频导入:播放视频片段《怦然心动》,相遇青春,我们心中都会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让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启下一目的学习,我们共同来看看晓梅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情景设计: 情景一:晓敏悄悄地喜欢上了邻班的一个男生,他的一切都吸引着晓敏。一想起他,既甜蜜又自责……晓敏问自己:“我这是怎么啦?这正常吗?” (1)你认为这种现象正常吗?为什么? 其实,这样的心理可能你也有过。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教师:这种感情既然是正常的,在青春期我们能否任其发展呢? 情景二:故事正在继续…… 一次偶然的机会,晓敏和男孩儿认识了。有一天,晓敏收到了男孩儿的一封信,这是一封……这是一封情书!他们的感情可以进一步发展吗? (2)通过以上分析,你想对晓敏说些什么? 可以从生理、心理、时间、经历、经济上和对学习的影响等方面劝说晓敏谨慎对待青春期的情感,理智处理。 教师:与异性交往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3)女孩应该怎么做? 她有两种选择:一是接受,结果——给双方学习、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二是拒绝,但要注意方式,因为一不小心就会伤害对方。 教师:当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情景三:晓敏思量再三,把这件事告诉了家长。结果,男生恼羞成怒,扬言要报复…… (4)你想对男孩说些什么? 青春期的情感不成熟,情绪也不稳定,你应该采取正确方式、理智对待。 教师点拨: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的情感: ①认识:萌发一些对异性萌动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②做法: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萌动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如何正确理解爱情? 爱情需要具备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需要彼此深入的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是一种强烈、稳定、专一的情感。真正的爱情包含欣赏、尊重、责任、珍惜、平等和自律。爱情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所以,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爱情意味着欣赏和尊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 课堂小练:《中国教育报》曾以“中学生也过情人节”为题对新疆某市进行了报道,情人节前夕,在该市的礼品店里一些中学生购买礼品送给异性朋友,其中刻有“Love”字型的巧克力格外受到学生青睐,“网吧”爆满,一些中学生通过网络给异性朋友发电子贺卡。下列对男女生交往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①同性交往是友谊,异性交往就是恋爱 ②对待可能出现的萌动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③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④与异性适度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最近,小童对班上一名女同学有了异样的感觉,见到她会脸红、心跳、耳根发热,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因此他总是躲避那位女同学,不敢与其说话。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B ) ①这是青春期萌发的对异性萌动的情感 ②可以坦率地向其表白,这是爱情的魅力 ③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④这不是真正的爱情,应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我们了解了青春萌动的相关知识点。我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异性交往中,你心中一定有了一个正确的答案。同学们,关于本节课还有疑惑的问题可以在课后跟老师一起讨论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