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青春萌动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青春萌动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青春萌动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的我们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现象;知道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2. 能力目标: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建立与异性之间的情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正确认识异性之间的交往与友谊。 4.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健全人格】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建立同学间的友谊, 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知道异性相处的必要性和注意的问题,正确认识情感朦胧。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对待异性情感,如何正确认识爱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展示课题及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学习更有效 2.【导入新课】 播放《茶啊二中》片段 师总结:年幼时,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非常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了青春期,在男女生交往中会出现一些敏感问题。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青春萌动。青春期心理萌动表现在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知识补充】“异性效应” “异性效应”也叫“磁铁效应”: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指的是当异性存在时,个体会产生一些生理或心理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被认为是有益的,可以提高行动的效率,或是产生愉悦的心境。这种效应尤以青少年为甚。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明确目标,学习有方向 本活动引导学生对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和异性效应有初步的感知,为学会与异性相处奠定基础,开启本框内容的学习。
新课讲授 环节一:课前问卷调查汇报总结(学习小组完成) 一组和二组同学对课前问卷调查结果做整理并选派代表做汇报总结。 老师、同学们好! 我代表一组、二组成员对课前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汇报。 本次调查采用匿名方式,共发出问卷46份,回收46份。 第一个问题:你有异性朋友吗? 通过数据分析: 54%的同学有异性朋友,且异性朋友数量在2到3个的占绝大多数;46%的同学虽然没有异性朋友但其中绝大部分愿意结交异性朋友。 因此,可以看出进入青春期,渴望与异性交往,成为朋友,出现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第二个问题:对异性同学的交往怎么看?33%的同学认为异性交往可以学习对方的优点,但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异性同学的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情,现在会影响学习。其实,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不同的同学、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氛围对于异性交往有着不同的看法。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异性交往。 对于第三个问题我们进行了统计,之所以与异性能够成为好朋友,原因主要如下:1、兴趣相同、性格相似2、女生欣赏男生的勇敢、阳光、开朗,男生则更看重女生的细腻、耐心与勤奋。 通过对第四个问题的整理我们看到,与异性朋友交往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收获,比如说我们可以一起学习、共同探讨还可以相互帮助等等。 因此,总结得出与异性交往的意义有:(1)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2)我们能从对方身上学习到某些优秀品质 (3)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这份友谊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 第五个问题:你觉得本班异性同学交往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 调查分析: 35位同学认为我班同学异性交往是和谐融洽的,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对我班同学异性交往感觉到羞涩、拘谨。 其实与异性交往不仅有其重要的意义,而且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只要坚持内心坦荡、言谈得到,举止得体的交往原则,就可以享受青春花蕾的美好绽放。 第六个问题,有同学们出现了关注异性,对异性有好感时,你是怎么看待的?调查分析: 对于对异性产生好感,大部分同学认为是正常、自然的现象,但是还有将近50%的同学对此持以反对态度。 其实,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的正常现象。 第七个问题,你心中有喜欢的异性吗?调查统计:有76%的同学有过“喜欢”的异性,23%的同学从没有过。 结论: 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其实对异性朦胧的情感和爱情并不是一回事。 第八个问题,当收到异性对你表达好感或爱慕之情的信时,你会怎么处理?90%的同学遇到异性表达“爱慕”时,不止所错,不能正确处理。 总之, 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以下有几位同学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惑,需要同学们帮忙解决。 环节二: 青春烦恼一: 曾经的小学同学,最近写信向我表达了爱慕之情,其实我也喜欢他很久了,我觉得我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妈妈似乎发现了这件事情,我很苦恼,害怕妈妈不理解我! 三组同学表演情景剧: 地点:小萌的书房 人物:小萌和妈妈 人物对话: 小萌在书房悄悄的拿出了那封情书…… 妈妈(敲门):小萌,妈妈看你在书房很长时间了,是学习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小萌:没有,妈妈。 妈妈:那英语单词和其他科目的背诵内容妈妈可以检查一下吗? 小萌:不好意思,妈妈,恐怕我还没有背会。 妈妈:妈妈给你准备了你最爱吃的水果,来吃一个吧! 小萌:妈妈,好酸啊,还没有熟呢! 妈妈:是啊,孩子,有些事物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如果它还没有成熟,那么尝起来也只能是苦涩的酸楚的,其实你和小帅的事情妈妈知道了,人也像果子一样,要长得成熟,有了学问,才会有爱与被爱的能力。 小萌:妈妈我懂了,谢谢您,这件事我会认真的想一想的! 环节三: 青春烦恼二 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起初我们一起学习,但是当我向她表白时,她却生气了,最近还故意躲着我,最近做什么事情我都心不在焉,哎! 四组同学表演情景剧: 地点:云冈石窟 事件:研学活动 人物:小宇、李老师 人物对话: 李老师:小宇。 小宇:李老师好! 李老师:小宇今天看起来不开心啊? 小宇:没有,李老师,学校组织的这次研学活动我挺开心的! 李老师:那我们一起走走吧。 小宇:哇,这里的景色好美啊! 李老师:那我俩合个照吧……小宇,我们返回车上等同学们吧? 小宇:啊?老师,前面还有很多风景没看呢 李老师:是啊,小宇,其实人生就如旅行,每一程都有特别的风景,你也发现了眼前的不一定就是最美的,所以现在你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增长本领,丰满羽翼,因为前面的风景或许更美,不是吗? 小宇:李老师,谢谢您,我懂了! 师总结:早恋是个青苹果,青春的青苹果,谁采摘了,谁就会品尝生活的酸涩,而尝不到熟果的甜蜜。早恋是一支玫瑰花,当你送人浪漫时,不但会刺痛对方,也会刺痛自己……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爱情既意味着欣赏与尊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那么最好的爱情大抵是这样的。 环节四: 最好的爱情大抵如此——革命年代的红色情书 周恩来与邓颖超:1919年初夏,在天津一次同学集会中邓颖超与周恩来相识。1925年8月8日,两人在广州结婚。当时,他们当着许多朋友的面宣布,把“互爱、互敬、互助、互勉、互商、互谅、互信、互识”作为相伴终身的准则。 邓稼先与妻子许鹿希自幼相识,两个人无论在性格和学识方面都十分般配,堪称天作之合。1958年邓稼先接到一项绝密任务,许鹿希问:“调哪儿去?去干什么?”,统统不能说。许鹿希明白,丈夫一定是要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她当即表示支持。28年间,他们放弃和家人相处的时间,隐瞒所有的亲朋好友,毅然选择为国家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所有。 ▲ 配套视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背后的故事 师总结:正如费洛姆所说,爱情是一门艺术,是需要学习的;爱情是一种能力,是需要为之付出努力的。 课前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对异性交往的认识及在异性交往中遇到的困惑和烦恼,了解了学生对爱情的认识,以此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本活动以呈现异性交往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异性交往的意义、与异性交往应掌握的原则与尺度等问题进行思考。 本活动引导学生懂得对异性的好感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要掌握好与异性相处的原则和尺度,建立异性间的纯真友谊。 本活动以青春期学生遇到的典型的青春期烦恼为情境,让学生懂得学会调适青春萌动带来的烦恼,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寻求老师和家长及其他人的帮助。 通过了解“革命年代的红色情书”的两个案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最好的爱情!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爱情更需要责任和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我们在了解男生女生性别差异的基础上,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尺度,懂得萌发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正确认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课堂练习 略。(作业练习)
课后拓展 课后活动: 集体讨论,形成本班的男女同学交往倡议书,写进班级公约。 提示:男女同学交往倡议可从交往自然、适度、真诚等角度来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根据课前调查问卷结果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对学生的困惑有针对性地设置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好奇心从而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2.针对青春萌动的感情,我们不能扩大但也不要置之不理。 3.本课的内容较为敏感,但是通过调查看出学生内心还是非常希望老师指引他们的。我们的课堂是唯一能够直接明白的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如何正确理解爱情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