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教材解析《青蛙卖泥塘》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本单元围绕“改变”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引人入胜,有思维价值的童话故事,旨在发展学生精神世界,实现品格涵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此项口语表达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有了循序渐进的训练,本单元教学要依托已有的基础,指导学生借助提示,梳理故事的内容,按顺序讲述故事,不遗漏重要内容。《青蛙卖泥塘》一课通过青蛙用勤劳的双手把烂泥塘变漂亮的故事,让学生明白美好的环境要通过劳动创造的道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于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新课标规定了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从三个层面六个任务分四个学段进行具体的说明,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本单元内容属于文学创意与表达任务群,此任务群在第一学段内容中指出:学习儿歌,童话,阅读图画书,体会童真童趣,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初步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本单元以“童话王国故事会”为单元总任务情境,将单元内容整合成“三个任务--童话故事总动员、童话故事我来讲、童话故事大舞台,对应三个学习活动--学习讲故事方法(预选赛)、运用方法讲故事(展示赛赛)、分好角色演故事(颁奖赛)”。《青蛙卖泥塘》一课围绕任务三“童话故事大舞台”的活动“颁奖赛:分好角色演故事”,通过开启通关之旅、找出卖泥塘原因、经历卖泥塘过程、分角色表演四个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自评互评的方式,使学生在感知――感悟――积累――运用这一系列的阅读中实践、整合,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籽”字。2.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了。3.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小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4.在小组分工、合作中学习分角色表演故事,体会因为不断改变而变得越来越美好。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生字,会写“籽”字。2.在小组分工、合作中学习分角色表演故事,体会因为不断改变而变得越来越美好。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头饰、板贴等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思维导图,激趣导入1.同学们,在第七单元中围绕“改变”这个主题,我们认识了坚持做自己的大象,认识了想法简单、不懂改变的小蜘蛛。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只善于改变的小青蛙。(板贴青蛙)2.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童话故事大舞台活动要招募小演员啦。希望同学们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展现自己。课堂上能有出色表演的同学将有机会登上童话故事大舞台,表演这个有趣的故事。3.齐读课题。学习“卖”字。二、整体感知,读好“吆喝”1.同学们要想更出色的表演好这个故事,我们就要先读---好---课---文(出示读求)2.青蛙为什么卖泥塘?(出示第一段)板画:烂泥塘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烂东西?【预设】烂(书包、苹果...),通过这些烂东西来感知烂泥塘这些烂东西你喜欢吗 青蛙和你一样也不喜欢,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是呀,这么烂的泥塘青蛙不想住了,请你读——3.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贴“卖泥塘”牌子)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牌子 你们可真会观察生活。老师也带来一些牌子,请看——(出示课件)4.竖好牌子,青蛙是怎么做的 生读,这种大声叫卖的声音,就是文中的哪个词 (1)吆喝(字卡)→多音字.(2)你听到过哪些吆喝声 (3)小青蛙请你吆喝吆喝。老师听出来,你把语气词“喽”字拖长了音,听起来很有意思。请你也试试你还注意到了感叹号,加重了语气,读出了你想赶快卖出去的心情。指导读小结:你们看同学们,刚才大家注意了语气,读好了吆喝。这真是一个表演的好方法。(板贴:注意语气)哪只小青蛙能加上动作让你的吆喝声传得更远?看来加上动作能让表演更出彩!(板贴:加上动作)让我们一起帮小青蛙吆喝吆喝吧。你们真是一群会吆喝的小青蛙。三、总结学法,指导表演读1.听到吆喝声,谁第一个被吸引来了 (出示句子)(1)师表演:一头老牛慢吞吞的走来了,它看了看泥塘,说——(指名读)评:很有老牛的风采.老牛年纪大了,走路慢,说话也慢,说——(指名读)(2)平时,你干什么的时候最舒服 带着感受读。(对第二名学生追问)唉,老牛,你觉得在里边打打滚挺舒服的,你为什么不买呀 看来后面的意见更重要。你看,老牛的话先是说出了泥塘的优点,后又说出泥塘的---缺点,是哪个词把优点和缺点连接起来的 老牛,请你读。评:老牛既满意又不满意请你——评:老师看到你还皱起了眉头,加上了表情,表演出了一头感到惋惜的老牛。(板贴:表情)2.刚才同学们在表演时注意了语气,加上了动作表情,把青蛙和老牛表演的得绘声绘色。现在我们试着用上这些表演小技巧分角色演一演青蛙和老牛的对话吧。指名表演评:掌声在哪里 多出色的小演员啊!3.听了老牛的话,青蛙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指名读(1)多会思考的小青蛙呀,它听取了老牛的意见,先采集草籽,一起来做做这个动作。齐读词卡:采集草粒男生、女生读。然后青蛙开始播撒草好,我们来帮小青蛙把采集到的草籽播撒在地上吧齐读词卡:播撒草籽(2)“籽”也是我们今天要学写的一个字。观察:结构、笔画(笔画的改变)观看书写微课、生练写、师生互评、生生自评【预设】在书写指导中相机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及时纠正错误书写,引导学生写好“籽”4.就这样,小青蛙辛勤地劳动着,春天来了,泥塘周围长出了——贴:绿菌茵的小草。青蛙想,这次一定能卖出去了,它又开始吆喝了。指名读谁来了 生:一只野鸭。它是怎么说的 它也用了一个词把泥塘的优点和缺点连起来了。“就是”表达出了鸭的想法。5.现在请同桌练读表演。记得用上表演技巧。同桌表演展示6.野鸭也飞走了,青蛙又是怎么做的 一起来看。(播放视频)小青蛙又一次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努力地改造泥塘,把泥塘里灌足了水(板画)。它想这样就能卖出去了,青蛙又吆喝起来,其他小动物也被吸引来了。四、合作学习,表演展示1.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第十自然段。(出示要求)(巡视指导)挑选小演员老师读旁白,请小演员们听清楚出场顺序,记得用上表演技巧哦。坐着的小朋友要做文明小观众,安静认真观看。(根据学生的表演相机板贴: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盖了房子......)掌声在哪里 2.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青蛙满意极了,这次吆喝得更大声了。指名读:(出示句子)学生读完后发问:小青蛙你怎么愣住不说了 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从板画上拿走“卖泥塘”牌子)五、看图想象,感知主旨同学们看,小青蛙在干什么 (出示图)学生自由表达【预设】学生在想象中体会青蛙在改造后的泥塘里生活的美好。在这么美的泥塘生活多有趣呀!小青蛙不断听取大家的建议改造烂泥塘,最终把烂泥塘变成了一个好地方。小结:在这节课上,同学们也在不断改变,根据表演小技巧表演得非常出色。希望同学们向小青蛙学习,听取别人的建议,努力改变自己,不断成长.六、作业展台希望课后,请同学们根据表演技巧继续练习表演,下节课我们将评选优秀小演员,把《青蛙卖泥塘》这有趣的故事搬上童活故事的大舞台。课后反思《青蛙卖泥塘》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本单元围绕“改变”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引人入胜,有思维价值的童话故事,旨在发展学生精神世界,实现品格涵养。其中《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三篇课文都提出了讲故事的要求。《青蛙卖泥塘》这一课的课后习题中提出了“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的要求,因此我将朗读故事、讲演故事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并且围绕表演故事这一教学重点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非常符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本单元以“童话王国故事会”为单元总任务情境,将单元内容整合成“三个任务--童话故事总动员、童话故事我来讲、童话故事大舞台,对应三个学习活动--学习讲故事方法(预选赛)、运用方法讲故事(展示赛赛)、分好角色演故事(颁奖赛)”。《青蛙卖泥塘》一课围绕“童话故事大舞台”的活动“颁奖赛:分好角色演故事”,通过找出卖泥塘原因、经历卖泥塘过程、分角色表演三个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自评互评的方式,使学生在感知――感悟――积累――运用这一系列的阅读中实践、整合,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一、随文识字,理解词语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文本中理解字词的含义。比如:在青蛙吆喝“卖泥塘”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听到过哪些吆喝,让学生学一学“吆喝”,有了生活资源的经验理解,孩子们就能理解“吆喝”就是大声的叫卖,这也为接下来表演青蛙的“吆喝”做好铺垫,孩子们吆喝起来更有模有样了。再如:学习“采集”“播撒”两个词语时,通过做动作的方法来理解这两个词语,进而体会到青蛙的辛勤劳动。二、挖掘文本,设计语言训练点。在教学中,我关注到了老牛和野鸭的说话方式上的共同特点,发现两者在说话的时候都是先说优点再说缺点,中间通过转折关联词“不过”“就是”进行连接。我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语言的特点,并在“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环节出示小兔、蝴蝶、小鸟、小猴子、小狐狸,给出例句,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三、讲而优则演,尝试演绎。“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和特点。”课堂上让学生形式多样地演,不仅气氛活跃,而且能提高教学效率。在四人小组合作之后,学生早已跃跃欲试,于是我邀请五人上台演绎童话。学生戴上头饰上台演绎童话的时候,扮演小鸟的学生扑棱棱翅膀,“飞”了上来,边“飞”边说。扮演小兔子的学生蹦蹦跳跳的跑过来,投入极了。角色效应让孩子们全身心地进入童话世界中。学生在演一演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情感的体会,明白青蛙通过不断改变,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一切美好事物的道理,而且发展了语言,提高了表演能力。四、板画设计,让低段课堂教学充满童趣。我在板书上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通过简笔画让学生体会“烂泥塘”什么也没有的景象。在青蛙不断听取小动物的意见,努力改造泥塘的过程中,不断地用彩色的板贴把学生想象中的“好地方”进行完善,呈现出了一个风景优美的泥塘。学生通过读图,理解“青蛙为什么不卖泥塘”的原因,教学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