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修改病句知识点汇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修改病句知识点汇总

资源简介

某校有大、小两食堂。大的为学生用,小的为老师用。因为小食堂菜好味棒,许多学生便跑到小食堂买饭,常弄得老师吃不上饭。为此,小食堂门口贴出一则告示:经研究决定,本食堂专卖老师。考虑实际情况,也卖学生。但要卖完老师,再卖学生,卖完为止。 【技巧点拨】 一、常见的病句类型 病句:所谓病句,就是有问题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语法错误)或客观事理(逻辑错误)的句子都是病句。 修改病句:指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 (一)、语序不当 (1)这次考试中,他优异的取得了成绩。 (2)由于锻炼坚持,他的体质增加了。 (二)、搭配不当:所谓搭配不当是指几个词在用作句子中相关成分时,意义上不能互相搭配。 ①固定搭配 例:他终于明确了学习的态度,端正了学习的目的。 ②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例: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 (三)、成分残缺 ①缺主语。 例: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②缺谓语。 例:我们从小讲卫生的好习惯。 ③缺宾语。 例:儿童节那天,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欢乐。 ④缺关联词语 例:这次学术会,时间并不长,收获很大。(加上“虽然……但是……”。) (四)、成分重复:在某个中心词的前面或后面,添加一个与中心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常常会出现句中某个成分的多余而导致语义的重复。 例: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主语多余。) 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五)、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这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使语意不明确。 例: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例: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披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 2、句中暗换主语。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例 例: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六)、含糊不清 含糊不清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 1、费解。 例: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义。 例: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理解产生歧义。) 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九月15日前去汇报。(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 3、指代不明。 例:王新和李红赛跑,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终于他取得了胜利。 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 (七)、逻辑错误 这里的“逻辑错误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常见的类型有: 1、自相矛盾。 例: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今天中午下了一天的雨。 2、概念并列不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类别的概念并列的错误。例如: 例: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能并列。) 游泳券分为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几种。(“参观券”不属“游泳券”,不能与“普通票”等并列。) 3、强加因果。 例:因为他偏科,所以他数理化的成绩一塌糊涂。(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 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4、主客颠倒。 例: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应该是“学生对爱迪生这个名字”。) 5、否定不当。 例: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有三重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和本意刚好相反。) 当然,这出戏也宣扬了因果报应等封建思想,因此,谁能否认这出戏没有消极影响呢?(反问句本身也是一重否定,所以本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不合本意。) (八)、不合事理。 例: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好好学习”不是“考上好大学”的充分条件。) 二、辨析病句的十种规律 句子如果出现了一下关键词,很有可能是病句,要特别注意。 1、看到介词与使令动词连用不放过 “通过(为了)”等介词与使令动词“使(让、令、给等)”同时出现的句子往往缺少主语,应去掉其中一个。例如: 经过班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 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主语缺失。 看到动词连用不放过 动词连续使用,有时导致语序混乱,先发生的动作在后,后发生的动作在前,这种情况应把两个动词的顺序互换。如: 我么讨论并阅读了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感触很多。 “讨论”与“阅读”两个动词连用,导致语序混乱,应该先“阅读”再“讨论”。 3、看到否定词连用不放过 否定词连用容易导致句子不和逻辑。遇到这种句子应先找处句中有几个否定词,单层否定表否定意义,双层否定表肯定意义。如果不当就删去一个否定词。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等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语。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此例前面已用了“缺乏”这一表否定的词语,后面“不足”和“不当”即为多余否定。 4、看到否定词与反问词连用不放过 否定词与反问词连用,往往易出现语病。如果出现语病,只要删去一个否定词即可。如: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雷锋精神了呢? 此句的否定词有“否认”和“不”,还有一个反问词也相当于否定词。这样,句子含三重否定,即等于否定,从而将句意搞反了。 5、看到肯定否定连用不放过 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应该分析句子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毛病。遇上这样的病句,只要调整句子使前后一致即可,是肯定就全肯定,是否定就全否定。如: 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 句中“安全生产”与“质量的好坏”犯了一面对两面的毛病。 6、看到关联词不放过 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层次颠倒或强加关联词等毛病。如果出现这样的语病则根据语意更换其中的一个。如: 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 此例句中的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第一个分句的关联词“不但”应放在主语“他”之后。 7、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 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照应不周的毛病,遇上这样的病句只要把不搭配的内容删去即可。如: 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此句中的并列谓语“注视和倾听”中的“注视”不能与宾语“报告”搭配。 8、看到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 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易与其他词语相矛盾。遇到这样的病句只要把相矛盾的部分删去即可。如: 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句中的“都”是指前面提到的各项,但前面的“平均”只能有一个数,故“都”与“平均”矛盾。句末的“90分以上”是约数,也与“平均”矛盾。 9、看到表感彩的词语不放过 如果句中出现了表感彩的词语,则要看该词的感彩与句子的感彩是否搭配。如果感彩不搭配,则要把这个感彩误用的词语换成与句意感彩相吻合的词语。如: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处心积虑”感彩与句意不合,可替换为“呕心沥血”。 10、看到指示代词不放过 句中如果出现了指示代词,有可能出现指代不明的错误。如: 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 “她”有歧义,可指“三妹”,也可指其他人。 【答题规范】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 增——句子成分残缺,可增添成分(增加字词) 删——句式杂糅、重复赘余,可删去多余的词语。 调——语序颠倒,可调动词语的位置。 换——用词不当,搭配不当、介词误用,可以换词语。 【例题01】 1、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明显提高了。 2、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仅有的一个。 3、我的家庭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两道数学题没有做。 4、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 5、我们要注意发挥优点,改正缺点。 1、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质量明显提高了。 2、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其中的一个。 3、我的家庭作业基本(快)做完了,只剩下两道数学题没有做。 4、不管你信不信,事实就是事实。 5、我们要注意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例题02】 6、北京博物馆展出了二百万年前新出土的黄河象化石。 7、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8、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加入了少先队员。 9、经过三天半的紧张比赛,结束了我校的秋季运动会. 10、队会上,队员们基本上都发表了意见。 6、北京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二百万年前的黄河象化石。 7、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提高写作水平。 8、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加入了少先队。 9、经过三天半的比赛,我校的秋季运动会结束了。 10、队会上,队员们都发表了意见。 【练习01】 1.在东北的深山里,土煤窑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地到处都是。 "稀稀疏疏"和"星星点点"去一个 2.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去"不正确的" 3.听到这个消息,我小声地议论起来。 "我"跟谁"议论" 把"我"改成"我们" 4.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骄傲自满是学习的阻碍 5.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这些是唐朝的文物。 6.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视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公园新设了两个游乐项目。 8.《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草原》的作者是老舍。 9.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的行为,是可耻的。 10.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练习02】 1、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把“不管”改成“尽管” 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实行”改“完成” 3、事情发生后,班主任就同班委研究,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教育。 修改:“这个问题”改为“同学们” 4、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防止"跟"不要"冲突,去掉一个 5、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 "不转眼"就是"注视",去掉一个. 6、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和"改成"等" 7、虽然你学习再好,但是没有骄傲的理由。 "虽然...但是"改成"即使...也" 8、玛莎穿着一件蓝色的风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和"改成"戴着" 9、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 "繁星满天"改成"月朗星稀" 10、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群。 "许许多多"和"数不清"去一个 11、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的病"和"健康"去一个 12、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去掉 13、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很受教育"前加个人称,如:同学们 14、颐和园所有的景点,我大部分都游览过。 "所有"跟"大部分"冲突,任去一个 【练习03】 1.(2016年·江苏省盐城市)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答案】B 解析:A项“能否”缺乏照应;C项“加快”与“质量”搭配不当;D项缺少主语。 【练习04】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沪昆高铁开通后,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大约需要12小时,比原来减少了三倍。 B.6月5日,中国选手马龙在2017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以4︰3的比分打败了对手樊振东,再次蝉联冠军。 C.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曲靖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 D.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B.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杭州特有剧种——“杭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迎接“世界读书日”,泸州市在西南商贸城启动了2017年书香酒城全民阅读活动,旨在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为目的,引导全社会多读书 B.首届过节最高科学技术获奖得者吴文俊年轻时致力于拓扑学研究,有新的发现,年老时开创了全新的数学机械化水平,推动了科学发展 C.习主席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化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发展理念 D.5月5日,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按照首款最新国际适航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首飞成功,实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重大历史突破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所有学校都要关爱留守儿童,利用一切契机激励他们,锻炼他们,培养他们自理自强。 B.10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地读者纷纷来到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图书,品味书香。 C.为了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各级部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D.嘉陵第一小学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师生不患春季流感,确保全校师生健康安全。 1.答案:A(B: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只有……就……”不能搭配,应为“只要……就……”或“只有……才……”;C:“提高”与“特色”不能搭配,应将“提高”改为“展现”;D:有歧义,可改为“李娟性格懦弱的母亲”。) 2.答案D(A项“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B项“再次”和“蝉联”语意重复;C项缺少主语) 3.答案:C。 A项中后半句没有主语;B项成分残缺,删掉“随着”或“使”;D项“倾听”与“困难”搭配不当 4.【解答】A.句式杂糅,去掉“为目的”; B.搭配不当,将“水平”改为“学科”; C.正确; D.语序不当,“首款”“按照”交换位置。 故选:C 5.答案:B(A成分残缺,“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C打配不当,“加强……水平”不搭配,应为“加强……检查,提高……水平”D不合逻辑,应去掉“不”) 根据今天所学内容,做出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