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下科学阶段性测试9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1.下列事实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变大B.10g NaCl 溶解在 90g 水中,形成 100g NaCl 溶液C.湿衣服晒干后变轻D.100mL 酒精与 100mL 水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 200mL2.下列实验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3.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D.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4.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会发生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在此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A.H2O B.H2 C.O2 D.H和O5.对于化学方程式 C+O2CO2 表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B.碳加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6.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为2Li2O2+2CO2═2X+O2,X的化学式为( )A.Li B.Li2O C.Li2CO3 D.LiOH7.如图所示是磷与氧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型图(●表示磷原子,○表示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虚线框中的微观模型应该是( )8.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4:1 D.5:19.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M Nt0时刻的质量/g 16 64 5 0t1时刻的质量/g 12 48 a 9t2时刻的质量/g 0 0 49 bA.b=36 B.该反应中,和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C.t1时刻,M和N的质量比为 3:1 D.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10.下列对科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B.分类观:冰和干冰在物质分类上属于氧化物C.能量观:氯化铵晶体和氢氧化钡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守恒观:1g碳在1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g二氧化碳11.国家规定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15%。下列是某学习小组对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和相应结果处理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从教室不同位置多点采集空气样品B.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置于教室一段时间进行测定C.测得二氧化碳浓度为0.28%,说明二氧化碳浓度超标D.为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超标,教室应多通风换气12.如图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探究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A. B. C. D. 13.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图,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验满14.4.6克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的水。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A.C3H8 B.C2H6O C.CH4 D.CH2O15.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张( )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能溶于水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在4Al+3O22Al2O3反应中,得到的信息有:(1)从物质角度来看,生成物是 。(2)从它们彼此之间的质量比来看,铝、氧气和氧化铝的质量为 。(3)从反应类型来看,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17.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变化如图所示。(1)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18.已知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2)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 。19.干涸的深井和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着二氧化碳,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先进行灯火试验,原因是 ,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 (填“较高”或“较低”),千万别进去。如果要从井底收集一瓶气体进行研究,你将用怎样的方法收集: 。20.有下列四个化学反应:(反应条件已省略)A.2HgO=2Hg↑+O2↑ B.2H2O=2H2↑+O2↑C.2HClO=2HCl+O2↑ D.CaCO3=CaO+CO2↑(1)其中可用如图模型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填字母代号)。(2)在这个化学反应中,“ ”所表示的是 元素,在反应物中该元素的化合价为 。21.实验室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CO2,并测量CO2的体积。实验开始前,应先 检查装置A的 。装药品时先加入锥形瓶中的药品是 (填化学式)。用装置B来测量制取CO2的体积,测量值往往要 (填“偏大”或“偏小”)。22.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中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涉及“碳排放”和“碳捕集”两个主要方面。结合下图关系回答有关问题:(1)①是产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都含有______。(2)利用海水通过④进行,写出海水“碳捕集”的化学方程式 。(3)燃烧等质量的甲烷(CH4)和乙醇(C2H6O),产生“碳排放”更多的是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23.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1)选用药品。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实验编号 药品Ⅰ 块状大理石、10%稀硫酸(H2SO4)Ⅱ 块状大理石、7%稀盐酸Ⅲ 大理石粉末、7%稀盐酸上表中实验Ⅰ对应如图曲线 (选填“甲”、“乙”或“丙”)。小组同学决定用实验Ⅱ的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用实验Ⅲ药品制备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2)选择装置。小组同学制取二氧化碳时要想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用图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应从 (填“a”或“b”)通入。24.小明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罝如图所示。(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或“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罝(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2)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②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③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巳经向右偏了。小明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填序号)。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拓展:若锥形瓶中碳酸钙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克。25.小敏学习二氧化碳的知识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解性的探究,其实验步骤及装置如下。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②试剂瓶中加入200毫升水(恰好加满),塞紧双孔橡皮塞。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CO2注入水中。(1)试剂瓶中加入的水应是 。A.蒸馏水 B.自来水(2)推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 。(3)当向水中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碳。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673年,玻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曲颈瓶中加热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冷却后打开容器,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与原来金属相比质量增加了。材料二:170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学说”,其主要观点有:①燃素是组成物体的一种成分,一般条件下被禁锢在可燃物中;②燃素在可燃物燃烧时会分离出来,且燃素可穿透一切物质。材料三:1756年,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1的金属锡粉.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m3.④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罗蒙诺索夫对此的解释是:“容器里原来有一定量的空气,且容器中的空气质量减少多少,金属灰的质量就比金属增加多少,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后来,拉瓦锡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定量实验,推翻了“燃素学说”,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公认。(1)由燃素学说可知,物质燃烧后质量应该减少,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个可以推甜燃素学说的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是基于金属加热后,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燃素而是来自________的假设,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玻义耳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四、解答题(共20分)27.小敏同学用不纯的氯酸钾样品(杂质受热不分解)与2g二氧化锰混合放在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测得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氯酸钾在_______时刻开始分解。(2)小明同学共制得氧气_________g。(3)反应结束后产生的氯化钾的质量为 克。28.资料显示,将新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到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1)小敏同学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 。(2)小柯利用催化剂使H2O2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一处错误 。(3)采用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图丁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 (假定两种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曲线画在答题纸上)(4)34克5%的H2O2溶液完全分解,能制得多少克氧气?(写出计算过程)29.我市蕴含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小新同学在山上采集了一块石灰石样品,想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新与同学们讨论后得出以下方案:①将石灰石敲碎,称出6g放人烧杯内(烧杯质量为50g);②加入5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搅拌;③画出反应所需时间(t)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总质量(m)的关系图(如图)。试回答:(1)将石灰石样品敲打粉碎的主要目的是 。(2)实验结束时,共放出二氧化碳 g。(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下科学阶段性测试9(范围:第3章 第3节~第4节)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1-5ABCDB 6-11CDDBB 11-15BDAB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1)氧化铝 (2)27:24:51 (3)化合17.(1)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2)4P+5O2 2P2O5 (3)818.(1)丙丁 (2)1:119.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助燃,不供呼吸 较高 将一瓶装满水得集气瓶放到井底,倒去水后,提起20.(1)C (2)氯 -121.气密性 CaCO3 偏小22.(1)C (2)CO2+H2O=H2CO3 (3)甲烷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23.(1)丙 粉末的接触面积大,反应太快 (2)C a24.(1)反应前后 (2)产生气泡 C (3)0.8825.(1)A (2)使CO2充分溶解 (3)0.626.(1)铁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加(合理即可) (2)空气 m4-m2+m1(3)打开容器前没有称量容器得总质量四、解答题(共20分)27.(1)t1 (2)4.8 (3)7.4528.(1)大量水蒸气随氧气逸出 (2)长颈漏斗管口未伸入液面下 (3)(4)0.8g29.(1)使碳酸钙和稀盐酸充分反应 (2)2.2 (3)83.3%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下科学阶段性测试9(范围:第3章 第3节~第4节)答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6分)16.(1) (2) ;(3) 。17. (1) ; (2) (3) 。18.(1) ; (2) 。19. ; ;。20. (1) ;(2) 。21. ; 。22.(1) (2) (3)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23.(1) (2) 。24.(1) ;(2) ;(3) 。25.(1) ;(2) (3) 。26.(1) ;(2) ;(3) 。四、解答题(共14分)27.(1) ;(2) ;(3) 。28.(1) ;(2) ;(3)(4)29.(1) ;(2) ;(3)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版权声明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举报电话:400-637-9991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特此声明!“4三金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030776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八下科学阶段性测试9(范围:第3章 空气与生命 3~4节).docx 浙教版八下科学阶段性测试9(范围:第3章 第3节-第4节)参考答案.docx 浙教版八下科学阶段性测试9(范围:第3章 第3节-第4节)答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