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题 根本政治制度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感受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增强公民参与意识,初步形成基本的政治认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2、能力目标:学会案例分析,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 3、知识目标: 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知道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懂得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和做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 1. 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及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教学过程课前学习任务回顾,以便学生做好上课准备,提高学习效率。 导入新课:展示2021两会图片,通过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引出今天的课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抛出问题: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是中国有成千上万的主人,现阶段无法实现所有的人民集中在一起共商国是,因此广大人民群众管理国家社会事务该如何实现呢? 【设计意图】聚焦时政热点激发探索兴趣,初步体会根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性。 新课讲授 环节一:在完成课前任务(复习课本13页《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基础上通过箭头指示的方式,让同学们直观的感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设计意图】回忆旧知,探索新知。由于本环节的内容在第一单元已经掌握,所以采用复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再次梳理重点,并且讲解新内容。 环节二:在明确了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的意愿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后,就要详细的学习人大代表的职权,看看人大代表具体是如何工作的? 【设计意图】及时总结 ,固化学习成果 通过选取关键词,来归纳总结人大代表的职权。一来是为了学生显而易见的掌握课本要求的知识点,二来是为了培养学生读材料找关键信息的能力。 环节三:人大代表除了要行使自己的职权,还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密切联系群众,并就如何找到身边的人大代表给出方法和技能。 【设计意图】八年级上册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法律知识,明确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本环节要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是法治国家,人大代表不仅要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还要积极地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代表。为了增强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政治认同,教材给出了详细的找到人大代表的途径。 环节四:通过描述人民代表大会不断巩固和发展,展现出的蓬勃活力及优越性,以此为契机探究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和做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掌握概括归纳的能力,学会因果思维的应用。 环节五:通过“光污染”拓展作业的设置,先让同学们仔细阅读方案,寻找设计的不妥之处,并且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城市中存在的光污染问题,并且给出建议。 【设计意图】培养实践探究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让同学们切实感受我们与人大代表的密切联系,还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国家社会事务中。 环节六:知识框架整理 【设计意图】碎片化的学习不利于学生整体感知,为了同学们能够全面的把握和理解本节课设置的知识结构,达到教学目标,最后进行知识小结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体验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形成结论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导向、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等能力。着眼于学生参与法治实践、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形成价值认同、增强制度自信;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但以上教学设计对学生思想的升华、行动的促成,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还需继续努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