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语言的墙,点亮生命之光》初中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拆除语言的墙,点亮生命之光》初中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资源简介

《拆除语言的墙,点亮生命之光》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一、总体设计
背景:
语言是人类表达自我的方式,也是人与人之间了解彼此的桥梁。好的语言表达能准确传递信息,为生活增添色彩;反之,坏的语言表达则会埋下误解的种子,筑就仇恨的壁障。随着社会发展,当代青少年早早地接触了网络,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正处于是非观形成阶段的他们有时还未能辨别好坏,易受到不良网络语言的影响。同时,初中生又正经历青春期,情绪起伏大,自控力不足,遇到矛盾时会出现嘲笑、指责、谩骂等不文明行为。此外,初中生由于对暴力的认识不足,以为只有打架这类显性行为才算伤害而忽视了语言暴力带来的“隐性伤害”,以及他们对如何正确地进行语言表达认识不足,因此出现了说话伤人从而破坏家庭、同学、师生之间亲密关系的现象,给生活增添烦忧,甚至让生命变得黯淡无光。
针对如上现象,本次班会以“语言的墙”为线索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识墙。通过情景剧《有话偏不好好说》还原学生日常表现,从而置身情境,并且结合网络案例了解语言暴力的形式,以真切感受语言暴力带来的伤害;接着播放原创视频《家长课堂·法律在线》,从法律角度讲述语言暴力的违法性,以加深学生对此问题的重视。第二,越墙。首先通过交流前一个环节所观看的情景剧与网络案例的感受,让学生有机会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其次通过节目:《面具》《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获赠》(配乐诗朗诵+舞蹈)进行氛围渲染,让学生再次引发情感共鸣,以达到净化心灵的效果,为下一个环节拆墙做准备。第三,拆墙。首先针对情景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并结合《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出的沟通原则思考如何正确表达;其次播放原创视频《孩子我想对你说》听听老师的想法;最后进行写信和宣誓,用所学到的方法写一封情真意切的信——《XXX,我想对你说》,通过此环节敞开心扉,与伤害过自己的人告别,与自己所受到的痛苦告别,点亮自己的生命之光;随后进行班级宣誓,做一个“好好说话”的人。
时 量:40分钟
二、工作分工
策 划:XXX
主 持:XXX、XXX
课件制作:XXX、XXX
道 具 组:XXX、XXX
编 剧:XXX、XXX、XXX、XXX
情 景 剧:XXX、XXX、XXX、XXX
朗 诵:XXX、XXX
舞 蹈:XXX、XXX、XXX
特别邀请:XXX、XXX、XXX
参与者:全体同学
三、班会流程
播放暖场音乐
开场白
主持人A:尊敬的老师,
主持人B: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A:我是主持人XXX,
主持人B:我是主持人XXX,
合:欢迎大家来到“拆除语言的墙,点亮生命之光”主题班会现场!
(一)环节一:识墙
1、情景剧《有话偏不好好说》
主持人A:语言是人类表达自我,相互交流的工具。好的语言表达能为生活增添色彩,坏的语言表达则会埋下误解的种子,筑就仇恨的高墙。
主持人B:我们的生活中就经常出现不合适的语言表达。下面请欣赏原创情景剧《有话偏不好好说》。
(主持人退场,道具组做好准备,演员就位)
【场景一】
检查同学小杜:现在是新闻收视时间,请同学们做好收看准备。
两人是同桌,一人(小方)准备认真看新闻收视(坐姿端正,带红领巾),一个同学(小李)在画画。
小方(小声地):别画了!(轻微扭头)
小李(不屑地):怎么啦。(依旧自顾自地用铅笔在A4纸上画素描)
小方(略带气愤地):你还画!(轻轻碰了一下同桌的胳膊)
小李(气鼓鼓,沉默,画画)
小方(很气愤地大声说):再画我就撕了你的!
小李(气愤地回应):关你屁事!
小杜(生气地)问:什么情况?
小方(满脸怒气):我不想跟他讲话,傻子!
小李(小声地):这是我的美术参赛作品,老师要我快点交给他······(委屈地趴在桌子上)
【场景二】
4秒后,(旁白)小肖:今天的新闻收视到此结束。
白老师走进来,看到小李在哭:怎么回事?
小江同学站起来:白老师,那个倒霉鬼,老是违反纪律。不要理他,他就喜欢哭!
另外一人也站起来(团长小温):你自己也不守纪律,凭什么说我们?多管闲事。白老师,情况是这样的,小李他最讨嫌了!一点作用都没有起到,老是给我们团扣分!
小曹:是的是的!
小方(生气):我要申请换团!不想和这个天天扣分的人在一起。
小温(无奈):哎~
(道具组迅速将道具撤走,演员回到座位上)
主持人A: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你们愤怒,也感受到了小李的伤心。大家能说说看在刚才这个情景剧中,你听到了哪些不文明用语?又有哪些感受?
(同学分享)
主持人A:大家都说得很好,的确,这些都属于不文明用语,会给人带来消极影响。
2、明确语言暴力的定义,知晓语言暴力的危害性及违法性
(1)主持人A:同学之间带有恶意地起绰号、骂人、说伤人的话都属于不文明用语,也属于语言暴力。
定义:语言暴力,就是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
(2)网络语言暴力案例展示
主持人A:同学们说不文明用语,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网络的影响,而在网络上不负责任地说话更容易造成深度伤害,我们来看相关案例:
男星乔任梁在家中去世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娱乐圈,警方已排除他杀。据悉,乔任梁因为精神压力大,长期服用抗抑郁的药物,此前曾有过轻生的念头。随后不久,知乎网友在知乎留言板中发现疑似乔任梁生前的留言,内容大概是说身为明星却久经网络暴力,身患抑郁症,每天很痛苦。
主持人B:这种侮辱、造谣、谩骂的风气恶化了网络环境,对他人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
(3)《家长课堂·法律在线》:我们班XXX爸爸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他特意为我们录制了一段视频,深入剖析语言暴力的违法性。
视频播放。
(二)环节二:越墙
设计目的:语言既是沟通交流的工具,也能给人与人之间带来隔阂。本环节目的在于使学生真切感受语言暴力带来的伤害,在于去越过那堵墙,倾听人自己与他人的内心感受。
1、理解当事人
主持人A:让我们再回到情景剧。其实情景剧中的人分为三类,违纪者,组内同学,组外同学。请大家设身处地想想,这三类人在事件发生时内心具体有什么想法呢?
同学发言。
2、说出你的心里话
主持人B: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受到言语伤害的经历。请同学们写一句“你成长过程中听到的最受伤害的一句话”,也写一句“你觉得自己伤害了别人的一句话”。如果可以的话,分享你的故事,谈谈你的感受。你分享出来了,说明你的悲伤已经减轻了,或者你敢于说出自己的错误,那就是进步,这就是和过去告别的一个契机。
同学发言。
3、节目《面具》《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获赠》(配乐诗歌朗诵+舞蹈)
主持人B:语言就是有这样的魔力,情景剧中,我们感受到了委屈、愤怒等消极情绪。在刚刚这个环节中,我们又都敞开了自己。语言是窗户,能打开它的是真心,让我们聆听自己的心声,也去越过语言的墙,聆听他人的心声。下面,让我们欣赏一段诗舞节目。
朗诵者:XXX、XXX 配乐:《左手指月》
舞蹈:XXX、XXX、XXX
面具
无名氏
总是一副面具
由纤细白皙的手举着
挡在脸前,
那轻轻举着面具
的手腕
十分灵巧
虽然有时
有点颤抖
指尖抖动,
但总是
能把面具举好。
年复一年我不禁好奇
但不敢问
终于
无意中
看到了面具背后

什么也没有。
她已成了
优雅地
举着面具的手。
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作者:鲁思·贝本梅尔
听了你的话,我仿佛受了审判,
无比委屈,又无从分辨,
在离开前,我想问,
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吗?
在自我辩护前,
在带着痛苦或恐惧质问前,
在我用语言筑起心灵之墙前,
告诉我,我听明白了吗?
语言是窗户,或者是墙,
它们审判我们,或者让我们自由。
在我说与听的时候,
请让爱的光芒照耀我。
我心里有话要说,
那些话对我如此重要,
如果语言无法传达我的心声,
请你帮我获得自由好吗?
如果你认为我想羞辱你,
如果你认定我不在乎你,
请透过我的言语,
倾听我们共有的情感。
获赠
鲁思·贝尔
你取之于我,
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当你知道我因施与你
而快乐。
你明白,我的给予不是
让你欠我的人情,
而是因为我想活出
对你的爱。
欣然的接受,
或许是最佳的赏赐。
我无法将二者
分开。
当你施与我
我给你我的接纳。
当你取之于我,
我感激你的赐予。
(三)环节三:拆墙
1、非暴力沟通原则
主持人A: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受过伤害,或者也给他人带来了伤害,既然我们已经能识墙,敢越过墙去倾听,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再加上一定的方法指导,就能慢慢拆除心中的墙。美国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曾获得过地球村颁发的和平之桥奖,因为他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做出了突出成就。他在代表作《非暴力沟通》中讲解了能促进沟通的简单方法,即运用以下四个步骤:
观察——表达自己的感受——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感受?(它反映出了我内心深处哪些需要、价值等)——为了改善生活,具体详细地说出请求
(1)判断下面两句话中哪句是评论,哪句是观察?
A 亨利很霸道。
B 亨利在他弟弟换电视节目频道时,撞了他一下。
(2)判断下面句两句话中哪句表达感受,哪句仅仅是想法?
A 我觉得我被人误解了。( “我觉得我被人误解了”是想法,”我很灰心”是感受。)
B 你要离开,我很难过。(感受)
主持人A:语文课和政治课上我们都积累了很多能帮助我们准确描述内心感受的词汇。根据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研究,知晓越多的感受词汇,越能使沟通变得顺畅。另外,在表达感受的时候,示弱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冲突。
【补充】感受词汇。
(3)感受的根源
主持人B:非暴力沟通强调,别人的行为能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会有四种选择:
①认为自己犯了错 ②指责对方 ③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④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判断以下句子中,发言者是否对自己的感受负责:
A 你嗓门那么大,吓死人了。
B 你让我搭你的车回家,我很感激。因为我想比孩子们先到家。
C 你这么说,我很紧张,因为我需要被尊重。
主持人B:认为自己犯了错,或者指责对方并不能帮助解决问题,只有了解清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才能促进沟通。
(4)为了改善生活,表达出具体的请求
主持人A:了解清楚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之后,为了改善生活,表达越清楚,请求越具体就越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得到称心的回答,让生活更幸福。我曾经听过一对有矛盾的父子,儿子希望父亲能够理解自己,但是他从不去跟父亲讲怎样才能理解自己,而且也很少和父亲沟通,后来父亲去世了,他只能徒留遗憾。
请判断哪个请求更具体:
A 为什么还不去理发呢?
B 你头发这么长,我们担心这会影响你的视线,去理发好吗?
2、情景重演
主持人B:小李在看新闻收视的时候画画,按照非暴力沟通的四个原则,作为同一个小组的成员,你觉得小方可以怎样劝说呢?请思考回答。
同学发言示例:小李,现在是新闻收视时间,我看到你在画画,没有看新闻。(观察)我有点生气(感受),我生气的原因是你这样做会为我们小组扣分,也会为班级扣分,从而影响班级拿流动红旗。(思考感受的原因)。我希望你能在其他时间画画,比如放学回家,我也是为我们小组,为班级好,可以吗?(具体的请求)
主持人B:当然,熟知原则,还要时时运用,时刻反思,因为一个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只要努力,我们就能做到!
3、原创视频——《孩子我想对你说》(科任老师)
4、写信——XXX,我想对你说
配乐:轻音乐
主持人A:生命本身如此美好,好好说话,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是对自己的爱。善于倾听,包容他人,是出自对他人的善与爱。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活动】写信:XXX,我想对你说。写给你认为你曾经伤害过的人或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写在便利贴上,主持人随后收好同学们的话贴在左黑板上,成爱心形,再自愿分享。
5、宣誓
我宣誓:
善待他人,虽然不能感同身受,但是我们尽量去理解他人。
学会克制,冲动的时候,克制一下,不要让自己的语言无遮无拦。
不要去开伤害别人的过分玩笑,不要用别人的缺点来取乐。
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温暖的人。
如果我曾经受到过伤害,要相信,任何经历都是对我成长的邀请。
如果我正面临着伤害,更要勇敢面对,主动化解。
做一个文明的人,做一个勇敢的人。
拆除语言的墙,点亮生命之光,活出精彩人生!
宣誓人:XXX
(四)主持人总结
用欣赏代替指责,用包容代替计较,用爱、尊重、感激代替贪婪、憎恨,让我们拆除语言的墙,点亮生命之光!
(五)班主任总结
时刻反思,少说或不说伤害他人的话,有话好好说。当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的时候,要认真体察自己的情绪与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宣泄,比如跑步、写日记、一个人静静,听听歌等。让我们做一个儒雅大气,正能量层级高的人,这也是我们当代青少年应有的态度,无论天气如何,记得随时带上自己的阳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