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课程名称 《创新改变生活》执教教师 学校名称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段 九年级一.内容分析 本框下设两目,第一目“感受创新”、“创新引擎”。主要论述“如何理解创新”和“为什么要重视创新”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感知创新到理解创新,把握创新的内涵,理解创新的引擎作用。创新不仅是人类进步的第一动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第一目侧重对创新的硬性认识,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创新处处存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可以有创新,理解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体验创新所带来的积极情绪情感,指明创新可以让生活更美好。第二目侧重对创新的理性分析,阐述创新对人类发展、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二.学情分析 青少年的思维发展特点和已有的创新体验为其参与本课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就知识储备而言,学生对人类发展史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有了一定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辩证地看待中国发展,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基因,从而建立文化自信。青少年处于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焦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科技的日新月异,让社会发展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人工智能普及化,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认知;青少年既是创新时代的成果享受者,也是创新时代的重要主体。他们是创新成果的受益者,更渴望能够参与时代的创新浪潮。三.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了解国家的创新发展成果。 道德修养: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法治观念: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认同创新的价值,支持我国改革创新事业。 责任意识: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同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努力提升创新能力。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全面认识创新,树立创新意识。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视频播放:《5G让生活更美好》。观看现代科技感生活,你有何感想?讲授新课:展示学习目标: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2.创新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3.国家为什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改革与创新的关系?第一目:感受创新运用你的经验:展现日常生活中重新利用废旧物品的创意。播放视频:《王康宇改良口罩发明防雾口罩》。思考:王康宇的经历启示我们,如何理解创新?案例展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原理、陈薇团队合作研制新冠疫苗。提问:通过这三个案例,你如何正确认识创新?案例展示:新东方直播间董宇辉的故事,并阅读教材,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创新对个人来讲有什么义?第二目:创新引擎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问题: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阅读教材P12的相关链接,展示各个国家关于创新的战略。思考: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播放视频并辅助阅读教材第18-19页“探究与分享”。思考: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深圳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的予以引导和评价。出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感悟创新源于生活。将废旧物品重新利用,不仅有助于环保,而且充满创新乐趣。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深入思考该问题。教师引导讲解,并总结概括。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直播+知识”作为新型带货方式,让生活更精彩,让我们激发潜能、超越自我。教师总结:创新对个人的意义是什么?(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2)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3)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教师总结: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①知识的创新提供新思想和方法②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进步。③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④创新生活更美好。教师讲解:(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师生共同总结。要帮助学生理解并与第一目的内容整合起来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才能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学生根据内容回答,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自主学习,找出本课核心观点。 小组合作整理知识点,进一步感悟生活中处处有创新。学生总结概括,创新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不仅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回答问题:创新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自身经历,小组讨论回答。总结概括,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课前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并分享大家我国古代科技发明。根据教师的引导回答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学生观看视频,并根据视频的内容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思考回答。师生共同总结。 通过视频感受现代生活同时为本课创新改变生活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通过展示学习目标,初步了解本课学习内容。立足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感性体验。通过分享,引导学生探究创新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注意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将教材第一个问题的知识点化整为零,通过组内合作进行内部理解消化,感悟创新离我们很近。进一步了解创新无处不在,创新会让我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我们带来惊喜,创新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多彩,我们要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通过教师总结,让学生对于创新的作用和影响认识更加深刻。感受创新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创新是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国家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近一步明确我国对创新的重视,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通过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明确中国正走在通往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六、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创新的内涵,知道了创新源于生活实践,创新对个人、社会、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眼中要有光,要勇于创新,走向未来。希望我们能够认识创新的重要性,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围绕创新改变生活展开,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创新和创新引擎,重点是创新的重要意义。对创新的列举学生容易接受,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容易理解,学习创新的重要性,最好要选择启发性较强的典型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创新会带来的惊喜,本节课选用了典型的案例进行学习,对学生有较大启发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创新发展和改革创新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