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本节课的重点问题
1,什么是法治意识?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3,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了哪些时代要求?
4,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5,怎样依法办事?
树立法治意识
1.什么是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思考:建设法治中国要靠谁 靠领导人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可以了吗?
中国人民
建设法
治中国
受益者
践行者
积极性
主动性
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②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③有利于增强公职人民的宪法观念,激励其忠于和维护宪法;
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
①对人民: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法之必行,在于民心所向
一、树立法治意识
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
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P101
①有利于树立宪法权威 。
②有利于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增强法律意识,在内心深处尊崇法律。
③运用法律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遵守和捍卫法律
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重要性及意义)?
为什么国家领导人习近平要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③对法律: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内心时,才能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2019年五月,一条“王源抽烟”的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随后王源主动与北京卫监部门联系接受调查,同意接受处罚,并且在微博公开道歉。
受益者
参与者
推动者
思考: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表示: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北京控烟条例明确规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虽然违法不等于犯罪,但作为公众人士,更应该注意社会影响。“希望青年艺人能树立一个阳光、正面的形象,不要让自己辛苦建立的良好形象受损。”
和王源同为TFboys组合成员的易烊千玺还曾被授予世界卫生组织中国控烟倡导者称号。
④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树立法治意识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重要性)?P101-102①②③
①对人民: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②对国家:有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对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③对法律: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内心时,才能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问题:这两幅讽刺漫画揭示了什么现象?
反映了一些人法律意识明显不足,遇事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这是缺乏法治意识的现象。
图片赏析
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与推动者。
3、法治时代对青少年的要求?
(1)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2)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第二部分
活动五:热点事件
2021年4月19日,2021上海国际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开幕。张某(女,32岁)和李某(女,31岁)因与特斯拉有消费纠纷,于当日到车展现场表达不满。期间,两人在该展台区域通过肆意吵闹等方式,一度引发现场秩序混乱。11时许,在特斯拉展台上,身穿白色T恤的张某拔掉现场的装饰伞,并站到车顶多次大喊“特斯拉刹车失灵”,其衣服印有红色“刹车失灵”字样和特斯拉标志 。该女子的举动引发多人围观和拍摄,随后两名现场安保人员将其带离现场,现场拉起了警戒线。据现场目击者介绍,截至当日12时许,特斯拉展台已恢复正常,继续对外开放。
小组讨论:
请你评析张某的行为?
(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
①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②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新知讲解
你认为小丽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
忍气吞声
以牙还牙
报警
把钱给他们,息事宁人,默不作声,自认倒霉,委曲求全。
集结一部分同学,找他们报仇,把钱要回来。
记住他们的相貌特征和去向,等他们走后立即拨打110报警。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打击报复,要学会运用法治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违法行为,不依法办事。
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在安徽合肥高铁站一列由合肥开往广州南的列车上,一名带着孩子的妇女罗某以等老公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并让列车员通知检票员放行其老公。列车员和乘客多次劝解无果,最后造成列车晚点 4 分钟。该事件引发社会热议。
思考:假设你是当事人,面对家人还没上车而列车就要开的情况,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什么?
事件后续:扰乱铁路正常秩序的女子罗某,被处以2000元罚款
情境探究: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女子阻碍高铁发车
勇于和善于制止不良行为和违法行为,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捍卫法律的权威。③依法办事,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坚定捍卫者。
对旁观者:
对于校园欺凌,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依法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P103 D1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P103 D1
③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P103 D2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认真学法
自觉守法
用法维权
捍卫法律
①思想上:树立法治意识,加强道德修养,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依法自律。
②学习上: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了解宪法和法律基本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③实践上: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主动宣传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积极运用法律帮助他人维权。
生活在法治社会里,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思维导图
我们与法律同行
树立法治意识
内涵
学会依法办事
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
原因
做法
原因
随堂练习
1.(2023广东兴宁期末)小华同学在浏览网站时,发现有违反法律规定的信息,小华及时举报了该网站,最终该网站被依法关闭。这说明(  )
A.小华具有法治意识,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
B.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C.小华是未成年人,不应该举报网站
D.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答案 A 小华举报有违法信息的网站说明了他具有法治意识,能够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A是对小华行为的正确评价,C评价错误。B、D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均排除。
A
随堂练习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据此回答2—3题。
2.(2023河北雄县期末)下列行为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①上学路上,小丽遵守交通规则
②小华认真学习,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小娟打探同学秘密并在微信群传播
④小杰纠集他人“教育”欺负自己的同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小丽遵守交通规则,小华履行受教育的义务都是具有法治意识的表现,①②符合题意。小娟和小杰都没有做到遵守法律的规定,③④不符合题意。
A
随堂练习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据此回答2—3题。
3.(2023河北雄县期末)卢梭的话启示我们要(  )
①树立法治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成为法治中国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③放弃自身利益,维护他人合法权益
④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卢梭的话启示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成为法治中国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可见,①②④符合题意。“放弃自身利益”说法不妥,③错误。
B
随堂练习
4.对下面漫画中爸爸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①爸爸有较强的安全意识
②爸爸自觉保护孩子的生命健康权
③爸爸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尽到了社会保护的责任
④爸爸有较强的法治观念,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漫画中的爸爸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尽到了家庭保护的责任;保护了孩子的生命健康权。故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C。
C
随堂练习
5.小林升入中学后,为方便上学,爸爸为他购买了一辆价值近千元的自行车。一天放学后,小林发现停放在学校大门外的自行车被盗。对此,你认为小林的正确做法是(  )
A.自认倒霉,让父母再帮自己买一辆自行车
B.找学校理论,要求学校赔偿一辆新车
C.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寻求法律帮助
D.为挽回经济损失,偷偷骑走一辆价值相同的自行车
答案 C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C符合题意。A是缺乏法治意识的表现,B、D的维权方式错误,均排除。故选C。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