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快乐读书吧一、选择题。(16分)1、下列选项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变成小狐仙——尼尔斯——《骑鹅旅行记》B.吹嘘冒险经历——贝琪——《汤姆·索亚历险记》C.搭救“星期五”——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D.掉进兔子洞——爱丽丝——《爱丽丝漫游奇境》2、分析鲁滨逊的心态变化,并谈一谈对人物的认识。(2分)最初流落荒岛——( );习惯岛上的生活——( );思考幸与不幸——( ); 制作工具,建造住所——( )。A.积极乐观 B.不畏艰难,顽强生存C.面对现实,理智应对 D.苦闷失望3、下列作品与作者、国籍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2分)A.《骑鹅旅行记》——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B.《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C.《爱丽丝漫游奇境》—— 路易斯·卡罗尔——英国D.《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美国4、《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正确的顺序是( )。(2分)①汤姆和哈克、乔奇到杰克逊岛当”海盗”;②汤姆和贝琪在魔克托尔山洞迷路,真正的历险;③汤姆和哈克半夜到墓地检验胆量;④汤姆和哈克到鬼屋寻宝;⑤汤姆和哈克再次到洞中寻宝,结果找到了强盗藏匿的金币。③①④②⑤ B.③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②④⑤5、阅读名著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下列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判断词语的大致意思。B.可以借助词典等工具书来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C.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D.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地理解就可以了,不用去查找词语的具体意思。6、下面的说法与相关著作中的情节相符的一项是( )。(2分)A. 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身体变得很小很小,还具备了飞行的本领。B. 鲁滨逊救下了逃跑的野人,并给他取名“星期五”。C. 汤姆和哈克勇敢地在法庭上指认彼得是杀害医生的凶手。D. 鲁滨逊在荒岛上度过了三十年后才回到英国。7、写一本书的梗概,下面方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注重细节,内容丰富。 B.筛选概括,合并成段。C.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D.锤炼语言,连贯表达。8、关于阅读世界名著的方法,几位同学展开了讨论,你认为谁的说法不恰当?( )(2分)A.一本书的序言可以帮我们了解书的大概内容,作家的创作意图,书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因此我们读名著只需要读序言就够了。B.阅读一本名著前,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作品梗概、作者生平经历、作品的写作背景及相关书评等对名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我们更好地读懂名著奠定基础。C.阅读名著时,我会边读边思考,随时批注自己的感触,遇到喜欢的语句就摘抄下写来,对于人物关系和情节复杂的作品我会通过画人物关系图和情节图来梳理思路。D.读完一本名著后,我通常会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整本书的结构,写读后感,有时还会跟同学们一起表演课本剧,这样就更深化了对这本书的理解。二、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8分)1、《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是鲁滨逊,他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是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2、汤姆·索亚是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公。在波莉姨妈眼里,他是个一心要冲出桎梏的绿林好汉。( )3、《爱丽丝漫游奇境》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的童话作品。( )4、写作品梗概时,我们应该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5、《北京的春节》、《过年》、《除夕》三篇文章在情感基调上都表达了作者对春节期间各种多动的喜爱和欣喜之情。( )6、《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故事,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7、《骑鹅旅行记(节选)》一文中讲述了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比他强大的鸡、鹅、猫、牛,不计前嫌保护他不受伤害的故事。( )8、《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一文通过讲述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中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热爱冒险、有正义感、爱表现的“顽童”形象。( )三、判断下列故事情节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1、在“星期五”的帮助下,鲁滨逊用了近5年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舟。( )2、鲁滨逊天生爱冒险,渴望航海。他在第四次航海时,船在途中遭遇海盗的袭击,船上的同伴全部遇难,他只身一人流落到荒岛上。( )3、鲁滨逊开枪打死了两个野人,救下了“星期五”。( )4、鲁滨逊和“星期五”在离岛之前,把英国船上的那帮水手留在了荒岛上。( )四、快乐读书吧。(12分)1、默读《鲁滨逊漂流记》作品梗概,用小标题概括主要情节:流落荒岛→ → → 回到英国。我认为鲁滨逊是一个 的人。(3分)2、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国(国籍)的 ,小说记叙了主人公和 等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生活,充分表现了主人公 的形象特征。(2分)3、《骑鹅旅行记》作者是 (国籍)的 。《骑鹅旅行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 ,也是唯一部获得 的童话作品。(2分)4、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写出故事情节。(1分)5、《鲁滨逊漂流记》分为 和 两部分。梗概部分写了鲁滨逊 的故事。节选部分写了鲁滨逊初到岛上时的 。(4分) 五、快乐读书吧。(5分)(1)本学期学校举行了“爱阅读”系列活动,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书的类型不同,阅读方法也不同。比如《科学家故事100个》属于人物故事集,《草房子》属于长篇小说。请给这两本书选择合适的阅读小贴士,将它们连一连。(2分)《科学家故事100个》《草房子》(2)同学们还纷纷在班级里分享自己的读后感,请选择书名补充到读后感的标题中。(3分)A.《科学家故事100个》 B.《汤姆·索亚历险记》C.《狼王梦》 D.《鲁滨逊漂流记》标题 (1)科学梦,中国梦——读 有感(2)走近紫岚,走进动物情感世界——读 有感(3)一个男孩的成长历险——读 有感六、综合实践。(18分)1、口语交际。(6分)本单元我们了解了几本外国文学名著,因此班级想开一次班级读书会,让同学们交流读书心得。(1)请你为大家推荐两本你喜欢的名著,中国的、外国的都可以,并选择其中一本的某一位主人公说一说你的评价。(3分)(2)读完你喜欢的名著,你肯定有很多体会吧。请说说你的体会或收获。(3分) 2、语言实践。(3分) 人物形象评论:我看汤姆·索亚[提示:你怎么看待汤姆·索亚这个人物?你愿意向他学习吗?写出你自己的看法。]3、综合性学习。(6分)六(1)班最近开展了以“亲近图书,热爱文学”为主题的“读书周”活动。下面的一段话,是小明摘抄的,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练习。历史上有所建树的科学家、文学家,伟大的革命导师,他们从小都下过一番背诵的硬功夫。马克思能够整段地背诵歌德、莱辛、莎士比亚、但丁和塞万提斯等颇负盛名的作家的作品。鲁迅先生幼年读书时,老师每每给他布置一些背诵的作品,后来经常是整本地背,无怪乎他写起文章来挥洒自如。(1)“建树”在这里的意思是 ;“硬功夫”在这里的意思是 。(2)这段话告诉我们 。(3)本学期你在课内课外还读过哪些作家的作品 请写出其中--部作品名与它的作者,并默写出在这部作品中你印象最深的句子。(3分)4、《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共35章,看看这本书的目录节选,你还想读哪一章 为什么 (3分)七、阅读下面的信息,完成练习。(5分)1、下列关于图片的信息,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10~15岁的青少年阅读这本书最合适。B.这本书属于老师推荐阅读的课外书籍。C、在该网店买任意四本书,只需35元,很划算。 2、阅读下面的名家评论,试着写推荐语。(3分) 4本35元 老师推荐课外书鲁滨逊代表一般的人性,无论他的智力还是道德都没有超出人性的中等状态,他身上唯一特殊的是这种“结合了事业与漫游的精神”。——柯勒律治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分)关于阅读名著情况的调查(1)关于该校五年级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阅读名著的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总体来说,喜欢读名著的学生人数排第二名,但只比不喜欢读名著的学生多一点儿。B.对阅读名著兴趣一般的学生是最多的,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C.能够在半年内读3~5本名著的学生人数最多,占了将近一半。D.能够在半年内读11本及以上数量的名著的学生较少。(2)你觉得该校五年级学生在阅读名著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至少写出两点,并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分)九、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分)某小学五年级某班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对该小学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请细心阅读,完成练习。调查项目:学生最喜欢阅读哪类读物读物 卡通漫画 小说及其他文学作品 科学知识读物 综合性报纸占总人数比例 45% 31% 19% 5%1、分析上面的表格,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不少于两点,2分)2、读完上面的表格,关于阅读,请你给下列对象提一些建议。(2分)对教师,你会建议:对学生,你会建议:3、如果你是这个调查表的设计者,除表格中的项目外,你还想增加哪些项目?请写出两项: 、 。(2分)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夏洛的网》故事梗概小姑娘芬家的母猪又下了一窝猪崽儿,其中一只很虚弱。芬的爸爸拿斧子要杀死这头小猪。芬拼命把小猪救了下来给他取名威尔伯。威尔伯住进了谷仓里。后来威尔伯渐渐长大了,它结识了不少新伙伴,有小鹅、小羊、小鸭,但它还是觉得有些孤单。有一天晚上,突然有谁用细弱的声音喊它:“威尔伯,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就这样,威尔伯认识了和它说话的朋友——灰蜘蛛夏洛,夏洛正在谷仓的门框角上织网呢。日子平静地过去,夏洛成了威尔伯的好朋友。 它既聪明又能干,任何苍蝇、蚊子都逃不过它织的网。威尔伯长得越来越胖了。一天,老羊带来了坏消息:主人要在圣诞节前把威尔伯杀掉,做成美味的腌肉和火腿。威尔伯吓坏了,恐惧地尖叫着大哭起来:“我不想死!”夏洛安慰它:“你不会死的。我来想办法救你!”于是夏洛开始在房上织起一张大网。清晨,主人惊奇地发现门框的蜘蛛网上竟然织着这样两个字——“好猪”。牧师说是神在暗示这是一头出类拔萃、非同寻常的猪。消息很快传开了,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这个奇迹,以为威尔伯是了不起的动物,对威尔伯赞赏不已。几天后,夏洛在网里织一个新词“真棒”,这又引起了轰动。人们观赏着,评论着,羡慕极了。晚上,老鼠叼着一截广告纸片回来了,这次它带回来的是“闪光”,夏洛又把这个新词织了上去。新字一出来,主人又吃惊了,记者纷纷赶来,消息马上见了报。秋天到了,来访者仍然络绎不绝,主人一家非常自豪。威尔伯被主人刷洗一新,装进木箱,带到了农展会上。在人们的鼓掌和欢呼声中,威尔伯兴奋地国把好消息告诉了夏洛。夏洛高兴极了,告诉威尔伯这下安全了。可是,夏洛渐渐老了,它费力地把老鼠带回来的“谦虚”这个词织好,感到非常疲倦。因为它快产卵了,生命也即将耗尽了。夏洛用最后的力气对威尔伯说,“他们不会再伤害你了。因为帮助你,让我短暂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 “夏洛,我不让你死!”威尔伯难过地哭起来,它怎么舍得离开亲爱的朋友啊!夏洛产下卵后不久便死去了。威尔伯带着夏洛的卵回到了谷仓的家,盼着小蜘蛛们快出生。它时常望着门框上残破的旧网,怀念着老友。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形容卓越出众,不同一般。( )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2、读下列句子,回答问题。(2分)①“它既聪明又能干,任何苍蝇蚊子都逃不过它织的网。这句话中的“它”是指: 。②“它时常望着门框上残破的旧网,怀念着老友。”这句话中的“它”是指: 。3、短文中,夏洛织出过哪些字样?请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4、读画横线的句子,先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选项(填序号),再写出你的理由。(4分)这句话是夏洛对威尔伯说的,夏洛会用 (A.伤心B.遗憾C.自豪)的语气说。理由是:参考答案一、1、B2、DBCA3、D4、A5、D6、B7、A8、A二、√××√×√×√三、××√√四、1、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 敢于冒险、不怕困难、聪明能干、乐观积极2、美国 马克.吐温 汤姆·索亚和哈克 爱冒险,聪明、机灵3、瑞典 塞尔玛.拉格洛芙 诺贝尔文学奖4、孩子失踪,人们悲痛脱险回家,全镇欢庆 讲述经历,夸张吹嘘看望伙伴,乔埃被封5、梗概 节选 鲁滨逊在岛上克服困难,生活了二十八年,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节选部分写了鲁滨逊初到岛上时的的情景。 五、A.——《草房子》 B——《科学家故事100个》ACB六、1、(1)推荐《西游记》和《哈姆雷特》,其中我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因为他疾恶如仇、敢作敢当、神通广大、聪明活泼。(2)读完《西游记》,我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我也明白了要想做成一件事情,是要克服许多困难的,我们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2、我看到了一个智慧、勇敢的汤姆·索亚。非常顽劣的汤姆和好朋友在深夜目睹凶手杀人之后,由于害怕而躲了起来,但在经过思想斗争后出来指认凶手,并且在后来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的故事。展现了他智慧、勇敢的特点。我们要学习他这种精神。3、(1)成就,功绩 刻苦努力 (2)要注重背诵,注重积累(3)示例:《哈姆雷特》一莎士比亚一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还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貴 4、示例:第三十四章 这一章的题目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很想知道重大秘密是什么,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七、1、C2、示例:鲁滨逊不安于现状,勇于行动,勇于追求,不畏艰险,他是勇敢的代名词。每个正在成长的青少年都应该读读这本书。八、1、C2、D3、示例:该校五年级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不大,超过一半的同学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一般;阅读名著数量偏少,多数同学半年内阅读名著数量不超过5本。培养同学们的阅读兴趣,鼓励同学们大量阅读,还可以定期开展讲故事比赛。九、1、小学生对卡通漫画类读物比较感兴趣。小学生中,喜欢阅读综合性报纸的比例很小,只有5%。2、多开展一些读书交流活动,如读书读报活动。 少读些卡通漫画书,阅读的种类应多样化。3、每天阅读时间 是否做读书笔记十、1、出类拔萃 络绎不绝2、灰蜘蛛夏洛 小猪威尔伯3、“好猪”“真棒”“闪光”“谦虚”。4、C 虽然夏洛快不行了,但它帮助过威尔伯,让自身的价值得以体现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