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基本政治制度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 尊重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自觉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主动参与基层群众自治,丰富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体验 2.能力目标 能够把学习到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解、分析相关政治现象,解决相关政治问题 3 知识目标 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难点: 1. 人民政协的性质、意义2.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2021年两会图片,并提出问题,两会是哪两会,引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引出本节课主题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设计意图】聚焦时政热点激发探索兴趣,既复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新课讲授 环节一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70页运用你的经验,并思考课本提出的中共中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建议,民主党派围绕这一建议积极建言献策,这说明了什么 紧接着这个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中国中国共产党与民族党派怎么合作?民主党派除了材料中提到的还有哪些?开展合作的机构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共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民主党派的概况,同时引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环节二 教师讲解人民政协的性质、爱国统一战线、人民政协的主题,职能及中国共产党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特别强调人民政协的性质, 【设计意图】难点知识重点讲解,让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整体认识,充分掌握课本难点,人民政协的性质是易混知识点,需要特别强调 环节三 通过时事新闻新疆驰援山西的展示,引导学生学思考我国的民族关系,回忆地理常识五大民族自治区,并完成课本第72页探究与分享的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让学生深刻感受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的民族友谊,深刻体会我国的民族关系 环节四 教师重点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特别强调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介绍自治地方的分级和自治机关,着重讲解民族自治机关与中央的关系, 【设计意图】重点知识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让学生做到尊重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自觉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环节五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认真预览课本第74页阅读感悟中图片并谈谈对民主区域自治制度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对图片的预览,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环节六 通过展示图片初步了解了解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引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教师详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形式,并将基层自治组织的运行、职权以导图的形式呈现,最后对基层自治意义进行详细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梳理知识脉络,扎实地掌握重要知识点 环节七 根据课本第77页拓展空间的问题,采访父母及亲友邻居,并试着写一篇小报道。 【设计意图】通过对父母的访谈,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可以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意识,丰富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体验。 环节八 知识框架整理 【设计意图】分解式的学习不利于学生整体感知,为了同学们能够全面的把握和理解本节课设置的知识结构,达到教学目标,最后进行知识小结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读,理解课本的理论问题,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但以上教学设计对学生思想的升华、行动的促成,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还需继续努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