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8.1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共26张ppt内嵌1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8.1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共26张ppt内嵌1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8.1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课标要求:结合对复杂事物的把握,体会辩证思维的特征;
教学目标:
1.掌握形而上学世界观与形而上学思维的实质。
2.领会辩证思维的含义,理解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思维的差异。
3.理解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
4.理解辩证思维整体性、动态性的特征,学会整体性地、动态性地思考问题,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5.掌握辩证思维中的整体性与局部独立性、动态性和静止性之间的关系。
6.把握辩证思维与唯心主义诡辩论之间的根本区别。
科学精神:理解辩证思维的整体性、动态性特征,把握整体性地思维与动态性地思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公共参与:能够进行整体性的辩证思维和动态性思维,进一步形成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的能力。树立辩证思维的意识和自觉性,培养科学思维的品质和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形而上学世界观与形而上学思维的实质,领会辩证思维的含义,理解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理解辩证思维的特征,掌握辩证思维中的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和静止性之间的关系,把握辩证思维与唯心主义诡辩论之间的根本差异。
学习导航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含义+局限性
辩证思维 方式
1.必要性+含义
原因+含义
3.特征
(1)整体性
2.发展历程
(2)动态性
表现
必要性+含义+要求
作用
辩证思维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的辩证性质
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的根本区别+学习辩证思维的意义
利:阿斯旺水坝的建成,控制了水旱灾害,灌溉了农田,
给埃及带来经济社会的发展
弊:下游土地肥力丧失殆尽; 土地开始盐碱化;水质恶化等
形而上学思维
联系、发展、全面
辩证思维
孤立、静止、片面
一.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由于人不可能一步到位地认识客观世界整体的和变化发展的状态,必须把整体对象的各个部分、各种性质相对独立起来,把变化发展的对象相对确定下来,一步一步地进行认识。
形而上学思维的局限性体现在:完全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因而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1、含义:
2、局限性: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世界观、方法论。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盲人摸象
二、辩证思维
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2、必要性:
③补充:防止陷入形而上学思维。
1、含义:
①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着的。P73-1
②认识应该反映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认识事物,不仅要分别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各个阶段以及个别属性,而且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趋势。P73-3(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古代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
柏拉图认为: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就是某种精神或思维的发展过程。指出同与异、大与小、有限和无限、善和恶等范畴都是对立统一的。
(2)近代唯心主义性质的辩证思维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即对立统一
(3)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学说
(4)辩证思维学说丰富深化
3、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
开始自觉、系统研究辩证思维
研究复杂大系统的系统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经历了一个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⑤守株待兔
⑥刻舟求剑
⑦与时俱进
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
(形而上学思维)
(辩证思维)
(形而上学思维)
(形而上学思维)
(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辩证思维?哪些是形而上学思维?
探究与分享
这八大系统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关联,构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整体。
思考:辩证思维有什么特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何体现这些特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体现出辩证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征。载人航天工程总系统是由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八大系统相对独立,各负其责;同时,它们又以丰富多样的方式整合起来,为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根本任务服务。
4、辩证思维的特征
①原因
②含义
③作用(从不同角度理解“整体性”)
任何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①不同事物: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双方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过渡。
(1)、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
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航天工程八大子系统之间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依存的,共同形成总系统。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如果没有航天工程总系统,子系统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总系统的运行离不开八大子系统的相互配合。
既可以把八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也可以把八大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作为整体来考虑。
对应马哲的联系观
②同一个(类)事物: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③事物内部层次:辩证思维的整体是有层次之分的。事物的整体总是相对而言的。辩证思维是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
《吕氏春秋·察今》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阅读上述材料,从思维方式角度谈谈“荆人袭宋”失败的原因。
荆人先前做标记时,河水不深,士兵可以通过。后来水位发生了变化,上涨了很多,荆人还按照旧标记渡河,必然行不通。
从思维方式上看,荆人失败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探究与分享
启示:坚持辩证思维方式的动态性特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①必要性(原因)
②含义
③要求
④作用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
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
(2).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
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只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对应马哲的发展观
(3).辩证思维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的辩证性质
例:古时有个人,借了别人的钱,到期债主来讨债了。欠债人说:“一切都是变化的,借钱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因此,我不欠你的债。”债主发了脾气,打了他,两个人撕扭到了衙门。判官问欠债的人为何不还钱,他又把理由说了一遍。判官问债主为什么动手打人,债主也说:“一切都是变化的,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因此我并未打人。”
欠钱的是过去的我,要讨钱就向过去的我讨吧!
(哲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哲学: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②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
①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
③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辩证思维特征:整体性与动态性
整体性 动态性
区别 原因
要求
作用
特点
联系 认识对象均由要素、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全面的观点、各要素和联系丰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整体角度思考
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不仅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还要想到未来
能科学处理“此”与“彼”、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能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
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
有机统一,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一个电影院里正在放电影,观众席上有几个人高声说话,旁边的一位观众劝他们说:“请你们不要讲话,好吗?”其中一个小伙子倒打一耙说:“嘿嘿,你现在不是也在讲话吗?”
在公共场所看电影时大声说话,妨碍别人看电影,是一种违反起码的社会公德的行为。对这种行 为提出批评是完全正确的。 这位年轻人不但不接受批评,反而指责批评者“也在讲话”,这就把看电影时的“大声讲话”同制止这种行为的“讲话”混为一谈,是纯属故意混淆概念(偷换概念)的诡辩。
诡辩:故意违反逻辑规律和规则的要求,为错误论点作辩护的各种似是而非的论证。常见的诡辩术有偷换概念、偷换论题、捏造论据、机械类比、轻率概括等。
辩证思维强调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这是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也可以看作是辩证思维的一个特征)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诡辩,不是真正的辩证思维。(在实践中你的“讲话”打扰了别人,而我的讲话并未打扰别人)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
5.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的根本区别
6.学习辩证思维的意义
学会辩证思维,我们就能对事物看得全、看得深、看得远、看得活、看得真。辩证思维会使我们充满智慧。
本框小结
一、形而上学思维(含义、局限性)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二、辩证思维
(5)、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的根本区别
(6)、学习辩证思维的意义
(2)必要性
(1)含义
(3)发展历程
(4)特征
1.“刻舟求剑”的愚蠢之处在于用孤立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  )
提示:×。“刻舟求剑”的愚蠢之处在于用静止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
2.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绝对不相容中把握事物。
提示:×。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3.人们对辩证思维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自觉走向自发的过程。(  )
提示:×。人们对辩证思维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
4.整体性思维排斥部分的独立性。(  )
提示:×。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5.动态思维要求把握事物发展的动态性,暂时忽略其静态性。(  )
提示:×。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辩证思维在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6.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
提示:×。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
课堂检测
下面进入:
1、今年春节期间,一部叫《狂飙》的电视剧火爆全网,剧中主角特别喜欢吃的猪脚面同样火出圈。网友们说“这道美食虽然好吃,但做起来一点都不容易”。有关这道美食的评价,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网友说法表明思维具有能动性
②网友这一评断是属于选言判断
③网友们的说法是属于演绎推理
④网友评价体现一定的辩证思维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D
【解析】①④:“这道美食虽然好吃,但做起来一点都不容易”表明思维具有能动性,体现一定的辩证思维,①④正确。
②:网友这一评断属于联言判断,而不是选言判断,②错误。
③:材料未体现演绎推理,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以下成语典故,符合辩证思维方法要求的是( )
A.荆人袭宋 B.以柔克刚 C.刻舟求剑 D.盲人摸象
B
【解析】辩证思维方法,要求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A:荆人袭宋,荆人没有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雍水情况,导致失败,属于形而上学思维,A不符合题意。
B:以柔克刚,坚持了矛盾分析法,符合辩证思维方法的要求,B正确。
C:刻舟求剑的主人公错误地把动的东西看成是静止的东西,没有注意事物的发展变化,属于形而上学的思维,C不符合题意。
D: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属于形而上学思维,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3、人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通常开始和结束时比较积极。因为开始时能看到明显的收益,结束时能看到成功的前景。为避免半途而废,可以运用“小区域原则”。在实现目标的前半段,回顾已经完成的部分,因为它是小区域,剩下的部分是大区域;而过了中间点之后,看还差多少没有完成,因为完成的部分变成了大区域,剩下的部分是小区域。这样﹐以“小区域”激励自己持续行动,实现目标。“小区域原则”
①说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目标的实现起决定性作用
②正确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帮助人们实现预期的目标
③运用了辩证思维方法,引导人们增强持续行动的积极性
④用归纳的方法准确把握了目标分解与行动效率的本质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③④
C
【解析】①:该选项表述不严谨,应为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故①不选。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运用“小区域原则”,可使人增强完成任务的信心,激励自己持续行动,实现目标,故②入选。
③:不管是实现目标的前半段还是后半段,运用“小区域原则”都能使人辩证看待未完成和已完成的工作,从而增强持续行动的积极性,故③入选。
④:由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叫做归纳推理。题干不涉及用归纳的方法,故④不选。故本题选C。
4、整体性和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
②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
③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④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绝不相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解析】①: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的关系,二者之间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因此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①正确。
②③: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因此我们要在辩证思维的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②③正确。
④: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不是绝不相信,④错误。故本题选A。
5、当前,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单纯依靠传统的因果思维,必然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被动境地。应积极利用辩证思维,通过分析研究数据变化所反映的事物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展趋势,去研究问题及其变化的特点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这体现的辩证思维的特征是( )
A.整体性 B.独立性 C.动态性 D.静态性
C
【解析】ABD:材料主要讲述辩证思维的动态性特征,而材料未涉及辩证思维的整体性与独立性以及静态性,ABD不符合题意。
C:当前,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利用辩证思维,通过分析研究数据变化所反映的事物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展趋势,这体现的辩证思维具有动态性,C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该法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黄河保护法坚持系统治理与统筹协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充分反映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关联性,同时统筹农业、工业和社会生活的用水需求:坚持绿色发展与文化传承并重,考虑到黄河流域的产业绿色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黄河保护法强调通过科学创新,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与流域生态系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实践证明,黄河保护法的实施有效加强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为黄河安全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结合材料一,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分析黄河保护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特征的。
①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要求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黄河保护法全面看待山水林田湖草沙、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各要素的联系。
②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要求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黄河保护法既考虑到黄河治理的历史和现状,还看到了黄河流域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强调科学创新。
③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在实践中检验认识。实践证明,黄河保护法的实施,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