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珍爱自己(共22张PPT内嵌视频)课件南大版小学心理健康六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三课珍爱自己(共22张PPT内嵌视频)课件南大版小学心理健康六年级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十三课 珍爱自己
视频:韩国首尔 “梨泰院踩踏事故”全过程
截止11月14日,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共造成158人死亡,196人受伤。
第壹章 生命至上
每个人都是万中无一的盖世英雄
截至9月11日,四川泸定地震已致 93 人遇难、25 人失联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9月05日12时52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
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
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
成都消防救援支队
救援力量集结
救援力量集结
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
拼搏…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1.为什么要珍爱自己(生命至上)?
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
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2022年11月2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34亿剂次,达到了344311.4万剂次。
根据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的介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人均治疗费用为1.7万元,这笔费用65%由医保负担,其余部分由财政负担。
全国派出330多支医疗队,共42000人。将近4000名优秀的军队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光确保生活物资,就耗费了1169亿元,各级防控总资金超过1864亿元。
思考: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抗击新冠疫情值得吗?为什么?
新冠疫苗接种
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泸定地震已接收捐款上亿元
众志成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各界纷纷献出爱心力量,捐赠应急物资和营养物资,支援保障受灾群众生活。
泸定地震发生以后,四川甘孜理塘的丁真立即投身抗震救灾,积极筹备,向地震灾区捐赠十万元的食品、饮用水等相关物资。
③生命至上,并不意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
我们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要自觉地珍
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样。
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②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要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1.为什么珍爱自己?
笔记区
第贰章 休戚与共
视频:中国支援世界各国盘点
中国为什么要支援世界各国?
①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推己及人)
2.如何做到珍爱自己
思考:下述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
漠视生命的表现
②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如何做到珍爱自己
一个个鲜艳的红手印,郑重地按在了请战书上。去年春节,朋友圈里刷屏的不再是丰盛可口的年夜饭,也不是其乐融融的大团圆,而是一封又一封写着“不论生死、不计报酬”的请战书,一个又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红手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一位位白衣天使、一个个中国军人,又一次成为危难面前的最美“逆行者”。
思考:在疫情面前,最美“逆行者”们纷纷请战,主动申请到一线抗击疫情,说明了什么?
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2.如何做到珍爱自己
2.如何做到珍爱自己
①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②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
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笔记区
作为中学生,我们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珍爱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生命呢?请选择
抽烟喝酒
通宵打游戏
在公共场所抽烟
同学发生矛盾大动拳脚时及时阻拦
积极锻炼身体
遵守交通规则
给老人让座
远离毒品
遇到挫折,不放弃生的希望
拓展延伸
第叁章 课堂总结
课堂小结
珍爱自己
生命
至上
休戚
与共
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坚强的、有力量的;崇高的、圣神的。
②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须承认别人生命同样重要。
①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②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
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