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统编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小说,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知人论世,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要了解作品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实现创作意图,品味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欣赏小说不同的风格类型;学习用读书提要或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尝试创作小说。【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之前的同单元小说《祝福》学习,已经掌握了如何从性格和心理特点角度感受和分析人物形象,思考造成主人公不幸命运的社会根源,所以课堂上教师只需强调理清情节发展的脉络,体会林冲是怎样一步步被“逼上梁山”的。但是学生在学习小说如何通过情节的发展中塑造人物性格上有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自然环境(如风雪)描写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作用。【教学目标】梳理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赏析小说情节的高潮部分;概括林冲的性格特点,分析林冲的性格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的;了解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特点,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把握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教学重点:概括林冲的性格特点,分析林冲的性格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的;教学难点:了解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特点,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把握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教学过程】导入激趣播放《好汉歌》。“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林教头”。知人论世通过PPT展示施耐庵的生平、《水游传》的介绍,补充节选文章前的故事情节(相国寺里辱娇妻、白虎堂上设奸计、野猪林中谋性命)、介绍林冲、李小二及林冲和鲁智深、林冲和高俅、陆谦之间的关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出现了哪些重要地点?明确:酒店、草料场按地点概括一下发生了哪些事件,对故事情节有何作用?明确:(序幕)林教头沧州遇旧知(开端)陆虞侯密谋害林冲(发展)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高潮和结局)风雪夜山神庙复仇情节之妙还在于有主线副线的安排,这两条线索是什么?明确:主线:主人公林冲由忍辱苟安到奋起反抗。副线:以高太尉为代表的恶势力对林冲的谋害。运用双线结构有什么好处?明确:主线和副线互相穿插交织,一明一暗,深刻揭示了林冲和以高俅为代表的黑暗势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展现了更加广阔的生活画面,完整地表现了“逼上梁山”的主题。研读文本,鉴赏性格思考林冲的“不出手”与“出手”,从故事情节看人物性格变化。从文中找出林冲的语言、动作描写,进-步体会林冲的性格。1.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明确:(原文)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性格特点)忍辱求安、不思反抗、性格软弱、逆来顺受2.听说陆虞侯又来害自己,林冲有哪些表现?这表明他有怎样的性格?明确:(原文)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他骨肉为泥!....”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性格特点)刚强正直,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得过且过,委曲求全3.陆虞侯等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特点?明确:(原文)“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性格特点)安分守己、随遇而安、听从安排4.林冲听了庙外三人的对话后的反应表现了他什么性格?明确:(原文)“泼贼哪里去!”“奸贼!你待哪里去!”“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性格特点)英勇果敢、愤而抗争探究林冲性格之变1.为什么林冲就不能象血溅鸳鸯楼的武松,拳打镇关西的鲁达那样直接走上反抗道路?(提示: 阶级出身和思想境界)明确:鲁达是出身贫民的下级军官,没有产业,无亲无故,了无牵挂,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更能认清封建社会的黑暗,所以他的反抗意识就强。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优厚的经济待遇,还有美满的家庭,生活优越所以他不可能抛开这一切走上反抗道路。虽然他也对黑暗现实不满发出大丈夫空有一身本领,不遇明主,而屈沉小人之下的牢骚,但他还是想保住现有的一切,即使是发配到沧州,他也要委曲求全挣扎着回去。另外,他也受封建愚忠思想的毒害,反抗意识不强,所以林冲不逼是决不会上梁山的。2.“忍”是林冲人生哲学的核心,他上梁山之前有几次“忍”?明确:第一忍:妻子第一次被调戏,林冲欲打高衙内时却手软;第二忍:妻子第二次被调戏,林冲又忍;第三忍:发配沧州途中,被薛霸、董超折磨,林冲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第四忍:在沧州寻陆谦不见,“自心下慢了”。3.提问:忍是否就等于窝囊?明确:“忍”需要辨证地看。韩信受跨下之辱,张良为老人拾履,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成就一番大业。楚霸王项羽不能忍一时之辱,自刎乌江,天下大业毁于一旦。故古今成大业者必善忍。因此,林冲的“忍”中又有“不忍”,走上反抗之路是一种必然。4.思考:什么让林冲性格实现从 “忍”到 “狠”转化?明确:高俅:步步紧逼,逼上白虎堂,逼到野猪林,逼到草料场的火海。林冲:能忍则忍,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方醒,面对“逼”,“忍”不是办法,唯有“反”才能生存。主题归纳又忍又任的林冲,也被逼的走投无路,愤然反抗,由一只温顺的羊变成了一只凶狠的狼,从反面印证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的道路,体现《水浒传》的主题“官逼民反”。作业布置林冲是《水浒传》中写的最诗意的一个人。郁结的,悲愤的,难解的。既有武夫的刚烈和暴躁,又有儒雅内敛,含而不露的文人气。结合名著《水浒传》的阅读,利用本节课所学去描绘出你心目中的林冲形象。板书设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发展 沧州遇旧 买刀寻敌 草堂交接 血夜复仇性格特点 忍辱求安 愤然怒起 安于现状 嫉恶如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