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飞行棋小游戏 复习课件(1-10课)(希沃版+PDF图片预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下历史·飞行棋小游戏 复习课件(1-10课)(希沃版+PDF图片预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历史1-10课问答题答案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
1.新政协会议通过哪一文件?这一文件有何作用?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_
2.这一会议成功召开的意义?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_
3.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意义?_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
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写清国内和国际意义)?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5.新中国成立后,如何解决西藏问题的?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何标志意义?_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 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
1.抗美援朝起止时间、参战部队、司令员、主要战役?_1950年-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上甘岭战役;
2.列举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以及事迹 _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邱少云,为了部队安全,被敌人炮火燃烧而纹丝不动直至牺牲_
3.抗美援朝的结果?对中国的意义有哪些?_1953年美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_
4.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_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_
第3课 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
1.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原因(背景)?_封建土地所有制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_
2.土地改革开始的时间、颁布的文件、内容?_1950-19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是?_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②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③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4.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不变的是什么?
_从地主私有变成农民私有,所有制(私有制)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953-1957年)
1.“一五计划”的目的、基本任务、起止时间、重点发展的领域?_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人才。1953-1957年,重工业_
2.列举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结合课本P20图写出一桥、两铁路、三公路、四大厂) 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两铁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三公路: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四大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
3.一五计划的结果和意义?_1957年超额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_
4.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种制度有什么作用?_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_
第5课 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1.三大改造指哪三个行业?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三大改造何时完成?其实质是什么?_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_
3.如何理解“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由此,我国进入什么阶段?
_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
4.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指什么?这一创举有何作用?_赎买,实现了和平过渡_
第6课 艰苦探索与建设成就
1.提出要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哪一会议?时间是?_中共八大,1956年_
2.为调整经济发展,我国提出哪八字方针?_调整、巩固、充实、提高_
3.列举1956-1966年的成就?列举这一时期的英雄模范?
_大庆油田、兰新铁路、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4.列举文革时期的成就? _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_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为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的事件是?这一事件的最终结论是?
_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__
2.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
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什么决议?这一文件的通过有何作用?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胜利。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1.1978年农村改革最先在哪一地方展开?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后来形成了哪一制度?
安徽凤阳小岗村,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有何作用?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的提高。
3.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时间是? 中共十四大,1992年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第9课 对外开放
1.1980年,第一批建立的4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分别属于哪个省?
厦门,汕头,深圳,珠海。广东省,福建省
2.列举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
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在哪次会议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中共十三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南方谈话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邓小平的地位?邓小平理论的地位?提出要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的是哪次会议?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它阐明了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中共的指导思想,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共十四大
4.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一结论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共19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