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学科 科学 年级 4 单元 电路课题 点亮小灯泡 执教者教科书 书 名:科学教材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 2020年7月第1版核心概念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教材分析聚焦板块:以情境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于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初步思考。探索板块:通过对于小灯泡、电池、导线三种器材的观察,掌握各个器材的结构、特点。通过连接小灯泡、电池、导线寻找点亮小灯泡的方式。研讨板块:通过对不同连接方式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电路知识,明白想要点亮小灯泡要使整个电流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学情分析点亮小灯泡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于小灯泡,学生似乎是再熟悉不过了,而让学生描述小灯泡的结构时,他们的头脑中就不一定那么清晰了。有的学生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有的学生根本不能点亮小灯泡,他们不知道利用电池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很重要,当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去点亮小灯泡。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学生们将在活动中建立电、电路的基本关联,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并尝试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学习目标科学观念目标1.观察小灯泡,知道小灯泡的结构。2.知道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二)科学思维目标用比较的方法了解小灯泡的结构(三)探究实践目标1.在实验中,能用电源、导线和小灯泡连接多种简单电路。2.能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会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四)态度责任目标在研究电路的过程中,能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掌握小灯泡的各组成部分。学习难点:探索电在装置中是怎样流动的,也就是电流过的路径学习准备学生准备:小灯泡、导线、电池、学习单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习过程学习环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聚焦 (出示手电筒)怎样让手电筒亮起来?为什么安装电池、打开开关能够让手电筒发光呢?(出示小灯泡)思考如何利用导线、电池连接小灯泡是小灯泡发光,完成示意图。 以学生熟悉的手电筒入手,让学生想办法使手电筒亮起来。初步感知手电筒里电池的电就能流过小灯泡的灯丝,小灯泡才会亮起来,也就使手电筒亮了。环节二探索 活动一:观察器材1.观察小灯泡(1)画出生活中见到的小灯泡的样子,并与小灯泡的实际结构做对比。(2)结合课本和小灯泡介绍信掌握小灯泡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2.观察电池(1)观察电池实物,学生说出电池有正负两极。(2)通过描述知道电池的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3.观察导线通过观察发现导线有金属部分、绝缘外皮两部分组成,金属部分能够导电。活动二:点亮小灯泡1.出示活动要求(1)小组分工合作,尝试用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点亮小灯泡。(2)及时在活动单中记录有哪些连接能点亮小灯泡,哪些不能点亮小灯泡。安全提示:短路2.小组分享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小组分享不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寻找其他的连接方式并展示(示意图展示) 通过观察小灯泡的结构,引起学生对小灯泡发光部位和各部分作用的关注,观察电池以及导线的结构以此为基础开展后续“点亮小灯泡”的活动,能有效避免学生进行过多的错误尝试,提高课堂效率。在对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引导学生尝试点亮小灯泡,能够帮助学生建构电路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电在简单电路中如何流动的思考环节三研讨 1.观察四幅连接图观察哪些能够点亮小灯泡,哪些不能点亮小灯泡。2.观察电路图,总结出点亮小灯泡电从电池正极流出讲过小灯泡回到电池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总结:点亮小灯泡需要什么条件?完成练习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如何点亮小灯泡,下节课我们再利用其他器材完善我们的连接,将它连接成完整的简易电路。 通过对多种电路连接图的判断,引导学生应用学到的电路知识,强化学生应对电路和电流的理解。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