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新课标II卷作文“抵达未知之境”审题立意及范文展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新课标II卷作文“抵达未知之境”审题立意及范文展示

资源简介

2024年高考新课标II卷作文“抵达未知之境”审题立意及范文展示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试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写作。例如,正是“未知”背后的“不确定性”,让探索变得迷人,也召唤着人类的好奇心。再如,抵达,意味着不能停留在空想层面,而要有探索的本领和实际行动。又如,抵达之境是上一次探索的终点,也是下一次探索的起点,“不断抵达未知之境”意味着探索永不停歇。阅读材料中蕴含的信息与“抵达未知之境”这一中心语共同形成开放多元的写作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积累进行个性化写作。
新课标II卷的价值导向与新课标I卷相同,但写作要求和作文类型不一样。“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嫦娥四号”“天问一号”,只是个由头,“太空之旅”只是一个比喻。这是属于隐喻式的材料作文,“太空之旅”实际上隐喻人类的认知探索之旅。个体的生命进程和人类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已知到未知从知之少到知之多的探索之旅。这个题目可以从太空之旅写到科学探索之旅、生活历练之旅、认知发展之旅,生命成长之旅等等。这类题目要引申发挥、连类而及地写,不可就事论事,只写“嫦娥四号”“天问一号”探索未知之境。
新课标II卷的关键句是“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联系材料,这句话起码可以引起我们诸多思考:人类有探索未知的欲望,欲望产生行动,行动促进科技;有了科技的加持,人类得以增长智慧;而智慧赋能科技又促使我们抵达更为广大的未知之境。未知变成已知,已知产生新的未知,人类的生命之旅就是生生不息的探索之旅。赫胥黎说过:“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立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可见,对于未知之境的探索,是我们人类的宿命。这是这个题目的命意所在。
新课标II卷的作文题,蕴含着无知与已知、欲望与好奇、科技与探索、职责与使命等观念。可以普遍联系的眼光,分析这些观念之间的关系。
范文展示
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
思想就像是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打开这扇窗,就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你会根据自己所看到的而选择一直走下去。
人生旅途,一定要带着思想上路。思想是一个观念体系,就像我们的行囊,里面装着格局,装着心性,装着智识,装着谋略,装着远见,装着梦想……它支撑着我们一路向前。决定我们能走多远的,是思想。
生活中有一些青少年,由于看不见自己的未来,就自暴自弃,浑浑噩噩,沉迷于游戏,沉迷于网络,或把时光浪费在整天的无所事事上,或在自我放纵的狂欢中寻求刺激。其实,任何一个人的未来都是“未知之境”。本来有清晰的未来的,但会遭遇变故;本来未来模糊不清的,也会走着走着变得清晰。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如果我们每个人的未来都是既定的,每个人都在规定好的轨道上运行,那么生活何来丰富与多彩?何来激情与浪漫?何来趣味与生机?只因为未知,才有未来的无限可能;只因为未知,才有我们的自主发挥。
有些人,担心“未知之境”里左边有狼,右边有虎。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值得提倡,但不可畏惧未来。我们需要做的是把握现在,顺境不飘,逆境不屈,闲境不怠,用坚实的脚步踩出星光大道。如果前方是陷阱,是黑夜,要相信,陷阱也是路途,黑夜也是时光,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披星戴月走过的路,最终将会繁花满地。
对“未知之境”的设想,我们把它叫梦想;对未知之境的规划,我们把它叫蓝图。这样就把未知变成了自己心中的已知。尽管高远,但它像夜空中盛放的烟花,让人艳羡;尽管缥缈,但它像战场上的鼓点,激荡人心。我们要做的是列出时间表,绘制路线图,像日本的山田本一一样,在奔跑的路上定好一个又一个小目标。
“未知之境”虽然在远方,但应该有通往它的方向。如何确定跑的方向,需要认真反思过去的路,大胆探索未来的路。通过评判,搭建起“已知”通往“未知”的桥梁。问自己:有何志趣和特长?身处何种时势与境遇?想清楚:自己是从何处来?又将要到何处去?对“已知之境”刻骨铭心,对“未知之境”从容应对。
这时,我们的“未知之境”就是星辰,就是大海。只要还没抵达,我们可以继续奔跑。到达了一个“未知之境”,就又向另一个“未知之境”出发。不断抵达,不断超越;不断超越,不断抵达。我们在奔跑的过程中,胸有家国情怀,肩负时代使命,把小我升华为大我,那么我们的思想就像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当然,眼睛看到的,脚步不一定能到达,但只要思想高远,即使厄运连连,你已抵达精神世界的诗与远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