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专题18 植物的根及作用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根尖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④区细胞排列不整齐 B.③区细胞排列紧密C.②区细胞体积较大 D.①区细胞内有叶绿体2.如图所示实验主要是为了说明( )A.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 B.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C.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根尖 D.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3.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了无土栽培的尝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装置应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B.甲植株生长得好的原因是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C.土壤浸出液的浓度越高,甲植株生长越好D.向土壤浸出液中通入空气有利于甲植株的生长4.如图为同一根尖四部分细胞结构示意图(显微镜下放大倍数一样),则其中能观察到染色体的是( )A. B.C. D.5.下列有关植物根尖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④处细胞与①处细胞虽然功能不同但是遗传物质相同B.①处的表皮细胞 一部分向外突出,这一特点是与其运输功能相适应的C.③处细胞分裂时,细胞膜最先分裂D.由图可知,此植物的根系为直根系二、填空题6.请分析图示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画面1中根的表述说明它具有 的功能,完成该功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2)神气的叶表达了自己能为其他器官提供有机物,发挥此作用所需的原料是 。(3)茎“罢工”使叶干渴、萎蔫,这是茎中的 停止工作引起的;正常状态下,如果没有叶的蒸腾作用提供动力,茎也难以完成该工作。(4)茎“罢工”使根饥饿难耐,说明茎有输导 的作用。7.(2024·浙江期末)植物体的部分器官结构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D] 区。(2)②是 ,它是气体进出的门户。(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通过叶茎、根的 往下输送。8.(2023八下·滨江期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超级杂交水稻”,并研究出能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1)“超级杂交水稻”的茎不能明显增粗是因为其茎中没有 (填茎的结构名称)。(2)耐盐碱水稻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所生长的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水,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 作用。9.(2023八下·义乌期中)学生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溶液浓度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影响,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A萝卜洞内装上浓盐水,在B萝卜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萝卜洞内液面升降的变化(如图一)。(1)过了12小时后观察发现:A萝卜洞里的水变多,萝卜变软;B萝卜洞里的水则变少,萝卜变硬,那么,此时B萝卜细胞发生了如图二中 (填序号)所示的变化。(2)得出结论:当外界溶液的浓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萝卜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则细胞失水。(3)根据以上实验结论,我们可以解释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水稻的“烧苗”现象,这是因为 。A.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根细胞失水B.土壤温度太高C.水分太多,根无法呼吸D.土壤缺乏足够的营养三、实验探究题10.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两周后观察两棵幼苗的长势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土壤浸出液与蒸馏水的主要区别是 。(2)对甲、乙两试管的幼苗进行比较,生长健壮、叶色浓绿的是 。(3)植物离开土壤能成活吗? 。图中栽培植物的方式也叫 。(4)此实验表明 。(5)如果一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你认为该植株生长过程中缺少含 的无机盐。为了尽量避免土壤板结、污染环境,我们在给植物施肥时应以施用农家肥料为主,配合施用 。11.(2020八下·拱墅开学考)某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取两株萌发不久的水稻幼苗,切去谷粒。把一株浸在蒸馏水中培养,另一株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比较,发现在蒸馏水中培养的稻苗几乎没有长大,又黄又细;另一株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稻苗明显长大,健壮鲜绿。请结合所学知识和题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A.两株稻苗原来生长的状况应基本相同B.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C.有无无机盐是实验设置的唯一变量D.实验装置应放在没有光照的地方(2)该实验的目的是 。(3)实验开始时切去谷粒的目的是 。四、解答题12.如图是根尖的立体结构和平面结构图,识图并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1)①是根尖的 区,它的细胞的细胞壁较 (填“厚”或“薄"),液泡很 (填“大”或“小”) ,所以是根吸收 和 的主要部位。(2)②是根尖的 区,能够较快地生长,因此是根 的主要原因,此处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3)④是根尖的 ,细胞排列 (填“不”或“很”)整齐,具有 作用。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根尖是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主要包括四个区域: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每个区都有其各自的作用。【解答】①是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凸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D 项错误。故选:D2.【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解答】在轴向上,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两株长势相同的同种幼苗,上图减掉根尖,下图不作任何处理,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土壤浸出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上图幼苗萎蔫,下图幼苗生长良好,说明该实验是为了研究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很尖。故选: C .3.【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指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的实验。往往好多因素对实验结果都有影响,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解答】A. 甲、乙两装置应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 ,A正确;B. 甲植株生长得好的原因是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B正确;C.土壤浸出液的浓度越高,甲植株生长越好是错误,土壤浸出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会是失水而死亡,C错误;D. 向土壤浸出液中通入空气有利于甲植株的生长 ,D正确;故答案为:C4.【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解答时可以从根尖的概念、各部分的名称、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A.图A是伸长区细胞,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故不符合题意;B.图B成熟区细胞,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不符合题意;C.图C是分生区细胞。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故符合题意;D.图D是根冠细胞,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①成熟区。【解答】A、④根冠处和①成熟区处细胞都是细胞分化的结果,遗传物质相同,故A正确;B.①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的根毛,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使成熟区成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B错误;C.③分生区细胞分裂时,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故C错误;D.从图中看不出此植物的根系是直根系还是须根系,故D错误。故答案为:A。6.【答案】(1)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毛区(2)二氧化碳和水(3)导管(4)有机物【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解析】【分析】植物体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各部分的作用如下:根:吸收,固着和支持,输导,合成有机物,贮藏和繁殖,分泌茎:输导,支持,贮藏和繁殖,光合作用叶: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能力花:被子植物有性繁殖种子:增殖本种植物,渡过不良生境果实:保护种子,贮藏营养,辅助种子散布【解答】(1)根位于土壤中,能够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石机盐,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成熟区有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叶中含有丰富的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水分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3)茎中有导管,导管能够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如果没有叶的蒸腾作用作用提供动力,茎也难以完成该工作。(4)茎中还有筛管,能够将叶制造的有机物,运输给其他器官。故答案为: (1)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 根毛区 ; (2) 二氧化碳和水 ; (3) 导管 ; (4) 有机物 。7.【答案】(1)根毛(2)气孔(3)筛管【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叶的形态结构【解析】【分析】A是根冠,就有保护作用;B是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C是伸长区,细胞伸长的作用,D是根毛区,是吸收无机盐和水分的主要场所;②是气孔,是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三种气体进出的门户;有机物的运输是靠筛管,运输的方向是由上往下;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靠导管,运输方向是自下往上;【解答】(1)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D]根毛区。(2) ②是气孔,它是气体进出的门户。(3)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通过叶茎、根的筛管往下输送。故答案为:(1)根毛(2)气孔(3)筛管8.【答案】(1)形成层(2)小于;蒸腾【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茎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解析】【分析】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当植物细胞液溶度大于土壤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解答】(1)形成层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所以“超级杂交水稻”的茎不能明显增粗是因为其茎中没有形成层;(2)水往浓度高的地方走,所以耐盐碱水稻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所生长的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水,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故答案为:(1)形成层(2)小于;蒸腾作用9.【答案】(1)①(2)大于(3)A【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解析】【分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会进入到溶液中,反之细胞会吸水,外界的水分会进入到细胞的液泡中【解答】(1)B萝卜洞里的水变少了,说明B萝卜吸水了,因此液泡的体积会变大。(2) 浓盐水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要大,A萝卜洞里的水变,说明A萝卜失水,清水的浓度比细胞液浓度小,B萝卜洞里的水则变少,说明B萝卜吸水了,得出结论: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则细胞失水。(3)施肥过多,肥料溶解在土壤中的水中,使得土壤中的溶液浓度比植物根细胞细胞液浓度高,导致根细胞失水。故答案为(1)① (2)大于 (3)A10.【答案】(1)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可溶性无机盐(2)乙试管的幼苗(3)能;无土栽培(4)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5)氮;化肥【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1.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2.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物质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土壤溶液含有无机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土壤浸出液与蒸馏水的主要区别是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可溶性无机盐。(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用蒸馏水培养的幼苗,生长瘦弱,颜色发黄;用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对甲、乙两试管的幼苗进行比较,生长健壮、叶色浓绿的是乙试管的幼苗。(3)植物离开土壤能成活 。图中栽培植物的方式也叫无土栽培。(4)此实验表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5)如果一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你认为该植株生长过程中缺少含氮的无机盐。为了尽量避免土壤板结、污染环境,我们在给植物施肥时应以施用农家肥料为主,配合施用化肥。11.【答案】(1)D(2)验证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3)防止植物自身产生的无机盐对实验的干扰【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解答】(1)实验中应该控制其他条件,采用控制变量法,唯一不同的条件是有无无机盐,因此它是唯一变量,光照条件并不重要,D符合题意。(2)两组对比,其他条件都相同,一组加入无机盐,另一组则没有加入无机盐,通过对比两组植物生长情况,探究植物的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3)实验开始时切去谷粒的目的是防止植物自身产生的无机盐对实验的干扰。故答案为:(1)D(2)验证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3)防止植物自身产生的无机盐对实验的干扰12.【答案】(1)根毛;薄;大;水分;无机盐(2)伸长;向下生长;细胞呈长方形 ,排列紧密(3)根冠;不;保护【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长约4-6mm,是根中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不论主根、侧根或不定根都具有根尖。根的伸长、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成熟组织的分化以及对重力与光线的反应都发生于这一区域。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毛区)组成。【解答】(1)①是根尖的根毛区,它的细胞的细胞壁较薄,液泡很大,所以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 ②是根尖的伸长区,能够较快地生长,因此是根向下生长的主要原因,此处的细胞结构特点是细胞呈成长方形,排列紧密。(3)④是根尖的根冠,细胞排列不整齐,具有保护作用。故答案为:(1)根毛;薄;大;水分;无机盐;(2)伸长;向下生长;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紧密(3)根冠;不;保护1 / 1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专题18 植物的根及作用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根尖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④区细胞排列不整齐 B.③区细胞排列紧密C.②区细胞体积较大 D.①区细胞内有叶绿体【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根尖是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主要包括四个区域: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每个区都有其各自的作用。【解答】①是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凸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D 项错误。故选:D2.如图所示实验主要是为了说明( )A.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 B.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C.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根尖 D.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解答】在轴向上,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两株长势相同的同种幼苗,上图减掉根尖,下图不作任何处理,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土壤浸出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上图幼苗萎蔫,下图幼苗生长良好,说明该实验是为了研究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很尖。故选: C .3.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了无土栽培的尝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装置应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B.甲植株生长得好的原因是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C.土壤浸出液的浓度越高,甲植株生长越好D.向土壤浸出液中通入空气有利于甲植株的生长【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指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的实验。往往好多因素对实验结果都有影响,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解答】A. 甲、乙两装置应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 ,A正确;B. 甲植株生长得好的原因是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B正确;C.土壤浸出液的浓度越高,甲植株生长越好是错误,土壤浸出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会是失水而死亡,C错误;D. 向土壤浸出液中通入空气有利于甲植株的生长 ,D正确;故答案为:C4.如图为同一根尖四部分细胞结构示意图(显微镜下放大倍数一样),则其中能观察到染色体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解答时可以从根尖的概念、各部分的名称、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A.图A是伸长区细胞,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故不符合题意;B.图B成熟区细胞,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不符合题意;C.图C是分生区细胞。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故符合题意;D.图D是根冠细胞,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下列有关植物根尖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④处细胞与①处细胞虽然功能不同但是遗传物质相同B.①处的表皮细胞 一部分向外突出,这一特点是与其运输功能相适应的C.③处细胞分裂时,细胞膜最先分裂D.由图可知,此植物的根系为直根系【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①成熟区。【解答】A、④根冠处和①成熟区处细胞都是细胞分化的结果,遗传物质相同,故A正确;B.①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的根毛,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使成熟区成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B错误;C.③分生区细胞分裂时,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故C错误;D.从图中看不出此植物的根系是直根系还是须根系,故D错误。故答案为:A。二、填空题6.请分析图示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画面1中根的表述说明它具有 的功能,完成该功能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2)神气的叶表达了自己能为其他器官提供有机物,发挥此作用所需的原料是 。(3)茎“罢工”使叶干渴、萎蔫,这是茎中的 停止工作引起的;正常状态下,如果没有叶的蒸腾作用提供动力,茎也难以完成该工作。(4)茎“罢工”使根饥饿难耐,说明茎有输导 的作用。【答案】(1)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毛区(2)二氧化碳和水(3)导管(4)有机物【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解析】【分析】植物体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各部分的作用如下:根:吸收,固着和支持,输导,合成有机物,贮藏和繁殖,分泌茎:输导,支持,贮藏和繁殖,光合作用叶: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能力花:被子植物有性繁殖种子:增殖本种植物,渡过不良生境果实:保护种子,贮藏营养,辅助种子散布【解答】(1)根位于土壤中,能够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石机盐,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成熟区有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叶中含有丰富的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水分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3)茎中有导管,导管能够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如果没有叶的蒸腾作用作用提供动力,茎也难以完成该工作。(4)茎中还有筛管,能够将叶制造的有机物,运输给其他器官。故答案为: (1)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 根毛区 ; (2) 二氧化碳和水 ; (3) 导管 ; (4) 有机物 。7.(2024·浙江期末)植物体的部分器官结构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D] 区。(2)②是 ,它是气体进出的门户。(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通过叶茎、根的 往下输送。【答案】(1)根毛(2)气孔(3)筛管【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叶的形态结构【解析】【分析】A是根冠,就有保护作用;B是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C是伸长区,细胞伸长的作用,D是根毛区,是吸收无机盐和水分的主要场所;②是气孔,是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三种气体进出的门户;有机物的运输是靠筛管,运输的方向是由上往下;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靠导管,运输方向是自下往上;【解答】(1)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D]根毛区。(2) ②是气孔,它是气体进出的门户。(3)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通过叶茎、根的筛管往下输送。故答案为:(1)根毛(2)气孔(3)筛管8.(2023八下·滨江期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超级杂交水稻”,并研究出能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1)“超级杂交水稻”的茎不能明显增粗是因为其茎中没有 (填茎的结构名称)。(2)耐盐碱水稻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所生长的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水,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 作用。【答案】(1)形成层(2)小于;蒸腾【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茎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解析】【分析】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当植物细胞液溶度大于土壤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解答】(1)形成层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所以“超级杂交水稻”的茎不能明显增粗是因为其茎中没有形成层;(2)水往浓度高的地方走,所以耐盐碱水稻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所生长的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水,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故答案为:(1)形成层(2)小于;蒸腾作用9.(2023八下·义乌期中)学生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溶液浓度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影响,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A萝卜洞内装上浓盐水,在B萝卜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萝卜洞内液面升降的变化(如图一)。(1)过了12小时后观察发现:A萝卜洞里的水变多,萝卜变软;B萝卜洞里的水则变少,萝卜变硬,那么,此时B萝卜细胞发生了如图二中 (填序号)所示的变化。(2)得出结论:当外界溶液的浓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萝卜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则细胞失水。(3)根据以上实验结论,我们可以解释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水稻的“烧苗”现象,这是因为 。A.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根细胞失水B.土壤温度太高C.水分太多,根无法呼吸D.土壤缺乏足够的营养【答案】(1)①(2)大于(3)A【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解析】【分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会进入到溶液中,反之细胞会吸水,外界的水分会进入到细胞的液泡中【解答】(1)B萝卜洞里的水变少了,说明B萝卜吸水了,因此液泡的体积会变大。(2) 浓盐水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要大,A萝卜洞里的水变,说明A萝卜失水,清水的浓度比细胞液浓度小,B萝卜洞里的水则变少,说明B萝卜吸水了,得出结论: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则细胞失水。(3)施肥过多,肥料溶解在土壤中的水中,使得土壤中的溶液浓度比植物根细胞细胞液浓度高,导致根细胞失水。故答案为(1)① (2)大于 (3)A三、实验探究题10.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两周后观察两棵幼苗的长势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土壤浸出液与蒸馏水的主要区别是 。(2)对甲、乙两试管的幼苗进行比较,生长健壮、叶色浓绿的是 。(3)植物离开土壤能成活吗? 。图中栽培植物的方式也叫 。(4)此实验表明 。(5)如果一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你认为该植株生长过程中缺少含 的无机盐。为了尽量避免土壤板结、污染环境,我们在给植物施肥时应以施用农家肥料为主,配合施用 。【答案】(1)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可溶性无机盐(2)乙试管的幼苗(3)能;无土栽培(4)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5)氮;化肥【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1.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2.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物质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土壤溶液含有无机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土壤浸出液与蒸馏水的主要区别是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可溶性无机盐。(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用蒸馏水培养的幼苗,生长瘦弱,颜色发黄;用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对甲、乙两试管的幼苗进行比较,生长健壮、叶色浓绿的是乙试管的幼苗。(3)植物离开土壤能成活 。图中栽培植物的方式也叫无土栽培。(4)此实验表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5)如果一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你认为该植株生长过程中缺少含氮的无机盐。为了尽量避免土壤板结、污染环境,我们在给植物施肥时应以施用农家肥料为主,配合施用化肥。11.(2020八下·拱墅开学考)某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取两株萌发不久的水稻幼苗,切去谷粒。把一株浸在蒸馏水中培养,另一株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比较,发现在蒸馏水中培养的稻苗几乎没有长大,又黄又细;另一株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稻苗明显长大,健壮鲜绿。请结合所学知识和题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A.两株稻苗原来生长的状况应基本相同B.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C.有无无机盐是实验设置的唯一变量D.实验装置应放在没有光照的地方(2)该实验的目的是 。(3)实验开始时切去谷粒的目的是 。【答案】(1)D(2)验证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3)防止植物自身产生的无机盐对实验的干扰【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解答】(1)实验中应该控制其他条件,采用控制变量法,唯一不同的条件是有无无机盐,因此它是唯一变量,光照条件并不重要,D符合题意。(2)两组对比,其他条件都相同,一组加入无机盐,另一组则没有加入无机盐,通过对比两组植物生长情况,探究植物的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3)实验开始时切去谷粒的目的是防止植物自身产生的无机盐对实验的干扰。故答案为:(1)D(2)验证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3)防止植物自身产生的无机盐对实验的干扰四、解答题12.如图是根尖的立体结构和平面结构图,识图并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1)①是根尖的 区,它的细胞的细胞壁较 (填“厚”或“薄"),液泡很 (填“大”或“小”) ,所以是根吸收 和 的主要部位。(2)②是根尖的 区,能够较快地生长,因此是根 的主要原因,此处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3)④是根尖的 ,细胞排列 (填“不”或“很”)整齐,具有 作用。【答案】(1)根毛;薄;大;水分;无机盐(2)伸长;向下生长;细胞呈长方形 ,排列紧密(3)根冠;不;保护【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长约4-6mm,是根中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不论主根、侧根或不定根都具有根尖。根的伸长、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成熟组织的分化以及对重力与光线的反应都发生于这一区域。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毛区)组成。【解答】(1)①是根尖的根毛区,它的细胞的细胞壁较薄,液泡很大,所以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 ②是根尖的伸长区,能够较快地生长,因此是根向下生长的主要原因,此处的细胞结构特点是细胞呈成长方形,排列紧密。(3)④是根尖的根冠,细胞排列不整齐,具有保护作用。故答案为:(1)根毛;薄;大;水分;无机盐;(2)伸长;向下生长;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紧密(3)根冠;不;保护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专题18 植物的根及作用(学生版).docx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专题18 植物的根及作用(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