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应用下的问题与答案”写作指导及范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应用下的问题与答案”写作指导及范文

资源简介

2024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应用下的问题与答案”写作指导及范文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分析
材料关注的是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对于当下生活的影响,命题紧扣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从而正确的指导自己的生活。命题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相对以往的命题形式,这也是一个创新。对于我们今后作文的模拟命题来讲,此次作文命制有以下启发:①要有宏观视角,对当下生活做整体把握,要关注事件背后的人文思考;②问题要精简,内涵要丰富。问题是个引子,要让写作者有话可说,给写作者留下丰富的写作空间。
写作分析
这个题目如何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首先应该明确回答题目之问,当然,回答要有技巧,要避免直白;第二,问题要具体,不能泛泛而谈。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不要罗列事件,要有整体视角;第三,如何看待这些问题,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解决之道。如果你的作文能很好地回答以上问题,语言表达也能过关,应该获得不错的分数。至于文章的形式,那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
科学审题
抓关键词:问题与答案
抓内涵:问题是人类探索世界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这些问题推动人类进步。
抓多关键词辩证关系:互联网时代问题与答案的关系。
抓时代背景:互联网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
抓思维与写作重点:问题是否越来越少。
抓情景任务:当代青年的联想和思考。
思维拓展
客观上一些人的问题越来越少了,但不是因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而是因为我们缺乏了探索精神,缺乏了思维力。
百年变局,科技时代,问题不是少了,而是多了,需要我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科学发展需要问题引导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需要问题导向
人类发展需要问题促进
高分素材
金句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陈献章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巴尔扎克
高分人物素材
屈原与《天问》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屈原善于提出问题,提高中国文学的思维深度。
张衡与地动仪
东汉科学家张衡善于提出地震问题,推动中国天文地理进步,发明了地动仪。
商鞅与变法
国何以强?民何以富?谁能统一中国?战国时代商鞅提出尖锐问题,并进行变法,促进了中国的强大。
李斯与《谏逐客书》
李斯对逐客令提出疑问,并帮助秦王改正错误政策,有利于秦国一同天下。
范文3篇
浮舟问海,立足复兴
百年变局,互联网普及,人工智能运用,问题越来越少了吗?是简单问题的答案越来越好找了,是我们对很多问题视而不见了,是我们探索问题的能力减弱了。时代需要吾辈青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拥有更强的探索能力,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浮舟问海,立足于民族复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互联网普及与人工智能运用有助于我们发现更多问题。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发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普及,越来越容易获得答案,也需要我们越来越遵守法律。君不见网红凭借《诺言》成名,却陷入了版权纠纷;君不见薇娅凭借互联网成名,却触犯了国家法律;君不见一些明星发布不当言论,却暴露出历史无知的问题。我们站在互联网巨人之肩,是为了让我们发现更多问题,让我们学习更多知识,遵守国家法律,成为对民族复兴有用的人才。
新竹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人工智能不能代替人类思考,我们需要提出更多问题。
学而不问则罔,问而不学则殆。人工智能可以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但不能取代我们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要做工具的主人,多向历史人物学习。我们应该在学习上学习孔子“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的质疑精神,多提出问题,促进学业;我们应该学习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探索提问精神,提高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能力;我们应该学习商鞅观察社会提出问题变法图强的能力,为社会进步民族复兴做出贡献。吾辈青年要做人工智能的主人,抛弃懒汉思想。多提出问题,多认知学习、认知社会,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百年变局,要求我们独立创新,需要我们有原创能力,需要我们提出更多问题。
十年饮冰,未凉热血。百年变局,青年的责任是民族复兴,民族复兴需要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需要我们有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没有瓦特对茶壶蒸汽的疑问,怎会有蒸汽机的发明?没有牛顿对苹果落地的疑问,怎会有万有引力理论的提出?没有对苏联模式的疑问,怎会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没有对西方发展道路的质疑,怎会有中国式现代化高价值的探索。有了互联网,我们获得了成长靠奋斗的答案,我们又提出需要有创新精神的问题;有了人工智能,我们工作更便捷,我们又提出了人工智能+的问题;有了对世界的观察,我们又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百年变局,我们的问题不是少了,我们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更多了。
百年变局,吾辈青年应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问题意识,有“直挂云帆济沧海”解决问题的坚持,有“强国有我,舍我其谁”的时代担当。成为好问能手,成为时代栋梁,浮舟问海,立足复兴。
风物长宜放眼量
看书,聊天,追剧,购物,导航 ……一机在手,尽在“掌握”;无人机快送,自动驾驶,万物互联……智能生活,一键启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开启了全新的生活模式,拥抱者有之,忧虑者有之。毋庸讳言,新模式催生诸多新问题,但无需杞人忧天,风物长宜放眼量!
变革之下,观念必然遭受挑战。
今天谁如果拿马车和火车赛跑,肯定会遭到大家的嘲笑,但是在蒸汽机诞生的时代,这却是真实的一幕。新生事物必然遭受质疑,而质疑也促使新生事物更加完善。对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保持谨慎态度无可厚非,而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则大可不必。敞开观念的窗户,让阳光照进来,不必回避问题,也无需畏惧,要相信,变化才是发展的主旋律,观望与徘徊必然被时代抛弃。
变革之下,挑战与机遇同在。
网络小说已火到海外,而传统纸媒则难掩落寞;一场直播带货,收入动辄千万,相比之下,传统的实体店铺则黯然失色。新模式催生新业态,与其抱怨、恐惧,不如主动改变。借助互联网,淄博烧烤,贵州村超,冰雪尔滨火出天际,给经济内循环注入新的活力。携手董宇辉,《人民文学》一场直播创造了1700余万的销售额。发现问题固然可喜,抓住机遇尤其可贵。成功属于勇者,等待犹豫只能错失良机。
变革之下,创新与约束并重。
AI写作会不会导致人类思维钝化?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是否会导致失业潮?大数据的精准推送会不会操控人类的思想?这种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社会是一个整体,一枝动百枝摇,创新与约束并重,发展与安全兼顾,社会才会行稳致远。否则,只关注创新,一味追求速度,奔车朽索,必致倾覆。我们在享受互联网、人工智能带来的方便快捷的便利同时,也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用道德伦理和制度法律来约束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才能保证其长久而健康的发展。
问题是发展的必然,只看到问题而会略优势,或者只看到优势而忽略问题,都是片面而不可取的。直面问题,积极面对,合理调整,问题也会变成发展的契机。面对种种的新生问题,不必焦虑,不必恐惧,更不能拒绝发展,风物长宜放眼量,着眼长远,着力当下,积极调整,大胆创新,相信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我们的明天会更进步、更美好!
智能不息 问题不止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新时代结晶,脑机接口技术让“失语”瘫痪患者实现沟通自由;科大讯飞实现教育贫困山区教育公平;应用人工智能设备终端实行无人机喷撒农药、灌溉。人工智能能让棘手的问题得到解答,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我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少呢?答案是否定的。
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延伸,它是基于大数据下的“理性化”,无法取代人类的“感性化”,毕竟,人工智能的前缀依然是“人工”。ChatGPT可以模仿王勃的写作风格却模拟不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优美意境;人工智能能大大减少论文资料的收集时间,但是它却无法取代科研的主体;车间流水线上的机器人能不间断工作却仍然需要人为操控;相机没有成为独立的画家追求美的阻碍;Sora的运用也不是创意无限的电影人的威胁。人工智能是能够给人类提供便利与光亮的同伴,而不是帮助我们彻底消除相关问题的盾牌。
一个问题解决并不意味着能杜绝新问题出现,自动驾驶的汽车会加大道路安全隐患;无人经营的智能化超市和流水线车间能导致大量人员失业给政府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如若人工智能大量运用在武器上,未来的战争会更可怕,若文化产品、艺术作品等交由机器处理,那人类几千年的文化终会变得苍白虚无,人类文明也定会走向空洞和绝境.....我们对世界的探索永无止境,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且不可遏止的。
人类的问题绝对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而变得更少,问题都是相对存在的,内燃机解决了蒸汽机高效问题但就也因此出现环保问题,而人类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工业革命的前进步伐;智能家电能在安全低碳的同时也会存在兼容性差的问题,人们也并未就此而减少对智能家电的狂热。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不能在制造问题的层面去解决问题!”不论是在解决还是出现问题的过程,我们需要保持自主意识,让“问题”为我所用。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的便利也不过度依赖科技,不因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解决的旧问题过度忘我也不为出现的新问题所困扰。
向高山攀登,而不止于高山;向深海探索,而不止于深海。智能时代也是人机合作发展的新起点,“问题”不再是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