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1.半坡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位于陕西西安东郊。以下图片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A.司母戊鼎 B.干栏式建筑复原图C.猪纹陶钵 D.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2.下图反映的是汉朝初期出现的严重社会问题,对此汉武帝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A.实施“推恩令” B.推行郡国制C.实行盐铁专卖 D.独尊儒术3.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强化。下列属于明太祖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有 (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②实行行省制度,设立东厂③废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④大兴文字狱,设立军机处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4.右图所示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时期的某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的实质是(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C.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5.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该材料反映的事件取得胜利的表现有 ( )①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 ②上海、南京等地工人罢工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④释放被捕学生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6.照片定格历史瞬间。下列四幅图片最能体现的是 ( )A.局部抗战 B.正面战场抗战 C.敌后战场抗战 D.全民族抗战7.从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元,社会物资全面紧缺,企业活力荡然无存。为了应对这种不利的局面,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工商业改造,进行公私合营 B.“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C.包产到户,调动生产积极性 D.政企分开,增强企业的活力8.科技成果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下列是我国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按取得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辽宁舰”交接入列③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④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③②①④9.《汉谟拉比法典》作为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其确立了很多原则并为西亚古代文明所沿用。下列哪一原则出自该法典 ( )A.民主政治 B.自然法至上 C.同态复仇 D.君轻民贵10.下面漫画反映了17世纪英国国王和议会之间的斗争,这场斗争最终的结果是 ( )A.国王取得胜利,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B.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C.国王和议会达成和解,国王具有税收权 D.议会取得胜利,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1.1862年9月,联邦在惨烈的安蒂特姆战役中取得首次胜利。随后,林肯起草了其最为著名、名垂青史的行政命令,让战争与国家方向发生永久性改变。1863年1月1日,该命令以法律手段,在联盟国一定区域(至少在文件记录上)解放了约350万非裔美国奴隶,尤其是那些仍处于叛军控制之下的州。“该命令”的直接影响是 ( )A.调动了农民参军积极性 B.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C.扩大了联邦军队的兵源 D.清除了资本主义障碍12.《国家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三重镜像——“见山是山,界限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由“界限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新中国建立 B.欧盟成立 C.两极对峙 D.苏联解体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计36分)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A 秦长城 图B 明长城示意图(1)材料一图A所示,秦长城西起①处_______,东到辽东;(1分)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给契丹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10 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1分)图B所示,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______(民族)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1分)明朝还在长城沿线的重要位置上修建关城,著名的有②处的______,是重要的防御据点和关卡(1分)材料二清代,随着大一统局面的日益巩固,长城的军事功能日趋弱化,并逐渐转变为民族融合的纽带……长城关口驿站系统的形成,使得中央能够及时将政令传达至藩部,促进了长城南北的联络和融合。清朝规定,蒙古诸部出入中原皆需经长城关口,一些互市贸易就在长城关口或其附近开展,全国贸易市场正在形成。——摘编自邓涛《长城是清代民族融合的纽带》(2)依据材料二,指出清代长城“逐渐转变为民族融合的纽带”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清代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的贡献。(2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一论断的认识。(2分)14.(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A 纺纱机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首发于棉纺织业,随后便迅速扩及整个轻工业、动力工业、交通业……工业革命后,大机器所生产的产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大机器工业成了英国争夺新市场的强大武器。英国在世界工业、贸易及金融中处于垄断地位,成了“世界工厂”。——摘编自韩忠富《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与英国工业革命》(1)图A机器是谁发明的?(1分)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2分)(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材料二图B 美国、日本及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二战期间,由于防战备战的需要,美国全力开动国家机器,成为世界的兵工厂,供应着各国急需的各种军需及生活物资,由此美国出现了战时经济繁荣……战后美国在罗斯福新政所取得的经济基础上,国内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发展驱动力下降。基于这种时代发展的经济背景,美国人开始思考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摘编自周文《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以石油工业的兴起为例》①说出图B体现的历史信息。(1分)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期间及战后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2分)并说明美国“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含义。(1分)材料三二战后,1955年至1960年日本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8.5%,1960年至1965年为9.8%,1965年至1970年为11.8%,日本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日本紧紧抓住科技革命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新技术……教育经费在政府的预算中所占比重已超过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美国又从“特需”订货等方面给予经济扶植。——摘编自王博《战后日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②依据材料三,说出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2分)分析日本经济崛起的影响。(1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1分)综上所述,谈谈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对我国有哪些借鉴?(2分)15.(15分)上海的变迁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缩影。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开放通商 发展图存】材料一图A 鸦片战争形势图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和洋务派兴办的近代企业的刺激引导启发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了。最早诞生的一批民族工业主要分布于沿海的广东、天津、上海等地,其代表有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等。而且几乎全是轻工业,重工业极少。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刚处于摇篮期的民族资本主义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摘编自刘强《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崎岖发展道路》(1)写出材料一图A中①处城市名称。(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分)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2分)【思想解放 进步先声】材料二图B 上海的《时务报》上海小组是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它最先开辟了以《新青年》杂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而且其小组成员也不断展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翻译、阐释、教学和论争。其正式成立之后,又联络、发起成立了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和组织筹备了中共“一大”的召开。——摘编自杨起予《上海小组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轫》(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图B报纸宣传的新思想?(1分)依据材料二,概括“上海小组”发挥的作用。(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意义。(1分)【开放发展 合作共赢】材料三图C 浦东新区在上海市的位置时间 外交成就2001年6月 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01年10月 中国成功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2001年11月 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图D(3)指出材料三图C新区建立的时间。(1分)依据图C,分析浦东新区发展的地理区位优势。(1分)依据图D,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中国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的原因。(2分)【自由贸易 向海图强】材料四 2018年10月,自贸区建设五周年之际,总书记指示:“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上海自贸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播撒的改革“良种”持续迎来好收成。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高起点推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加速孕育……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摘编自新华社《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上海篇:通江达海向未来》(2022-06-25)(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上海自贸区的发展顺应了新时代发展的哪些要求?(2分)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1分,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A A A C D D A C B C D13.(1)临洮;耶律阿保机;蒙古;山海关。(4分)(2)原因:清代大一统局面巩固,长城军事功能弱化;长城关口驿站系统形成,促进了南北各民族的交往与交融;长城关口及附近的各民族互市贸易促进了全国贸易市场的形成。(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贡献:设置台湾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设立噶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在新疆各地驻军并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史论结合方可得2分,只答史实或结论得1分)(3)认识: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长城逐渐从军事防御功能演变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交融,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4.(1)人物:哈格里夫斯。(1分)特点:发源于棉纺织业;迅速扩展到其他行业。(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了英国出口贸易和大机器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建立了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2)①信息:二战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较大,远超日本和欧共体。(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原因:二战期间的各国急需的军需及生活物资生产推动美国战时经济繁荣;罗斯福新政推动美国国内生产力的发展;二战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推动了经济的繁荣。(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含义: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1分)②特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原因: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引进先进技术;重视教育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美国各方面的经济扶植;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影响:增强了日本的经济实力,提高了国际地位;随着经济发展,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强烈,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邻国的关注和不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3)趋势:经济全球化。(1分)借鉴: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依据本国的实际国情适时调整;我国要积极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发展经验,创新科技、重视教育,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我国要坚持改革开放,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15.(1)城市名称:上海。(1分)影响: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进程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特点: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极少;面临帝国主义的威胁,发展艰难。(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2)新思想:维新变法。(1分)作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展与壮大;积极筹备中共一大的召开,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组织基础。(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意义:宣告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分)(3)时间:1990年。(1分)地理区位优势:浦东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交通便捷,腹地广阔;靠近港口,货运优势明显。(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积极拓展多边外交,积极参加和承办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4)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主题名称:百年巨变 上海启航;百年中国 上海印记。(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