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近代史周年考点 (1839)林则徐虎门销烟185周年【考点】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林则徐禁烟1、原因:(1)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品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非斥,严重滞销,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2)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推残鸦片吸食者的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2、过程(1)开始: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2)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3、意义:虎门销烟是屮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鸦片战争4、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保护鸦片贸易。(2)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5、失败原因:清朝统治者大多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经济落后;武器装备落后。6、结果: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结束。(1)《南京条约》的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五口通商);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协定关税)。(2)《南京条约》的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3)《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4)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8、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6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60周年【考点】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1、太平天国的运动(19世纪五六年代的一场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进军路线:金田 永安 武汉 南京过程:1851年洪秀全在桂平金田起义 1856内讧 1864年失败(以天京陷落为标志)策略 :①北伐:要推翻清朝统治(孤军奋战-失败)②东征: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胜利)③西征:巩固革命大本营。(胜利)思想 ①太平天国定都以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无处不均,无年不饱暖”的理想社会。②后期洪仁干编写了《资政新篇》-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战争环境,无法实行。但带有发展资本主义的先进性。注: ①1856年秋是太平天国极盛时期,其主要原因不包括“顺应历史潮流”因为当时的潮流是资本主义。②《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了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的社会主张。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斗争相比,在反封建斗争方面最突出的一点。④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最主要是其制定了比较完整革命纲领,而不是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⑤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体现的时代特点有:被中外联合绞杀;《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太平天国运动“新”特点:①肩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②提出了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③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1884)新疆建省140周年【考点】2022年课标:了解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①力主收复新疆;②1876年,率领清军分路进入新疆,先后收复乌鲁木齐、吐鲁番、南疆;③协助曾纪泽收复伊犁;④1884年,清政府根据他的建议,设立新疆行省。.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的原因①战略方针正确,清军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符合当时形势特点,清军深入不毛之地,缺乏后援,供给困难等客观不利因素,决定清军只能步步为营,稳战必胜;②收复新疆是正义之举,因而得到新疆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参与;③清军采取了正确的民族政策;④广大清军爱国士卒英勇抗战。(1894)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30周年【考点】2022年新课标: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内容;初步认识《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①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加紧对外扩张。②过程:1894年,日本在丰岛海面挑起战争,黄海海战中国失去对黄海的制海权。③结果: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④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894)兴中会成立130周年【考点】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辛亥革命①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②1911年10月10日,发起武昌起义,清朝统治土崩瓦解。③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④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⑤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前提,即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民权主义:民权主义是核心,即开展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民生主义是补充发展,即核定地价,平均地权。注: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帝的口号,也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注:①新三民主义虽然提出了反帝的纲领,但国民党政府没有真正的贯彻与执行,不敢放手发动广大民众,不能实行彻底的土地革命政策。②三大政策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是在新三民主义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基础,不是“三大政策”。补充:①辛亥革命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中的“欢呼”实质是指中华民国的建立。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和宪法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其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制体制。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主要目的是维护民主共和。④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当时康有为在北京发动了“公车上书”,而孙中山发动了广州起义,但当时中国没有选择孙中山的革命道路,而是选择了康有为的政治改良运动。主要原因是封建统治当时还根深蒂固,而不是改良运动更适合中国国情,因为当时走资本主义道路都不适合国情。(1919)五四运动爆发105周年【考点】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由于一战期后,日、英等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人民反帝的情绪高涨而暴发了这一次的爱国运动,主要以“爱国”为核心,标着中国新主义革命的开始。导火线是巴黎会议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北京大学的三千名学生举行游行示威,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签字”等口号。他们一致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崇祥与陆宗舆。新旧民主革命地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封半殖地社会层面上。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地封建统治。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地范畴。不同点:领导的力量:旧的是资产阶级,新的是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上:旧的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与民主共和的思想,新的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前途上:旧的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的是在先完成民主革命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所属的性质:旧的是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的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注: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独立地登上历史舞台,实质是指工人阶级自觉地担负起革命的责任。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其姿态”实质是指具有彻底反帝反封的特点。3)彻夜地反帝反封十五四运动最大地特点之一。4)罢免曹汝霖,张崇祥与陆宗舆等卖国贼十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地标志。(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建立100周年【考点】2022年新课标: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1924年 国民党一大(广州)①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②意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1.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2.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合作形式是什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3.国共第一次合作有哪些成果?建立黄埔军校、进行了北伐战争4.黄埔军校的建立有什么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5.北伐战争中有哪些著名的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战役6.北伐战争消灭了哪两个军阀的势力?吴佩孚、孙传芳7.北伐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34)红军长征开始90周年【考点】2022年新课标: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1.中国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事件是什么?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哪次会议上,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遵义会议。2.遵义会议的意义是什么?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及其危机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3.长征中,哪一事件使红军打乱了敌人的追缴计划?四渡赤水。4.长征中,哪一事件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巧渡金沙江。5.长征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会宁会师。6.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7.长征精神的含义是什么?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1949)北平和平解放75周年;渡江战役、南京解放75周年【考点】2022新课标:通过了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知道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如何调整土地政策?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2.中共进行土地改革的法律文献(依据)是什么?《中国土地法大纲》。3.中共进行的土改的内容是什么?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4.土地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5.解放战争中,标志着中共进入战略进攻的事件是什么?(国共第二次分裂期间的转折性事件是什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6.使东北全境解放的战役是什么?辽沈战役。7.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的战役是什么?淮海战役。8.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什么?平津战役。9.三大战役的影响是什么?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0.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949年4月,解放南京。(194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75周年【考点】2022新课标:通过了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知道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规定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全会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指出用乡村包围城市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