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期末专项复习题 (1)(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期末专项复习题 (1)(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期末专项复习题
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
一、选择题(21分)
1.下列各式中,( )是比例。
A.∶ B. C.∶∶ D.∶
2.用,,,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是( )。
A. B. C.
3.下列选项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的是( )。
A.人的年龄与体重 B.路程一定,时间与速度
C.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 D.分子一定,分母与分数值
4.要在长、宽的长方形纸上画出长、宽的操场平面图,比例尺选择( )比较合适。
A.∶ B.∶ C.∶ D.∶
5.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扩大到原来的倍,实际距离( )。
A.缩小到原来的 B.扩大到原来的倍
C.不变 D.缩小到原来的
6.如图,把三角形按∶的比缩小后,得到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 )。

A.厘米、厘米、厘米 B.厘米、厘米、厘米
C.厘米、厘米、厘米 D.厘米、厘米、厘米
7.利群小学报名参加合唱团的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录取的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未录取的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有人未录取,一共录取了( )。
A.人 B.人 C.人 D.85
二、判断题(10分)
8.如果,那么。( )
9.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 )
10.食堂进煤总量一定,每天烧的吨数和烧的天数成反比例。( )
11.一幅图的比例尺是。( )
12.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有变。( )
三、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3. ( )( )( )(用小数表示)
14.用的四个因数组成一个比例: ( )。
15.已知和成正比例,且,请把表格填完整。


16.把数值比例尺∶改写为线段比例尺是( ),如果图上距离是厘米,实际距离是( )千米;如果实际距离是千米,图上距离是( )厘米。
17.把一个图形的每条边扩大到原来的倍,就是把这个图形按( )的比放大;把一个图形的每条边缩小到原来的,就是把这个图形按( )的比缩小。
18.右图是车模展览的两个汽车模型,左边的汽车模型长厘米,右边的汽车模型长( )厘米。
19.同学们用一批彩纸做彩旗,如果每面彩旗用的彩纸,这些彩纸一共可以做面彩旗;如果每面彩旗用的彩纸,这些彩纸一共可以做( )面彩旗。
四、解比例(16分)
20.
(1)∶∶ (2)∶
(3)∶∶ (4)
五、操作题(8分)
21.画出图按∶缩小后的图形,画出图按∶放大后的图形。

六、用比例解决问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24分)
22.农场收割小麦,前天收割了公顷.照这样计算,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
23.学校组织学生栽树, 一共要栽棵,已栽的和未栽的棵数之比是,还剩多少棵树没有栽?

24.下午时,在迎客松前测得壮壮的影长是,迎客松高,壮壮的身高为。此时迎客松的影长是多少米?
25.在一幅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在另一幅比例尺是的地图上,这两个城市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2.C
【解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分别判断三个选项是否满足“內项积等于外项积”,。
故选。
3.C
4.C
5.B
6.C
7.B
【解析】“未录取的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有人未录取”,所以未录取男生与女生人数分别是(人),(人)。
因为“录取的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设录取的男生与女生人数分别为,。
根据题意得,




解得。
共录取了(人)。
故选。
8.对
9.对
【解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
10.对
【解析】每天烧的吨数烧的天数进煤总量(定值),乘积一定的两个量成反比例。
11.错
12.对
13.;;;
14.∶∶(答案不唯一)
15.;;;;;
16.;;
17.∶;∶
18.
【解析】由图可知,左边的汽车模型长度占个小格,右边的汽车模型长度占个小格,所以两车的长度比为∶已知左边的汽车模型长厘米,设右边的汽车模型长厘米,列出比例方程为解得所以右边的汽车模型长厘米。
19.
20.(1)
(2)
(3)
(4)
21.
22.解:设天可以收割公顷,
::,


答:天可以收割公顷.
【解析】根据每天收割小麦的公顷数一定,即工作效率一定,可以知道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成正比例,由此列式解答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先判断哪两种相关联量成何比例,然后列式解答即可.
23.解:设还剩棵树没有栽。


答:还剩棵树没有栽。
24.解:设此时迎客松的影长是。


25.(厘米)
(厘米)
答:这两个城市的图上距离是厘米。
【解析】根据第一幅地图所给出的比例尺,以及图上距离,先求出甲、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再根据第二幅地图所给出的比例尺,根据公式求出图上距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