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2课时实验: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学习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理解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作用机制。【探究·实践】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导致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目的要求材料:蒜或洋葱(均为二倍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16)。用具:培养皿,滤纸,纱布,烧杯,镊子,剪刀,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冰箱。药品:卡诺氏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甲紫(旧称龙胆紫)溶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探究·实践】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材料用具【探究·实践】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方法步骤①诱导培养将蒜(或洋葱)在冰箱冷藏室内(__℃)放置一周;取出后,将蒜放在装满清水的容器上方,让蒜的底部接触水面,于室温(约____℃)进行培养;待蒜长出约___cm长的不定根时,将_________放入冰箱冷藏室内,诱导培养________h;4251整个装置48-7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_____cm,放入_________中浸泡______h,以__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冲洗____次;0.5-1卡诺氏液0.5-1固定细胞形态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2诱导培养→固定→制片→观察。②固定【探究·实践】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方法步骤③制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个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目的:漂洗目的:染色目的:制片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能使染色体着色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诱导培养→固定→制片→观察。【探究·实践】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方法步骤④观察诱导培养→固定→制片→观察。低温诱导 72 h对照先用________寻找染色体形态好的分裂象;视野中既有__________________,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认某个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后,再用________观察。低倍镜正常的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高倍镜【探究·实践】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讨论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可能都与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有关,着丝粒分裂后没有纺锤体的牵引作用,因而不能将染色体拉向细胞的两极,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缺失引起变异。缺失果蝇缺刻翅的形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增加(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变异。正常眼棒状眼举例:果蝇棒状眼的形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变异。易位果蝇花斑眼的形成正常眼花斑眼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图解区别 位置原理观察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比较染色体易位与交叉互换染色体易位交叉互换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的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变异。倒位果蝇卷翅的形成正常翅卷翅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性状的变异。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结果1.下图是一个正常染色体上基因序列的示意图,染色体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可能发生结构变异。下列属于染色体缺失的是( )C课堂练习A. B.C. D.课堂练习2.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A. 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 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 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C课堂练习A3.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温诱导能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B. 改良苯酚品红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C. 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酒精 D. 该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纺锤体的结构谢谢观看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