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基础练习 部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基础练习 部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
一、单选题
1.合乎逻辑的思维要求明确概念、准确判断、正确推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有些教师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换质位后可推出有些非师范毕业的不是教师
②这是一次理性的科学预测,既不能算成功,也不能算不成功——违反了思维的明确性
③面对困难,要么战而胜之,要么被困难吓倒——该判断选言支至少有一真,也可以同真
④只有成绩优异,才能考上理想大学——可推知如果成绩不优异,那么考不上理想大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复合判断由 组成。( )
A.主项和谓项 B.前件和后件
C.支判断和联结项 D.关系项与关系者项
3.李明、张宁和刘宇三位男同学各有一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妹妹。周末六人约好一起进行羽毛球混合双打比赛(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组队参赛),并且兄妹二人不许组队。第一局由李明和小华对阵刘宇和小红,第二局由刘宇和小林对阵李明和张宁的妹妹。由此可知( )
①李明的妹妹是小红,张宁的妹妹是小林
②张宁的妹妹或者是小红,或者是小华
③张宁的妹妹一定是小红,不会是小华
④若李明的妹妹是小红,则张宁的妹妹是小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依据判断的质,性质判断又分为( )
①肯定判断
②否定判断
③全称判断
④单称判断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5.新冠疫情爆发后,关于病毒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源有两种不同观点,要么源于自然界,要么源于人工合成。202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听取仔细研究过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和病毒本身的专家意见,确定新冠病毒源于自然界,排除人工合成。对上述材料蕴含的推理认识正确的是( )
A.推理错误,是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B.推理正确,是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C.推理错误,是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D.推理正确,是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6.方同学在参观了纪念馆后发出如下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下与方同学的意思相同的是( )
①只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新时代要发展,或者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或者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如果我国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到真正落实,就说明我国坚持了党的全面领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判断是( )21·cn·jy·com
A.假言判断 B.选言判断 C.关系判断 D.联言判断
8.2024年3月, http: / / www.21cnjy.com )平总书记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考察时进一步强调,学校要立德树人,就要上好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明德知耻,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以此判断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来源:21cnj*y.co*m】
①如果学校不能上好思政课,就不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②如果学校上好了思政课,那么就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③如果学校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则一定上好了思政课
④如果学校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那肯定没上好思政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里的出卷人、答卷人、阅卷人( )
①是以下定义的方式体现出来的
②兼具对称性关系和传递性关系
③反映了时代、党和人民的关系
④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和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下列语句不表达同一判断的是( )(深度解析)
A.“意志坚强的人不怕失败!”和“意志坚强的人难道怕失败吗?”
B.“空气污染的问题不能不解决。”和“空气污染的问题是该解决了。”
C.“他确实不想再待在上海了。”和“他为什么不想再待在上海了?”
D.“机动车冒黑烟就应该重罚!”和“机动车冒黑烟难道不应该重罚吗?”
二、填空题
11.假言判断的结构:
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 的两个判断组成。
12.判断的基本特征
(1)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 ,二是 。
(2)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具有真假之分。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 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
13.判断的类型
(1)分类标准: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 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2)判断类型
简单判断 复合判断
含义 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分类 和关系判断 联言判断、 和假言判断等
14.复合判断的种类:
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1)有的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存在—— 。例举: 。www.21-cn-jy.com
(2)有的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 。例举: 。21*cnjy*com
(3)有的是对对象之间的条件联系加以断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 。例举: 。【版权所有:21教育】
15.语句:
(1)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 ,语句是判断的 。
(2)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三、判断题
16.(2024·上海·二模)《繁花》绽放,根是海派文化,果是城市品格。该判断是性质判断。( )21cnjy.com
17.“所有的人都愿意和他交往”属于特称肯定判断。( )
18.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
19.“没有勤奋刻苦,就没有好的未来”,这是选言判断。( )
20.判断就是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 )
四、主观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吴先生在某网店支付了200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金预订了一款预售中的海外正版动漫手办。7个月后,吴先生通过网购平台上的网络通讯软件向网店咨询付尾款事宜。然而,网店却声称,这批手办已过补尾款时效,吴先生已无法购买,但可以等下一批货或者由网店退还定金。原来,40多天前,网店曾给吴先生发过一条通知补尾款的短信,提醒吴先生尽快补尾款。网店还出示了短信记录。但吴先生因短信较多,未能及时查看这条信息。吴先生认为,网店在已收取定金的情况下应更加负责,应通过电话通知或通过网络购物平台向卖家发送补款链接,而不是只发送一条短信敷衍了事,他还了解到该款动漫手办市场行情良好,认为“手办涨价了,店家不愿按原定价格出售,所以找了借口。”吴先生在交涉时表示,若无法购买,则将网店告上法院。因双方沟通无果,吴先生于2022年7月将网店经营者颜先生诉至法院。吴先生主张,网店在销售该手办时存在不诚信行为,构成欺诈,要求按照支付的定金金额“退一赔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结合材料,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对吴先生的主张进行评析。
(2)有人根据吴先生交涉时的表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出:“若吴先生将网店告上法院,则购买不成功”。结合材料,运用逻辑思维规则分析这一推理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22.小华读了一篇散文后,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道:“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小浩读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它文笔生动我不反对,但是说它富有哲理实在谈不上。”小华反驳说:“你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它文笔生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1)“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请你指出该判断的类型,并说明其为真的条件。
(2)上述对话中谁的话不合逻辑,并简要说明原因。
23.甲同学读了某篇散文,评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乙同学读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它文笔生动我不反对,但说它富有哲理实在谈不上。”甲同学反驳说:“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它文笔生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1)甲同学的评论属于(  )
A.联言判断B.选言判断C.假言判断
(2)上述对话中谁的话不合逻辑,为什么?
参考答案:
1.C
【详解】①:有些教师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换质位后可推出有些教师不是非师范毕业的,①错误。
②:这是一次理性的科学预测,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能算成功,也不能算不成功,这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在矛盾关系的论断之间持“两不可”的态度,这违反了思维的明确性,②正确。
③:面对困难,要么战而胜之,要么被困难吓倒——该判断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而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③错误。2·1·c·n·j·y
④:只有成绩优异,才能考上理想大学,这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由此,可推知如果成绩不优异,那么考不上理想大学,④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
故本题选C。
2.C
【详解】A:性质判断由量项、联项、主项和谓项组成,A不符合题意。
B:假言推理是由前件和后件,B不符合题意。
C:复合判断是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所以复合判断由联结项和支判断组成,C符合题意。
D:关系判断包含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C
【详解】①③:逻辑推理中由真前提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推出真结论,结论与前提不得相互矛盾。由于兄妹二人不能组队,刘宇在两局中分别与小红和小林组队,可以推断出刘宇的妹妹不是小红,也不是小林,而一定是小华,因此,张宁的妹妹、李明的妹妹都不是小华;再根据第二局中张宁的妹妹与小林同时出场,可以推断出张宁的妹妹不是小林,而是小红,则李明的妹妹是小林,①错误,③正确。21·世纪*教育网
②: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②正确。
④:题肢内容与前提(第二局)相矛盾,不可能为真,“李明的妹妹是小红”也不可能是“张宁的妹妹是小林”的充分条件,④排除。21教育网
故本题选C。
4.C
【详解】①②:依据判断的质,即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还是否定,性质判断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依据判断的量,即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性质判断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5.D
【详解】D:不相容选言推理是指前提中有一个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容选言判断, 依据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其推理的规则是一是否定一个选言肢,肯定另一个选言肢,二是肯定一个选言肢,否定另一个选言肢。题干符合“肯定一个选言肢,否定另一个选言肢”的肯定否定式,D选。
AC:说法错误,推理是正确的,AC不选。
B:说法错误,应该是在不相容的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B不选。
故本题选D。
6.D
【详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要条件。①:只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充分条件,与题意不符,①排除。21*cnjy*com
②:新时代要发展,或者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或者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属于选言判断,②与题意不符。
③:这一判断是说,有了“不坚持党的全面领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这个情况,就会出现“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情况,“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却“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不可能的,③符合题意。
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到真正落实,就说明我国坚持了党的全面领导,这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7.D
【详解】A:假言判断是断定一事物的存在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另一事物存在条件的复合判断。材料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几种情况同时存在,不属于假言判断,A不选。
B:选言判断是断定在几种可能情况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判断。材料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几种情况同时存在,不属于选言判断,B不选。
C:关系判断是断定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简单判断。材料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几种情况同时存在,不属于关系判断,C不选。
D: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存在的判断。材料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所以属于联言判断,D正确。
故本题选D。
8.B
【详解】①③:“学校要立德树人,就要上好思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意思是,只有上好思政课,才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否定前件,可以必然否定后件,因此如果学校不能上好思政课,就不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肯定后件,可以必然肯定前件,因此如果学校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则一定上好了思政课,①③正确。
②: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中,肯定前件,不能必然肯定后件,因此如果学校上好了思政课,未必就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②排除。
④: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中,否定后件,不能必然否定前件,因此如果学校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未必没上好思政课,④排除。【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故本题选B。
9.D
【详解】①: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出卷人、答卷人、阅卷人是一种比喻,并非下定义,①不选。
②:对称关系指的是一对象对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对这一对象还具有那种关系,出卷人、答卷人、阅卷人并不具有对称性关系,②不选。
③④:出卷人、答卷人、阅卷人反映了时代、党和人民的关系,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和能动性,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0.C
【详解】ABD:这三项中的语句都是同义句,表达同一判断,与题意不符,A、B、D排除。
C:该项中的第一个语句是表示肯定的判断,第二个语句表示的是询问,二者不同义,C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1.条件关系
【详解】本题为填空题,根据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
12.(1) 肯定 否定
(2)认识对象
【详解】(1)本题属于填空题,可参阅教材进行回答,详解略。
(2)本题属于填空题,可参阅教材进行回答,详解略。
13.(1)其他
(2) 性质判断 选言判断
【详解】(1)本题为填空题,依据课本基础知识回答即可,详解略。
(2)本题为填空题,依据课本基础知识回答即可,详解略。
14.(1) 联言判断 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2) 选言判断 要么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
(3) 假言判断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详解】(1)本题为填空题,根据教材知识直接作答即可,详解略。
(2)本题为填空题,根据教材知识直接作答即可,详解略。
(3)本题为填空题,根据教材知识直接作答即可,详解略。
15. 思想内容 语言形式
【详解】略
16.错误
【详解】《繁花》绽放,根是海派文化,果是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品格。这几种状况同时存在,可以转化成《繁花》绽放,根是海派文化。《繁花》绽放,果是城市品格,因此属于联言判断。故原观点说法错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7.错误
【详解】“所有的人都愿意和他交往”属于全称肯定判断,故题目观点错误。
18.错误
【详解】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故该观点错误。
19.错误
【详解】“没有勤奋刻苦,就没有好的未来”属于假言判断。故题干中说法错误。
20.错误
【详解】依据教材可知,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故题干表述错误。2-1-c-n-j-y
21.(1)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应当遵守全面履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诚信履行等原则,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时,对方当事人应积极配合。吴先生与网店的意思表示真实,签订的合同有效,双方都应按约定履行义务。在合同履行中,吴先生按约定支付了定金,但因疏忽没有及时支付尾款,对交易未能达成存在一定过错;网店店主通过发短信的方式通知吴先生支付尾款,但未尽到最大努力通知吴先生按时履约的义务,导致合同未能顺利履行,也存在一定过错,但其不存在强占吴先生资金或不按约提供商品的主观故意,不能认定网店实施了欺诈行为,因此,吴先生的主张不会得到法院支持。
(2)该推理是无效的。吴先生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涉时的表态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有效推理结构是肯定前件式或者否定后件式。该推理中“吴先生将网店告上法庭”是肯定了后件,肯定后件并不能肯定前件,即不能得出“网店与吴先生的交易不成功”的结论。
【分析】背景素材:网上购买海外正版动漫手办纠纷
考点考查:有约必守、违约有责;假言判断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有约必守、违约有责”的有关知识,分析“吴先生的主张”。回答本题,需要联系教材知识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吴先生因短信较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能及时查看补尾款的短信 → 可联系合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时,对方当事人应积极配合,吴先生因疏忽没有及时支付尾款,对交易未能达成存在一定过错。www-2-1-cnjy-com
关键词②:先生认为,网店在已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定金的情况下应更加负责,应通过电话通知或通过网络购物平台向卖家发送补款链接,而不是只发送一条短信敷衍了事 →可联系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应当遵守全面履行原则,网店未尽到最大努力通知吴先生按时履约的义务,导致合同未能顺利履行,也存在一定过错。
关键词③:网店承诺吴先生可以等下一批货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者由网店退还定金 → 可联系网店不存在强占吴先生资金或不按约提供商品的主观故意,不能认定网店实施了欺诈行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假言判断”的有关知识,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若吴先生将网店告上法院,则购买不成功”这一推理是否有效。回答本题,需要根据假言判断的条件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吴先生表示“若无法购买,则将网店告上法院”,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 其有效推理结构要求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关键词②:有人根据吴先生交涉时的表态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若吴先生将网店告上法院,则购买不成功”,该推理中“吴先生将网店告上法庭”是肯定了后件 → 肯定后件并不能肯定前件,即不能得出“网店与吴先生的交易不成功”的结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22.(1)联言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
(2)小华反驳的话不符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逻辑。小华的评论是一个联言判断,如果联言判断是假的,那么,既可是由于构成联言判断的所有联言支都是假的导致的,也可能是由其中某个或者某些支判断是假的导致的。小浩否认了它是富有哲理的。在小浩看来,小华的“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这个判断是假的。所以,小浩不同意小华的观点并不是自相矛盾,因此,小华反驳的话不符合逻辑。
【分析】背景素材:联言判断在生活中的应用
考点考查: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有两个小问,第一个小问是“指出判断的类型 ”,属于体现类题型,需要调用《逻辑与思维 》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小问需要借助第一小问的判断结果,来表述该判断为真的条件,属于简答题的性质,依据教材内容作答即可,详解略。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可联系:联言判断的相关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为“上述对话中谁的话不合逻辑,并简要说明理由 ”,属于原因类题型,需要调用《逻辑与思维 》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它文笔生动我不反对,但是说它富有哲理实在谈不上”、“你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它文笔生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可联系:联言判断有效的条件。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3.(1)A
(2)甲同学的话不合逻辑。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都存在的判断,因此,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只是否定了这篇散文富有哲理的评论,即认为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有的不真,并没有与承认它文笔生动产生自相矛盾。
【详解】(1)A:甲同学的观点属于断定几种事物情况都存在的判断,为联言判断。A正确。
B:选言判断一般带有相容或不相容的选言支,甲同学的判断不属于选言判断。B错误。
C: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甲同学判断的不属于假言判断。C错误。
故本题选A。
(2)根据联言判断的特征,如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乙同学只是否定了这篇散文富有哲理的评论,即认为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有的不真,并没有与承认它文笔生动产生自相矛盾。故甲同学的话不合逻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