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一、单选题1.只有她去,你和我才会一起去游乐园玩;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她只到市区的游乐园玩。只有你参加,她妹妹才会去游乐园玩。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则以下也一定为真的是( )A.她不和她妹妹一起去游乐园玩B.你和我不会一起在市郊的游乐园玩C.我不在,你不会和她一起去游乐园玩D.她不在,你不会和她妹妹一起去游乐园玩2.2019年以来,某地蔬菜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大幅下降成为社会议论焦点,本次蔬菜价格突然下降也许是蔬菜销路不畅,或者是不同地域蔬菜上市时间撞车,或者是蔬菜大丰收导致供大于求。以下选项与题目中判断相一致的是( )21*cnjy*comA.小张或者是公关部长,或者是大学刚毕业B.小李既是劳动模范又是业务标兵C.面对困难,要么战而胜之,要么被困难吓倒D.王晓平同学学习好、身体好、思想好3.获得航空航天月桂奖“终身奉献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刘院士深居山林30多年,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主持建设起亚洲第一台高空模拟试车台。从展望“歼-7”,到“歼-20”装备国产发动机,他用行动印证了“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以下推论与“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含义一致的是( )www-2-1-cnjy-com①称不上是幸福的人生就一定不是奋斗的人生②不奋斗的人生,就不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③如果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则一定是奋斗的人生④如果是奋斗的人生,就一定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以下选项一定为真的是( )①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充分条件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观点属于复合判断③科学技术与新质生产力在外延上是属种关系④科技创新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非核心要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从逻辑思维规则的角度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来源:21cnj*y.co*m】A.“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根深叶茂”的充分条件B.“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根深叶茂”的必要条件C.“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是性质判断D.“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与“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根深叶茂”是传递关系6.我们奏响的时代凯歌强劲而响亮,我们绘就的发展蓝图绚丽而辉煌。与以上复合判断形式一致的是( )A.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B.今年第一季度这种中药材价格指数依然呈上升趋势C.要么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D.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实现公司的伟大目标7.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从逻辑结构上看,上述判断属于( )A.充要条件选言判断 B.联言判断 C.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D.关系判断8.“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以下是根据该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①在科学上,他是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所以,他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②在科学上,他不是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所以,他没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③在科学上,他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所以,他是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④在科学上,他没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所以,他不是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A推理既内容真实又形式正确”为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矛盾律断定,A推理要么内容不真实,要么形式不正确B.根据矛盾律断定,A推理或者内容不真实,或者形式不正确C.根据排中律断定,A推理要么内容不真实,要么形式不正确D.根据排中律断定,A推理或者内容不真实,或者形式不正确10.老师问:“小红是什么时候转学到你班的?”小聪答:“小红刚刚来我们班不到两个星期。”对小聪的回答,理解正确的是( )2·1·c·n·j·y①违背了同一律的要求②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③违背了排中律的要求④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二、填空题11.假言判断的结构。一个假言判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其中,表示条件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 ,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 。“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是常用来联结前件和后件的词项,叫作假言判断的12.正确地运用假言判断。如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分不清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就不能准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情况,那样形成的假言判断就会发生错误。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 ,是我们正确地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13.结合P30-P42“逻辑”的多种含义知识,完成下列表格。判断 含义基本特征表达分类 简单判断 比较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区别 含义构成规则种类及举例联系复合判断 比较 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支判断联结词逻辑性质14.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 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15.正确运用联言判断(1)含义:就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 存在的判断。(2)构成: 和联结项两部分组成。(3)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 相符合。(4)意义:正确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对象的 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更为恰当。21教育网三、判断题16.(2024·上海·二模)在强调创新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时,习近平总书记使用“特别是”的句式着重强调了两个关键词:“原创性”和“颠覆性”。“原创性”和“颠覆性”,既是“从0到1”,也是“从1到10”的跨越。这一判断是假言判断。( )17.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 )18.“小刘和小赵是学生”是联言判断,“小刘和小赵是邻居”是关系判断。( )19.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也未必是真的。( )20.(2024·江西·二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本福岛排放的核污染水中含有超过60种放射性核素。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引发国际社会的质疑与愤慨。日本政府却辩称自己排放的是核废水,是符合世界各地核电站核废水排海的通行做法,日方称:排放的核污染水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排放是安全的。上述观点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件真,后件真,所以观点正确。( )21cnjy.com四、主观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工伤问题难解决】李某于2022年9月在A公司工作期间受伤。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司未给李某缴纳工伤保险,并否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同年12月,李某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其与A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仲裁请求被驳回。李某于2023年6月向区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A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被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维持原判。2022年11月,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某为工伤,李某和公司就工伤赔偿事宜协商未果。2023年2月,李某申请仲裁,裁决A公司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伤残补助金经济损失。李某对裁决其自行承担医疗费用这一结果不服,于2023年8月向法院提起诉讼。21·cn·jy·com【法院调解止纷争】法官在审理过程中了解到李某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伤对其生活产生较大影响,A公司因未给李某缴纳工伤保险面临赔偿损失的风险。双方纠纷持续两年之久,迟迟未处理完毕,都希望早日有一个公正的结果,且均有调解意愿。法官耐心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李某与A公司就赔偿金额和赔偿方式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www.21-cn-jy.com(1)从《法律与生活》的角度,分析该纠纷成功解决带来的启示。(2)结合材料,运用联言判断的知识,说明认定李某为工伤的过程是如何正确体现逻辑规则的。22.某中学政治课在学习探究“正确运用复合判断”时,A小组同学分别说了一个判断。甲同学 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乙同学 要么玉碎,要么瓦全。丙同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丁同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同学的判断分别属于哪种复合判断,并写出其逻辑形式。(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对各种复合判断进行区分和运用的意义。23.(1)公民的人身权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和身份权等。(2)制定政策要以人为本,我是人,要以我为本。(3)如果大家都注意戴口罩,则疾病的感染率会下降,疾病的感染率下降了,所以,大家都注意了戴口罩。指出上述表述是否存在逻辑错误,并对存在的逻辑错误做简要说明。参考答案:1.B【详解】A: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如果肯定前件,后件真假不定。她去,你可能去也可能不去;你去,她妹妹不一定去;你不去,她妹妹一定不去,所以A不一定为真,排除。B:因为她只到市区的游乐园玩,不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到市郊的游乐场玩,所以你和我不会一起在市郊的游乐园玩,因为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前假后必假,B符合题意。C:你和我一起去游乐园玩,她一定去;但是我不在,你可能一个人去,她可能去也可能不去,C不一定为真,排除。【来源:21·世纪·教育·网】D:她不在,你和我不会一起去游乐园玩,你和我有可能一个人去的;你去,她妹妹不一定去;你不去,她妹妹一定不去,D不一定为真,排除。2-1-c-n-j-y故本题选B。2.A【详解】题干中也许是……或者是……或者是……是很明显的相容选言判断A:或者是……或者是……明显属于相容选言判断,符合题意,故选A;B:既是……又是……是明显的联言判断,不合题意;C:要么……要么……很明显的不相容选言判断;D:可以拆分为:王晓萍同学学习好且王晓萍身体好且王晓萍思想好是个很明显的联言判断。故此题选A。【点睛】3.C【详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生”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即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其前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一定假;后件真,前件一定真。【出处:21教育名师】①:“称不上是幸福的人生就一定不是奋斗的人生”,通过否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否定其前件,是无效的推理形式,①不符合题意。【版权所有:21教育】②:“不奋斗的人生,就不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通过否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否定其后件,是有效的推理形式,②符合题意。③:“如果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则一定是奋斗的人生”,通过肯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而肯定其前件,是有效的推理形式,③符合题意。④:“如果是奋斗的人生,就一定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通过肯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而肯定其后件,是无效的推理形式,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C【详解】②:习总书记的观点可以用“科技创新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和“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两个判断表示,属于联言判断,②正确。④:“科技创新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非核心要素”是对“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的换质法的表述,④正确。21*cnjy*com①: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说明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①错误。③:科学技术与新质生产力是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在外延上是全异关系,而不是属种关系,③错误。故本题选C。5.B【详解】AB:“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根深叶茂”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故B符合题意,A表述错误;C:材料中的表述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属于复合判断,而性质判断属于简单判断,故C排除;D:所谓传递关系是指:如果A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B有某种关系,B对C也有某种关系,则A对C也有这种关系时,我们就称这种关系为传递关系。材料中的表述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属于复合判断,而关系判断属于简单判断,同时,“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与“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根深叶茂”也不是传递关系,故D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6.A【详解】“我们奏响的时代凯歌强劲而响亮,我们绘就的发展蓝图绚丽而辉煌”属于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联言判断,据此判断:A:该选项属于联言判断,A入选。B:该选项属于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B不符合题意。C:该选项属于选言判断,C不符合题意。D:该选项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7.C【详解】C:只有......才的逻辑结构是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C说法正确。A:充要条件逻辑结构为,有前件必有后件,有后件必有前见,A不符合题意。C:联言判断的连接词为并且,C不符合题意。D:关系判断就是断定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判断,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8.C【详解】“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 ( http: / / www.21cnjy.com )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一判断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的有效推理是: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①④:①是肯定前件一定能推出后件,④是否定后件也要否定前件,故①④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有效式,不符合题意。②③:②符合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③符合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故②③正确。故本题选C。9.B【详解】题干中“A推理既内容真实又形式正确”为联言判断,该判断为假,说明一个联言支为假,或者两个联言支为假。A:根据矛盾律断定,A或非A不能同真,其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有一假。A推理要么内容不真实,要么形式不正确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只有一种情况是假的,但该推理也可以全假,A说法错误。B:“A推理既内容真实又形式正确”为假,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A推理或者内容不真实,或者形式不正确是相容的选言判断,因此“既内容真实又形式正确”至少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或者都是假的,B正确。CD:排中律要求A或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题干中说的该判断为假,不能用排中律断定,CD错误。故本题选B。10.D【详解】①④:“刚刚”表示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长。一个星期七天,“不到两个星期”,这个时间不算短了。“不到两个星期”与“刚刚”是矛盾的。可见,该同学自相矛盾,违背了矛盾同一律,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11. 前件 后件 联结项【详解】略12.条件关系【详解】略13.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思维形式 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②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假判断 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但是,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 ①主项:表示断定对象;②谓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③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④联项:起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 ①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②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的关系;③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 ①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②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③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 对于不同关系者项来说,谁在前、谁在后,会影响关系判断的性质 全称肯定判断;例:所有商品是有价值的 对称关系:一对象对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对这一对象还具有那种关系。例:甲是乙的同学,则乙也是甲的同学,“同学”关系就是对称关系 全称否定判断;例:所有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 反对称关系:另一对象对这一对象不再具有那种关系。例:地球大于月球,则月球不可能大于地球 特称肯定判断;例:有些中学生是共青团员 非对称关系:另一对象对这一对象在有的情况下具有那种关系、在有的情况下不具有那种关系。例:张三佩服李四。这里的“佩服”关系就既不是对称的,也不是反对称的。因为,当张三佩服李四时,李四可能佩服张三,也可能不佩服张三 特称否定判断;例:有些中学生不是球迷 传递关系:一对象对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对第三个对象也具有那种关系,该对象与第三个对象之间还具有那种关系。例:长江比黄河长,而黄河比黑龙江长,因而,长江比黑龙江长。在这个例子中,“比……长”是一种传递关系 单称肯定判断;例:许海峰是运动员 反传递关系:该对象与第三个对象不再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反传递关系。例:甲是乙的母亲,乙是丙的母亲,则甲不可能是丙的母亲。在这里,“是母亲”的关系就是一种反传递关系 单称否定判断;例:这个人不是小学生 非传递关系:该对象与第三个对象在有的情况下具有那种关系,在有的情况下不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偶传递关系。例:我们不能因为甲喜欢乙,乙喜欢丙,就断定甲一定喜欢丙 都属于简单判断,都直接由概念构成;把握事物性质是弄清事物间关系的基础,理清事物间关系有助于深化对事物性质的认识 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至少包含两个选言支 包含前件和后件,后件依赖前件而成立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相容:“或者……或者……”不相容:“要么……要么……” 充分条件:“如果……那么……”;必要条件:“只有……才……”;充要条件:“……当且仅当……” 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①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它就是假的。②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它就是假的 ①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②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③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这种条件关系就是充分必要条件关系【详解】本题是填空题,依据教材内容直接作答即可,详解略。14.分析和把握【详解】本题属于填空题,可参阅教材进行回答,详解略。15.(1)同时(2)联言支判断(3)实际(4)多种情况【详解】略。16.错误【详解】联言判断是同时断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种相关的事物情况存在的判断,这个判断“原创性”和“颠覆性”,既是“从0到1”,也是“从1到10”的跨越,有“从0到1”和“从1到10”两个事物同时出现,这个判断是联言判断。故原观点说法错误。17.正确【详解】这个判断是说,在我国,“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龄不满18周岁”必然会出现“没有选举权”的情况。“年满18周岁”是“有选举权”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故该观点正确。18.正确【详解】当联言判断用单句表达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形式上与关系判断很容易混淆。区别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的方法,是将单句变成复句看是否成立,联言判断变成复句后,每个分句都成立,关系判断变成复句后,两个分句都不成立,“小刘和小赵是学生”变成“小刘是学生,小赵也是学生”,句子成立。“小刘和小赵是邻居”变成“小刘是邻居,小赵也是邻居”,句子不成立。因此,“小刘和小赵是学生”是联言判断,“小刘和小赵是邻居”是关系判断。故题中观点正确。19.错误【详解】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故本题说法错误。20.错误【详解】“排放的核污染水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排放是安全的”,该判断中,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排放的核污染水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就有后一种事物情况“排放是安全的”,所以该判断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在该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中,前件“排放的核污染水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为真,后件“排放是安全的”为假,所以该判断为假。故原观点说法错误。21.(1)员工应与用人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签订劳动合同,确立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是认定双方劳动关系的有力证据。合同中用人单位不得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使自身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发生劳动纠纷时,公民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诉讼调解能减轻各方当事人的成本,提高沟通效率,实现情、理、法交融。(2)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联言判断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只有确定李某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才能完成工伤认定申请,认定李某是工伤。【分析】背景素材:工伤问题考点考查:法律与生活、联言判断能力考查:获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该纠纷成功解决带来的启示,注意作答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从措施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李某于2022年9月在A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司工作期间受伤。公司未给李某缴纳工伤保险,并否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可联系教材知识员工应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确立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是认定双方劳动关系的有力证据。合同中用人单位不得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使自身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关键词②:李某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其与A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仲裁请求被驳回→可联系教材知识劳动者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关键词③:某于2023年6月向区法院提起诉 ( http: / / www.21cnjy.com )讼,法院判决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可联系教材知识发生劳动纠纷时,公民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诉讼调解能减轻各方当事人的成本,提高沟通效率,实现情、理、法交融。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认定李某为工伤的过程是如何正确体现逻辑规则的,注意作答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联言判断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李某于2023年6月向区法院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诉讼,法院判决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A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被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维持原判。2022年11月,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李某为工伤,李某和公司就工伤赔偿事宜协商未果→可联系教材知识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关键词②:法官在审理过程中了解到李 ( http: / / www.21cnjy.com )某受伤对其生活产生较大影响,A公司因未给李某缴纳工伤保险面临赔偿损失的风险→可联系教材知识联言判断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2.(1)甲同学的判断是联言判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逻辑形式是:p并且q。乙同学的判断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要么p,要么q。丙同学的判断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只有p,才q。丁同学的判断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2)①正确区分和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可以帮助人们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②正确区分和运用选言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③正确区分和运用假言判断,分清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够准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情况,形成正确的关系判断。【分析】背景素材:某中学政治课考点考查:复合判断的内容及区分和运用的意义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核心素养:科学精神【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内容为复合判断, 需要调用“复合判断”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述属于哪种复合判断,并写出其逻辑形式。考生可联系课本知识作答。21·世纪*教育网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 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联言判断;有效信息②:要么玉碎,要么瓦全→不相容选言判断;有效信息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有效信息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甲同学判断属于联言判断+逻辑形式。得分点②:乙同学判断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逻辑形式。得分点③:丙同学的判断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形式。得分点④:丁同学的判断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逻辑形式。(2)本题考查正确区分各种复合判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义。由第一问可知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接着考生可以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说明正确区分和运用不同复合判断的意义即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点睛】主观题答题卷面规范的基本要求:(1)答案要点化。即一定要用阿拉伯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清楚地表明答题要点。有许多学生答题时,一题一个自然段,每个要点也不用序号标识,甚至连标点符号都没有,阅卷者看起来费劲,激不起给学生打分的热情。(2)要点段落化。一个要点一个自然段,每段开始空两格,给阅卷老师一个清晰爽目的感觉,这也是防止失分的重要一环。(3)段落序号化。即一个要点需用一个序号标识,常用序号形式为①、②、③等。(4)卷面整洁化。答题应讲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卷面的整洁性,在规定的位置答题,用统一颜色(黑色碳素笔)的笔迹,字的大小均匀,排列整齐有序(尤其注意答案的两边要整齐),整体上安排合理。书写尽量工整、规范,少连笔或不连笔。切记不要为求速度,书写不认真,字体潦草,甚至难以辨认,使阅卷老师产生厌烦情绪,不知不觉从严给分。23.(1)对概念的外延 ( http: / / www.21cnjy.com )划分不当,犯了“越级划分”的错误。“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属于“人格权”,而“人格权”与“身份权”属于同一级关系。(2)犯了“偷换概念”(或是“四概念”)的错误。“人”这个概念在大前提中指的是总体,在小前提中指的是个体,不是同一概念,结论不能成立。(3)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真则后件一定真,后件假则前件一定假。本推理中,由肯定后件从而肯定前件,属于错误的推理结构。【分析】考点考查:明确概念的方法、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正确运用复合判断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需要调用明确概念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法、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的有关知识,指出表述是否存在逻辑错误,并对存在的逻辑错误做简要说明。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公民的人身权有生命权、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和身份权等。→可联系对概念的外延划分不当,犯了“越级划分”的错误。“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属于“人格权”,而“人格权”与“身份权”属于同一级关系。有效信息②:制定政策要以人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我是人,要以我为本。→联系犯了“偷换概念”(或是“四概念”)的错误。“人”这个概念在大前提中指的是总体,在小前提中指的是个体,不是同一概念,结论不能成立。有效信息③:如果大家都注意戴口罩,则疾病的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染率会下降,疾病的感染率下降了,所以,大家都注意了戴口罩。→联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真则后件一定真,后件假则前件一定假。本推理中,由肯定后件从而肯定前件,属于错误的推理结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对概念的外延划分不当,犯了“越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划分”的错误。“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属于“人格权”,而“人格权”与“身份权”属于同一级关系。得分点②:犯了“偷换概念”(或是“四概念”)的错误。“人”这个概念在大前提中指的是总体,在小前提中指的是个体,不是同一概念,结论不能成立。得分点③: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真则后件一定真,后件假则前件一定假。本推理中,由肯定后件从而肯定前件,属于错误的推理结构。【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