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精品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高效备课精品课件+随堂练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精品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高效备课精品课件+随堂练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视频导入新课
第四单元 提问创新思维能力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12.2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二.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课程标准:
4.3 分析逆向的依据和优势;发挥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互补作用。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逆向思维,辩证认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关系,培养逆向思维或正逆互补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抓住逆向思维的时机,掌握逆向思维的方法,正确进行逆向思维,做到正逆互补。增强逆向思维的意识,克服逆反心理。
预习提纲
1、逆向思维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性
2、逆向思维的含义与特点
3、逆向思维的具体方法
4、怎样理解逆向思维应当合“理”
5、如何发挥正逆互补的作用
6、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辩证互补的必要性
在生活中,你发现哪些问题可以用逆向思维方法解决。
探究与分享
最初,人们设计电烤炉时按常规思路,热源在下,食物在上。但肉类食物烤熟后,往下滴油,弄得电炉丝上油渍斑斑,电烤炉内烟雾滚滚。后来,人们打破这种常规的结构模式,将热源设计在上面,食物放在下面,上述问题就解决了。
①事物包含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②比如:夏日炎热,人们需要凉风,而冬日严寒,人们期待温暖,这是客观存在的矛盾。基于这种矛盾进行逆向思维,将夏日里炎热的空气反向转变为寒冷的空气、冬日里寒冷的空气反向转变为温暖的空气,就可能有所创新。
逆向思维的含义
第一目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1、逆向思维的客观基础及必要性:
(1)客观基础:事物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因而事物具有复杂的相反相成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已经认识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例如:①风可以帮助人们发电,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风也会造成灾害,但只要合理利用,它就可以为人们所用。
②核能可以用于战争可以杀人, 也可以造福于人类,比如发电。
③蛇毒足以致人死地,却依旧可以制成宝贵的中药, 救人性命
(2)必要性:为了认识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性质与功能,人们往往有意识地逆向性地思考既有的认识,这就运用了逆向思维。
例如:我们从某一个视角去认识对象,对象的某种性质或功能可能是缺陷。如果我们转换一个认识视角,对象的那种“缺陷”也可能转化为“优势”,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变挫折、困境等“不利事”为“幸运事”;在科学技术领域,我们可以变废钢、废气为宝。
(1)含义:一切与原有思路方向(正向思维)相反的思路都可以叫作逆向思维。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中,逆向思维就是反向求索,或者称为反向法。
(2)特点: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例如: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其中一个秀才“咯瞪” 了一下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结果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一开始心里也“咯瞪” 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哎呀!那不就是有“官”又 有 “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状元。
2、逆向思维的含义和特点:
3、逆向思维的具体方法
(1)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结构顺序反转)
事物的存在总有一定的结构顺序,不同的结构顺序会产生不同的功能效用。
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
①原因:
②作用:
最初电烤炉(热源在下方、食物在上方——食物熟,但是油迹斑斑)
如今的烤箱(热源在上方,食物在下方——食物熟,避免油渍四溅)
人在外面,把动物关在笼子中(人开心,动物不开心)
人关在游览车里,把动物放出来(人开心、动物也开心)
常见的结构顺序如:左右、上下、前后、正反、内外、大小、对称与不对称、平面与立体、方形与圈形等作交换性思考。P110--相关链接
①原因:
②作用:
(2)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 (状态反转)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是相对确定的,而不是固定不变或不可改变的。
转换认识的视角,对事物存在状态,如动与静、冷与热、甜与咸、吸引与排斥、模糊与精细等的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进而产生新的认识。
(3)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功能反转)
①原因:事物的功能,即有用还是无用,是人们依据自己的需要作出的评价和取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需要。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人们的需要也会发生变化。
②作用: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
例:①利用冰糕棍制作房子;②洗衣液瓶做花盆;③一次性纸杯做迷你自行车
①原因:
②作用:
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
事物都处于因果关系的链条之中,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原因与结果可以相互转化。
(4)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 (因果反转)
以水养鱼 以鱼净水
声音 震动
小结:逆向思维的具体方法
方法 依据和作用
结构顺序反向思考(结构反转)
存在状态转换思考(状态反转)
事物功能反向思考(功能反转)
因果关系交换思考(因果反转)
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位置:左右、上下、前后、正反、内外、形状:大小、对称与不对称、平面与立体、方形与圈形、管理与被管理、约束与被约束)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是相对确定的,而不是固定不变或不可改变的。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如动与静、冷与热、甜与咸、吸引与排斥、模糊与精细等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
某种事物此时无用,彼时却会有用;此地无用, 彼地却会有用;对此人无用,对他人却会有用。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有用——无用 消极作用——积极作用(缺点、优点) 功能反向转化 )
事物都处在因果关系的链条中,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原因与结果可以相互转化。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
有位牧民死后留下一群牛。他在遗书中写道:妻子,分给全部牛的半数再加半头;长子分给剩下的牛的半数再加半头,所得的牛是妻子得牛数量的一半;次子,分给还剩下牛的半数再加半头,所得的牛是长子得牛数量的一半;长女,分给最后剩下的牛的半数再加半头,所得的牛是次子得牛数量的一半。结果,一头牛也没有杀,正好全部分完。
这位牧民去世时留下几头牛?请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分别试解一下。
探究与分享
正向思维的解法是:设牛的总数是x,则其妻得牛数为(0.5x+0.5)
长子得牛数为0.5×(0.5x+0.5)次子得牛数为0.5×(0.5(0.5x+0.5))、
长女得牛数为0.5×0.5×(0.5×(0.5×+0.5)),
可以得知X=15.
逆向思维的解法是:长女既然得到的是最后剩下的牛的“半数”再加“半头”,结果1头都没余,也没有剩下,那么,她必然得到的是:1头;次子:长女得到的牛是次子的一半,那么,次子得到的牛就是长女的2倍:2头;长子:次子得到的牛是长子的一半,那么,长子得到的牛就是次子的2倍:4头;妻子:长子得到的牛是妻子的一半,那么,妻子得到的牛就是长子的2倍:8头;把4个人得到的牛的头数相加:1+2+4+8=15,可见,牧民死时留下的牛是15头。
注意:无论是运用正向还是逆向思维方法,都必须满足“一头牛也没有杀,正好全部分完”的要求,否则答案就不正确。“分牛和没杀牛”存在的内部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客观依据。
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第二目
二、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1、逆向思维应当合“理”
(1)正向与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外在联系)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
(逆向思维≠逆反心理)P111相关链接
2、正向思维是逆向思维的基础
(1)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即人们已有的对事物常规认识的成果,才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即对已有的常规认识作反向思考。
(2)创新思维中的逆向思维,往往是在运用正向思维未能获得满意结果的情况下才采用的。
(2)逆向思维的反向是有合理性的思维反向。如果不顾客观规律,盲目地“反向”,不仅难以实现创新思维的目的,而且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3、正逆互补,携手共进(正逆向思维辩证互补的必要性)
(1)逆向思维并非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究竟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考。
4、创新思维过程需要运用多向的思维方法(四种思维的辩证关系)
----创新思维是有方向的,是以问题(≠结果)为导向的
----在创新思维过程中,人们运用多向的思维方法,目的在于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认识事物,以求获得常规思路难以得到的新认识。
----不同方向的思维方法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2)有意识地正反补充。有意识地将两个或多个对立面联系在一起思考,正反补充,可以打破单方面性质的限制,避免思维的僵化和极端化,更有可能发现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5.逆向思维应注意的问题
①逆向思维应当合“理”,即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②合理有效进行逆向思维,必须以掌握正向思维的“正”为前提;
③要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逆向思维的含义
发挥思维正逆
互补的作用
逆向思维的客观基础
逆向思维的内涵
逆向思维的主要路径
本框小结
逆向思维应当合“理”
逆向思维不是逆反心理
正向思维是逆向思维的基础和前提
正逆互补,相得益彰
思考:下列材料中逆向思维是运用了什么具体方法?
1、最初,人们设计电烤炉时按常规思路,热源在下,食物在上。但肉类食物烤熟后,往下滴油,弄得电炉丝上油渍斑斑,电烤炉内烟雾滚滚。后来,人们,将热源设计在上面,食物放在下面,上述问题就解决了。
2、看电影总是人静坐、电影画面滚动。有人逆向思维,让人动起来,画面静下来。将一幅幅连续变化的图画挂在地铁的墙壁上,乘客坐在列车里,向窗外望去,可以欣赏到引人入胜的动画电影。
3、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人们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利用,变废为宝。
4、奥斯特的电能生磁到法拉第的磁能生电。
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对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
对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对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
思考:下列示例体现了什么思维?
1、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尚未结束,毛泽东就指导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对敌实施战略进攻。
2、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不走寻常路,将灾难和未来元素注入“合家欢"的春节档,获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3、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因此反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影视作品取得了良好的播映效果。
4、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逆反心理,是逆向思维的最贴切的反映和体现。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
逆反心理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