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高效课堂精美实用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高效课堂精美实用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12.2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自主预习提示
3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相关内容,并划出来。
1、逆向思维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性
2、逆向思维的含义与特点
3、逆向思维的具体方法
4、如何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5、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辩证互补的必要性
第一目
逆向思维的含义
1、逆向思维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一切与原有思路方向相反的思路都可以叫作逆向思维。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中,逆向思维就是反向求索,或者称为反向法。
(2)特点: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正向思维
逆向思维
租户寻找房东
承租
房东寻找租户
承租
(1)客观基础:事物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因而事物具有复杂的相反相成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已经认识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逆向思维的客观基础及必要性
例如:夏日炎热,人们需要凉风;而冬季严寒,人们期待温暖。这是客观存在的矛盾。
例如:基于上述客观存在的矛盾进行逆向思维,将夏日里炎热的空气反向转变为寒冷的空气、冬日里寒冷的空气反向转变为温暖的空气,就可能有所创新。空调出现了!
(2)必要性:为了认识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性质与功能,人们往往有意识地逆向性地思考既有的认识,这就运用了逆向思维。
3、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
(1)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①原因:事物的存在总有一定的结构顺序,不同的结构顺序会产生不同的功能效用。
②作用: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
最初电烤炉(热源在下方、食物在上方—食物熟,但是油迹斑斑)
如今的烤箱(热源在上方,食物在下方—食物熟,避免油渍四溅)
(将已有认识中的左右、上下、前后、正反、内外、大小;对称与不对称、平面与立体、方形与圆形等作交换性思考。)
位置
形状
人在笼外:约束
人在笼内:被约束
(2)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
①原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是相对确定的,而不是固定不变或不可改变的。
②作用:转换认识的视角,对事物存在状态,如动与静、冷与热、甜与咸、吸引与排斥、模糊与精细等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
动与静
过去人们上下楼梯是人动而楼梯不动,有人通过逆向思维设想,能否把人和楼梯的动静状态进行转换,楼梯动而人不动呢?于是就有了自动扶梯。
司马光砸缸 水脱离人,还是人脱离水。通过改变缸的状态,由完好到破损。
完好与破损
(3)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①原因:事物的功能,即有用还是无用,是人们依据自己的需要作出的评价和取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需要。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人们的需要也会发生变化。
②作用: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
人们通常习惯把生的食物放在热锅里炒,食物由生变熟。但这种炒法不能满足人们对冷食的需要。有人从加热的反面设想,制造出“炒冰”的锅。将牛奶倒入这种锅内,翻炒几下就变成清凉解暑的冰激凌。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人们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利用,变废为宝。
(4)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
①原因:事物都处于因果关系的链条之中,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原因与结果可以相互转化。
②作用: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
例: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每天,这位老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这位老母亲立即眉开眼笑,活力再现。
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
结构反转 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
状态反转 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如动与静、冷与热、甜与咸、吸引与排斥、模糊与精细等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
功能反转 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某种事物此时无用,彼时却会有用;此地无用,彼地却会有用;对此人无用,对他人却会有用。
因果反转 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
归纳总结
1、某公司的老板经常换位思考,站在被管理者的立场上去思考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在德国一家生产书写纸的工厂內,一位工人弄错了配方,结果生产出的纸不能书写,成了废品。为此,厂长把他解雇了。正当他垂头丧气的时候,一位朋友提醒他,不要老想着出了废品,为什么不倒过来想一想它还有什么用呢 “废品”和“有用品”正是对立的两极。朋友的话启发了这位工人的思想,从一极换到了另一极,终于发现这种纸的吸水性特別好,从而获得了生产吸水纸的专利。
2、看电影总是人静坐、电影画面滚动。有人逆向思维,让人动起来,画面静下来。将一幅幅连续变化的图画挂在地铁的墙壁上,乘客坐在列车里,向窗外望去,可以欣赏到引人入胜的动画电影。
4、奥斯特的电能生磁到法拉第的磁能生电。
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对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
对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对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
下列材料中逆向思维是运用了什么具体方法?
练一练:
鱼儿离不开水,水怎么反而要靠鱼来养?江苏省治理太湖利用微藻生态透析技术,将水中99%以上的藻类和悬浮物结粒富集上浮,然后通过放养食藻鱼等方法进行清除。这样,花鲢、白鲢、白鱼、鳗鱼等都成了净化水质的“清道夫”。实践证明以鱼养水是一个治水良策。
逆向思维方法。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江苏省转换角度认识太湖水和藻类的状态体现了这一点。②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通过技术处理将水中99%以上的藻类和悬浮物结粒富集上浮,使鱼类成为“清道夫”体现了这一点。③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变“以水养鱼”为“以鱼养水”净化水质,实现因果转化体现了这一点。
思考:相对于“以水养鱼”来说,“以鱼养水”属于哪种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在“以鱼养水”中是如何具体运用的?
练一练:
这在某种特殊的场合、特殊的环境下当然有其实用价值,但在正常情况下,方形或三角形车轮只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如难以行驶,极易出现翻车等交通事故。而圆形车轮便于行驶,摩擦力小,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我们说,逆向思维应当合“理”,创新也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思考:现在的车轮几乎全是圆形的,有人想运用逆向思维(结构反转)想把车轮改成三角形或方形。对此,你怎么看?
探究与分享
第二目
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①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
②逆向思维的反向是有合理性的思维反向。
③如果不顾客观规律,盲目地“反向”,不仅难以实现创新思维的目的,而且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1)逆向思维应当合“理”
注意:逆向思维不是什么事都“倒着来”“对着干”的逆反心理,不是别人讲“中心”而我唱“边缘”,不是他人主张“正统”而我故意扮成“另类”。例如,有些人处理问题常持“你不让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的态度,这种态度就属于逆反心理。
(逆向思维≠逆反心理)
相关链接:
1、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2)正向思维是逆向思维的基础
①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即人们已有的对事物常规认识的成果,才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即对已有的常规认识作反向思考。
②创新思维中的逆向思维,往往是在运用正向思维未能获得满意结果的情况下才采用的。
古代的鲁国有个人,擅长做鞋子。但由于鲁国做鞋子的人很多,做鞋盈利很少,于是准备到南方的越国去做生意。但他也有顾虑,因为那里的人习惯赤脚、不穿鞋;但又想到这恰恰说明在那里鞋子和帽子的市场潜力很大。他到了越国后,大力宣传穿鞋和戴帽子的好处,赢得了当地人的认可,销量惊人。
(3)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辩证互补的必要性
①逆向思维并非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究竟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考。
②有意识地将两个或多个对立面联系在一起思考,正反补充,可以打破单方面性质的限制,避免思维的僵化和极端化,更有可能发现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正向思维:对盐碱地长期排盐,改良盐碱地,使之逐步变成良田,从而可以种植水稻。
逆向思维:培育耐盐碱作物,使之在比较接近海水的浓度中生长,如新疆利用盐碱地养殖海鲜。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
正向思维:相关法律法规的威慑、加强市场监管等。
逆向思维:号召广大市民对不文明行为“随手拍”,开展不文明行为举报有奖活动,对参与者兑现奖金。
2、思维过程需要运用多向的思维方法
(2)联系不同方向的思维方法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1)目的:人们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等多向的思维方法,目的在于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认识事物,以求获得常规思路难以得到的新认识。
创新思维是有方向的,是以问题(≠结果)为导向的
1、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尚未结束,毛泽东就指导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对敌实施战略进攻。
2、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不走寻常路,将灾难和未来元素注入“合家欢"的春节档,获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3、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因此反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影视作品取得了良好的播映效果。
4、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逆反心理,是逆向思维的最贴切的反映和体现。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
逆反心理
思考:下列示例体现了什么思维?
练一练:
两个推销员到一个岛上去推销鞋。第一个推销员发现这个岛上的人们没有穿鞋的习惯,都打赤脚。没有穿鞋,怎么推销鞋?他气馁了,马上发电报回去说:“鞋不要运来了,它在这个岛上没有销路。”第二个推销员来了,高兴得几乎晕过去。因为,他觉得这个岛上的鞋的销售市场太大了:每个人都不穿鞋,要是一个人穿一双鞋,销量就不得了了。于是,他马上发电报回去:“空运鞋来,赶快空运鞋。”
练一练:
思考:这两个推销员分别采用什么思维方式?第二个推销员能获得成功吗?
①这两个推销员分别采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不同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②第二个推销员能获得成功。针对同样一个问题,不同思维方式得出不同结论,其实践结果也是不同的。第二个推销员从实际出发,看到当地没有一个人穿鞋,因此动员每一个人穿上一双鞋,养成穿鞋的习惯是很有可能的,因此,他认为这里很有市场潜力,值得努力开发。
①在采用正向思维不能解决问题时,再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
如果采用正向思维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解决得很好,就不必采用逆向思维。
②逆向思维只能在只有正反两种可能的情况下使用。
如果对某一问题解决的可能性有很多种,而且这些方法都能解决问题,此时逆向思维就缺乏了必然性和有效性。
运用逆向思维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拓展延升: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逆向思维应当合“理”
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才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
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创新思维过程需要运用多向的思维方法
(四种思维的辩证关系)
逆向思维的原因、含义、特点
逆向思维的含义
逆向思维的方法
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
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
课堂小结
感谢聆听,下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