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高效课堂精美实用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高效课堂精美实用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材料一:只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芦,已知三分天下。材料二:马克思指出,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了生产力需要时,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尽管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的必然。材料三:在秋收起以后不久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面对这种悲观的论调,毛泽东同志鲜明地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四:早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
温故知新
思考:(1)伟人的“神机妙算”运用了什么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何特点?
(2)如何提高超前思维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3.2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作用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一目
超前思维的方法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 这是对中日战争矛盾的总体分析。具体而言,“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这些矛盾决定了这场战争要经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方针。经过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探究与分享
思考:毛泽东得出“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的结论采用了什么思维方法
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全面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后认为,虽然攻打锦州比攻打长春、沈阳要困难得多,但先攻占锦州是夺取这一战役胜利的关键。打锦州是主要矛盾,打长春和沈阳是次要矛盾。辽沈战役的胜利证明,这一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1)客观基础: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2)含义: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
(3)作用: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见。
1、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分析把握了中日战争的性质,以及中日双方实力的特点,又分析了中日战争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的不同方针,最后得出结论“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相关链接: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
随着现代决策的科学化,对具体事物的预测往往采用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预测
是对事物发展状况的直观估计和评价,比如采取历史类比推测相关事件的走势等。(分析矛盾的性质,推测事物的发展方向)
定量预测
是使用因素变量、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方法,比如回归分析方法、组合预测方法等,构建数学模型,借以揭示有关变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用于预测和推测事件的未来发展情况。,(分析矛盾的程度,推测事物的未来发展情况)
注意:矛盾分析法是指运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的状况,以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它是定性分析的方法。
2、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1)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方法的原因(逻辑思维)
超前思维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推理的方法。
(2)超前思维要运用想象的方法的原因(非逻辑思维)
由于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难以由其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必然地推知其未来,所以需要运用想象等思维方法弥补其前提条件的不足。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根据敌我力量的对比,运用推理方法预测战争经历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
(1)必要性:超前思维建立在对事物发展情况的把握之上,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情况离不开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才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2)含义 :①调查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②研究是对调查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以便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作用: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3、超前思维要注重调查、研究
《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在对战争发展状况的把握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了解事实情况,分析、综合,认识战争规律,得出最后胜利必然属于中国的正确判断和预测。
调查研究
4、超前思维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1)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是根据事
物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的。
(2)超前思维不能陷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之中。
(3)要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超前思维不同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既包含对历史和现实的综合分析,也包含对未来的思考和预见。具有探索性、预测性和不确定性。
要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从事物发展实际出发,综合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事物向预测的方向发展。
提高超前思维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拓展提升:
粮食安全问题是全球关注的重要话题。今年以来,受到世纪疫情、俄乌冲突、极端天气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国际形势严峻多变,对全球粮食生产造成了极大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采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老百姓端稳“饭碗”创造条件。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尤其是2021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3657亿斤, 相比2020年增长了2%,实际增加267亿斤。
思考:从超前思维的角度分析,在粮食产量逐年增长、进口不断增加和粮食整体安全的背景下, 中央为什么依旧特别强调保障粮食安全?
探究与分享
第二目
超前思维的作用
1、超前思维的哲学意义
(1)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也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成功地改造世界。
(2)超前思维能使人们通过前瞻性思考,把握事物发展状态,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
2、超前思维的现实意义
培养超前意识,提高超前思维水平,利用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
(1)有利于我们规划成长成才的方案;
(2)有利于企业开发供给侧的产品和市场;
(3)有利于社会绘制更为全面合理的服务蓝图;
(4)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他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曾指出:“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浙江省委作出的实施八大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的决策部署,都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调查研究多了,情况了然于胸,才能够找出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办法,作出正确的决策。
(1)超前思维要注重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才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2)我们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对调查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以便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重视调查研究?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调查研究
练一练:
超前思维的方法和意义
超前思维的方法
超前思维的意义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要注重调查研究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哲学意义
现实意义
能动的认识世界,成功的改造世界;
通过前瞻性思考,进行正确的决策,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
个人:规划成长成才的方案
企业:开发产品和市场
社会:绘制蓝图、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持续健康发展。
课堂小结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方法
意义
矛盾分析法
推理想象
调查研究
有助于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有利于个人、企业、社会、民族发展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
特征
内涵
表现
基本品质
探索性
预测性
不确定性
构建知识网络
主观题归纳: 如何培养/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①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把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结合起来,以实践问题为导向开展创新。
②继承前人和他人的成果,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
③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运用联想思维,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④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 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与作用,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
⑤发挥逆向思维的作用,逆向思维应当合“理”,必须掌握正向思维的“正”,要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⑥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不确定性。要运用矛盾分析法、推理和想象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注重调查研究。培养超前意识,利用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⑦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则基本要求,综合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科学的推理方法。
⑧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如: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辩证否定观……(新融合知识,补充)
感谢聆听,下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