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道法时事热点解读 (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道法时事热点解读 (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热点1:新质生产力
(1)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质优,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三个特征:
①高科技: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形成高科技的生产力
②高效能: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形成高效能的生产力
③高质量:以新供给与新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为落脚点,形成高质量的生产力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2)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是我国顺应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的必然选择
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新问题,新挑战。
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⑤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的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⑥创新的重要性
⑦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⑧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⑨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⑩有利于保护环境,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3)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①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②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要牢固树立和践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
⑤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⑥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例:“新质生产力”是2024年全国两会的焦点之一,也是当下的热词。某班时政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新质生产力”这个话题,开展了学习活动。
材料一:新质生产力的论断。同学们搜集了新质生产力的如下论断:
2023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年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材料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同学们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新质生产力的部分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1)材料一中的论断蕴含了哪些道理。(8分)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8分)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项任务之首。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GDP总量统计数据显示,按不变价格计算四川省 2023 年上半年 GDP 总量实际增长 5.5%,与全国增速相当。其中,成都市 GDP 总量高达 10705.49 亿元,在四川省内排第一,为第一档。绵阳市、宜宾市分别排名第二、第三,为第二档。德阳市、南充市、泸州市、达州市、乐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分别排名第四至第九名,为第三档。内江市、自贡市、眉山市、遂宁市、广安市、攀枝花市、广元市分别排名第十至第十六名,为第四档。资阳市、雅安市、巴中市、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分别排名第十七至第二十一名,为第五档。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一省五档”现象的意涵并分析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根本途径。
材料二: 截止 2024年3月,成都市启动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7家、总数增至 146 家;出台科技成果转化 28条政策措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1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1.3万家;“蓉漂人才矩阵”行动深入开展,新增科技领军人才982人,新落户青年人才69万人,连续5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成都市采取的上述措施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热点2: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材料: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10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举办3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立了20 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金热点链接--汇总同类热点
链接1: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
链接2:《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
链接3:共建“一带一路”系列蓝皮书对外发布
链接4: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发布
“一带一路”指什么?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说明了什么
(1)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4)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
(5)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6)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我国坚持合作共赢理念,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9)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10)中国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11)中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
(12)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3.习近平指出:“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2)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的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一个发展的世界、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
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4.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为什么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响应
(1)中国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国的和平发展给其他国家带来机遇,有助于世界的发展。
(3)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共建“一带一路”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5.青少年应如何为实施“一带一路”作出贡献
(1)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积极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宣传工作。
(2)积极宣传建设“一带一路”的意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投入到“一带一路"建设打好文化基础。
(4)增强忧患意识,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
(5)积极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为“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
例1:近代以来,从被动打开国门到主动对外开放,中华民族经历了从屈辱落后到日益走向伟大复兴的沧桑巨变。当前,中国已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有效的市场体系和高水平的开放体系,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外国投资目的地之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共建“一带一路”以重大基础设施投资为重点,发挥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优势,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建成致富路、连心桥、发展港,也为国家间经贸合作注入强劲动能。
(1)解读上图中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阐述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例2:(6分)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丰硕成果: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累计双向投资超过3800亿美元,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建设并投入使用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架起沿线国家间互联互通的桥梁;“深挖水井”“安装路灯”等一批“小而美”的民生工程,切实改善了当地民众生活条件;菌草技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已成为沿线众多发展中国家民众的“致富草”“幸福草”………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中国与共建国家共同将这份宏伟蓝图绘制成一幅壮丽多姿、精彩纷呈的“丝路画卷”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中国是如何绘制“一带一路”这幅壮丽画卷的 (6分)
热点3:法治护航,爱国有我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 2023年10月 24 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共5 章 40 条,包括总则、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则。
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实施表明了什么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国家立法权
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③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方略
④我国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⑤我国坚持良法之治
说明“我国出台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意义
①有利于填补我国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法律空白,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②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意识,激发爱国热情与责任感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促进国家精神文明建设
⑤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和道德水平,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摘录法条如下:第八条,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第十五条 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
第三十七条 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侮辱国旗、国歌、国徽或者其他有损国旗、国歌、国徽尊严的行为;
(二)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第三十八条,教育、文化和旅游、退役军人事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网信、文物等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对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及时子以制止,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责令及时消除影响,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我国科学立法的体现,请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科学立法是良法的体现。
(2)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请运用厉行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
例2.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开始施行。学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该法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设施,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活动,据悉,你校正在举行“厚植爱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在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法的过程中,有同学提出疑问,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一直是我们学习的内容,为什么还要专门制定法律呢 请你为他答疑解惑。(4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二十六条: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应当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通过宣传展示、体验实践等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学校将组织同学们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研学,请你为学校推荐两个省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分)(以河南为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热点1:新质生产力
(1)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质优,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三个特征:
①高科技: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形成高科技的生产力
②高效能: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形成高效能的生产力
③高质量:以新供给与新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为落脚点,形成高质量的生产力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2)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是我国顺应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的必然选择
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新问题,新挑战。
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⑤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的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⑥创新的重要性
⑦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⑧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⑨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⑩有利于保护环境,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3)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①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②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要牢固树立和践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
⑤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⑥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例:“新质生产力”是2024年全国两会的焦点之一,也是当下的热词。某班时政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新质生产力”这个话题,开展了学习活动。
材料一:新质生产力的论断。同学们搜集了新质生产力的如下论断:
2023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年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材料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同学们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新质生产力的部分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1)材料一中的论断蕴含了哪些道理。(8分)
①国家重视加快发展和形成新质生产力。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技创新。
③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推动产业创新,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④我国重视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创新强国。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8分)
①新质生产力中创新起主导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创新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②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有利于发展和利用科技成果,提高生产效率和发展质量。
③新质生产力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有利于我国经济更加牢固地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④新质生产力符合新发展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项任务之首。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GDP总量统计数据显示,按不变价格计算四川省 2023 年上半年 GDP 总量实际增长 5.5%,与全国增速相当。其中,成都市 GDP 总量高达 10705.49 亿元,在四川省内排第一,为第一档。绵阳市、宜宾市分别排名第二、第三,为第二档。德阳市、南充市、泸州市、达州市、乐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分别排名第四至第九名,为第三档。内江市、自贡市、眉山市、遂宁市、广安市、攀枝花市、广元市分别排名第十至第十六名,为第四档。资阳市、雅安市、巴中市、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分别排名第十七至第二十一名,为第五档。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一省五档”现象的意涵并分析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根本途径。
①四川省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层级多样,且各地市州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这种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事实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
②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其根本途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长期依靠人民力量,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 截止 2024年3月,成都市启动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7家、总数增至 146 家;出台科技成果转化 28条政策措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1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1.3万家;“蓉漂人才矩阵”行动深入开展,新增科技领军人才982人,新落户青年人才69万人,连续5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成都市采取的上述措施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①注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助推创新能力提升,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客观条件。
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③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热点2: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材料: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10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举办3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立了20 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金热点链接--汇总同类热点
链接1: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
链接2:《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
链接3:共建“一带一路”系列蓝皮书对外发布
链接4: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发布
“一带一路”指什么?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说明了什么
(1)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4)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
(5)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6)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我国坚持合作共赢理念,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9)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10)中国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11)中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
(12)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3.习近平指出:“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2)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的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一个发展的世界、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
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4.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为什么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响应
(1)中国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国的和平发展给其他国家带来机遇,有助于世界的发展。
(3)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共建“一带一路”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5.青少年应如何为实施“一带一路”作出贡献
(1)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积极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宣传工作。
(2)积极宣传建设“一带一路”的意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投入到“一带一路"建设打好文化基础。
(4)增强忧患意识,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
(5)积极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为“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
例1:近代以来,从被动打开国门到主动对外开放,中华民族经历了从屈辱落后到日益走向伟大复兴的沧桑巨变。当前,中国已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有效的市场体系和高水平的开放体系,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外国投资目的地之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共建“一带一路”以重大基础设施投资为重点,发挥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优势,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建成致富路、连心桥、发展港,也为国家间经贸合作注入强劲动能。
(1)解读上图中的经济信息。
(1)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占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总体是上涨态势。我国对“一带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体是上涨态势,占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比重逐年提高。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2)结合材料,阐述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①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拓展对外贸易,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③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继续积极推进“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④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国际竞争力。
例2:(6分)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丰硕成果: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累计双向投资超过3800亿美元,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建设并投入使用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架起沿线国家间互联互通的桥梁;“深挖水井”“安装路灯”等一批“小而美”的民生工程,切实改善了当地民众生活条件;菌草技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已成为沿线众多发展中国家民众的“致富草”“幸福草”………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中国与共建国家共同将这份宏伟蓝图绘制成一幅壮丽多姿、精彩纷呈的“丝路画卷”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中国是如何绘制“一带一路”这幅壮丽画卷的 (6分)
①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②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享发展成果,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各个国家。
③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共建国携手促发展,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④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等等。
热点3:法治护航,爱国有我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 2023年10月 24 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共5 章 40 条,包括总则、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则。
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实施表明了什么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国家立法权
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③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方略
④我国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⑤我国坚持良法之治
说明“我国出台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意义
①有利于填补我国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法律空白,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②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意识,激发爱国热情与责任感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促进国家精神文明建设
⑤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和道德水平,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摘录法条如下:第八条,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第十五条 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
第三十七条 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侮辱国旗、国歌、国徽或者其他有损国旗、国歌、国徽尊严的行为;
(二)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第三十八条,教育、文化和旅游、退役军人事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网信、文物等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对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及时子以制止,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责令及时消除影响,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我国科学立法的体现,请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科学立法是良法的体现。
①《爱国主义教育法》坚持爱国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最广大人们群众意志和利益,坚定文化自信
②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将爱国主义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发挥教育作用,反映社
会发展规律。
③《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公民有第 37条法律行为的承担法律责任,维护国家利益,教育引导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2)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请运用厉行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
①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全体公民都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自觉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法》宣传,共同营造法治文化环境;
④需要共同发挥法律和道德的作用,将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2.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开始施行。学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该法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设施,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活动,据悉,你校正在举行“厚植爱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在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法的过程中,有同学提出疑问,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一直是我们学习的内容,为什么还要专门制定法律呢 请你为他答疑解惑。(4分)
①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②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法治保障;
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④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力支撑;
⑤为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奠定坚实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二十六条: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应当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通过宣传展示、体验实践等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学校将组织同学们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研学,请你为学校推荐两个省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分)(以河南为例)
郑州二七纪念馆: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河南博物院;兰考焦裕禄烈士陵园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