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年科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监测试题卷1.(2024·临平模拟)我国在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即通过新能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相对“零排放”的目的。下列措施有助于降低碳排放的是A.肆意焚烧田间秸秆 B.推广使用太阳能灶C.使用大排量燃油车出行 D.直接排放工业废气2.(2024·临平模拟)今年4月3日,在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为台湾地区近25年来最强地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进建筑物里B.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C.台湾地震是地球内力释放所造成的D.台湾地震频发是因其位于板块交界处3.(2024·临平模拟) 某实验小组用菱镁矿(主要成分是 MgCO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需要经历酸浸、调节pH、过滤洗涤、加热等操作。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安装置甲图示配制稀硫酸B.安装置乙图示测定溶液的pHC.安装置丙图示过滤得到Mg(OH)2固体D.安装置丁图示加热分解Mg(OH)2 固体4.(2024·临平模拟)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图进行实验的时候,经检测发现导线cd间有断路,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没有示数B.闭合开关,电压表没有示数,电流表有示数C.将电压表连接a位置的导线端试触d时,闭合开关电压表有示数D.将导线分别并联在bc与bd端时,闭合开关所得到的电流值相同5.(2024·临平模拟)如图所示的桃形李是浦江县的特产,其结出的果实兼具桃和李的形状和风味,故名桃形李。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桃形李果肉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B.桃形李花期遇到低温多雨天气不影响其授粉C.桃形李果实中的酸甜物质主要来自于细胞核D.桃形李果树通过嫁接能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6.(2024·临平模拟)高铁酸钾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K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新型非氯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水处理。已知K2FeO4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3 B.+2 C.+6 D.-27.(2024·临平模拟)2023年9月23 日至10月8日,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成功举办,如图所示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亚运会期间地球正从C向D位置运动B.亚运会闭幕这天,北半球是昼短夜长C.亚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北半球D.亚运会期间浙江每日正午影子长度在变长8.(2024·临平模拟)2024年初,乙型流感成为“顶流”。感染者常有发热、头痛、浑身肌肉酸痛、全身无力等症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乙型流感疫苗属于传染源B.乙型流感病毒具有细胞膜等细胞结构C.乙型流感属于消化道传染病D.接种乙型流感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9.(2024·临平模拟)如图所示为甲乙两队选手选用中间有马德堡半球的绳子进行拔河比赛的场景,两队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的为赢,如果马德堡半球分开则为平局。假如绳子质量不计,那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队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甲队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队对绳子的拉力与乙队对绳子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比赛过程中马德堡半球没有分开,说明大气压力大于拉力D.若乙队赢得比赛,则甲队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为水平向左10.(2024·临平模拟)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某科学兴趣小组用硝酸钾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 0 20 40 60 80KNO3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A.①中没有晶体析出B.②中溶液为饱和溶液C.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②>③D.KNO3的溶解度与水质量多少无关11.(2024·临平模拟)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植物和某种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种类增加一定会使该生态系统不稳定B.图中食物链表示为:某种植物→某种食草动物C.由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图中a 点过后该食草动物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缺少食物12.(2024·临平模拟)假日里小肖和爸爸从浙江前往西藏布达拉宫,他发现到达高山上时包里的薯片呈现如图所示的“高反”——薯片包装袋变得鼓鼓囊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袋里的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了B.袋里的气体从外界吸热,内能增加了C.从浙江到达布达拉宫后,薯片的重力势能变小了D.高山上温度低一些,所以整个过程中能量不守恒13.(2024·临平模拟)近日某权威机构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进入人体的微塑料会在动脉内积聚,可能增加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微塑料可以通过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内,且进入人体后难以排出体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微塑料在消化道内被吸收后,通过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B.动脉血管中微塑料聚集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首先堵住小静脉C.部分未被吸收的微塑料由人体肛门排出,属于排出代谢终产物D.人体无法消化和氧化分解微塑料,是因为身体中缺少相应的酶14.(2024·临平模拟)2023年7月 12日,由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火箭助推器内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符号表征看:甲的化学式是C2N2H8B.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之比为2:3C.从微观构成看:丙物质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D.从宏观物质看:生成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15.(2024·临平模拟)如图所示某同学在镜前整理仪容,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走向镜子,则像将会变大B.小明能看清像是因为像成在视网膜上C.小明能在平面镜中成像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D.若用科学教材挡住眼睛,那么镜中人的像就不存在16.(2024·临平模拟)近日,连续的强对流天气引发人们的关注。(1)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大气层的对流层中,这与对流层中丰富的水汽和气温垂直分布特点密切相关。对流层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2)为应对强降水,各地对重要的泄洪河流进行了疏浚,确保排水通畅。这个措施是在调节如图水循环中的 环节。 (选填图中的数字序号)17.(2024·临平模拟)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异株植物。玉米可通过人工授粉,培育出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两种口感。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分类中,玉米属于 (选填“被子”或“裸子”)植物;(2)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两种性状是由 决定的。18.(2024·临平模拟)如图所示将一颗小钢珠固定在空塑料瓶A底,将另一个钢珠用细线悬挂在另一个相同 瓶B内。用扇子逐渐加大风力,发现瓶A先倒下,而瓶B在整个过程中会左右摇晃, 风力较小时摇晃后马上回正,最终出现延迟倒下的现象。风力较小时瓶B向左倾斜后 马上回正的原因是:瓶B向左倾斜时,内部铁球由于 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右 拉瓶子,此时钢珠所受到的重力方向为 。19.(2024·临平模拟)A~G 是初中科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 是一种紫黑色固体, F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G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 A的化学式是 ;(2) B在反应②中的用途是 ;(3)从微观角度分析,F的化学性质不同于E的原因是 。20.(2024·临平模拟)如图甲所示的拆解器是玩乐高的工具之一,图乙为某次拆解过程,若作用在A 点上的力为54N,并瞬间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2cm。(1)图乙所示使用拆解器时,拆解器相当于 杠杆;(2)在本次使用拆解器的过程中,人体消耗了 能转化成机械能,对拆解器做了 J的功。21.(2024·临平模拟)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处理后发现: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回答下列问题:(1)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 。 (选填“增强”、 “不变”或“减弱”)(2)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 (选填“变快”、“不变”或“变慢”),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2.(2024·临平模拟)在“创新实验设计比赛”的活动中,小明从如图甲所示的“两端发光的激光剑”玩具中得到启发,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小明设计的电路中两灯的连接方式是 。若电源电压为3V,灯泡的规格均为“2.5V 0.5A”, 假设灯泡电阻不变,则电路接通后,每个灯泡的实际功率是 W。23.(2024·临平模拟)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验证其化学式。已知金属钙与氮气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氮化钙(Ca3N2)。(1)请说出实验装置中B仪器的名称 ;(2)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有:①反应结束后,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 N2直到冷却,并关闭活塞 K;②拆除装置,取出产物;③打开活塞 K并通入N2;④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3)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空硬质玻璃管的质量mo/g 硬质玻璃管与钙的质量m1/g 硬质玻璃管与产物的质量m2/g14.80 15.08 15.15验证化学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化学式Ca N2中x的值是 。24.(2024·临平模拟)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介绍了大量造型精美的青铜器。古代的青铜器由于时间久远,表面有一层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科学兴趣小组借鉴教材中“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对铜锈的产生条件进行了探究;(1)铜生锈除了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有关外,还有可能与 有关,该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2)小组同学用洁净、光亮的相同铜片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试管内的“\”为铜片):①上述实验 A 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②预测较长时间后 (填试管字母编号)试管中的铜片最先生锈。25.(2024·临平模拟)五一放假小新一家去野生动物园游玩,在路上车胎扎到了钉子,严重漏气需要换上备胎。小新爸爸利用千斤顶轻轻松松地将重达1500kg的汽车抬起,小新很是好奇,能否自己做一个简易的千斤顶呢 【探寻千斤顶原理】图1 图2 图3(1)如图1所示用50N 的水平推力去压图钉,手指感觉并不明显,但石灰墙的墙面受到的压强较大,很快就出现了裂缝。请解释墙面受到的压强较大的原因是 。(2)那么液体是否也有类似的效果呢 小新查阅资料发现,1648年帕斯卡在阳台上仅用几杯水通过细管就能将楼下密闭的木桶压裂(如图2所示)。从液体压强的角度解释,木桶压裂的原因是 。小新进一步查阅后,发现了液体传压的特点: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3)【初建千斤顶演示模型】小新思考后,组装了如图3 所示的千斤顶模型,用来实现通过较小力来产生较大力的效果。若在B端用500N的力去抬起放置在A 端1500kg的汽车,则大小活塞的面积之比为 ;(4)【评价与反思】按照上述模型制作而成的千斤顶在实际使用中,还有可能存在的不足是 。 (写出一条即可)26.(2024·临平模拟)实验课上,同学们在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后,探究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离子:(1)小郑同学的猜想是: Na+、OH-;小吴同学的猜想是: Na+、OH-、Ba2+;还有的猜想是: ;(2)同学们在老师帮助下,经过讨论提出了一般离子检验的流程图 :借助上述流程图, 甲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甲实验小组设计的方案中的“ ”是 ;(3)甲实验小组设计的方案中的结论3是 ;(4)乙实验小组在验证上述三个猜想时,只用了一种试剂,就能一次性地验证溶液中溶质离子的成分,这种试剂是 。27.(2024·临平模拟)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代表促进作用, “-”代表抑制作用。已知:生长激素简称“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简称“IGF-1”;某细胞能接受某种激素或生长因子的作用,是因为其细胞表面存在与之相对应的受体;若人为去除细胞上的某个受体,会导致细胞不接受与该受体对应的激素或生长因子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是一组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多肽类物质,类似于蛋白质在 (填器官名称)中初步消化的产物。(2)根据示意图,可以确定软骨细胞具有 (选填“GH受体”、“IGF-I受体”或“GH受体和IGF-1受体”)。(3)研究人员将正常小鼠和IGF-1基因缺失小鼠分组饲养后,检测体内GH水平。据图预测,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水平应 (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正常小鼠。(4)研究人员拟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物质分组培养,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A组为对照组。组别 A B C D培养液中添加物质 无 GH IGF-1 小鼠去除垂体后产生的血清软骨细胞生长情况 注:D中“小鼠去除垂体后产生的血清”是指:去除垂体后,受影响的相关激素含量已发生实质性改变 (消失或增加)之后,再提取的血清。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与A组比较,在B、C和D组中,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 组。28.(2024·临平模拟)表决器能很好的解决因人力投票时产生的统计困难与繁琐问题。项目化小组同学想以四人投票为参照,用电表来改装一个表决器,直接显示赞成票是多少。现有开关(闭合、断开来分别体现赞成、反对),新的干电池2节、各种电表、若干5欧的定值电阻和小灯泡、开关、导线等器材,进行项目式学习。【项目设计】(1)【项目设计】小组同学绘制了图所示的3个电路图,按要求应选用 ;(2)所设计的电路图中,用电器该选用 (选填“5欧的定值电阻”或“小灯泡”);(3)【项目应用】该小组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的电路设计图后,进行模拟表决:有两位同学表示赞成、两位同学表示反对,那么此时票数需要标注在电流表的 刻度处;(4)【项目反思】经小组同学对数据分析,发现用电流表改装表决器后,具有投票数与电流大小成正比的关系,有助于票数的统计,能在电流表上更直观的体现票数等优点。阿苗同学却用电压表改装了表决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请问这样改装的表决器是否具有类似的优点 。29.(2024·临平模拟)小熊猫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主要分布区年气温一般在0~25℃之间。测定小熊猫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时的体温、皮肤温度(图1),以及代谢率(即产热速率,图2)。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在环境温度0~30℃范围内,小熊猫的体温恒定,这是在 共同调节下,使产热与散热平衡的结果。(2)图2中,在环境温度由20℃降至 10℃的过程中,小熊猫代谢率下降,其中散热的神经调节路径是: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环境降温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位于下丘脑的 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和四肢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3)图2中,当环境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散热增多,机体 作用增强,产生更多的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4)通常通过检测尿液中皮质醇(一种激素)的含量,评估动物园圈养小熊猫的健康情况。使用尿液而不用血液检测皮质醇,是因为血液中的皮质醇可以通过肾小球的 (填生理过程)进入肾小囊,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检测起来比较方便。30.(2024·临平模拟)如图1所示为某品牌煮茶器,具有手动、自动、关闭三个挡位,其铭牌参数如下表所示:图1产品名称 煮茶器产品型号 ZCQ—A10X3额定电压 220V额定频率 50Hz额定容量 1.0L额定功率 600W表2图3(1)煮茶后在壶盖的内侧有大量水珠,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2)煮茶器正常工作时,电路通过的电流多大 (精确到0.01)(3)煮茶器使用自动挡位工作时,该煮茶器一直间断性加热,某次煮茶过程,小组人员经过测量后绘制了如图3所示的工作图,求这次煮茶共需要消耗多少电能。31.(2024·临平模拟)今年4月 25 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为保障宇航员长期在轨飞行安全,我国十分注重载人航天器舱内污染控制、碳氧循环等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活性炭的表面有大量的孔洞,能够吸附气体中大多数有机物、有毒性的和有味的污染物,净化高分子量污染物及灰尘。这个过程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我国舱外航天服采用非再生式氢氧化锂(LiOH)除碳技术。即利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 生成碳酸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空间站中利用萨巴蒂尔反应,将( 转化为 ,条件省略),再配合电解水装置实现 的再生,流程如图所示: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驻留一定的时间。假设总共需要有270 kg的水在上述“电解水装置”中完全反应才能提供足够的氧气,则理论上通过该系统的循环,能回收利用多少质量的水 32.(2024·临平模拟)《长安三万里》影片中有这样的一幕:李白为寻求孟浩然的指点,在赶往江夏河埠的时候发现孟浩然搭乘的前往扬州的客轮刚开动不久,于是李白一边追赶一边大声喊问……(1)假如李白在码头上追客轮跑了650米,用时2分10秒,求李白跑步的速度;(2)假如客轮质量大概在10吨到20吨之间,孟浩然及所携带行李共计约70Kg。则孟浩然登上客轮后,客轮排开水的体积增加多少 33.(2024·临平模拟)小郑看到老师在课堂上先用小刀在铅笔芯上削出如图甲所示的一个凹槽;再将铅笔芯放在一节电压为9伏的方块电池正负极两端(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火柴头放在铅笔芯的凹槽上(如图丙所示);过一会儿,发现火柴被点燃了(如图丁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铅笔芯属于 ; (选填“导体”、 “半导体”或“绝缘体”)(2)请你结合题干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放在铅笔芯凹槽上的火柴过一会儿能被点燃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根据含碳燃料燃烧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使用太阳能可减少含碳燃料的使用分析。【解答】A、 肆意焚烧田间秸秆会增加二氧化碳等排放,不符合题意;B、 推广使用太阳能灶,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符合题意;C、 使用大排量燃油车出行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D、 直接排放工业废气 ,会造成空气污染,不能达到零排放,不符合题意;故选B。2.【答案】A【知识点】地震;地震的预报和防范【解析】【分析】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解答】A. 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进建筑物里是错误的,应该跑到空旷的地方去,A错误;B. 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B正确;C. 台湾地震是地球内力释放所造成的 ,C正确;D. 台湾地震频发是因其位于板块交界处 ,D正确;故答案为:A3.【答案】C【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pH值的测量及方法;浓硫酸的稀释【解析】【分析】A、根据浓硫酸稀释要酸入水中分析;B、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C、根据过滤“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分析;D、根据加热试管内固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分析。【解答】A、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不符合题意;B、测溶液pH时不能将试纸浸入待测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在试纸上测定,不符合题意;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符合题意;D、加热试管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不符合题意;故选C。4.【答案】A【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所测的物理量,结合电路故障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AB.闭合开关,电压表与电源两极连通,则电压表有示数。由于cd间断路,所以没有电流形成,因此电流表没有示数,故A正确,B错误;C.将电压表连接a位置的导线端试触d时,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一端为正极相连,另一端与负极断开,因此没有示数,故C错误;D.将导线分别并联在bc端时,电路为断路,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导线并联在cd两端时,整个电路接通,电流表的示数肯定不是零,故D错误。故选A。5.【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营养繁殖是植物繁殖方式的一种,不通过有性途径,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根、叶、茎等繁殖后代。 营养繁殖能够保持某些栽培物的优良性征,而且繁殖速度较快。 主要有分根、压条、叶插、芽叶插、扦插、嫁接等。【解答】A. 桃形李果肉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桃子主要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A错误;B.桃形李花期遇到低温多雨天气会影响其授粉,B 错误;C.桃形李果实中的酸甜物质主要来自于液泡,C错误;D.桃形李果树通过嫁接能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D正确;故答案为:D6.【答案】C【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解答】K2FeO4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钾元素为“-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故选C。7.【答案】C【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解析】【分析】A是春分日,时间是3月22日,太阳折射点在赤道;B点是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间为6月22日,C秋分日,太阳折射点在赤道,时间是9月22日;D点是冬至日,太阳折射点在南回归线,时间是12月22日;【解答】A.B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间为6月22日的夏至日,C是秋分,时间为9月22日,D是冬至,时间为12月22日,所以亚运会期间地球正从它向D位置运动,A正确;B. 亚运会闭幕这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所以北半球是昼短夜长,B正确;C. 2023年9月23 日至10月8日, 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南半球,C错误;D. 亚运会期间,太阳折射点在南半球,并且一直往南运动,所以浙江每日正午影子长度在变长,D正确;故答案为:C8.【答案】D【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解析】【分析】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预防传染病的三种途径:第一,控制传染源;第二,切断传播途径;第三,保护易感人群;【解答】A. 乙型流感疫苗属于病原体,A错误;B. 乙型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膜等细胞结构,B错误;C. 乙型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C错误;D. 接种乙型流感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正确;故答案为:D9.【答案】D【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别;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A.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B.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两个物体上;C.注意没分开时也可能拉力等于大气压力;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解答】 A.甲队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甲队的拉力,二者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B.甲队对绳子的拉力与乙队对绳子拉力,二者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C.比赛过程中马德堡半球没有分开,说明大气压力可能大于或等于拉力,故C错误;D.乙队赢得比赛,在实验过程中,甲队同学双脚向右用力,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因此地面给它们的摩擦力向左。当甲队向右移动时,地面队甲队的摩擦力还是向左,故D正确。故选D。10.【答案】B【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解析】【分析】根据溶解度及图示确定各烧杯中溶解的硝酸钾质量,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分析。【解答】A、 ①为20 ℃ 时100克水中加入30g硝酸钾形成的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 ,不符合题意;B、 ②为60℃ 时50克水中加入30g硝酸钾形成的不饱和溶液 ,不符合题意;C、 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②>③ ,不符合题意;D、 溶解度与温度和溶质、溶剂种类有关,KNO3的溶解度与水质量多少无关 ,不符合题意;故选B。11.【答案】A【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自动调节能力也越强;食物链起于生产者,终于消费者;【解答】A. 生物种类增加一定会使该生态系统不稳定是错误的,这个例子中没有种类的增加,A错误;B. 图中食物链表示为:某种植物→某种食草动物 ,B正确;C. 由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正确;D. 图中a 点过后该食草动物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缺少食物 ,D正确;故答案为:A12.【答案】A【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解析】【分析】AB.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C.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D.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判断。【解答】AB.根据题意可知,薯片包装袋膨胀的过程,其实是里面的气体对袋子做功的过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则内能减小,故A正确,B错误;C.从浙江到达布达拉宫后,薯片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增大,故C错误;D.整个过程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故选A。13.【答案】D【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酶及其催化作用;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血液循环【解析】【分析】体循环:左心室(心脏)→主动脉→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心脏);肺循环:右心房(心脏)→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心脏);【解答】A.微塑料在消化道内被吸收后,通过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因为参与的是体循环,A错误;B. 动脉血管中微塑料聚集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首先堵住小动脉,B错误;C. 部分未被吸收的微塑料由人体肛门排出,属于排遗,代谢废物的排出属于排泄,包括了呼吸,排汗,排尿;C错误;D. 人体无法消化和氧化分解微塑料,是因为身体中缺少相应的酶 ,正确因为酶具有专一性;故答案为:D14.【答案】B【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微观粒子的构成分析;B、根据图示中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确定分子个数比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分析;D、根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分析。【解答】A、甲的化学式是C2N2H8 ,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方程式为C2N2H8 +N2O42CO2+2N2+4H2O,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之比为2:8,符合题意;C、 丙物质为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不符合题意;D、 生成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不符合题意;故选B。15.【答案】B【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A.根据平面镜成像时“物像等大”的规律分析;B.根据视觉的形成过程判断;CD.根据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判断。【解答】 A.小明走向镜子,但是像的大小始终等于人的大小,即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B.小明能看清像是因为像成在视网膜上,故B正确;C.小明能在平面镜中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C错误;D.若用科学教材挡住眼睛,只会 挡住镜面上反射到眼中的光线,从而使人看不到镜子中的像。但是教材不能挡住人身上射向平面镜的光线,因此仍然成像,故D错误。故选B。16.【答案】(1)减小(2)⑤【知识点】水循环【解析】【分析】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水的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和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水相不断转变的过程)。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解答】 (1)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大气层的对流层中,这与对流层中丰富的水汽和气温垂直分布特点密切相关。对流层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对流运动适合的温度是上面低,下面热;(2) 为应对强降水,各地对重要的泄洪河流进行了疏浚,确保排水通畅。这个措施是在调节如图水循环中的⑤地表径流环节。故答案为:(1)减少(2)⑤17.【答案】(1)被子(2)基因【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遗传物质的传递【解析】【分析】 常见的植物从高等到低等依次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类和藻类。被子植物是指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由松、杉、柏、银杏、和苏铁,有根、茎、叶、种子;蕨类,孢子繁殖,只有根茎叶,代表满江红,胎生狗脊;苔藓类,无根,有茎叶,孢子繁殖,代表地钱、葫芦藓;藻类什么器官都没有,孢子繁殖,代表紫菜,水绵,蓝藻。【解答】(1)植物分类中,玉米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 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两种性状是由 基因决定的。故答案为:(1)被子(2)基因18.【答案】惯性;竖直向下。【知识点】惯性;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根据重力方向的知识解答。【解答】风力较小时瓶B向左倾斜后马上回正的原因是:瓶B向左倾斜时,内部铁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右拉瓶子,此时钢珠所受到的重力方向为竖直向下。19.【答案】(1)KMnO4(2)催化作用(3)分子构成不同【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制取氧气的原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解析】【分析】先由题中所给信息及框图中物质间转化,推导出各物质,再由高锰酸钾化学式、过氧化氢分解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A 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则A为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F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为水,则E为过氧化氢,D为氧气,G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G为二氧化硫。(1)A的化学式为KMnO4。(2) B为二氧化锰,在反应②中作催化剂,起催化作用。(3) F和E组成元素相同,从微观角度分析,F的化学性质不同于E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故答案为:(1)KMnO4;(2)催化作用;(3)分子构成不同。20.【答案】(1)省力(2)化学;1.08【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杠杆的分类【解析】【分析】(1)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杠杆的分类;(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格局W=Fs计算对拆解器做的功。【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使用拆解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2)在本次使用拆解器的过程中,人体消耗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对拆解器做的功为:W=Fs=54N×0.02m=1.08J。21.【答案】(1)增强(2)变慢;气孔开度减小,使得供给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减少【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解答】(1) 经干旱处理后, 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 ,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土壤液浓度时,细胞吸水,所以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2) 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减弱,因为气孔开度减小,使得供给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减少;故答案为:(1)增强(2)变慢;气孔开度减小,使得供给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减少22.【答案】串联;0.45【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用电器首尾相连为串联,并排连接在电路两点之间为并联;(2)首先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灯泡的电阻,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计算出每个灯泡的实际电压,最后根据计算每个灯泡的实际功率。【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两个灯泡首尾相连在电源正极和负极之间,应该为串联;(2)灯泡的电阻为:;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两个灯泡相同,则它们的实际电压相同,那么每个灯泡的实际电压为总电压的一半,也就是1.5V;则每个灯泡的实际功率:。23.【答案】(1)铁架台(2)③④①②(3)2.8【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实验步骤的探究;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2)根据所给实验操作步骤分析;(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解答】(1)B装置仪器名称为铁架台。(2) 制备氮化钙正确操作为 ③打开活塞 K并通入N2; ④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 ; ①反应结束后,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 N2直到冷却,并关闭活塞 K; ②拆除装置,取出产物;(3)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的氮元素质量为15.15g-15.08g=0.07g,反应前钙的质量为15.08g-14.80g=0.28g,则40x:28=0.28g:0.07g,x=2.8.故答案为:(1)铁架台;(2)③④①②;(3)2.8.24.【答案】(1)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2)防止水与氧气接触;D【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分析】(1)根据铜锈的组成确定铜生锈的反应物分析;(2)根据氧气的不易溶于水,铜生锈条件及各试管中铜接触条件分析。【解答】(1)铜锈由铜、氢、氧、碳元素组成,由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铜生锈除了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有关外,还有可能与二氧化碳有关。(2) ①上述实验 A 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离空气,防止水与氧气接触。 ②铜生锈是铜、氧气、水、二氧化碳的作用,预测较长时间后D试管中铜最先生锈。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等;(2)防止水与氧气接触;D。25.【答案】(1)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2)在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3)当两端的压强相同时,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成正比,所以 大小活塞的面积之比为 15000:500=30:1(4)两个受力面积相差太大,需要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也相差这么大,模型可能没有那么凑巧;【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压强,是指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符号为p。压强用来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F/S,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压力或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压力或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液体对容器内部的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液体由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用压强计来测量。【解答】(1) 墙面受到的压强较大的原因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2) 从液体压强的角度解释,木桶压裂的原因是在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3)当两端的压强相同时,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成正比,所以 大小活塞的面积之比为 15000:500=30:1(4) 按照上述模型制作而成的千斤顶在实际使用中,还有可能存在的不足是 两个受力面积相差太大,需要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也相差这么大,模型可能没有那么凑巧;故答案为:(1)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2)在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3)30:1(4)两个受力面积相差太大,需要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也相差这么大,模型可能没有那么凑巧;26.【答案】(1)Na+、OH-、 CO32-(2)稀盐酸或稀盐酸(3)小郑同学猜想正确(4)稀硫酸【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盐的性质及用途;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后溶液溶质一定有生成物,可能有反应物剩余分析;(2)根据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3)根据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产生白色沉淀分析;(4)根据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解答】(1)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可能剩余一种,则反应后溶液中离子种类还可能是: Na+、OH-、 CO32-。(2)碳酸钠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则甲小组方案中所加试剂为稀盐酸或稀硫酸。(3)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能产生碳酸钡沉淀,结论3可证明溶液中不含钡离子,即溶液中离子为Na+、OH-,小郑同学猜想正确。(4)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碳酸根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利用稀硫酸一种试剂,通过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故答案为:(1) Na+、OH-、 CO32-;(2)稀盐酸或稀硫酸;(3)小郑同学猜想正确;(4)稀硫酸。27.【答案】(1)胃(2)“GH受体和IGF-1受体”(3)高于(4)B组【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 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解答】(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是一组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多肽类物质,类似于蛋白质在胃中初步消化的产物。(2) 根据示意图,可以确定软骨细胞具有 “GH受体和IGF-1受体”,因为GH和IGF-1都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生长;(3) IGF-1会对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产生抑制作用,所以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不会抑制垂体产生生长激素, 所以GH水平应高于正常小鼠。(4) 研究人员拟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 ,因为A组什么都没有所以挼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B组中只有 GH ,但是小鼠没有GH的受体,所以不生长;C组只有 IGF-1 ,小鼠有IGF-1的受体,所以会促进软骨细胞生长;D组中除去垂体,只会对生长激素有影响,对胰岛素没有影响,所以也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生长,所以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与A组比较,在B、C和D组中,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B组。故答案为:(1)胃(2)“GH受体和IGF-1受体”(3)高于(4)B组28.【答案】(1)C(2)小灯泡(3)1.2A(4)无【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分析】(1)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呢只能控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分析解答;(2)在使用过程中,关键是能够区分出是哪个同学投票赞成还是反对;(3)首先根据计算出通过灯泡的电流,然后根据I总=I1+I2计算干路电流即可;(4)主要分析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是否与投票数成正比即可。【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四个投票电路不能相互影响,都能单独工作,因此为并联。每个支路桑都能单独控制投票器,因此每个支路都有一个用电器和开关串联,如下图所示:故选C。(2)开关闭合时,对应的灯泡发光;断开时,对应的灯泡熄灭,即通过灯泡是否发光可以判断投票状态,故选小灯泡。(3)两个同学赞成,两个同学反对,则应该有两个灯泡并联;通过一个灯泡的电流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I总=I1+I2=0.6A+0.6A=1.2A。(4)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的电压,设反对的人数为n,则电压表的示数U=IR0=;分析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与n不成正比,因此改装的表决器没有类似的优点。29.【答案】(1)神经和体液(2)体温调节(3)呼吸(4)滤过作用【知识点】泌尿系统;体温的控制【解析】【分析】体温调节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人体的体温调节是个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核心温度,以心、肺为代表。而机体的内、外环境是在不断地变化,许多因素会干扰深部温度的稳定,此时通过反馈系统将干扰信息传递给体温调节中枢,经过它的整合作用,再调整受控系统的活动,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体热平衡,达到稳定体温的效果。【解答】(1)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下完成, 由图1可知,在环境温度0~30℃范围内,小熊猫的体温恒定,这是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使产热与散热平衡的结果。(2) 图2中,在环境温度由20℃降至 10℃的过程中,小熊猫代谢率下降,其中散热的神经调节路径是: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环境降温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和四肢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3)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和氧气,产生大量的能量,所以 图2中,当环境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散热增多,机体呼吸作用增强,产生更多的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4) 肾小球具有滤过作用,可以滤过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可以吸收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以及全部的葡萄糖;因为血液中的皮质醇可以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检测起来比较方便;故答案为:(1)神经和体液(2)体温调节(3)呼吸(4)滤过作用30.【答案】(1)液化(2)2.73A(3)3.24×105J【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2)根据计算煮茶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3)根据图3确定煮茶器工作的时间,根据W=Pt计算消耗的电能。【解答】(1) 煮茶后在壶盖的内侧有大量水珠,这是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的液化现象;(2)煮茶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3)根据图3可知,这次煮茶工作时间t=6min+3min=9min=540s;则这次煮茶消耗的电能:W=Pt=600W×540s=3.24×105J。31.【答案】(1)物理(2)2LiOH+CO2=Li2CO3↓+H2O(3)解:设电解270kg的水生成氢气质量为x2H2O2H2↑+ O2↑36 4 270kg x 36:4=270kg:xx=30kg设回收利用的水的质量为yCO2+4H2= CH4+2H2O8 3630kg y8:36=30kg:yy=135kg答: 能回收利用 水的质量为135kg。【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分析;(2)根据氢氧化锂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分析;(3)先由电解水时水的质量计算出生成氢气质量,再由氢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回收水的质量。【解答】(1)活性炭吸附有毒、有味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物理变化。(2)氢氧化锂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H2O.故答案为:(1)物理;(2)2LiOH+CO2=Li2CO3↓+H2O;(3)135kg。32.【答案】(1)李白跑步的速度;(2)孟浩然登上客船后增大的浮力△F浮=G=mg=70kg×10N/kg=700N;那么客轮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量为:。【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李白跑步的速度;(2)首先根据△F浮=G计算增加的浮力,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量。【解答】(1)(2)33.【答案】(1)导体(2)当电流通过铅笔芯时会发热,根据Q=I2Rt可知,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铅笔芯的温度越高。当温度达到火柴的着火点后,火柴就会被点燃。【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2)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分析解答。【解答】(1)铅笔芯容易导电,为导体;(2)当电流通过铅笔芯时会发热,根据Q=I2Rt可知,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铅笔芯的温度越高。当温度达到火柴的着火点后,火柴就会被点燃。1 / 1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年科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监测试题卷1.(2024·临平模拟)我国在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即通过新能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相对“零排放”的目的。下列措施有助于降低碳排放的是A.肆意焚烧田间秸秆 B.推广使用太阳能灶C.使用大排量燃油车出行 D.直接排放工业废气【答案】B【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根据含碳燃料燃烧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使用太阳能可减少含碳燃料的使用分析。【解答】A、 肆意焚烧田间秸秆会增加二氧化碳等排放,不符合题意;B、 推广使用太阳能灶,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符合题意;C、 使用大排量燃油车出行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D、 直接排放工业废气 ,会造成空气污染,不能达到零排放,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24·临平模拟)今年4月3日,在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为台湾地区近25年来最强地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进建筑物里B.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C.台湾地震是地球内力释放所造成的D.台湾地震频发是因其位于板块交界处【答案】A【知识点】地震;地震的预报和防范【解析】【分析】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解答】A. 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进建筑物里是错误的,应该跑到空旷的地方去,A错误;B. 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B正确;C. 台湾地震是地球内力释放所造成的 ,C正确;D. 台湾地震频发是因其位于板块交界处 ,D正确;故答案为:A3.(2024·临平模拟) 某实验小组用菱镁矿(主要成分是 MgCO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需要经历酸浸、调节pH、过滤洗涤、加热等操作。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安装置甲图示配制稀硫酸B.安装置乙图示测定溶液的pHC.安装置丙图示过滤得到Mg(OH)2固体D.安装置丁图示加热分解Mg(OH)2 固体【答案】C【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pH值的测量及方法;浓硫酸的稀释【解析】【分析】A、根据浓硫酸稀释要酸入水中分析;B、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C、根据过滤“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分析;D、根据加热试管内固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分析。【解答】A、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不符合题意;B、测溶液pH时不能将试纸浸入待测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在试纸上测定,不符合题意;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符合题意;D、加热试管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24·临平模拟)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图进行实验的时候,经检测发现导线cd间有断路,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没有示数B.闭合开关,电压表没有示数,电流表有示数C.将电压表连接a位置的导线端试触d时,闭合开关电压表有示数D.将导线分别并联在bc与bd端时,闭合开关所得到的电流值相同【答案】A【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所测的物理量,结合电路故障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AB.闭合开关,电压表与电源两极连通,则电压表有示数。由于cd间断路,所以没有电流形成,因此电流表没有示数,故A正确,B错误;C.将电压表连接a位置的导线端试触d时,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一端为正极相连,另一端与负极断开,因此没有示数,故C错误;D.将导线分别并联在bc端时,电路为断路,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导线并联在cd两端时,整个电路接通,电流表的示数肯定不是零,故D错误。故选A。5.(2024·临平模拟)如图所示的桃形李是浦江县的特产,其结出的果实兼具桃和李的形状和风味,故名桃形李。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桃形李果肉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B.桃形李花期遇到低温多雨天气不影响其授粉C.桃形李果实中的酸甜物质主要来自于细胞核D.桃形李果树通过嫁接能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营养繁殖是植物繁殖方式的一种,不通过有性途径,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根、叶、茎等繁殖后代。 营养繁殖能够保持某些栽培物的优良性征,而且繁殖速度较快。 主要有分根、压条、叶插、芽叶插、扦插、嫁接等。【解答】A. 桃形李果肉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桃子主要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A错误;B.桃形李花期遇到低温多雨天气会影响其授粉,B 错误;C.桃形李果实中的酸甜物质主要来自于液泡,C错误;D.桃形李果树通过嫁接能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D正确;故答案为:D6.(2024·临平模拟)高铁酸钾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K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新型非氯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水处理。已知K2FeO4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3 B.+2 C.+6 D.-2【答案】C【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解答】K2FeO4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钾元素为“-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故选C。7.(2024·临平模拟)2023年9月23 日至10月8日,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成功举办,如图所示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亚运会期间地球正从C向D位置运动B.亚运会闭幕这天,北半球是昼短夜长C.亚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北半球D.亚运会期间浙江每日正午影子长度在变长【答案】C【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解析】【分析】A是春分日,时间是3月22日,太阳折射点在赤道;B点是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间为6月22日,C秋分日,太阳折射点在赤道,时间是9月22日;D点是冬至日,太阳折射点在南回归线,时间是12月22日;【解答】A.B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间为6月22日的夏至日,C是秋分,时间为9月22日,D是冬至,时间为12月22日,所以亚运会期间地球正从它向D位置运动,A正确;B. 亚运会闭幕这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所以北半球是昼短夜长,B正确;C. 2023年9月23 日至10月8日, 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南半球,C错误;D. 亚运会期间,太阳折射点在南半球,并且一直往南运动,所以浙江每日正午影子长度在变长,D正确;故答案为:C8.(2024·临平模拟)2024年初,乙型流感成为“顶流”。感染者常有发热、头痛、浑身肌肉酸痛、全身无力等症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乙型流感疫苗属于传染源B.乙型流感病毒具有细胞膜等细胞结构C.乙型流感属于消化道传染病D.接种乙型流感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答案】D【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解析】【分析】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预防传染病的三种途径:第一,控制传染源;第二,切断传播途径;第三,保护易感人群;【解答】A. 乙型流感疫苗属于病原体,A错误;B. 乙型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膜等细胞结构,B错误;C. 乙型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C错误;D. 接种乙型流感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正确;故答案为:D9.(2024·临平模拟)如图所示为甲乙两队选手选用中间有马德堡半球的绳子进行拔河比赛的场景,两队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的为赢,如果马德堡半球分开则为平局。假如绳子质量不计,那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队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甲队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队对绳子的拉力与乙队对绳子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比赛过程中马德堡半球没有分开,说明大气压力大于拉力D.若乙队赢得比赛,则甲队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为水平向左【答案】D【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别;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A.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B.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两个物体上;C.注意没分开时也可能拉力等于大气压力;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解答】 A.甲队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甲队的拉力,二者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B.甲队对绳子的拉力与乙队对绳子拉力,二者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C.比赛过程中马德堡半球没有分开,说明大气压力可能大于或等于拉力,故C错误;D.乙队赢得比赛,在实验过程中,甲队同学双脚向右用力,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因此地面给它们的摩擦力向左。当甲队向右移动时,地面队甲队的摩擦力还是向左,故D正确。故选D。10.(2024·临平模拟)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某科学兴趣小组用硝酸钾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 0 20 40 60 80KNO3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A.①中没有晶体析出B.②中溶液为饱和溶液C.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②>③D.KNO3的溶解度与水质量多少无关【答案】B【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解析】【分析】根据溶解度及图示确定各烧杯中溶解的硝酸钾质量,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分析。【解答】A、 ①为20 ℃ 时100克水中加入30g硝酸钾形成的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 ,不符合题意;B、 ②为60℃ 时50克水中加入30g硝酸钾形成的不饱和溶液 ,不符合题意;C、 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②>③ ,不符合题意;D、 溶解度与温度和溶质、溶剂种类有关,KNO3的溶解度与水质量多少无关 ,不符合题意;故选B。11.(2024·临平模拟)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植物和某种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种类增加一定会使该生态系统不稳定B.图中食物链表示为:某种植物→某种食草动物C.由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图中a 点过后该食草动物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缺少食物【答案】A【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自动调节能力也越强;食物链起于生产者,终于消费者;【解答】A. 生物种类增加一定会使该生态系统不稳定是错误的,这个例子中没有种类的增加,A错误;B. 图中食物链表示为:某种植物→某种食草动物 ,B正确;C. 由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正确;D. 图中a 点过后该食草动物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缺少食物 ,D正确;故答案为:A12.(2024·临平模拟)假日里小肖和爸爸从浙江前往西藏布达拉宫,他发现到达高山上时包里的薯片呈现如图所示的“高反”——薯片包装袋变得鼓鼓囊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袋里的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了B.袋里的气体从外界吸热,内能增加了C.从浙江到达布达拉宫后,薯片的重力势能变小了D.高山上温度低一些,所以整个过程中能量不守恒【答案】A【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解析】【分析】AB.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C.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D.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判断。【解答】AB.根据题意可知,薯片包装袋膨胀的过程,其实是里面的气体对袋子做功的过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则内能减小,故A正确,B错误;C.从浙江到达布达拉宫后,薯片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增大,故C错误;D.整个过程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故选A。13.(2024·临平模拟)近日某权威机构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进入人体的微塑料会在动脉内积聚,可能增加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微塑料可以通过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内,且进入人体后难以排出体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微塑料在消化道内被吸收后,通过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B.动脉血管中微塑料聚集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首先堵住小静脉C.部分未被吸收的微塑料由人体肛门排出,属于排出代谢终产物D.人体无法消化和氧化分解微塑料,是因为身体中缺少相应的酶【答案】D【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酶及其催化作用;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血液循环【解析】【分析】体循环:左心室(心脏)→主动脉→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心脏);肺循环:右心房(心脏)→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心脏);【解答】A.微塑料在消化道内被吸收后,通过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因为参与的是体循环,A错误;B. 动脉血管中微塑料聚集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首先堵住小动脉,B错误;C. 部分未被吸收的微塑料由人体肛门排出,属于排遗,代谢废物的排出属于排泄,包括了呼吸,排汗,排尿;C错误;D. 人体无法消化和氧化分解微塑料,是因为身体中缺少相应的酶 ,正确因为酶具有专一性;故答案为:D14.(2024·临平模拟)2023年7月 12日,由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火箭助推器内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符号表征看:甲的化学式是C2N2H8B.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之比为2:3C.从微观构成看:丙物质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D.从宏观物质看:生成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答案】B【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微观粒子的构成分析;B、根据图示中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确定分子个数比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分析;D、根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分析。【解答】A、甲的化学式是C2N2H8 ,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方程式为C2N2H8 +N2O42CO2+2N2+4H2O,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之比为2:8,符合题意;C、 丙物质为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不符合题意;D、 生成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不符合题意;故选B。15.(2024·临平模拟)如图所示某同学在镜前整理仪容,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走向镜子,则像将会变大B.小明能看清像是因为像成在视网膜上C.小明能在平面镜中成像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D.若用科学教材挡住眼睛,那么镜中人的像就不存在【答案】B【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A.根据平面镜成像时“物像等大”的规律分析;B.根据视觉的形成过程判断;CD.根据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判断。【解答】 A.小明走向镜子,但是像的大小始终等于人的大小,即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B.小明能看清像是因为像成在视网膜上,故B正确;C.小明能在平面镜中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C错误;D.若用科学教材挡住眼睛,只会 挡住镜面上反射到眼中的光线,从而使人看不到镜子中的像。但是教材不能挡住人身上射向平面镜的光线,因此仍然成像,故D错误。故选B。16.(2024·临平模拟)近日,连续的强对流天气引发人们的关注。(1)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大气层的对流层中,这与对流层中丰富的水汽和气温垂直分布特点密切相关。对流层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2)为应对强降水,各地对重要的泄洪河流进行了疏浚,确保排水通畅。这个措施是在调节如图水循环中的 环节。 (选填图中的数字序号)【答案】(1)减小(2)⑤【知识点】水循环【解析】【分析】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水的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和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水相不断转变的过程)。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解答】 (1)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大气层的对流层中,这与对流层中丰富的水汽和气温垂直分布特点密切相关。对流层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对流运动适合的温度是上面低,下面热;(2) 为应对强降水,各地对重要的泄洪河流进行了疏浚,确保排水通畅。这个措施是在调节如图水循环中的⑤地表径流环节。故答案为:(1)减少(2)⑤17.(2024·临平模拟)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异株植物。玉米可通过人工授粉,培育出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两种口感。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分类中,玉米属于 (选填“被子”或“裸子”)植物;(2)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两种性状是由 决定的。【答案】(1)被子(2)基因【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遗传物质的传递【解析】【分析】 常见的植物从高等到低等依次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类和藻类。被子植物是指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由松、杉、柏、银杏、和苏铁,有根、茎、叶、种子;蕨类,孢子繁殖,只有根茎叶,代表满江红,胎生狗脊;苔藓类,无根,有茎叶,孢子繁殖,代表地钱、葫芦藓;藻类什么器官都没有,孢子繁殖,代表紫菜,水绵,蓝藻。【解答】(1)植物分类中,玉米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 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两种性状是由 基因决定的。故答案为:(1)被子(2)基因18.(2024·临平模拟)如图所示将一颗小钢珠固定在空塑料瓶A底,将另一个钢珠用细线悬挂在另一个相同 瓶B内。用扇子逐渐加大风力,发现瓶A先倒下,而瓶B在整个过程中会左右摇晃, 风力较小时摇晃后马上回正,最终出现延迟倒下的现象。风力较小时瓶B向左倾斜后 马上回正的原因是:瓶B向左倾斜时,内部铁球由于 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右 拉瓶子,此时钢珠所受到的重力方向为 。【答案】惯性;竖直向下。【知识点】惯性;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根据重力方向的知识解答。【解答】风力较小时瓶B向左倾斜后马上回正的原因是:瓶B向左倾斜时,内部铁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右拉瓶子,此时钢珠所受到的重力方向为竖直向下。19.(2024·临平模拟)A~G 是初中科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 是一种紫黑色固体, F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G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 A的化学式是 ;(2) B在反应②中的用途是 ;(3)从微观角度分析,F的化学性质不同于E的原因是 。【答案】(1)KMnO4(2)催化作用(3)分子构成不同【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制取氧气的原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解析】【分析】先由题中所给信息及框图中物质间转化,推导出各物质,再由高锰酸钾化学式、过氧化氢分解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A 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则A为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F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为水,则E为过氧化氢,D为氧气,G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G为二氧化硫。(1)A的化学式为KMnO4。(2) B为二氧化锰,在反应②中作催化剂,起催化作用。(3) F和E组成元素相同,从微观角度分析,F的化学性质不同于E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故答案为:(1)KMnO4;(2)催化作用;(3)分子构成不同。20.(2024·临平模拟)如图甲所示的拆解器是玩乐高的工具之一,图乙为某次拆解过程,若作用在A 点上的力为54N,并瞬间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2cm。(1)图乙所示使用拆解器时,拆解器相当于 杠杆;(2)在本次使用拆解器的过程中,人体消耗了 能转化成机械能,对拆解器做了 J的功。【答案】(1)省力(2)化学;1.08【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杠杆的分类【解析】【分析】(1)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杠杆的分类;(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格局W=Fs计算对拆解器做的功。【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使用拆解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2)在本次使用拆解器的过程中,人体消耗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对拆解器做的功为:W=Fs=54N×0.02m=1.08J。21.(2024·临平模拟)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处理后发现: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回答下列问题:(1)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 。 (选填“增强”、 “不变”或“减弱”)(2)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 (选填“变快”、“不变”或“变慢”),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1)增强(2)变慢;气孔开度减小,使得供给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减少【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解答】(1) 经干旱处理后, 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 ,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土壤液浓度时,细胞吸水,所以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2) 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减弱,因为气孔开度减小,使得供给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减少;故答案为:(1)增强(2)变慢;气孔开度减小,使得供给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减少22.(2024·临平模拟)在“创新实验设计比赛”的活动中,小明从如图甲所示的“两端发光的激光剑”玩具中得到启发,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小明设计的电路中两灯的连接方式是 。若电源电压为3V,灯泡的规格均为“2.5V 0.5A”, 假设灯泡电阻不变,则电路接通后,每个灯泡的实际功率是 W。【答案】串联;0.45【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用电器首尾相连为串联,并排连接在电路两点之间为并联;(2)首先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灯泡的电阻,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计算出每个灯泡的实际电压,最后根据计算每个灯泡的实际功率。【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两个灯泡首尾相连在电源正极和负极之间,应该为串联;(2)灯泡的电阻为:;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两个灯泡相同,则它们的实际电压相同,那么每个灯泡的实际电压为总电压的一半,也就是1.5V;则每个灯泡的实际功率:。23.(2024·临平模拟)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验证其化学式。已知金属钙与氮气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氮化钙(Ca3N2)。(1)请说出实验装置中B仪器的名称 ;(2)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有:①反应结束后,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 N2直到冷却,并关闭活塞 K;②拆除装置,取出产物;③打开活塞 K并通入N2;④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3)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空硬质玻璃管的质量mo/g 硬质玻璃管与钙的质量m1/g 硬质玻璃管与产物的质量m2/g14.80 15.08 15.15验证化学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化学式Ca N2中x的值是 。【答案】(1)铁架台(2)③④①②(3)2.8【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实验步骤的探究;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2)根据所给实验操作步骤分析;(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解答】(1)B装置仪器名称为铁架台。(2) 制备氮化钙正确操作为 ③打开活塞 K并通入N2; ④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 ; ①反应结束后,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 N2直到冷却,并关闭活塞 K; ②拆除装置,取出产物;(3)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的氮元素质量为15.15g-15.08g=0.07g,反应前钙的质量为15.08g-14.80g=0.28g,则40x:28=0.28g:0.07g,x=2.8.故答案为:(1)铁架台;(2)③④①②;(3)2.8.24.(2024·临平模拟)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介绍了大量造型精美的青铜器。古代的青铜器由于时间久远,表面有一层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科学兴趣小组借鉴教材中“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对铜锈的产生条件进行了探究;(1)铜生锈除了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有关外,还有可能与 有关,该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2)小组同学用洁净、光亮的相同铜片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试管内的“\”为铜片):①上述实验 A 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②预测较长时间后 (填试管字母编号)试管中的铜片最先生锈。【答案】(1)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2)防止水与氧气接触;D【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分析】(1)根据铜锈的组成确定铜生锈的反应物分析;(2)根据氧气的不易溶于水,铜生锈条件及各试管中铜接触条件分析。【解答】(1)铜锈由铜、氢、氧、碳元素组成,由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铜生锈除了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有关外,还有可能与二氧化碳有关。(2) ①上述实验 A 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离空气,防止水与氧气接触。 ②铜生锈是铜、氧气、水、二氧化碳的作用,预测较长时间后D试管中铜最先生锈。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等;(2)防止水与氧气接触;D。25.(2024·临平模拟)五一放假小新一家去野生动物园游玩,在路上车胎扎到了钉子,严重漏气需要换上备胎。小新爸爸利用千斤顶轻轻松松地将重达1500kg的汽车抬起,小新很是好奇,能否自己做一个简易的千斤顶呢 【探寻千斤顶原理】图1 图2 图3(1)如图1所示用50N 的水平推力去压图钉,手指感觉并不明显,但石灰墙的墙面受到的压强较大,很快就出现了裂缝。请解释墙面受到的压强较大的原因是 。(2)那么液体是否也有类似的效果呢 小新查阅资料发现,1648年帕斯卡在阳台上仅用几杯水通过细管就能将楼下密闭的木桶压裂(如图2所示)。从液体压强的角度解释,木桶压裂的原因是 。小新进一步查阅后,发现了液体传压的特点: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3)【初建千斤顶演示模型】小新思考后,组装了如图3 所示的千斤顶模型,用来实现通过较小力来产生较大力的效果。若在B端用500N的力去抬起放置在A 端1500kg的汽车,则大小活塞的面积之比为 ;(4)【评价与反思】按照上述模型制作而成的千斤顶在实际使用中,还有可能存在的不足是 。 (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2)在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3)当两端的压强相同时,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成正比,所以 大小活塞的面积之比为 15000:500=30:1(4)两个受力面积相差太大,需要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也相差这么大,模型可能没有那么凑巧;【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压强,是指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符号为p。压强用来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F/S,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压力或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压力或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液体对容器内部的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液体由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用压强计来测量。【解答】(1) 墙面受到的压强较大的原因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2) 从液体压强的角度解释,木桶压裂的原因是在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3)当两端的压强相同时,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成正比,所以 大小活塞的面积之比为 15000:500=30:1(4) 按照上述模型制作而成的千斤顶在实际使用中,还有可能存在的不足是 两个受力面积相差太大,需要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也相差这么大,模型可能没有那么凑巧;故答案为:(1)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2)在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3)30:1(4)两个受力面积相差太大,需要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也相差这么大,模型可能没有那么凑巧;26.(2024·临平模拟)实验课上,同学们在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后,探究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离子:(1)小郑同学的猜想是: Na+、OH-;小吴同学的猜想是: Na+、OH-、Ba2+;还有的猜想是: ;(2)同学们在老师帮助下,经过讨论提出了一般离子检验的流程图 :借助上述流程图, 甲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甲实验小组设计的方案中的“ ”是 ;(3)甲实验小组设计的方案中的结论3是 ;(4)乙实验小组在验证上述三个猜想时,只用了一种试剂,就能一次性地验证溶液中溶质离子的成分,这种试剂是 。【答案】(1)Na+、OH-、 CO32-(2)稀盐酸或稀盐酸(3)小郑同学猜想正确(4)稀硫酸【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盐的性质及用途;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后溶液溶质一定有生成物,可能有反应物剩余分析;(2)根据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3)根据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产生白色沉淀分析;(4)根据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解答】(1)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可能剩余一种,则反应后溶液中离子种类还可能是: Na+、OH-、 CO32-。(2)碳酸钠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则甲小组方案中所加试剂为稀盐酸或稀硫酸。(3)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能产生碳酸钡沉淀,结论3可证明溶液中不含钡离子,即溶液中离子为Na+、OH-,小郑同学猜想正确。(4)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碳酸根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利用稀硫酸一种试剂,通过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故答案为:(1) Na+、OH-、 CO32-;(2)稀盐酸或稀硫酸;(3)小郑同学猜想正确;(4)稀硫酸。27.(2024·临平模拟)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代表促进作用, “-”代表抑制作用。已知:生长激素简称“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简称“IGF-1”;某细胞能接受某种激素或生长因子的作用,是因为其细胞表面存在与之相对应的受体;若人为去除细胞上的某个受体,会导致细胞不接受与该受体对应的激素或生长因子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是一组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多肽类物质,类似于蛋白质在 (填器官名称)中初步消化的产物。(2)根据示意图,可以确定软骨细胞具有 (选填“GH受体”、“IGF-I受体”或“GH受体和IGF-1受体”)。(3)研究人员将正常小鼠和IGF-1基因缺失小鼠分组饲养后,检测体内GH水平。据图预测,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水平应 (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正常小鼠。(4)研究人员拟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物质分组培养,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A组为对照组。组别 A B C D培养液中添加物质 无 GH IGF-1 小鼠去除垂体后产生的血清软骨细胞生长情况 注:D中“小鼠去除垂体后产生的血清”是指:去除垂体后,受影响的相关激素含量已发生实质性改变 (消失或增加)之后,再提取的血清。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与A组比较,在B、C和D组中,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 组。【答案】(1)胃(2)“GH受体和IGF-1受体”(3)高于(4)B组【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 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解答】(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是一组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多肽类物质,类似于蛋白质在胃中初步消化的产物。(2) 根据示意图,可以确定软骨细胞具有 “GH受体和IGF-1受体”,因为GH和IGF-1都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生长;(3) IGF-1会对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产生抑制作用,所以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不会抑制垂体产生生长激素, 所以GH水平应高于正常小鼠。(4) 研究人员拟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 ,因为A组什么都没有所以挼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B组中只有 GH ,但是小鼠没有GH的受体,所以不生长;C组只有 IGF-1 ,小鼠有IGF-1的受体,所以会促进软骨细胞生长;D组中除去垂体,只会对生长激素有影响,对胰岛素没有影响,所以也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生长,所以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与A组比较,在B、C和D组中,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B组。故答案为:(1)胃(2)“GH受体和IGF-1受体”(3)高于(4)B组28.(2024·临平模拟)表决器能很好的解决因人力投票时产生的统计困难与繁琐问题。项目化小组同学想以四人投票为参照,用电表来改装一个表决器,直接显示赞成票是多少。现有开关(闭合、断开来分别体现赞成、反对),新的干电池2节、各种电表、若干5欧的定值电阻和小灯泡、开关、导线等器材,进行项目式学习。【项目设计】(1)【项目设计】小组同学绘制了图所示的3个电路图,按要求应选用 ;(2)所设计的电路图中,用电器该选用 (选填“5欧的定值电阻”或“小灯泡”);(3)【项目应用】该小组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的电路设计图后,进行模拟表决:有两位同学表示赞成、两位同学表示反对,那么此时票数需要标注在电流表的 刻度处;(4)【项目反思】经小组同学对数据分析,发现用电流表改装表决器后,具有投票数与电流大小成正比的关系,有助于票数的统计,能在电流表上更直观的体现票数等优点。阿苗同学却用电压表改装了表决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请问这样改装的表决器是否具有类似的优点 。【答案】(1)C(2)小灯泡(3)1.2A(4)无【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分析】(1)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呢只能控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分析解答;(2)在使用过程中,关键是能够区分出是哪个同学投票赞成还是反对;(3)首先根据计算出通过灯泡的电流,然后根据I总=I1+I2计算干路电流即可;(4)主要分析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是否与投票数成正比即可。【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四个投票电路不能相互影响,都能单独工作,因此为并联。每个支路桑都能单独控制投票器,因此每个支路都有一个用电器和开关串联,如下图所示:故选C。(2)开关闭合时,对应的灯泡发光;断开时,对应的灯泡熄灭,即通过灯泡是否发光可以判断投票状态,故选小灯泡。(3)两个同学赞成,两个同学反对,则应该有两个灯泡并联;通过一个灯泡的电流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I总=I1+I2=0.6A+0.6A=1.2A。(4)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的电压,设反对的人数为n,则电压表的示数U=IR0=;分析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与n不成正比,因此改装的表决器没有类似的优点。29.(2024·临平模拟)小熊猫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主要分布区年气温一般在0~25℃之间。测定小熊猫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时的体温、皮肤温度(图1),以及代谢率(即产热速率,图2)。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在环境温度0~30℃范围内,小熊猫的体温恒定,这是在 共同调节下,使产热与散热平衡的结果。(2)图2中,在环境温度由20℃降至 10℃的过程中,小熊猫代谢率下降,其中散热的神经调节路径是: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环境降温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位于下丘脑的 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和四肢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3)图2中,当环境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散热增多,机体 作用增强,产生更多的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4)通常通过检测尿液中皮质醇(一种激素)的含量,评估动物园圈养小熊猫的健康情况。使用尿液而不用血液检测皮质醇,是因为血液中的皮质醇可以通过肾小球的 (填生理过程)进入肾小囊,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检测起来比较方便。【答案】(1)神经和体液(2)体温调节(3)呼吸(4)滤过作用【知识点】泌尿系统;体温的控制【解析】【分析】体温调节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人体的体温调节是个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核心温度,以心、肺为代表。而机体的内、外环境是在不断地变化,许多因素会干扰深部温度的稳定,此时通过反馈系统将干扰信息传递给体温调节中枢,经过它的整合作用,再调整受控系统的活动,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体热平衡,达到稳定体温的效果。【解答】(1)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节下完成, 由图1可知,在环境温度0~30℃范围内,小熊猫的体温恒定,这是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使产热与散热平衡的结果。(2) 图2中,在环境温度由20℃降至 10℃的过程中,小熊猫代谢率下降,其中散热的神经调节路径是: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环境降温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和四肢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3)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和氧气,产生大量的能量,所以 图2中,当环境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散热增多,机体呼吸作用增强,产生更多的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4) 肾小球具有滤过作用,可以滤过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可以吸收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以及全部的葡萄糖;因为血液中的皮质醇可以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检测起来比较方便;故答案为:(1)神经和体液(2)体温调节(3)呼吸(4)滤过作用30.(2024·临平模拟)如图1所示为某品牌煮茶器,具有手动、自动、关闭三个挡位,其铭牌参数如下表所示:图1产品名称 煮茶器产品型号 ZCQ—A10X3额定电压 220V额定频率 50Hz额定容量 1.0L额定功率 600W表2图3(1)煮茶后在壶盖的内侧有大量水珠,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2)煮茶器正常工作时,电路通过的电流多大 (精确到0.01)(3)煮茶器使用自动挡位工作时,该煮茶器一直间断性加热,某次煮茶过程,小组人员经过测量后绘制了如图3所示的工作图,求这次煮茶共需要消耗多少电能。【答案】(1)液化(2)2.73A(3)3.24×105J【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2)根据计算煮茶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3)根据图3确定煮茶器工作的时间,根据W=Pt计算消耗的电能。【解答】(1) 煮茶后在壶盖的内侧有大量水珠,这是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的液化现象;(2)煮茶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3)根据图3可知,这次煮茶工作时间t=6min+3min=9min=540s;则这次煮茶消耗的电能:W=Pt=600W×540s=3.24×105J。31.(2024·临平模拟)今年4月 25 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为保障宇航员长期在轨飞行安全,我国十分注重载人航天器舱内污染控制、碳氧循环等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活性炭的表面有大量的孔洞,能够吸附气体中大多数有机物、有毒性的和有味的污染物,净化高分子量污染物及灰尘。这个过程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我国舱外航天服采用非再生式氢氧化锂(LiOH)除碳技术。即利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 生成碳酸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空间站中利用萨巴蒂尔反应,将( 转化为 ,条件省略),再配合电解水装置实现 的再生,流程如图所示: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驻留一定的时间。假设总共需要有270 kg的水在上述“电解水装置”中完全反应才能提供足够的氧气,则理论上通过该系统的循环,能回收利用多少质量的水 【答案】(1)物理(2)2LiOH+CO2=Li2CO3↓+H2O(3)解:设电解270kg的水生成氢气质量为x2H2O2H2↑+ O2↑36 4 270kg x 36:4=270kg:xx=30kg设回收利用的水的质量为yCO2+4H2= CH4+2H2O8 3630kg y8:36=30kg:yy=135kg答: 能回收利用 水的质量为135kg。【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分析;(2)根据氢氧化锂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分析;(3)先由电解水时水的质量计算出生成氢气质量,再由氢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回收水的质量。【解答】(1)活性炭吸附有毒、有味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物理变化。(2)氢氧化锂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H2O.故答案为:(1)物理;(2)2LiOH+CO2=Li2CO3↓+H2O;(3)135kg。32.(2024·临平模拟)《长安三万里》影片中有这样的一幕:李白为寻求孟浩然的指点,在赶往江夏河埠的时候发现孟浩然搭乘的前往扬州的客轮刚开动不久,于是李白一边追赶一边大声喊问……(1)假如李白在码头上追客轮跑了650米,用时2分10秒,求李白跑步的速度;(2)假如客轮质量大概在10吨到20吨之间,孟浩然及所携带行李共计约70Kg。则孟浩然登上客轮后,客轮排开水的体积增加多少 【答案】(1)李白跑步的速度;(2)孟浩然登上客船后增大的浮力△F浮=G=mg=70kg×10N/kg=700N;那么客轮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量为:。【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李白跑步的速度;(2)首先根据△F浮=G计算增加的浮力,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量。【解答】(1)(2)33.(2024·临平模拟)小郑看到老师在课堂上先用小刀在铅笔芯上削出如图甲所示的一个凹槽;再将铅笔芯放在一节电压为9伏的方块电池正负极两端(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火柴头放在铅笔芯的凹槽上(如图丙所示);过一会儿,发现火柴被点燃了(如图丁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铅笔芯属于 ; (选填“导体”、 “半导体”或“绝缘体”)(2)请你结合题干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放在铅笔芯凹槽上的火柴过一会儿能被点燃的原因。【答案】(1)导体(2)当电流通过铅笔芯时会发热,根据Q=I2Rt可知,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铅笔芯的温度越高。当温度达到火柴的着火点后,火柴就会被点燃。【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2)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分析解答。【解答】(1)铅笔芯容易导电,为导体;(2)当电流通过铅笔芯时会发热,根据Q=I2Rt可知,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铅笔芯的温度越高。当温度达到火柴的着火点后,火柴就会被点燃。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年科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监测试题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4年科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监测试题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