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20××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议题式教学课件
哲学基本理论(第1课)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4课)
唯物辩证法(第3课)
社会历史观(第5课)
人生观、价值观(第6课)
辩证唯物论(第2课)
文化
(第三单元)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第7课)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第8课) ——吸收外来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 ——面向未来
《哲学与文化》知识结构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自主预习
1.哲学的含义、产生、作用
2.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一、哲学的起源
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并非所有哲学都正确
注意:
1.哲学≠智慧,是追求智慧、爱智慧,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2.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哲学有正确和错误、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思考:你的智慧是凭空而来的吗?如果不是,那它是如何让产生的呢?
1.哲学的本义
“太极”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它是中国的远古圣贤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逐步地认识宇宙、人体与人生,不断总结完善对宇宙与自然的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重要思想。宋代朱真把“太极”说成一种虚无缥缈的精神客体,提出了“理一元论”的思想,认为“天地生于太极”“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而宋代张载则针锋相对提出“气一元论”的宇宙本原观,指出“太极”是“天地未判之前”的“太虚之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太极”哲学思想如何产生的?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人类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
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整个世界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思维、意识
自然界
人类社会
2.哲学的产生
中国的远古圣贤在“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太极”的哲学思想。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认识世界)
我是谁?
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我和宇宙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宇宙是否有尽头?
中国的远古圣贤把对宇宙和自然的认识不断总结和完善,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太极”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惊讶,是哲学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哲理探索,起于惊异。”
2.哲学的产生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的产生
⑴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提示】两句话各有侧重。
(1)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侧重于哲学的来源。
(2)哲学起源侧重于开始、起点。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去思考和追问,哲学才会出现。
(3)哲学的产生离不开哲学家的头脑,但不能说哲学来源于哲学家的头脑。
生活实践
迷惑、好奇
哲学
注意:人们研究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争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但是这个时代,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为什么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这说明哲学思想与时代之间有什么关系?是不是百家争鸣中所有的哲学思想都能称作是真正的哲学?
铁器、农具的使用和推广
私田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阶级矛盾尖锐
阶级斗争十分激烈,各个阶级或阶层都要起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因而都对社会变革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哲学思想纷呈,百家争鸣。
生产力提高
(经济)
政治改革
(政治)
哲学思想等
(文化)
要求
形成
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
一定社会的
思想文化
决定
哲 学
反映
反作用
百家
争鸣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马克思
主义
不同时代,产生不同的哲学思想。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原始社会
(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2)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3)哲学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3、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哲学
可以
可以
可以
科学的哲学
正确反映时代的内容、客观要求,反映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形成
错误或歪曲反映时代内容、要求
形成
错误的哲学
时代的糟粕
哲学分类:错误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正确的哲学
真正的哲学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而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形成
注意:
①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②哲学≠真正的哲学≠科学的哲学
③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也是真正的哲学
成语典故中的哲学寓意
不尊重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运动
教条主义,不从实际出发
抓主要矛盾
哲学并不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着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有人说: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能增加面包的甜味;哲学不能当饭吃,但是能使人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
4、哲学的作用(为什么要学哲学)
跟踪演练
①哲学来源于惊讶,源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哲学是一成不变的。
③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
④哲学的本义就是聪明、智慧。
⑤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来源于实践
×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华,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本意是爱智慧、追求智慧

自主预习
1.世界观的含义、特点、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方法论的含义、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小李:爷爷,公园里有好多老爷爷都在那打太极拳,锻炼身体。您为什么不去打太极拳,每天都在家里烧香拜佛?
爷爷:烧香拜佛可以保佑我长命百岁,太极拳能吗?
小李:佛祖怎么能保佑人呢?
爷爷:因为人是佛祖创造的,万物都是佛祖创造的。
小李:爷爷您错了,根本没有什么佛祖。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爷爷:嘘,不许胡说……
爷孙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他们的看法就是哲学吗?怎样的观点才是哲学?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世界观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对世界零散自发的看法不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哲学
人人都有(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故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研究的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不是具体的,个别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或意识
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不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不是零散的具体的看法。
1、世界观的含义
2、世界观的特点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特点
联系
错误倾向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
根本观点
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
论化的世界观
人人都有,自发形成的;
零散的、不系统的。
哲学家研究的结果;
是自觉的、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③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④都来自于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和接受检验。
①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②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火眼金睛
请判断以下哪些是世界观:
运动是有规律的
上帝创造了一切
刮风下雨是由“神仙”操作的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病毒具有传染性
夏阳戴上口罩上学
×
×
×
×
×
×




水往低处流
太阳东升西落
小明下午5点跑步
今天天气很热
(1)方法论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1)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2)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3)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4)学习英语要多记,学习数学要多练。
具体的方法
共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哲学上所讲的方法论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③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因此,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区别和联系
方法论
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决定
体现
人的思想观念
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天才出于勤奋
颓废、消沉
勤勉、刻苦
我命天注定
哲学不仅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而且指导人们怎样面对世界。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跟踪演练
下列哪些是世界观哪些是方法论?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E. 天圆地方
世界观
方法论
方法论
世界观
世界观
判断正误
1、哲学属于世界观,但世界观不一定是哲学。
2、世界观人人都有,因而都是正确的。
×世界观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3、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因此与方法论无关。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5.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哲学有正确错误之分,正确的哲学才能正确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6.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自主预习
1.具体科学包括哪些种类?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北京大学有重视体育工作的良好传统。从上世纪起,太极拳就成为北大体育的必修课,并形成了太极拳健康工程,以太极拳必修课、体验课和国际暑期课、太极拳社团、太极赛事、体育文化节、体质健康管理平台等为载体,以传承优秀文化、涵养民族精神、培育特色文化为目标,厚植育人沃土、强化科学健身,构建太极拳育人新格局。
这里的太极拳是属于什么类型的科学知识?
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社会科学知识。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知识分类
整个世界
物质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精神世界
观念思想等
①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
②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社会科学知识
③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思维科学知识
哲学与这些具体科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如物理学、化学、
生物学等
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
如心理学、逻辑学等
苹果落地
万有引力规律
种瓜得瓜
遗传规律
生物学
物理学
经济学
研究某一领域的具体规律
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整个世界适用的普遍规律
猪肉大涨后大跌
价值规律
具体科学
哲学
个性、特殊
共性、普遍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三大发现
19世纪自然科学的
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和
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 具体科学
区别 研究对象
揭示规律
作用
联系
错误倾向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整个世界
某一具体领域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①替代论: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②取消论: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③哲学是具体科学之和,和具体科学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注意:“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科学之母” 、“哲学是百科全书”等说法都是错误的,但可说“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
跟踪演练
1. 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 )
哲学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
2.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
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综合,是对具体科学的抽象概括总结。
3.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指导具体科学。
4. 哲学为其他科学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 ( )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5.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代替具体科学。( )
不能认为科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也不能代替具体科学
6.哲学能对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具体的巧妙方法。( )
哲学提供方法论指导,不能提供具体巧妙方法。
×
×
×
×
×
×
(1)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2)从起源看,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3)从与时代关系看,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4)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5)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6)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的含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