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单元框架体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
根本
保证
制度 保障
本 质
依法治国
基本
方式
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Sp eaker name and title
w ww.islide.cc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特点、组织形式
2.村委会的性质、职能、产生、管理和意义
3.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产生、管理和意义
(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1.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与意义
2.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及其内容
认真阅读教材P65-69,标记知识要点
是指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领导
范围
组织
目的
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政治民主相比,基层民主具有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管理活动的自治性。
主体
内容
性质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
(1)含义
(2)特点
注意:
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性质
职能
产生
管理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①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②调解民间纠纷,③协助维护社会治安,④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有效途径: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民主的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
2、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村民委员会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
注意: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性质
职能
产生
管理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①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②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③调解民间纠纷,④协助维护社会治安,⑤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2)居民委员会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
2、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知识扫盲:“基层”到底是哪一层?什么叫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省委
市委
县委(区委)
街道工委
乡镇党委
社区党支部、村党支部
中共中央
省政府
市政府
县(区)政府
街道办事处
乡级人民政府
社区居委会、村委会
国务院
领导
基层党组织
基层行政机关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不是行政机关)
指导
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
国家行政机关
①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②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 (×)
③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政权机关(乡镇一级的人大和政府)
④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权力机关(乡镇一级的人大)
⑤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行政机关(乡镇一级的政府)
⑥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党组织 (村党支部)
⑦村委会和居委会≠社会团体
误区警示
国家事务是由国家机关管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无权处理国家事务,人民群众也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即:人民群众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社会事务又叫做公共事务,一般是由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的事务,基层事务就是属于社会公共事务(村务和社区事务都属于社会公共事务)
公民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但是可以通过一切渠道间接参与国家事务,如:人大开门立法(立法协商)、政府民主决策(听证会,群众代表参与)、公民行使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公权力的行使)……
国家机关一般不能直接干预基层事务。
区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误区警示
“村两委”是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简称,常将前者简称为村支部,后者简称为村委会。村支部是基层党组织,职能是宣传共产党政策、帮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领导村委会的工作,村支部和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不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基层国家机关;
不是基层政府;
不是政府的派出机关;(派出所、街道办事处)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知识补充:“村两委”指的是什么?村委会、村支部、乡镇政府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村党支部
领导
村委会
指导
乡镇政府
村支部是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
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是基层国家机关;
是基层政府。
村两委
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1.发展基层民主
(1)原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实践: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活动。
(3)要求: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公民基本权利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协商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一、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2、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1)民主选举
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
1、公民基本民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2、民主选举≠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
农村
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
城市
注意
一、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2、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2)民主协商
①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
②开展: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一、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2、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3)民主决策
①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
②要求:按民主决策要求,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做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
民主决策≠决策权
一、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2、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4)民主管理
①原因: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来进行。
②要求: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注意:民主管理是指村民、居民管理本村、本社区的日常事务,而非国家事务。
一、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2、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5)民主监督
①原因: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
② 要求: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
知识小结
民主形式 内容
民主选举 直接选举、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当场公布
民主协商 众人商量、合理表达、求同存异、找出方案→促基层和谐
民主决策 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作出决定
城市社区公共事务通过召开居民会议决定
民主管理 依程序授权给村(居)委会进行,依法制定章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民主监督 村(居)务公开、民主评议→防止以权谋私,避免工作失误
1.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村民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政权组织。(  )
提示:错误。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村民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所以此观点错误。
2.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体现。(  )
提示:错误。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是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现,故该说法错误。
3.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
提示: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题中观点错误。
4.我们现在是青少年学生,民主管理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  )
提示:错误。每个学生都是社会的成员,是社会未来的主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我们仍然需要参与民主管理的经历。
5.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扩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
提示:错误。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是法定的。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而不是扩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故题中观点错误。
易混辨析
5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
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含义
基层民主的特点
组织形式
行使权利的途径
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沙场点兵
D
(2023全国乙卷)某地启动实施“党建聚力 服务民生”专项行动,采取多种途径了解群众诉求,构建起区、街道、社区、小区纵向联动和街道社区、驻地单位、行业系统横向互通工作机制。2022年以来,确定街道、社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106个。到2023年初,累计投入资金3370余万元,完成率达98.1%,群众满意度达98.7%。该地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
①取决于经济组织和街道社区的纵向联动
②有赖于基层政府的机构调整和职能优化
③得益于建立高效便捷的民生诉求解决机制
④关键在于强化党建引领,提高社会综合治理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023下·广东湛江·高一统考期末)某村在农房改造项目中,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村委会通过“援法议事”会议,有效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村民代表提前组建业委会,推选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全程参与设计、监督、管理的决策,使这一项目得以顺利开展。如今该村乡村的环境更加优美,村民的法治意识普遍增强。该村的做法( )
A.推进了基层自治组织改革,保障了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完善了基层自治制度,提高了基层政府行政水平
C.丰富了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形式,推进了农村治理现代化
D.实现了村民当家作主,村民真正参与了国家事务管理
C
课堂练习
2.(2023下·广东肇庆·高一统考期末)近年来,某县S社区强化党建引领,统筹社区资源,下足绣花功夫,构建起“三级伞状网格”基层治理新格局,打通了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使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提升。这一做法( )
①构建起基层治理新格局,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
②创新基层自治组织体系,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
③代行政府的服务职能,强化了公共服务能力
④强化党建引领,把党的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课堂练习
3.(2023下·广东深圳·高一统考期末)“村BA”又来了!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在黔东南州台江县合盘村举行。这场由村民自发组织、自愿参与的村组篮球赛,参赛者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岗位……吸引了线上线下各路观众的围观。“村BA”的火爆( )
①保障了村民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②展现了乡村美好生活的新愿景
③彰显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体现了村民依法行使自治权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练习
4.(2023下·广东揭阳·高二统考期末)广州市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探索实践,建立健全村(居)民代表联系户、村(社区)“两委”联席会议、议事限时发言、红黄牌警示、议事实时公开、决议形成过程、决议执行落实等协商议事制度,保障民主议事协商流程的合法性。这一探索实践( )
①保障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监督权
②是中国式民主的生动实践
③有利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④创新了基层政权的组织形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课堂练习
5.(2023·广东深圳·一模)某社区构建保障社区治理的“一社三会”(居民代表议事会、社区专家参事会、党员群众共享会)治理机制,收集居民需求,服务好居民,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把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这一新机制( )
①发挥基层群众主体作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②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形式,完善社区治理体制
③坚持党群同频共振发展,扩大群众政治权利
④推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治理效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课堂练习
6.(2023上·广东深圳·高三统考期末)60年前,浙江枫桥镇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倡导并带头下访接待群众。2023年,广东省把自上而下的领导干部接访工作和自下而上的“枫桥经验”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信访工作成效。广东的做法( )
①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②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高治理效能
③探索了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
④完善基层政权体系,优化基层治理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