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九课知识结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公民关键防线前提基础时政再现:河北邯郸男孩被害案——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河北邯郸13岁男孩被害案引起民众广泛讨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民众再次呼吁修改未成年人犯罪年龄。思考:为什么要修改立法?我国立法程序、立法要求原则是什么?--by 光--2024年5月10日科学立法Scientific Law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年龄——怎样推进科学立法未成年犯罪报告——科学立法内涵和要求Contents目录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逐渐表现出低龄化趋势,原有刑法的某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针对这一状况,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6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刑法修正案(十一):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要负刑责。新修订刑法是良善之法,管用之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时有发生,触目惊心。 而根据修改前的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针对这一状况,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6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24年3月10日,河北邯郸一学生被杀害。涉案的张某某、李某、马某某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3月21日,当地公安局对涉嫌故意杀人罪的三人提请检察机关核准追诉。4月8号,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思考:材料启示我们,科学立法要坚持什么立法原则?内涵:(1)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一、科学立法的内涵时政探究1:未成年人犯罪:为何修改未成年刑事犯罪责任年龄时政探究1:未成年人犯罪:为何修改未成年刑事犯罪责任年龄时政探究:未成年人犯罪数据统计时政探究1:未成年人犯罪:为何修改未成年刑事犯罪责任年龄2021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开始实施,将刑事责任年龄降低至12周岁,对刑法第十七条增加了第三款的规定,将刑法第十七条修改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一)要求:1、方向: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二、科学立法的具体要求2、内容: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求:3、程序: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二、科学立法的具体要求立法技术立法技术是指在整个立法过程中产生和利用的经验、知识和操作技巧,包括立法体制确立和运行技术、立法程序形成和进行技术、立法表达技术等。其中立法表达技术包括:①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称;②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部结构、外部形式、概念和语言表达、文体的选择技术等;③法律规范的结构和分类技术;④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技术,这主要指法律编纂和汇编技术。立法程序根据立法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的程序,包括四个阶段。①法律案的提出:各主体向全国人大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可以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经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决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②法律案的审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法律案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和凝聚共识的过程。③法律案的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④法律的公布:是立法的最后一道程序。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知识拓展民意起草调研草案审议实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我国法律诞生的程序表决通过思考:我国法律的制定,经过这么多的步骤和环节,说明科学立法的什么原则?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年龄——怎样推进科学立法未成年犯罪报告——科学立法内涵和要求Contents目录2020年6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2020年7月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2020年10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举行,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请进行二次审议。修改完善涉未成年人犯罪相关规定,包括拟降低未成年人刑责年龄和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两个方面;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草案二审稿进一步织密法网保护公民权益,通过相应条款的修改完善积极回应社会关切。2020年10月2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2021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思考:我国的立法程序是如何运作(经过哪些主体以及做什么?)需要坚持什么原则?时政探究2:立法程序看如何立法?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1三、推进科学立法1、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①内涵: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②依据: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③要求: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相关链接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相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部门规章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制定地方性法规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注: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有很多,但立法机关只有全国人及其常委会。国家监察委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相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部门规章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制定地方性法规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相关链接】——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P98)我国的立法机关第五十八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授权立法”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1三、推进科学立法12、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①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②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三、推进科学立法13、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①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②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三、推进科学立法1反对校园霸凌,预防未成年犯罪课堂小结科学立法依法立法(依法立法)充分发扬民主(民主立法)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科学立法)1课堂总结内涵具体要求推进科学立法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单击此处添加文本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