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逐梦深蓝,向海图强(2023浙江)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图为部分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1.图中三大能源基地共同的主要清洁能源是( )A.核能 水能 B.风能 火电 C.水能 地热 D.风能 太阳能2.我国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可以( )A.促进低碳能源发展 B.改变能源资源分布C.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D.缩短能源输送距离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逐梦深蓝,向海图强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2.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1.了解海洋权益的相关概念和范畴,理解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掌握我国海洋发展的相关战略及其内容,并能说明其重要意义。(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3.能够用各种证据说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等是中国固有领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海洋权益领海12海里领海基线内水24海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200海里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区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各类海域及相关权益自然大陆架:在地理学上,大陆架指从海岸线(一般取低潮线)起向海洋延伸的,一个地势平缓的海底地区的海床及底土在大陆架范围内海水深度一般不超出200米,海床的坡度很小,一般不超过1/10度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主要包括:在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海洋权益阅读课本“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相关材料,观看视频,完成下列问题。查阅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标准名称及《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说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我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合作探究(一)中国最先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中国古代先民在经营海洋和从事海上渔业的实践中,最早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钓鱼岛又称钓鱼屿、钓鱼台。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这表明,早在十四、十五世纪中国就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海深/m500100015002000200400600800km上海东海大陆架钓鱼岛冲绳海槽琉球群岛太平洋海洋权益钓鱼岛是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等组成。历史证据: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地理依据:钓鱼岛地处东海大陆架,是我国台湾岛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向东与琉球群岛之间以冲绳海槽相隔-海洋权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所属的东海大陆架是中国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77万平方千米的海区中应归我国管辖的为54万平方千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维系着国家诸多重大安全和发展利益。议一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哪些重要意义?①主权:保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防御敌对国家从海上的打击和入侵;②资源:保卫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资源安全,减轻陆地资源压力,促进经济发展;③位置:维护我国对外贸易海上航运通道、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④安全:打击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和跨国犯罪等问题,营造和平、良好地区海上安全秩序;⑤生态:改善海洋环境,维护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空间的质量。中国表示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提出,“要坚持用和平方式、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努力维护和平稳定”。在涉海争端问题上明确重申,要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重大方针,坚持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中国·海洋强国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海岛:11000余个岛岸线:14000千米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可主张管辖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1)十八大: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2)十九大: 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3)二十大: 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战略的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布局战略布局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创新海洋科技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建设海洋强国(2)(6分)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增加渔业产值;提供优质蛋白质,保障粮食安全(减轻土地压力)增加就业。(3)(8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立休渔区,控制捕捞强度;治理海洋污染;加大政策支持;合理规划管理;发展海洋科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