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东区2024年初三学生学业水平监测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题号12345678答案TT合公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910111213141516171802C0ABBD19202122232425262728ABDACAB0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54分)29.(1)82.5E,43.8N(2分):伊犁河的上游或新疆西北部,中天山西段喀什河河谷地带等。(2分)(2)自然条件:新疆盐碱地广布,地表水质和天然海水接近:新弧纬度高,以高山融雪补给为主,水温低,符合冷水鱼生长的温度条件:冰川融水从高山流向山谷携带大量砂砾:拥有新疆最大的水库,流量充沛,溶氧充足等。社会经济:国家政策的支持、交通运输、技术支持,调配出人工海水、冷藏保鲜等技术的进步等。(从自然和人文各两个角度回答2分)(3)赞成,规模化生产可以科大产品知名度,促进牧民增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不赞成,高山雪水融水水量有限,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生产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4分)30.(1)鉴真东渡、玄奘西行。(2分)都为佛教的传播作出贡献,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分)(2)由雕版印刷术到活字印刷术,印刷技术不断改进。(1分)活字印刷术省时省力、节约成本,促进了文化典籍的普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2分)(3)文化的交流互鉴:人民群众的努力:科学技术的进步(3点3分)31.(1)联系: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灭,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向西方学习制度的戊戌变法。主题④:中国近代化的探索。(4分)(2)观点1:制定路线、方针、政策需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道路。(1分)论述: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模仿苏俄革命进行城市中心暴动,先后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走向农村,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目标,我国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实施了“一五”计划,以加速国家工业化进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显现,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突破束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国情出发,先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建立经济特区,进行国企改革,开放内地城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逐步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进程2024 年初中毕业升学适应性检测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本次考试采用开卷形式。2.全卷共三大题,33小题,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判断题和选择题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其他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答题纸相应题号上涂T,错误的在答题纸相应题号上涂F。)1.中国古代圣哲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这种思想体现了对平等的向往与追求。…(▲)2.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3.正义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4.国家主席代表国家,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5.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6.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 (▲ )7.中世纪有句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因为当时城市里没有法律约束且空气清新无污染。…………………………………………………………………………………(▲)8.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我国已完成了全国统一………………………………(▲)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相对应的小方框涂黑、涂满。)9.右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①该地区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②该地区的主要地形是高原③图中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④甲乙两地相对高度超过100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读图完成10-12题。10.秦岭站地处 ▲ 半球,面向四大洋中的 ▲ 大洋A.东半球 太平洋 B.西半球 太平洋C.东半球 印度洋 D.西半球 印度洋11.秦岭站位于长城站的 ▲ 方向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12. 该站以国内知名山脉“秦岭”命名,下列关于秦岭表述正确的是①秦岭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②秦岭是我国地理上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③秦岭—淮河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④秦岭一淮河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的分界线A.①②③ 1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某校开展文明古国项目化学习,他们搜集了太阳历、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等相关资料,据此判断该文明古国是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14.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这是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A.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开始受到西方侵略 D.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1793 年英国公使马戛尔尼曾两次觐见乾隆皇帝。此后他扬言,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据此回答15—16题。15.这段话反映出清朝前期(鸦片战争前)历史的阶段特征是A.帝国的繁盛 B.农耕文明的繁盛 C.近代前夜的危机 D.近代的曙光16.造成“破败不堪”局面的原因是清朝统治者①加强专制统治 ②推行文化专制 ③强调工商皆本 ④实行闭关锁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18.某校历史社团开展“看电影·学历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以下是九年级同学观看的三部电影,它们共同反映了A.国民大革命的历程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C.人民解放战争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19.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下面年代尺上发生的中外重大史事,其中具有因果联系的是20.歌曲是时代的最强音。下列歌曲内容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A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解放战争B.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开国大典C.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D.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一国两制”21.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以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是①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②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③都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④都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2.某校组织学生开展禁毒主题征文活动。小金同学拟定的以下征文小标题恰当的是①依法自律,远离毒品侵害 ②沾染毒品,必担民事责任③拒绝诱惑,注意防微杜渐 ④家校合作,共筑司法保护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 下列对右图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①监护人应当加强家庭家风建设②监护人要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③未成年人上网要遵守道德法律④监护人要学法用法、严格执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4.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热播,引起了小蒋同学对相关法律的浓厚兴趣。 《 》第二十条内容: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规定该条款的法律是A.《宪法》 B.《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C. 《刑法》 D. 《刑事诉讼法》25. 浙江数字政府建设以“一件事”为突破口,推动更多公共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证通办、全域通办”,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这一举措①提升了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②提高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效率③加强了政府对监察机关的监督 ④保障了政府持续推进科学立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6.2023年 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营经济发展局成立,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体现了①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②民营经济的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③国家坚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④政府用“看不见的手”实现资源市场配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7.大国工匠孙景南是一名电焊工。多年来,她和同事解决了一个个生产技术难题,完成多项焊接工艺创新和技术攻关,她在专业领域中对自己“斤斤计较”,历经磨砺,不断实现突破。这种“工匠精神”A.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丰富道德资源 B.是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C.已成为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D.能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28. 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年12月发布的“中国与外国互免签证协定清单”显示,中国与153个国家签订了互免签证协定,涵盖国家地跨五大洲。这映射出中国①构建国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②推动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树立大国形象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引领世界的发展④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互惠互利共赢理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三、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52分)29. (10分) 2023年新疆海鲜火爆出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盐碱地是指含有较多盐分的土地。新疆盐碱地分布面积大,土壤盐碱化严重。近年来,新疆积极探索盐碱地的改造利用。在相关部门鼓励和支持下,科研人员将盐碱水调配成适宜不同海产品生长的“人工海水”,在新疆地区成功实现“海鲜陆养”。材料二:新疆尼勒克县是国产三文鱼的主要产地,当地拥有新疆最大的水库,水流缓慢,溶氧充足。2023年三文鱼养殖产量达6000余吨,产值达4.5亿元。在尼勒克县三文鱼养殖基地,一尾新鲜的三文鱼在出水后的24小时内便可完成加工、包装、运输等全过程。依托三文鱼产业, 当地牧民变渔民,昔日的农牧小镇也逐步成为农、旅、商综合发展的经济中心。(品种名片:三文鱼是一种冷水鱼类,喜欢栖息于水温较低、水质澄清、具备沙砾底质、溶氧较多、流量充沛的水域。)(1)据图描述尼勒克县的地理位置。 (2分)(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尼勒克县养殖三文鱼的有利条件。 (4分)(3)有人建议不断扩大新疆“海鲜陆养”的规模,对此你是否赞同 说明理由。 (4分)30.(10分)某学习小组以“文化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阅读探究单,回答问题。31.(10分)近代以来中国从向西方学习到向俄国学习,从模仿到创新,逐步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之路。请围绕“中国近现代探索的道路”完成单元学习任务单。任务一: 【梳理线索——回望救亡图存之路】根据结构示意图,简述①②③处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为④处内容归纳一个主题。(4分)任务二:【提炼观点一感悟模仿创新之路】根据右图信息,选择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6分)32.(10分)“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某校为弘扬法治精神,助力国家法治化进程,特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法”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图说“立法流程”】(1)《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经过,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基本观点?(4分)(2)运用所学知识对“法律条文”进行解读。 (4分)(3)请你参与完成“宣传活动一览表”,策划两次“爱国主义教育法”宣传的具体实践活动。 (2分)33.(12分)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1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带一路”是指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 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积极发展与合作伙伴的经济合作关系, 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2013—2022年, 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 19.1 万亿美元, 年均增长 6.4%; 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 3800亿美元, 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摘自《中国一带一路网》材料二:2013 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 由西方公司推进的非洲基建项目占 37%, 中国企业为 12%。到了 2022 年,非洲国家 80%以上的互联网通信基础设施均由中国科技公司建设。来自中国的新基建技术已为非洲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引擎”, 中国企业提供技术和经验支持的5G技术、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等成为了推动非洲国家经济复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摘自《科技领衔跨越式增长 中国技术点亮“数字丝绸之路”》材料三:2023年11月24日,我国发布《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研究提出未来十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思路和务实行动举措。 ——摘自《中国一带一路网》(1)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经马六甲海峡,过A ▲ 洋,B ▲ 洲,穿苏伊士运河,最终到达欧洲。 (2分)(2)材料二中“中国的新基建技术已为非洲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引擎’”说明了什么 (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为“一带一路”发展撰写一段 150 字左右的新闻点评稿。 (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九年级中考三模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_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