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题(A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习总书记对重庆的嘱托。下列措施与此不相符的是( )A.开发新技术新能源 B.继续推进长江禁渔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D.生活垃圾露天焚烧2.五育并举,让劳动成为一种教育。在下列劳动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扫地 B.生火 C.摘菜 D.提水3.空气成分中含量多且可用作保护气的是( )A. B. C.稀有气体 D.4.医生建议王奶奶补充蛋白质,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A.菜粥 B.油条 C.鸡肉 D.水果5.“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发射火箭用到了无污染的高能燃料。该燃料最有可能是( )A.液氢 B.液氧 C.酒精 D.石油6.粗盐提纯实验中用到的下列仪器,名称不正确的是( )A. B. C. D.长颈漏斗 蒸发皿 烧杯 酒精灯7.202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油站、面粉厂应严禁烟火 B.浓硫酸溅上皮肤后立即用食醋冲洗C.霉变花生洗净和煮熟后仍不宜食用 D.天然气泄漏时先开窗通风后,再开灯检查8.“微粒观”是一种化学观念,在化学符号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 )A.2 B.3 C.4 D.59.中医认为艾草具有抗菌消炎、镇定止咳等功效。蓝桉醇()为艾草的一种成分,下列对蓝桉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氧化物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由42个原子构成 D.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10.雄黄酒可以驱逐蛇和害虫,雄黄的主要成分为,组成它的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可作为雄黄的溶剂 B.两种元素都为非金属元素C.砷原子的质量为74.92 D.硫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11.海水含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关于海水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海水蒸发说明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B.海水占全球总储水量的绝大多数C.蒸馏可以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D.相同条件下海水的导电能力比纯水弱12.中国应用的湿法炼铜技术,是对世界化学史的一个贡献。现将一根光亮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里充分反应。下列说法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①反应能证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②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③反应生成的溶质为硫酸铁④反应后固体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3.已知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40℃时的溶解度为40g,在该温度下,依据下表所示的数据,进行溶于水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的质量/g 10 20 30水的质量/g 50 60 70A.在上述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①>②B.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C.将实验②、③的溶液分别降温,一定都有晶体析出D.将实验①、③的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与②浓度相等的溶液14.杭州亚运会火炬使用“零碳甲醇()”。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能将转化成甲醇,其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M为单质、部分产物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Ⅰ ⅡA.M的化学式为 B.该成果可为碳中和提供科学方案C.Ⅰ中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D.该转化中和M的分子数目比为1:215.下列实验方法和主要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择 物质 方法和主要操作 实验目的A 和的混合溶液 加入足量的铝粉,过滤 除去B 久置的 取样,加入稀硫酸观察是否产生气体 检验变质程度C 和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清洗滤渣并晾干 分离提纯D 和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鉴别16.用溶液与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开始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像表明是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c段溶液颜色逐渐变浅,d点溶液为无色C.d点溶液钠元素质量分数大于b点溶液钠元素质量分数D.ac段溶液升温明显高于cd段,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1分)17.(4分)侯德榜是我国化工先驱,他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工业制备纯碱()的技术垄断。其制碱原理中的某步反应为:。(1)纯碱属于________(填“酸”“碱”或“盐”),X的化学式为________。(2)中的阳离子为________(填符号),产物中属于氮肥的是________(填名称)。18.(4分)2024年4月,淮南武王墩墓考古有重大发现。墓中出土了写有文字的竹简、陶瓷、青铜和金银器皿等文物。(1)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文物是________(填序号)。A.竹简 B.陶瓷 C.青钢和金银器皿(2)竹简上用墨书写的文字能保留至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铜能形成多种合金,其中黄铜的硬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纯铜的硬度。黄铜(主要成分为和)外观与黄金相似,可通过灼烧来鉴别它们,写出鉴别它们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19.(4分)某火龙表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打铁花”是先将生铁熔化成铁水,再用工具将铁水向空中用力抛出,形成“火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的精彩场景。(1)生铁的含碳量________(填“<”“>”或“=”)钢的含碳量。工业上可用赤铁矿与在高温下反应来冶炼生铁,该反应主要利用了的________(填序号)。A.可燃性 B.还原性 C.密度比空气小(2)铁花冷却后得到黑色固体,写出生成该固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3)表演时可备细沙以防止火灾。细沙可阻止可燃物与________接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20.(4分)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庆在行动。重庆企业研发的固态电池和氢能源汽车全球领先。(1)是某固态电池中的一种成分,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为+1价)。(2)电解水是制氢的一种传统方法。在与电源________极相连的一端产生。(3)某制氢技术的原理是将单质硅与水搅拌,即可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制氢技术相比电解水制氢的优点有(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21.(5分)可用于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某工厂就地取用矿石(主要含石灰石和氧化铜)制取,其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1)粉碎机和搅拌器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2)反应器中生成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流程中X可以为________(填序号)。A.稀盐酸 B.氢氧化钠 C.生石灰 D.氢氧化钙(3)写出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4)该流程存在缺陷,请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22.(5分)实验能展现化学的魅力,也是重要的学科素养。(1)实验室制取是学生必做实验,其主要步骤有:( )A.制取气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清洁与整理 D.填装药品①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下同)。②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若气密性良好。会出现下图中的________。甲 乙 丙(2)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①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量取水时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mL规格的量简。A.25 B.50 C.100②称量氯化钠时,误将氯化钠放在右盘(未使用游码),若其他操作都正确,配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6%。23.(6分)在医疗急数、化工生产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1)从元素守恒角度看,下列物质不能用于制取氧气的是________(填序号)。A. B. C.(2)某探究小组进行了“催化剂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的系列探究,该小组分别取1g不同的催化剂,再加入溶质质量分数5%的过氧化氢溶液20mL,进行了如下实验:序号 催化剂 温度 实验现象甲 粉末 常温 持续产生气泡,速率适中,气流平稳乙 红砖粉末 60℃ 持续产生气泡,速率适中,气流平稳丙 红砖小颗粒 常温 缓慢,有少量气泡逸出丁 块状红砖 常温 十分缓慢,几乎看不到气泡①写出实验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②粉末与红砖粉末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具有相同的催化效果,你认为此结论是否科学?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③能说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其形态有关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④在一定温度下,另取2g红砖小颗粒,向其中加入8%的过氧化氢溶液20mL,继续实验,发现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实验丙快。请分析可能的原因(至少写两条)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24.(6分)曾作为照相中的显影剂,可由制得。取100g溶液,加入53g固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不考虑水的挥发)试计算:(可能用到的部分相对分子质量: 104 126)(1)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下同)。(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重庆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卷(A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DBACA;6~10:ABDBC;11~16:DADDCC二、填空题17、(1)盐;;(2);氯化铵。18、(1)AB;(2)常温下,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3)大于;。19、(1)>;B;(2);(3)空气(或氧气,或)。20、(1)+7价(或); (2)负;(3);节约成本(或更环保)。21、(1)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CD;(3);(4)将“过量X”改为“适量X”。三、实验题22、(1)①BDAC;②甲丙;(2)①搅拌,加速溶解;B;②=。23、(1)AC;(2)①;②否;实验温度不同,没有控制变量;③丙、丁;④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红砖小颗粒更多,催化效果更好;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更高,反应更快(或温度更高,反应更快)。四、计算题24、(1)23:24;解:设的质量为x,生成的质量为y,生成的质量为z得;;;(2)溶液种溶质质量分数为:(3)反应后溶液质量为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答:(2)溶液种溶质质量分数为10.4%;(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