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一、判断题1.(2023·徐州期末)“蜻蜓点水”实际上是雌蜻蜓在产卵。( )2.(2023·无锡期末)鸟类不会编织和搭建巢穴。( )3.(2023·通州期末)热带雨林中生长着许多植物,而这里不适合动物的生长。( )4.(2023·金坛期末)燕子、蟑螂、青蛙都会到南方过冬。5.(2023·通州期末)凤头 在浮巢上栖息,不仅不往巢里渗水还有助于鸟蛋的孵化。( )6.(2023·苏州期末)恐龙一定是因为自身不能适应环境而灭绝的。( )7.(2023·常熟期末)不同生物的生命周期长短不同。( )8.(2022·连云港期末)雄角马之间搏斗是为了争夺配偶。( )9.(2022·太仓期末)生物会影响和改变环境中的非生物体。( )10.(2022·宿迁期末)面对草原冬季的来临,狼向南迁徙到温暖的云南。二、单选题11.(2023·苏州)在大雨来临之前,小鱼会( )。A.快速游离 B.露出水面呼吸 C.游向水底12.(2023·常熟期末)弹涂鱼的“跳舞”行为属于动物繁殖行为中的( )。A.求偶 B.交配 C.生产13.(2023·金坛期末)通过改变体色,增加毛量,增厚脂肪来适应季节更替的动物是( )A.老鼠 B.北极狐 C.角马14.(2023·通州期末)以下现象不能够说明动物对环境有感知能力的是( )A.下雨前,鱼儿会浮上水面透气B.猫喜欢吃鱼C.地震前,马、羊、狗等动物变得狂躁,惊惶不安15.(2023·海门期末)喜欢生活在浅水沼泽地的动物有( )A.金丝猴 B.骆驼 C.丹顶鹤16.(2023·镇江期末)下列有迁徙习性的动物是( )A.大雁 B.牛 C.青蛙17.(2023·苏州期末)下列喜欢生活在屋檐下的小动物是( )。A.青蛙B.松鼠C.燕子18.(2023·镇江期末)秋冬季节北极狐开始换毛,是为了( )。A.适应温度的变化 B.适应降水量的变化 C.寻求配偶19.(2023·苏州期末)鸟儿通常把巢筑在高高的树杈间或屋檐下,主要是为了?( )A.便于飞翔 B.便于观察 C.躲避攻击20.(2023·常熟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织叶蚁吐丝把叶子粘在一起做窝B.水雉利用羽毛和水草在水面筑巢C.燕子在屋檐下用蜂蜡筑巢三、综合题21.(2022·苏州期末)轩轩放暑假的时候去奶奶家玩,他发现奶奶家的屋檐下有一个灰黑色的鸟巢,里面经常有小鸟探出头来,奶奶告诉轩轩,这些小鸟是燕子轩轩放寒假的时候又来到奶奶家,却发现鸟巢里一只燕子也没有了。(1)放寒假的时候轩轩没有看到燕子,这是因为燕子飞到 去了。(2)虽然没看到燕子,但是轩轩发现树上有很多麻雀,麻雀为什么没有飞到南方?(3)除此之外,轩轩还发现奶奶家养的小狗的毛也比夏天要厚实很多,这主要是因为小狗长出了数量更多的 毛,这种毛的特点是 强。四、实验探究题22.(2022·吴江期末)藏羚羊的生存藏羚羊,被誉为“高原的精灵”,主要生活在海拔4600-6000米的青藏高原上,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每年5月藏羚羊会集群迁徙到环境更为恶劣的可可西里腹地繁衍后代。藏羚羊身体长有一层保暖性极好的绒毛,每年夏季绒毛自然更换一次。(1)藏羚羊是重要的珍稀物种之一,下列哪种行为能保护它的生存( )A.非法捕杀 B.焚烧草原 C.保护迁徙的通道(2)藏羚羊换毛是因为( )A.适应季节的变化B.显得更加健康C.是自然现象与季节无关(3)假如要在藏羚羊迁徙的必经之路上修建一条铁路, 以下铁路设计方案更科学的是( )A. B. C.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正确【解析】 “蜻蜓点水”现象,是雌性蜻蜓的产卵行为,属于繁殖行为,是蜻蜓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的,一种先天性行为。2.【答案】错误【解析】鸟是常见的动物,绝大多数的鸟类都会编制或搭建巢穴,作为它们休息或繁殖的庇护所。不同鸟的巢穴外形有很大的区别,筑巢的材料也不相同,形状和位置也有明显的区别。3.【答案】错误【解析】 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植株茂盛,茎秆粗壮,热带雨林的动物有哪些 热带雨林的动物种类繁多,其中包括鹦鹉、猴子、蛛猴、卷尾猴、蜜熊、红眼睛的树蛙、蚂蚁、巨蚺、巨蟒、美洲虎、孟加拉虎、水豚、蝴蝶、大象、河马、美洲豹等。4.【答案】错误【解析】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冬眠、备粮、南飞、换毛等方法。冬眠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种极端的但被调节的体温、代谢和其它生理活动的下降,作为对减少能量消耗的适应,青蛙冬眠,蟑螂备粮,燕子南飞。5.【答案】错误【解析】在鸟类孵化初期,鸟蛋中的水分足够满足鸟宝宝的水分需求。鸟蛋内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也都包含着一定的水分。通过吸收这些水分和营养物质,鸟宝宝能够满足自身的水分需求,不需要额外的饮水。6.【答案】错误【解析】因为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所以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环境不适合时,动物会努力适应环境,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恐龙的灭绝很大可能是因为自身不能适应环境。7.【答案】正确【解析】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长短不同。8.【答案】正确【解析】 角马是非洲草原上常见的大型草食性动,物繁殖季节,雄角马之间经常会为争夺配偶而拼斗。9.【答案】正确【解析】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会影响和改变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题中说法正确。10.【答案】错误【解析】考查动物的行为,冬天时,狼会留守原地,采取换毛的方式抵御寒冷。11.【答案】B【解析】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会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在大雨来临前水中的氧气减少,小鱼会露出水面呼吸。故选B。12.【答案】A【解析】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新个体都是通过雌雄结合产生的,动物的繁殖行为丰富多样,除了产卵外,还包括孵化、求偶、交配、育婴等,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弹涂鱼的“跳舞”行为属于动物繁殖行为中的求偶。13.【答案】B【解析】动物和植物一样,它们的生存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北极狐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地区,是通过增加毛量,增厚脂肪来适应季节更替的,厚厚的皮毛有利于抵御严寒,外观上通常为白色,适应北极冰天雪地的环境。老鼠主要生活在地下,气温变化幅度较小;角马生活在热带,终年高温,不需要增加毛量,增厚滑肪来抵抗寒冷。故选B。14.【答案】B【解析】不同的动物对于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不同,下雨前,鱼儿会浮出水;地震前,马、羊、狗等动物变得狂躁,惊惶不安都是动物对环境感知能力的体现,猫喜欢吃鱼不是。选项B正确。15.【答案】C【解析】生物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相适应,不同生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适应方式,很多生物在外形上都有明显的适应特征,是进化的结果。企鹅生活在南极;骆驼生活在沙漠;丹顶鹤生活在沼泽地;金丝猴生活在森林。16.【答案】A【解析】大雁是候鸟随着季节迁徙的鸟就叫“候鸟”,一般是夏季向北方寻找栖息地,冬季在南方越冬。17.【答案】C【解析】燕子是一种偏群居的鸟类,它们通常会在人类建筑物附近筑巢,燕子彼此间会进行交流,雄燕和雌燕会一起筑巢。燕子的巢穴通常是由泥土、草、毛发、唾液等材料筑成,它们会在高处、能遮风挡雨的地方设置巢穴。18.【答案】A【解析】 动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的环境相适应,北极熊的毛色和毛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发生变化,冬季毛色白,绒毛多,就是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可见A符合题意。19.【答案】C【解析】 鸟类筑巢的位置要有利于鸟类的生存,鸟类筑巢一般会选择树梢、屋檐下等可以躲避敌害或能遮挡风雨的地方。20.【答案】C【解析】鸟是常见的动物,绝大多数的鸟类都会编制或搭建巢穴,作为它们休息或繁殖的庇护所。不同鸟的巢穴外形有很大的区别,筑巢的材料也不相同,形状和位置也有明显的区别。织叶蚁吐丝把叶子粘在一起做窝;水雉利用羽毛和水草在水面筑巢;家燕喜欢把巢建在屋檐下,泥、枯草茎、草根,并以唾液为黏合剂,家燕的巢成碗状。21.【答案】(1)南方(2)麻雀适应性强,可以适应北方寒冷的冬天。(3)绒;保温【解析】考查动物的行为。(1)考查动物的行为,燕子在天气变冷时会飞往南方过冬。(2)麻雀不属于候鸟,不受温度限制适应性强,所以不必挑拣温差,可以终年栖息于同一地域。(3) 狗毛一般冬天长,绒毛多。夏天短,刚毛多。 狗狗一般在冬季会长出很密的绒毛保暖。22.【答案】(1)C(2)A(3)B【解析】(1)为了保护藏羚羊,我们需要保护他们的迁徙通道,不给他们迁徙造成影响。(2)藏羚羊换毛是为了适应季节的变化。(3)要在迁徙通道修铁路,需要修在高出,防止藏羚羊被火车撞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